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美蘇軍備競賽互相耗損,為何最終拖垮了蘇聯、養肥了美國?
送交者: 中國海軍 2020年11月02日21:09:1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美蘇軍備競賽互相耗損,為何最終拖垮了蘇聯、養肥了美國?


在二戰結束之後,世界呈現出兩極對立的情況,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進行了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冷戰。

唯一該慶幸的是因為出現了核武器,大家都有所忌憚,沒有演變成直接戰爭。雙方只是暗地裡拉攏、扶持代理人,還有劍拔弩張的進行軍備競賽。

現在結果我們大家都知道了,蘇聯崩塌,美國卻越來越強,成了當今的唯一超級大國。導致這種結局的原因有很多,軍備競賽是很重要的一個。

美蘇軍備競賽互相耗損,為何最終拖垮了蘇聯、養肥了美國?


那麼這就讓人很是奇怪,軍備競賽是雙方的國力耗損,為啥蘇聯被拖垮,美國卻跟沒事人一樣?個人認為有以下三點原因:

一、國力的差距

軍備競賽比拼的也就是國力,這也是蘇聯最終輸掉的根本原因,我們可以具體來看下雙方的差距。

你知道美國是哪一年經濟成為世界第一的嗎?二戰後?並不是,早在1896年美國的工業產值就已經超過了英國(那時候不講GDP),而蘇聯直到1922年才成立,這時候美國已經當了幾十年的世界經濟第一了。

在蘇聯建立後,斯大林推行了非常高效的經濟模式,經過了兩個五年計劃之後成功的完成了工業化,綜合國力也節節攀升,1937年時就高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但不幸的是還沒怎麼穩固,德國人就打過來了。那場大戰有多慘烈不用多說,蘇聯幾十年的建設可以說是毀於一旦。

千瘡百孔的蘇聯和未經戰火的美國一比,差距就更大了。

美蘇軍備競賽互相耗損,為何最終拖垮了蘇聯、養肥了美國?


蘇聯最後艱難地打贏了戰爭,戰後也迅速地恢復國力,但一看美國這邊就非常氣人了。美國就像那種比你帥、比你高、比你有錢等等,總之各種條件都比你好偏偏還比你努力的人。

靠着戰爭發了波財不說,1944年時看出了趨勢早早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讓世界來為美國打工。雖然在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了,但美國早有準備,又將美元與石油捆綁,在工業社會石油就是命脈,世界還是在為美國打工。

尤其是蘇聯這種依賴出口石油創匯的國家,等於是美國人在用蘇聯的錢來跟蘇聯進行軍備競賽,雙方的玩法都不在一個層次上。

美蘇軍備競賽互相耗損,為何最終拖垮了蘇聯、養肥了美國?


二、領導的差距

說句實話,蘇聯的領導人之中真正有能力統治得好這個龐大帝國的只有前幾任,當然,這不是說美國相對的總統個人能力就有多好,主要在於雙方制度的不同。

蘇聯的權力高度集中,所以個人能力就顯得重要,執政水平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國家的走向。

而美國在建國之初就確定了三權分立,總統權力雖然大,但也受到了很多制衡,所以即便總統的個人能力不強,還有一堆人群策群力制定國策。一群人對上一個人,勝率總是要高點。

可以說蘇聯自從斯大林開始,內外政策基本上都是由着領導人的喜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赫魯曉夫上台後全面否定斯大林,又強行推廣並不很適合俄羅斯的玉米;勃列日涅夫上台後又重新恢復斯大林模式。

這樣國內的動盪可想而知,平白浪費了眾多資源,本就不如美國,差距也就越來越大。

美蘇軍備競賽互相耗損,為何最終拖垮了蘇聯、養肥了美國?


尤其到了勃列日涅夫時期,他想要謀求世界霸主的地位四處出擊,當時憑藉着斯大林模式集中發展軍工和石油價格上漲讓蘇聯一度呈現壓倒美國的氣勢。

但是美國人很快想到辦法,搞出個“星球大戰”計劃,軍備競賽更上升到了太空競賽,蘇聯不得不跟進,完全是在被牽着鼻子走,也讓本就不富裕的國家雪上加霜,從而加速了其經濟的崩潰。

反觀美國卻從這個計劃中受益匪淺,促進了美國IT此類的新行業發展,讓美國的經濟更是繁榮,領導人的差距一目了然。

美蘇軍備競賽互相耗損,為何最終拖垮了蘇聯、養肥了美國?


三、國情的差距

當成長到蘇聯這種體量的國家,能毀掉他的只有自己,其實蘇聯的毀滅與他的強大原因是分不開的。

蘇聯把一個在列強中吊車尾的“沙俄”,發育成世界前列的工業大國,跟斯大林模式是分不開的。這種高度集中的模式在條件相對落後的時候的確是最優選。

但是當國家脫離了貧困,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遇到瓶頸,這是無可避免的事,放在這種環境裡,斯大林模式反而成了屏障。

其實之後的領導人也都看出來了,歷史課本上都學過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但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美蘇軍備競賽互相耗損,為何最終拖垮了蘇聯、養肥了美國?


這一切就在於斯大林模式以及根深蒂固了,在各行各業已經成了綱領,如果要徹底改革,勢必會將所有推倒重來,那之後呢?之後該選擇什麼方式來定標準?

再者斯大林模式的高度集權,就確定了一群領導人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已經與這種模式捆綁在了一起,他們又如何會放棄到手的權力?想要廢除困難重重,一個不好反而改革之人被推倒,赫魯曉夫就是例子。

這種國情之下,幾乎是把所有的力量都壓在了軍備競賽上,其他方面都成了“矮子”。

而美國自開始就沒有這層顧慮,除了三權分立之外,其發展得比蘇聯要更為成熟。

最終蘇聯的解體,與特權階層也有莫大的關係。

美蘇軍備競賽互相耗損,為何最終拖垮了蘇聯、養肥了美國?


綜上所述,軍備競賽是蘇聯解體表面上的主要原因,其深層還有更多因素。當然只是個人的一些看法,如果有什麼不同的觀點歡迎討論。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比越南還無恥,家門口部署中程導彈
2019: 巴鐵樹敵全使世界,印度目的達到,巴鐵
2018: 烏克蘭竟敢跑到俄家門口射導彈 或因背
2018: 飛鯊飛豹共舞!海航多型戰機上演海空大
2017: 習近平要成為楚懷王了。美國與北朝鮮正
2017: 《江青評傳》作者苦多答讀者問
2016: 《血壯山河》之3113 大戰狼子湖 3
2016: 沒有了李光耀後的新加坡還能做些什麼?
2015: 祝賀中國大飛機項目的階段性勝利
2015: 敦促中國糾正錯誤, 停止南海軍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