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中国如何打赢第三次世界大战?
送交者: 老幺 2002年10月07日23:37:41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中国如何打赢第三次世界大战?

作者:老幺

(一)

邓小平在80年代中期说,世界大战在20年内打不起来,和平与发展是今后一段时间国际社会的主题。

时间飞逝,20年大限只剩下两三年了。放眼当今世界,美利坚磨刀霍霍,伊拉克严阵以待,第二次海湾战争一触即发;以色列寸土必争,阿拉伯怒气冲天,中东火药筒一点即爆;塔利班销声匿迹,宾拉登生死未卜,恐怖袭击如达摩克斯剑悬在美国上空;反观中国近邻,日本经济萧条,朝鲜穷困潦倒,阿富汉政局未稳,印度、巴基斯坦剑弩拔张,海峡两岸争购军火。

最值得注意的是各国的领导人。布什总统不用多说了,好战的家族基因与军火能源业的利害关系让人怀疑他的和平诚意;同样铁血的还有以色列的沙龙、伊拉克的萨达姆、恐怖者的宾拉登;再就是克格勃出身的普京、右翼抬头的日本欧洲、家族世袭的金正日、为接班人问题困扰的大陆、为“台湾国”理想发狂的台湾之父之子。

事实上,美国已经动员起来了。布什总统在向联合国、国会陈词后试图进一步说服美国人民。反战游行固然已经开始,鹰派的声音却在patriotic (爱国) / loyal (忠诚)的旗帜下越唱越响。

在过去的几个月乃至今后不可预测的期间内,War已经而且将继续吸引美国的眼球。一位律师朋友大声地呼吁,不管你支持(对伊)战争还是反对(对伊)战争,写信给你的国会议员/参议员,说出你的观点!战争一旦打响,每个人将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

而随着华府连环杀手的出现,恐怖似乎无所不在。一位朋友打来电话,疏释她心中的不安,“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打响了,怎么办?”

(二)

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果真有的话,很有可能是文明的冲突。

从规模上来说,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并不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争是西方的殖民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北美、中美、南美、澳洲的原住民接近于灭亡,亚洲、非洲的绝大多数人口沦为二等公民。在历史上同样举足轻重的还有阿拉伯战争、十字军战争,中国的民族战争。战争的结果,不是一个民族吃掉另一个民族,就是一种文明战胜另一种文明。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中华大地上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的民族战争。以汉族为代表的农耕文明与以匈奴、突厥、蒙古、满族为代表的游牧文明为争夺中国的统治权发生过四次血腥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一个疆域辽阔、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

第五次战争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与西方殖民国家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由荷兰入侵台湾、葡萄牙“购买”澳门、英国割让香港、俄国侵占北方、英法火烧圆明园为序幕,到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种种不平等合约,再到蒙古独立、西藏自治、东北沦陷为历史低谷,最后以抗战胜利、台湾回归、西藏回归、港澳回归为代表,取得阶段性胜利。

从文明角度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中国激战千年,最终以儒、道、释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取得了压倒性地位。但东西方之间的第五次战争,以自由、民主、科学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取得了统治地位。就意识形态而言,固然可分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但不管哪一种主义,都属于西方文明的范畴。

从某种程度上,中华古老文明已经经受了西方现代文明的洗礼,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国已经走出失败的阴影---只要中国能够继续开放,继续包容,继续创新。

(三)

世上多少事,成败论英雄。

文明的战争,如同划分世界新秩序的二次大战,是以实力说话的。中国之所以在历史中处于不败的境地,乃至于被灭国后文明依然不灭,从根本上是因为中国的实力,现实的与潜在的,人口、国土、能屈能伸、包容万象的民族文化。

然而同样的最终结果,其过程却有很大的不同:汉之战匈奴、唐之战突厥,后发制人,一剑封喉,属于完胜;面对蒙古、满族,基本上是属于完败之后的惨胜,靠的是人口与文化;面对西方列强,抗战以前雷同于面对蒙古、满族,靠的是地大物博、战略纵深;抗战胜利后有汉唐的风范,在自保的前提下能主动出击,甚至收复失地(如港澳);

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果发生的话,如同前几次战争,对中国而言,依然是民族的战争、统一的战争;就世界而言,依然是文明的战争,划分新秩序的战争。中国面对的依然是“非我族类”的民族分裂分子、投敌卖国的汉奸分子、亡我之心的殖民者与反华分子。

虽然就根本上,无论如何,中国将赢得这场战争,但从过程上我们期待的是汉唐一样的完胜,而不是元清时代的败中取胜;我们宁可如朝鲜战争、珍宝岛战争一样拒敌于国门之外,而不希望如抗日战争一般凄惨的人民战争;最高境界当然是如收复港澳一般“不战而屈人之兵”。

(四)

下面是问题的关键:中国如何才能如汉唐一般地完胜,甚至如港澳回归一般不战而胜?

中国有两个例子可以模仿。第一个例子是美国。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美国经济在一战之前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美国的汽车产业,20世纪美国的支柱产业,也在一战前后蓬勃发展。一次大战打得差不多了,美国也来分一羹,这属于典型的“不战而胜”。

第二个例子依然是美国。美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属于“完胜”。为什么这么说呢?日本1931年就占领东北了,希特勒也早就吞并奥地利了,但是直到1941年底美国才介入世界大战,满打满算不过打了三年多的仗。更关键的事,美国本土没有卷入战争,而且有盟军相助。在欧洲大陆上,与德军抗衡的是苏联的坦克兵团;在亚洲大陆上,国共两党牵扯了日本陆军的主力。美国以逸待劳,就象汉战匈奴、唐战突厥一样后发制人,直捣黄龙,最终“封狼居胥”,成就霸业。

由此可见,要在全面战争中“完胜”甚至“不战而胜”,实力固然是很关键的,时机也是不可缺的,通常是越晚越好,后发制人。

中国历史上曾经抗日援朝、抗美援朝、抗法援越、抗美援越。中国为什么这么“无私”地援朝援越呢?道理很简单,在自家打不如出门打,自己一个人打不如叫兄弟一起打。如果中国不援朝,美国的驻军就不是38线而是鸭绿江。这个道理看看日本的侵华历史就可以看到了,中国抗日援朝失败后,日本占领了朝鲜,就打东北的小九九了。而中国之所以在朝鲜战争中取得先机,也是由于后发制人,打了美军一个措手不及。

今后的许多年,很有可能是以基督教、犹太教、天主教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混战。就战争形式而言,一方是精确打击,另一方是超限战。如此一来,无论是伊斯兰国家还是美国本土的安全都将受到威胁。而中国最佳的策略就是置身事外,闷声大发财,两败俱伤后加入“正义”的一方,后发制人,一举而定天下。

Laoyao2008@yahoo.com.cn2002年10月7日,于美国

后记:内心深处,老幺是一位绿色和平主义者,刚刚参加了反战抗议。然而政客的野心是不会为善良人们的愿望所改变的。中东石油的诱惑,加上圣经文化里对异教徒的排斥,使得和平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这就象只要有人依然追求“台湾国”、“突厥国”并付诸行动,战争的危险就无法离我们而去。

然而另一方面,文明的冲突,种族的战争,如果无法避免的话,就只能赢得胜利。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掌握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就是优良的人口素质和社会制度。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培养包容的心胸和建设理性的社会。历史证明,笑到最后的必然是博采众长的。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