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台海如開戰將引爆三個戰場,印軍對峙中等待時機,美國幕後推動局
送交者: 中國海軍 2020年11月05日20:14:2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台海如開戰將引爆三個戰場,印軍對峙中等待時機,美國幕後推動局勢

前幾天,美國一些媒體張口就來,聲稱經過數月的衝突,印度失去對中印邊境“爭議山區”約300平方公里土地的控制,該地區面積約為美國曼哈頓的五倍。

這挑撥手段也是沒誰了!

台海如開戰將引爆三個戰場,印軍對峙中等待時機,美國幕後推動局勢

美印外長防長“2+2會談”

10月底,美印外長防長“2+2會談”期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美防長埃斯珀,除了用“美國與印度站在一起”之類的話使勁蠱惑印度外,蓬佩奧還不斷叫嚷“應對中國威脅”。

美國本色不改,還是那個地球村的“村霸”,慣於扮演黑道一哥角色。

印度等待作戰時機

印軍在邊境和解放軍對峙七個月了。

很多人認定印度在冬天來臨前必然撤軍,但印軍偏偏沒有後撤,還東拼西湊地準備過冬裝備。

中印兩軍連續舉行多輪軍長級談判。第六輪達成的共識是:加強溝通、停止向一線增兵、不單方面改變現地態勢、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導致局勢複雜化的行動。沒有就撤軍達成任何一致意見的“共識”,其實就是沒有共識。

第七輪軍長級談判連共識都沒有了,雙方“坦誠、深入和建設性地交換了意見”,這是雙方大吵特吵的官方語言表達。

原因是印方不斷提出無理要求:中方必須限時撤離所有摩擦地點,讓印軍可以暢行無阻地進出所有巡邏點;中方人員和裝備必須設定清晰的撤離時間表;中方率先撤離並脫離接觸後,印度才會跟進……

從幾個信號來看,印度在做積極的戰爭準備。

10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行了美印外長防長“2+2會談”。雙方針對軍備、情報、地區關係等多種問題進行磋商,並最終簽署了《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另外,雙方還對此前美印簽訂的《一般軍事信息安全協議》、《後勤交流協定備忘錄》和《通信兼容與安全協議》進行修改和補充。

這四份協議非常重要,是美國與其盟友的標配協議。美印在軍事情報、後勤補給、軍事通信、地理空間信息等方面展開實質性的合作,這意味着雙方已是“准盟友”關係。

11月1日,印度國內再曝猛料,印度正將軍隊和武器裝備向印中邊境地區和印度洋海域轉移。印媒稱,印度空軍與海軍已將注意力轉向應對中國帶來的現實及明顯的威脅。

印軍在1962年大敗虧輸之後,對中印之戰進行了反思,代表性的是戰時陸軍中將與印度軍事學院院長撰寫的《亨德森·布魯克斯報告》。反思將印軍失敗原因歸結為三點,其中第二點就是“印軍沒有做好戰爭準備”。

台海如開戰將引爆三個戰場,印軍對峙中等待時機,美國幕後推動局勢

運輸後勤物資的印度軍隊運輸車隊

此次,根據各種消息來看,印度從國際環境、全國反華動員、後勤補給、兵員調動、武器裝備等各方面,都做好了戰前準備。

印度開戰的信號如此明顯,20萬大軍頂風冒雪死賴在邊境地區,卻按兵不動,一直在用談判穩住中國,這是印度在等待,等待一個對華開戰的時機。

是什麼時機呢?就是中美鬥法態勢和台海局勢。如果中美形成對峙狀態,如果兩岸統一戰爭爆發,那麼印度可能立刻發起對中國的侵占行動。

警惕印度開闢“海上戰場”

印度陸軍在和解放軍對峙中拖延不退。印度海軍卻跳起來,在印度洋上出動艦艇,目標指向馬六甲海峽等戰略通道。同時緊拉美日澳等“准盟友”為自己壯膽。

在加勒萬河谷對峙時,印度海軍的值得關注之處,不是空運數十艘“重型鐵殼快艇”至班公湖,對抗解放軍的巡邏艇部隊,也不是調P-8I“海神”巡邏機給陸軍使用,而是它在印度洋上針對中國的排兵布陣。

向西,印海軍派艦艇前往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地區,同時向南印度洋島國馬達加斯加海域部署兵力,阿聯酋、法國為印軍提供補給基地。

台海如開戰將引爆三個戰場,印軍對峙中等待時機,美國幕後推動局勢

印度軍隊裝備的P-8I巡邏機

向東,印軍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地區部署多艘艦艇,增強控制的能力,還出動P-8I“海神”等飛機展開偵察行動,以“提防中國潛艇滲入”。

波斯灣盛產石油,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通道,是全球的能源命脈;馬六甲海峽西出口不遠就是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控制住此群島,便可控制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戰略水道,是東亞國家包括中國的“海上生命線”。

印度對中國開闢“海上戰場”的意圖已經發展到毫不避諱的地步。

印度前外交秘書拉吉夫·西克里曾指出:“印度海軍在印度洋是更強大的存在,可以增加中國海上脆弱性,某種程度上可抵消中國在陸地、空中和太空對印度的優勢。”言下之意,一旦中印在邊境發生衝突或戰爭,印度如果不利,就會在印度洋上採取行動,迫使中方面臨陸地和海上“兩線作戰”,顧此失彼。

印度自認印度洋是其理所當然的“後院”,歐美大國都予以默認,只有中國不理睬,一直以來對中國在印度洋的正常活動充滿警惕,處處設防。

2018年4月,中國海軍第29批護航編隊經印度洋執行護航任務。印度海軍一路跟蹤監視。印度海軍還發推文稱,“從波斯灣到馬六甲海峽,從北部的孟加拉灣到南部的印度洋再到東非海峽,印度海軍50艘艦艇每天24小時全天候守衛,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

台海如開戰將引爆三個戰場,印軍對峙中等待時機,美國幕後推動局勢

濱州艦主炮對海射擊

這是印度海軍赤裸裸地威脅,威脅中國海上航運“生命線”。

對於1962年敗給中國,印度人是極不服氣的。印度政界和輿論歪曲事實,將中國塑造成侵略者形象,導致印度國內上上下下憋着勁,想和中國再較量一場。

劍拔弩張的台海局勢

真正的危險來自台海。

大陸民間“武統”之聲高漲,專家也說如今是“武統”最佳時機。

事實是,兩岸如今處於嚴重的軍事對峙狀態。解放軍軍機一天可以出動8架次巡航寶島,台防務部門則表示“空軍派遣空中巡邏兵力應對、廣播驅離、防空導彈追監”。

解放軍對台軍事震懾之廣度烈度,前所未見。因為蔡當局不但與美國越走越近,與日本的互動也很頻繁。

進入2020年後,蔡英文不止一次表示“不排除兩岸戰爭”,更是暗示有可能採取更加激進的措施。

她呼喚台灣年輕人上戰場,讓台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對外發言,表示後備軍隊儲備充足,只要蔡英文下令,45萬人都能第一時間到位。

通過美台軍售,蔡英文不斷向美國繳納“保護費”。10月22日美國售台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增程型距外攻陸導彈、F-16戰機的偵照莢艙;10月27日美國售台陸射魚叉導彈;11月3日美國宣布售台4架“MQ-9B無人機”,2個無人機地面控制站、12個慣性導航系統等武器設備。

台海如開戰將引爆三個戰場,印軍對峙中等待時機,美國幕後推動局勢

MQ-9B無人機

為把美國拉下水,蔡當局不惜狂賭特朗普能在選戰中勝出,看結果似乎不妙,又連連搞小動作試圖補救與美國民主黨的關係。

蔡當局不斷推進與美國合作,一方面“挾洋自重”,一方面妄圖令中美在台海鬥法轉化為衝突乃至戰爭,從而造成“獨立”空間。

而美國方面,在軍事上是鼓勵台灣的,並且開始武裝台灣,美其名曰為了兩岸“平衡”。

從大陸的戰略視角看,如非迫不得已,並不想放棄“和統”希望,不想立即就把台海問題激化向戰爭地步。但是,蔡當局一意孤行,為了遏制“台獨”轉變成現實,大陸可能迫於形勢做出“武統”決定。

在回答記者關於對台軍事部署問題時,發言人吳謙表示,“武器裝備的具體部署地點事關軍事秘密,但我可以告訴大家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挫敗任何形式“台獨”分裂勢力的能力始終都在,意志堅定不移。”

局勢緊張,中國內戰可能再次爆發,台海這個戰場很大概率引爆印度對華準備的另兩個戰場,一個在中印邊境,一個在印度洋。

美國幕後推動局勢

美國政府專門組建所謂“中國行動小組”,以整合政府各個部門,通力合作,集體對中國發力。

貿易戰中,美國不斷升級制裁力度沒把中國怎麼樣,反倒弄傷了不少自家企業和農場主。科技戰中,美國的打擊卻堅定了中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決心,中國很多技術領先世界。其他金融戰、網絡戰、外交戰,以至於在中國“一帶一路”沿線搗亂的效果都令美國不滿意。

軍事挑釁是美國的慣用手段。中國不是“全球軍事大國”,依舊採用防禦性國防政策,而美國軍事基地遍布全球,如此一來,中美兩軍的對抗就集中在中國周邊地區。

美軍不斷在南海、東海和台海“秀肌肉”,解放軍也是演習不斷,派出各種先進飛機艦船,展示各種偵察打擊手段。直至解放軍動用絕招,發射“航母殺手”擊中南海預定目標。

台海如開戰將引爆三個戰場,印軍對峙中等待時機,美國幕後推動局勢

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

中美兩軍有攻有防,有展示有藏匿。你有偵察機,我有雷達;你有航母,我有“航母殺手”,你有GPS,我有北斗。實際情況不亞於真槍實彈的對戰,對抗較量的結果,只有中美兩軍心裡有數。但是,從美軍的反應來看,估計是沒整過解放軍,吃了虧。

第一、根據蘭德公司在“美中軍事記分卡”上的顯示,經過幾個月中美之間激烈的台海對抗,美方優勢正在消失。“美中軍事記分卡”是蘭德公司一種研究方法,通過軍事觀察來量化中美在區域內的力量對比。

第二、美國《空軍》雜誌報道MQ-9“死神”無人機首次在太平洋上演練,相關空軍人員制服上的臂章印着中國地圖形狀的紅色剪影,這個剪影上疊加着MQ-9無人機。

此事被媒體廣泛報道。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通過軍事外交渠道作出澄清,表示美方無意對華製造軍事危機,願與中方建立穩定的、建設性的、以結果為導向的兩軍關係,建立必要機制,降低風險、加強溝通、在擁有共同利益的領域開展合作。

依照美國的流氓勁頭,能整過你的時候,必然上來暴揍,整不過你才會尊重你,才會說“兩軍友好”。

台海如開戰將引爆三個戰場,印軍對峙中等待時機,美國幕後推動局勢

美日“利劍-19”軍演

10月26日至11月5日,美日加三國展開聯合軍演,今年的“利劍-2021”軍演增加了一項新內容:擊退中國海警船,目標直指釣魚島。流氓老大功夫不夠,整不過人家,回頭就叫上小弟,然後呵呵冷笑,“我不和你對打,但我小弟多呀!”

這就是美國能動用的最後的戰略手段,從地緣政治上下手,對中國進行圍堵,乃至發動“代理人戰爭”。

美國在和蘇聯對峙時期,也不斷表示與蘇軍“建立必要機制,降低風險、加強溝通”,美蘇兩軍沒有直接交手,但是美蘇兩國的“代理人戰爭”打得如火如荼。

現在,美國打算將這一招數用到中國身上。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跑歐洲、跑南亞、跑南海周邊各國,拼命慫恿鼓譟,組建“反華聯盟”,找到兩個代理人。這兩個代理人恰恰是最危險的,一個是台當局,一個是印度。兩個代理人,三個戰場,如果出現這種局面,對我們將是極大的考驗。

台海如開戰將引爆三個戰場,印軍對峙中等待時機,美國幕後推動局勢


有人將中美關係復甦的希望,寄托在美國大選,寄托在民主黨,寄托在拜登身上。但這只是幻想,軍事是為政治服務的,外交更是內政的延續。對外打壓是美國內政需要,不是哪個黨,哪個總統可以隨意改變的。

有人出主意說,要發揮巴基斯坦對印度的牽制和擠壓作用;也可以積極引發俄羅斯對“印度投靠美國,背叛俄羅斯”的怒火。

其實,最重要的是中國自己的實力。對美國的鬥爭,將是長期而複雜的。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國際國內“雙循環”格局形成,中國實力必然再上新台階。

歸根結底,這個世界一切靠實力說話。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Reagan ∩ De Gaulle那種與共產陣營
2019: 蔣介石出賣東北前罪之一:蔣賣國的青年
2018: 上海進博會 習近平再度承諾開放市場
2018: 金言:中國經濟“入冬” 骨牌效應凸顯
2017: 中國七常委同一架飛機,有點類似商紂牧
2017: 國外7納米已成熟,國產14nm剛量產,不
2016: 殲20十年不出口巴軍怎麼辦?印2種五代
2016: 英國外交大臣贊脫歐“像泰坦尼克一樣成
2015: 劉瀾昌:美國人進南海卻發現中國一開始
2015: [實況圖] 剛從美濟礁回來,給大家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