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別被嚇着!德國之聲五天之前成功預言了川普的反應...
送交者: 中國海軍 2020年11月06日07:17:3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別被嚇着!德國之聲五天之前成功預言了川普的反應...


編者按:

此文在五天之前於德國之聲官網刊出。

 

大選之夜,誰將入主白宮可能還不會出現明確的答案。即便是拜登當選,特朗普也有可能不肯交出權力。這裡我們就來談一談五種可能出現的場景。

在民主社會,和平有序的權力交替本來應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然而這一次,在11月3日投票日到1月20日總統就職典禮這一期間,競選活動很有可能並不會畫上句號,而是以其他形式的繼續延續。

一些憲政和政治學者認為,特朗普總統一旦敗選,不會輕易交出權力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美國總統權力的交接程序並沒有嚴格規範,因此,這就為阻撓權力順利交接提供了諸多的可能性。

郵寄選票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獲准以郵遞方式投票的選民比以往歷屆總統選舉都要多。選舉研究者認為,尤其是民主黨選民會優先選擇郵寄投票的可能性。有鑑於此,選情越不明了,或者郵寄選票的計票工作耗時越長,那麼共和黨的領先優勢就越有可能被民主黨後來居上。

2018年的國會選舉中,特朗普就曾因郵寄投票大發雷霆。佛羅里達州統計郵寄選票的過程中,州長德桑迪斯(Ron DeSantis)和參議員斯科特(Rick Scott)的領先優勢不斷縮水,以至於最後只是以數千票的微弱優勢險勝。特朗普此前就發推要求立即宣布上述兩人獲勝,因為出現了舞弊選票。他寫道:已經不可能繼續正常統計選票了。

在2016年的總統大選中,特朗普就曾指控其競選對手希拉里採用了不公正手段。特朗普聲稱,希拉里之所以能夠領先,是因為出現了數百萬份非法選票。而在本次總統大選中,特朗普已經多次表示,一旦敗選,他不能承諾會和平交出權力。在這種背景下,11月3日後會出現那些可能的場景呢?

場景之一:特朗普承認敗選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總統還能夠在近三個月的時間裡,繼續履行總統權力。在這段時間裡,他可以宣布對自己實施大赦,以免下台後遭到司法追究。此外,他還可以宣布解除一些高官的職務,比如免疫專家、首席醫學顧問福奇(Anthony Fauci)和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 Christopher Wray)。選戰期間,特朗普曾多次流露對上述兩人的不滿。這段時間裡,特朗普當局還可以為下一屆政府儘可能多地製造障礙,並銷毀一系列文件。

場景之二:白宮直接干預計票工作

選戰期間,特朗普已多次對郵寄選票的可靠性提出質疑。如果搖擺州出現選情不明朗的情形,那特朗普就有可能宣布重新計票或要求由共和黨法官占主導的法庭來出面裁決。

美國曾有過這方面的先例:2000年,布什對戈爾的總統選戰中,佛羅里達州雙方得票數隻相差537票,於是決定重新計票。然而,計票工作尚未結束,最高法院就已宣布布什贏得佛羅里達州大選。

場景之三:選舉人之爭

總統選舉中,首先要確定選舉人團,再由選舉人團選舉產生總統人選。這種特殊的選舉程序可能會成為雙方爭議的焦點。如果選舉過後數天內,某個搖擺州的選情出現變化,兩黨都宣稱贏得選舉人的情形下,這種僵局就只能由華盛頓來仲裁了。這種情況下,將由參議院議長,也就是美國副總統彭斯在2021年1月6日確定選舉人票數。但至於副總統除了清點選舉人票數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權限,美國憲法並沒有明確規定。

有鑑於此,觀察家們普遍認為,彭斯有可能會通過這一途徑為特朗普確保更多的選舉人票,甚至有可能為其連任鋪平道路。而與此同時,這也有可能引發曠日持久的憲法危機。

場景之四:特朗普不承認敗選

眾所周知,承認錯誤或接受失敗,並不是特朗普的強項。有鑑於此,特朗普有可能會拒絕承認競選對手獲勝,但卻會按計劃在明年一月離開白宮。記者伍德( Graeme Wood)在《大西洋》雜誌撰文認為,最有可能出現的就是上述場景。因為這樣以來,特朗普既可以在支持者面前保全面子,又可以躲過可能的法律糾紛。從大選日到新總統就職的空檔期內,特朗普既可以對自己實施特赦,也可以向副總統彭斯轉交權力,以便由後者對自己實施特赦。

場景之五:特朗普拒絕離開白宮

最為極端的場景就是特朗普在敗選之後,拒絕在2021年1月20日之前搬出白宮。這種情況下,新總統就要不得不調動特警隊,將特朗普請出白宮了。

這一場景下,是不允許動用軍隊的。美國軍方最高指揮官之一的麥克米雷上將(Mark Milley)在回復眾議院相關質詢時證實,美國軍隊不會介入總統選舉。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美國7000億軍費,超過了多少個國家?真
2019: 電磁感應_電磁爐原理
2018: 歐洲最強軍隊排名出爐:前三強軍無懸念
2018: 殲20亮相航展:最後一刻暴力爬升 不減
2017: 上薩德是中國收復韓流入經濟市場打掃韓
2017: 有功功率就是復功率的實部
2016: 昨日的石油美元,明天的糧食美元
2016: 良知的成了哀兵,哀兵,背水一戰的哀兵
2015: 轉貼:張召忠將軍談運十
2015: 美軍重返亞洲成績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