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成飛推出翼龍10無人機採用民企發動機 航程大幅縮水
送交者: 嵐少爺 2020年11月06日17:21:1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日前,南昌瑤湖機場舉行了2020年南昌飛行大會,飛行表演有軍用飛機和民用飛機,民用飛機有中國C919和ARJ21客機,其中C919客機飛行表演也是該機歷史上第一次,這也是今年國內難得一見的飛行表演機會,在疫情影響下,全世界幾乎都取消了大規模飛行表演,珠海國際航空航天展也在其中,這在全世界來說,幾乎成了獨苗。

  在這一次飛行大會中,地面展覽也成為一個亮點,由於展覽在南昌舉行,所以南昌飛機公司產品就成了飛行表演和展覽的主角,地面展覽主要有南昌飛機公司的多款先進飛機,包括獵鷹高級教練機,K-8噴氣中級教練機,初教六民用型,以及殲-12戰鬥機,強5,農6A和B等型號,讓人覺得驚奇的是,這一次地面展覽,成都飛機公司展出了翼龍10無人機,過去稱為雲影3無人機,這或許是一個新的信號,察打無人機開始從螺旋槳時代走向噴氣時代,飛行速度更快,攻擊能力更強!

  翼龍10無人機是一款噴氣發動機推進的偵察打擊一體無人機

  成都飛機公司對翼龍10的介紹很有特色,該機不是傳統根據中國軍方要求研發,而是根據國際無人機市場需求研製的,而且採用了獨特的軍民融合模式,破天荒放棄了昂貴的軍用發動機,採用了民營發動機產品,降低了成本,而且該機也是中國第一款高空高速無人機(相比於翼龍1和翼龍2這些螺旋槳推進無人機而言),是我國目前最先進的出口型無人機,主要用於遠距離偵察和精確打擊。

  該機最大的亮點是,採用了江西南昌某企業研發的ZF850噴氣發動機,該機一共有3個型號,雷達和光學偵察型雲影1,無線電偵察型號雲影2,以及偵察打擊合一雲影3飛機,雲影1裝備高清CCD相機和合成孔徑雷達,專門用於大範圍測繪,雲影2主要裝備全頻段雷達信號偵測設備和通信信號偵察設備,能偵測和定位400KM範圍內所有地面雷達位置和200KM以內的通信信號,而雲影3則配備合成孔徑雷達以及光電球,配合飛機掛載的多種先進精確制導炸彈和導彈,最遠能對50公里外目標進行攻擊。

  雲影無人機採用了一台噴氣發動機,而且還是民營企業研製

  就航展展出的翼龍10無人機配套武器而言,我們可以看到鷹擊-9E輕型反艦導彈,BA-21毫米波遠程反坦克導彈,LS6 100公斤級別制導炸彈,BBM2衛星制導滑翔炸彈,BBM3衛星制導炸彈,FT7滑翔炸彈,其中射程最遠的彈是鷹擊-9E反艦導彈,該彈最大射程50公里,BA-21反坦克導彈,最大射程不詳,預計將在15公里-20公里範圍,正好超過敵方近程防空導彈系統殺傷區內。

  這些武器主要射程都遠遠超過目前翼龍1和翼龍2常用的空地導彈,武器射程提高了,載機安全性得到了更大的保證,但是這種提高,一方面降低了飛機的掛載武器數量,另外也降低了飛機的作戰航程,而且攻擊一次付出代價更大,就翼龍10無人機而言,飛機最大飛行速度提高了近一倍,但是航程和巡航時間則大幅度縮水,最大巡航時間只有5小時,不到翼龍1和2的零頭。

  這是翼龍10無人機的發動機,該機由民企製造,圖片來源:泥水行走

  翼龍10這一次最大的亮點,在於透露了發動機型號和性能,根據展板顯示,該發動機為ZF850噴氣發動機,最大轉速22000轉每分,最大推力833daN,空氣流量13.4公斤每秒,增壓比5.47,耗油率小於1.12kg/daN.h,排氣溫度小於740度,淨質量210公斤,理論升限21公里,首翻間隔150小時,總壽命大於600小時。

  從公開的性能數據來看,並不強悍,油耗高,推力也比較小,壽命較短,這也是中國民企剛剛涉足小推力噴氣發動機的真實水平,由於發動機油耗較高,所以影響了飛機航程和航時,但是噴氣發動機的助推下,飛機最大飛行速度和升限有了巨大提升,設計師在缺乏先進噴氣發動機的情況下作的獨特取捨。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美國7000億軍費,超過了多少個國家?真
2019: 電磁感應_電磁爐原理
2018: 歐洲最強軍隊排名出爐:前三強軍無懸念
2018: 殲20亮相航展:最後一刻暴力爬升 不減
2017: 上薩德是中國收復韓流入經濟市場打掃韓
2017: 有功功率就是復功率的實部
2016: 昨日的石油美元,明天的糧食美元
2016: 良知的成了哀兵,哀兵,背水一戰的哀兵
2015: 轉貼:張召忠將軍談運十
2015: 美軍重返亞洲成績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