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將完全暴露在美國的綜合壓力面前
送交者: 唐玉華 2002年04月17日18:05:0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中國將完全暴露在美國的綜合壓力面前

    第一部分:俄加入北約如同大象入浴缸

     北約從其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一個針對蘇聯的組織。按照當時的美國國務卿艾奇遜的說法,公約的"最大目的"在於對蘇聯起"威懾作用"。而且幾十年來北約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冷戰結束後,儘管俄羅斯已經按照美國人的意願,變成了所謂的民主國家。但是美國卻並不接受,肆意打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東擴就是明證。

     1997年3月20-21日,雙雙連任的克林頓和葉利欽總統在芬蘭赫爾辛基會晤,達成"相互諒解";1997年5月14日,北約秘書長索拉納和俄外長經過六輪艱難的談判後,終於達成《北約與俄羅斯聯邦相互關係、合作和安全的基本文件》。根據該文件,俄與北約常設聯合理事會,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19+1"的合作機制正式確立。

     2000年3月,在被問及俄羅斯是否有可能加入北約時,當時的俄代總統普京說,"為什麼不呢?"。這個回答被西方認為是讓大象入浴缸:大象既洗不好,浴缸也會被弄壞。2001年7月,普京再次表示加入北約的願望,並且披露蘇聯曾經在1954年提出過加入北約的要求。而美國國務卿鮑威爾說,目前就連提出邀請俄羅斯加入北約都"為時過早"。他還說,"我認為普京沒有充分表示希望加入北約。"

     似乎是為了證明俄羅斯的真實意願,2001年10月3日,在歐盟-俄羅斯首腦會晤結束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俄羅斯總統普京語出驚人:"如果北約變成一個更加政治化的組織,俄羅斯可以用另一種完全不同的觀點對待北約東擴。"他同時強調:"如果俄羅斯也被包括在這種政治化進程之內,那麼俄將自然而然地改變對北約東擴的立場"。這表明,俄羅斯的態度已經發生大轉變。

     如果說,前兩次還不是很認真的話, 那麼這一次傳出的信息就再明白不過了。俄羅斯確實希望加入北約。

    第二部分:中國將毫無遮攔地暴露在美國的壓力面前

     冷戰以蘇聯的自我解體為結束,繼承它的俄羅斯在很多方面,已經無法與美國抗衡。面對美國一超獨大,在各種領域、各種場合打壓中俄,於是中俄很自然地關係密切起來。從最初的邊界軍事信任協定,到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從兩國首腦定期會晤,政府首腦的會晤,到各種合作機制, 文化藝術交流等全方位的展開。可以說,因為這種平衡,美國的單邊主義才有所收斂。可是,由於兩國在經濟,技術,管理知識等方面都有求於美國,都把發展對美關係擺在首要地位,這給了美國分化利用的機會。如果俄羅斯真的成為北約成員國,它原來承受的壓力大大減少,甚至完全消失。俄羅斯傳統上是個大國,它不可能完全而毫無原則地倒向美國。目前地態勢也是不得已之舉,也是普京意欲從內部改善生存環境地目的出發。

     當然,潛在的問題很嚴重,尤其對於中國來說。世界原先的戰略平衡完全被打破,中國就會毫無遮攔地暴露在美國的政治、軍事、文化等綜合壓力面前。

     果真如此,正是歷史老人要考驗中國人的智慧。對此,我們沒有必要驚惶失措。首先要沉得住氣。要按照自己的步子往前走,千萬不能亂了手腳。經濟建設, 永遠是中心。發展是硬道理。其次,對於中俄之間的各種機制要繼續保持暢通運行,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北約也不是鐵板一塊,要善加利用各種矛盾分化之。第三,關鍵的是,對於我國所處的嚴酷環境要有清醒的認識,並採取積極應對措施。特別是軍事力量決不可放鬆,不要重蹈80年代忽視國防力量建設的老路,那無疑於自毀長城。

     最後,要有大戰略的眼光,全面評估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分輕重緩急,正確地應對。原則問題,涉及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問題,絕不含糊,堅決出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