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拜登政府正式決定全面撤軍阿富汗 誰是幕後推動者?
送交者: 三把刀 2021年04月16日19:47:4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是時候結束永久戰爭了。” 

  當地時間4月14日下午,拜登正式宣布,將在今年5月1日前開始從阿富汗撤軍,並在9月11日前將所有美軍士兵撤離。

  20年前,時任美國總統的小布什也是在白宮的同一個房間裡宣布開啟阿富汗戰爭。此後廿年,美國深陷“帝國墳場”,開始了其歷史上最長的戰爭。

  《福布斯》統計數據顯示,在將近20年的衝突中,逾2300名美軍死亡,超過10萬名阿富汗平民被殺或受傷。而美國在這場戰爭投入超2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萬億元)。美國防部的數據顯示,超過77.5萬名美國軍人至少被派往過阿富汗一次。目前,仍有約2500名美軍在阿富汗服役,而這個數字或將在5個月後逐漸遞減,直至歸零。

  “離開阿富汗的決定是明確的。”在正式宣布美國撤離阿富汗的當日,拜登前往弗吉尼亞州阿靈頓國家公墓第60區,弔唁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中陣亡的美軍士兵。

  眼下,塔利班與阿富汗政府進行的內部和談已持續數月,但進展緩慢。而此時美軍宣布撤離,不僅給阿富汗局勢增添了不確定性,也激起了美國國防部門官員以及國會議員的爭論。

  軍方高層曾普遍支持保持少量駐軍

  當拜登14日正式宣布從阿富汗全面撤軍的決定時,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尚在歐洲訪問北約。對於拜登這一決定,奧斯汀表示“完全支持”,並稱制定該決定的過程“具有包容性”。此前,奧斯汀曾於2011年領導美軍從伊拉克撤出。另據美聯社15日消息,布林肯將於當地時間15日訪問阿富汗,與阿富汗政府商討撤軍事宜。

  然而,在今年早些時候討論是否將美軍全面撤離阿富汗時,美軍方部分高層領導人卻主張在阿富汗保留小部分的軍事存在。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道,9名熟悉此次討論的美國現任、前任政府官員稱,他們認為需要一支千人規模的部隊來制衡塔利班,防止阿富汗再次成為恐怖分子的避風港。

  這些官員還表示,包括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美軍最高級別軍職)馬克·米利、美軍駐阿富汗高級官員、中央司令部和特種作戰司令部的部分高級官員均支持駐留小部分美軍在阿富汗的提議。

  然而,從拜登政府14日的表態來看,軍方的上述提議似乎未能得到充分採納。奧斯汀為此辯護稱,拜登在做出全面撤軍的決定時,“傾聽了其他人的想法,也了解了他們的擔憂”,“決定一旦做出,所有人都應支持這一行動”。

  另一方面,也有消息稱,全面撤軍阿富汗的決定並非出自於美國防部。Politico援引消息人士觀點稱,現任國務卿布林肯以及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在推動制定這一決定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實際上“國防部並沒有做出這樣的決定”。另一位消息人士則認為,拜登與布林肯、沙利文長期共事、關係密切,而奧斯汀在某種程度上仍屬於“局外人”,因此對決策的影響力有限。

  針對外界對美國撤軍阿富汗決策的討論與質疑,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艾米麗·霍恩的回應再次強調了制定該決策的過程具有“包容性”。霍恩表示,拜登和沙利文非常重視對美國在阿富汗的選項進行“包容、嚴格、徹底的政策審查”,且決策每一步都會向軍事、外交等領域的專家尋求建議。

  此外,拜登在14日的發言中還表示,全面撤軍阿富汗這一決定得到了前總統奧巴馬和小布什的支持。除美軍外,北約在阿富汗也有大約7000人駐軍。德國國防部長安妮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暗示,北約軍隊可能與美軍一起撤,“我們一起來,一起走。我贊成有序撤軍。”

  軍方官員、兩黨議員爭論不休

  儘管拜登政府多次重申全面撤軍阿富汗這一決定聆聽了各方的聲音,也取得了諸多力量的支持,但在該決定正式宣布之後,部分軍方官員以及國會兩黨議員仍難掩對未來阿富汗局勢的擔憂。

  前中央情報局局長、前駐伊拉克和阿富汗美軍司令彼得雷烏斯表示,塔利班沒有表現出參與阿富汗內部和平談判的意願,美國撤軍後,塔利班很可能會再次占領阿富汗,這會助長 “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捲土重來。

  在國會民主黨人內部,雖說多數議員支持拜登政府全面撤軍的決定,但也仍可聽到不滿的聲音。一方面,參議員桑德斯稱讚拜登做出了“英勇而正確的決定”;參議員沃倫也表示,美軍繼續留在阿富汗“並不會讓美國或世界變得更加安全”,反倒陷入“惡性循環”。但另一方面,參議員珍妮·沙欣卻在推特上表示對拜登這一決定感到“非常失望”。

  “儘管這一決定是我們在與盟友的協調之下做出的,但美國已經為保障阿富汗局勢穩定犧牲了太多,此次全面撤軍卻無法保障未來該地區的安全。”沙欣寫道。據悉,沙欣曾支持小布什政府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

  與此同時,部分國會共和黨議員對拜登這一決定的指責更為嚴厲。參議員格雷厄姆在13日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坦言,拜登政府從阿富汗撤軍將“為下一個9·11鋪路”;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奈爾則直言該決定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可能會導致災難發生。

  儘管如此,仍有共和黨議員支持拜登撤軍阿富汗的這一決定。參議員特德·克魯茲稱他很高興美軍可以“回家”;參議員辛西婭·拉米斯則指出,儘管她希望美軍在5月1日之前就可完成撤離,但她仍對這一決定感到高興。

  值得一提的是,拜登此前曾多次對駐阿富汗美軍的效用提出質疑。據Politico報道,在奧巴馬執政時期,作為副總統的拜登曾主張在阿富汗保留小規模的美軍,以打擊恐怖主義,但該提議未能得到採納。

  與此同時,奧巴馬在其回憶錄中寫道,拜登將阿富汗視為“危險的泥潭”。2010年,在與前美國駐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特使理查德·霍爾布魯克的一次私人會晤中,拜登曾憤怒地說,“讓我的兒子冒着生命危險前往戰場,去保護當地婦女的權利,這毫無作用,也不是他們(美軍)在那裡的目的。”據悉,拜登已故的兒子博曾是特拉華州國民警衛隊的一員,並於2008年被派往伊拉克。

  “在美國過去的40年歷史中,我是唯一一個有孩子在戰區服役的總統,我知道那是什麼滋味。”拜登在14日的發言中表示。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中國發動機有多難?10款中國飛機僅一款
2020: 中國導彈發射為何被稱為“末日列車”:
2019: 第一批99A坦克女兵駕駛員亮相:手感就
2019: 退役航母還有多值錢?不愧是世界上最強
2018: 敘利亞,埋葬美國霸權的墳場
2018: 空襲敘利亞,俄防空系統為何沒反應?
2017: 美國會打擊朝鮮核設施嗎?
2017: 新型大國與中美關係的周期律
2016: 武警靠肩扛背馱撐起荒山一片綠
2016: 飛掠美艦的俄戰機就像普京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