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書生誤國與俄羅斯的悲哀
送交者: ranch 2002年10月28日15:52:1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1991年12月21日,在這個年份的最後十天,世界發生了一件令許多人都始料不及的大 事,由列寧創建,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了近七十年的蘇聯解體了。曾經一度稱霸全球的 強大的蘇聯帝國,就象是一座高高壘起的積木,只是經人輕輕一點就在突然間轟然倒塌 了。乍看起來,這是仿佛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並未過經戰亂,自身又是如此地 強大,怎麼會一下子就解體了呢?我們再來看看當年舉行蘇聯解體儀式的最後情景: “戈爾巴喬夫用整整12分鐘讀完了他那份《告蘇聯同胞書》。讀到最後,他的眼睛濕 潤,嗓子嘶啞,心裡就像被無數隻手劇烈撕扯着,幾乎讀不下去了。19時20分,按事先 安排的程序,戈爾巴喬夫要把決定世界末日的“核按鈕”——一隻裝有發射原蘇聯2。7 萬枚核彈頭密碼的黑色公事包交給獨聯體武裝力量臨時總司令沙波什尼科夫,再由沙波 什尼科夫轉給俄羅斯總統葉利欣。

還是在實況轉播的電視攝像機前,戈爾巴喬夫下意識地摸了一下西裝口袋,但很不巧, 竟然忘了帶鑒字筆,他一時有些茫然。美國CNN電視廣播公司總經理湯姆。約翰遜先生 及時為戈爾巴喬夫救了駕,他眼疾手快,從自己口袋裡馬上摸出一支圓珠筆,迅速遞給 了這位幾秒鐘後就要成為平民的總統。

戈爾巴喬夫說了聲“謝謝!”,當即用這根圓珠筆在放棄他任總司令之職同時把核武器 控制權交給葉利欣的政令上快速簽上了他的名字。

就在戈爾巴喬夫交出核按鈕的一瞬間,聚集在電視機前的人都仿佛感到聽見了一聲巨 響,並且都知道這是那座矗立了69年的紅色帝國大廈在突然間徹底倒塌了,從此後被分 裂為15塊碎片。”

這是一個中國學者對當時情景的細緻入微的描寫。蘇聯的解體,對當時世界任何一個國 家來說都點兒猝不及防。尤其對於中國和美國這兩個世界性的大國來說,一時間竟有點 茫然不知所措。誰也不知道分裂後的前蘇聯各國將會如何發展?對世界格局會產生什麼 影響。

現在十年過去了,作為前蘇聯合法繼承者的俄羅斯是個什麼狀況呢?俄羅斯繼承了前蘇 聯70%的國土面積和70%的經濟基礎,60%的人口,大約70%多一點的國家資源。1991年時 前蘇聯的國內生產總值大約為3萬多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60%多一點,居世界第二位。 那時蘇聯是一個國力強大,科技發達,人民自信,在全世界都有自己利益的令人生畏的 國家。現在的蘇聯繼承者俄羅斯是個什麼樣子?據統計,蘇聯解體十年後的2001年,俄 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大約為3000億美元,是1991年蘇聯的十分之一。外貿進出口總額大約 為800億美元,只相當中國的五分之一。黃金和外匯儲備200億美元,只相當於中國的十 分之一。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這就是說,俄羅斯已經從一個強大的國家變為一個在經濟 上無關緊要的世界二三流國家了。這個結局對於那位在前不久喪失了愛妻,現正悽慘地 經營着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戈爾巴喬夫基金會”的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和現正在 現任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照顧下安享晚年的前俄羅斯總統葉利欣二人來說會是他們的本意 嗎?肯定不會是的。但他們怎麼會一個人僅僅用了六年時間就把一個好端端的強大的蘇 聯,帶到了分崩離析的地步?另一個人用了八年時間就把一個繼承了前蘇聯70%資產的 俄羅斯帶到如此破敗的地步了呢?這難道對中國、對世界的所有政治家,沒有一點教訓可言嗎?

一、書生氣十足的戈爾巴喬夫

戈爾巴喬夫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是怎樣一步步從前蘇聯南部邊疆的一小地方爬到了蘇聯 最高領導人的位子上的?下面是戈爾巴喬夫個人簡歷:戈爾巴喬夫1931年出生於蘇聯南 部邊疆的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俄羅斯族。1952年加入蘇聯共產黨,蘇聯國立莫斯科大 學法律系和斯塔夫羅波爾農學院畢業。1955年任斯塔夫羅波爾市團市委第一書記,共青 團邊疆區區委某部部長,第二書記,第一書記,1962年起任斯塔夫羅波爾地區農莊農場 生產管理局黨的負責人。1966年9月當選為斯塔夫羅波爾市黨委第一書記,1968年起任 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委第一書記,1971年起為蘇共中央委員。蘇共“二十二大”、“二 十四大”、“二十五大”、“二十六大”代表。1978年當選為蘇共中央書記。1979年當 選為蘇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1980年10月被選為政治局委員。1985年3月當選為蘇共 中央總書記從戈爾巴喬夫的政治仕途來看,可謂是一帆風順。除了在邊疆區黨委第一書記的位子上呆的時間稍長一點以外,幾乎是每隔兩三年就是一個新起點。戈爾巴喬夫的書倒是讀了不少,有着全蘇聯最有名望的名牌大學法學學歷和農學院的技術學歷。但是通觀他在就任蘇共總書記之前的整個政治經歷,可以說基本沒有碰到過什麼艱難困苦,在他的整個工作歷史中同樣也幾乎沒有什麼顯著的政績。他充其量只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戈氏雖說在政績上沒有什麼值得眩耀的地方,可是他與其他任何醉心於權力的人一樣,對蘇共中央總書記這個令人羨? 鬧拔豢梢運凳竅蟯躍昧恕8甓頹欠蛉巫蓯榧鞘鋇拿厥椴? 爾金在他所著的《戈爾巴喬夫沉浮錄》中這樣描述道:在戈氏一當選蘇共中央總書記之後,“立即迫不及待地搬進了黨中央辦公大樓主樓第五層被稱為6號的辦公室,一點兒時間也沒耽擱。就如同過去俄國沙皇迷戀王位王權和王冠一樣,這個新辦公室也一直吸引着他,幾乎在一夜之間勤務人員就把一切都收拾好了,把樓梯上的長地毯也換了,把地板也磨光了。會客室里還有一些事沒做完,但戈爾巴喬夫已經等不及了,開始在他的新辦公室里接待來訪者。”從博爾金的描述當中我們看到的仿佛是一個尚未成年的年輕人,突然間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信任,並交給了一項足以體現信任的十分重要工作一樣,他迫不及待地要去完成這項工作來體現自己的才幹。戈爾巴喬夫一上任就突擊提拔了一大批他認為具有改革思想的人物,其中有後來成為他政治上死敵的葉利欣、有後來被他冷落了的利加喬夫,有“改革外長,和平外長”之稱的謝瓦爾德那澤、有把蘇聯人的思想導向災難的主管黨的思想和宣傳工作中央書記雅科夫列夫。

最能體現戈爾巴喬夫個性的還是他的那本被戲稱為二十世紀“最臭”理論的叫做《改革 與新思維》的書。本來“改革”這個詞彙在俄語中有多種表示方法:而戈氏卻用了一個 “改建,改造”這樣的詞彙。在俄文詞典里對這個詞彙的解釋是“推薦倒重建”。有人 據此說戈氏從一開始就居心要把蘇聯這座大廈推怪亟ǎ虢⒁桓鏊約豪硐脛械? 國家。這種說法現在看來肯定存有幾分怨氣,但戈氏確實想用蘇聯這樣一個大國,用蘇 聯全國人民的利益為自己做一次有意思的改革實驗,而且他想從這個國家最敏感、也是 最致命的政治體制上動手。戈爾巴喬夫與全蘇聯大多數人一樣,他也看到了國家的弊端 所在,但他卻同樣象一個不太成熟的年輕人,生怕別人不知道,迫不及待的要把他的想 法在這本書的標題上明顯地表達出來。為了表達他思想的開放性,作為蘇聯這樣的大國 領導人,他竟把這本書交給了一家美國出版商去出版。也就是說在那個冷戰正酣的世界 上,作為一個大國的領導人,一開始就把自己的思想毫無保留地呈現在世人的面前,這 種行為是何等的幼稚!在推進改革的同時,他還大力提倡所謂的“民主化”與“公開 性”。試圖以此來吸引群眾參加到這場改革中來。我不知是聽到哪一位哲人說過這樣一 句話:“最能隱瞞自己思想的人是最聰明人”。平常人估且如此,何況一個蘇共中央的總書記?

戈爾巴喬夫顯然也看到了蘇聯國家在經濟上的困境,1986年在蘇聯黨的“二十七大”上 他主持制定了《蘇聯1986年至1990年及2000年經濟和社會發展基本方針》;1987年他又 制定了《關於根本改革經濟管理的基本原則》和《企業法》。他的基本思路是給企業放 權,使企業實現“三自一全”就是完全自主經營。這種思路作為一個有着莫斯科大學學 位的戈爾巴喬夫來說並不算高明,因為這種改革的方法在中國已經實行好幾年了。到 1988年末,蘇聯總的經濟形勢並沒有好轉,而且更加失調,1986——1988年蘇聯的國民 收入年均增長率僅為2。8%,低於號稱“停滯時代”的1981——1985年。

經濟改革受挫以後,戈氏片面地把經濟改革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歸結於現行政治體制。 1988年6月召開的蘇共十九次代表會議標誌着把改革的重點從經濟領域轉向政治領域。 戈爾巴喬夫以一個蘇共中央總書記的身分,卻是以一種蘇聯普通平民的心態和語言,把 蘇聯原有的政治體制稱為“官僚專制制度”和“極權主義制度”。他在各種公開的場合 猛烈評擊蘇聯的政治體制。使得蘇共和蘇聯國家在人民心目中的政治形象受到嚴重損 害。他的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化與公開性的推行,造成蘇聯社會的極度混亂,一些加盟 共和國的民主派開始與蘇共爭奪權力。1989年波羅的海三國共產黨公開與蘇共分裂。共 和國的權力落到了民主分子的手上。整個蘇聯社會嚴重動盪。經濟形勢更加惡化。1989 年蘇聯的國民收入增長率下降到2。4%,日常必需品供應更加緊張。軍隊也開始出現不 穩的現象,蘇聯的改革進程開始失控。

書生氣十足的戈爾巴喬夫在堅定地打碎了蘇聯舊的政治體制以後,卻並沒有給蘇聯國家 的改革開出更具體的建立新體制的藥方。隨後不久,那個由他一手提拔起來又被他親手 打下去,一度被稱為“最勇敢”的改革家的葉利欣,就在戈氏的眼皮底下用戈氏極力提 倡的公開選舉的方法奪取了蘇聯最重要也是最大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邦的最高領導 權。

改革和國家的失控並沒有使戈氏有所清醒,他所讀的那麼多的書也沒有在這個國家多難 的時刻為這位國家領導人帶來一點智慧的作用。情急之中,他竟天真地想到了“總統” 這個稱呼的實用性。他認為“總書記”這個職務並不適合領導一個國家,只有總統才是 名正言順的國家領導人應有的稱呼。他試圖以“總統”這個職務來實現他對整個蘇聯國 家的重新控制。於是在1990年他又“跌跌闖?場鋇嘏郎狹恕八樟芡場閉飧鑫蛔印K? 道,1990年6月,蘇聯的幾個主要加盟共和國先後頒布了主權宣言。蘇聯的解體已經初 露端倪。

本來在這個時候如果在蘇聯全國採取強制措施也許蘇聯還有一線期望。但可悲的是在這 個時候這位蘇聯最高領導人還有閒心去海濱渡假,他仿佛還在盡情地享受着一個世界 大國領導人在生活上無限的快樂。1991年8月19日,留在莫斯科的以付總統亞那耶夫為 首的蘇共其他領導人採取了斷然措施。實行“緊急狀態”,控制了在黑海之濱渡假的戈 爾巴喬夫。但令這些企圖最後挽救蘇聯免於崩潰的人們始料不及的是,經戈爾巴喬夫幾 年的“改革”和對蘇聯及蘇共的猛烈評擊,蘇聯軍隊已經完全失去了對蘇聯黨和國家的 信任,他們也認為沒有必要為挽救現存的這個國家去做任何事情。而且不知怎麼的,政 變仿佛從一開始就並不順利。政變中要控制的兩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的葉利欣竟提前離 開了莫斯科,去往遙遠的阿拉木圖“訪問”去了。“緊急狀態”僅進行了三天就失敗 了。

但更為可笑的是,這個一路順風爬上蘇聯最高領導人位子的充滿學者氣味的戈爾巴喬 夫,在被勇敢的葉利欣從休假地解救回來以後,竟還繼續天真地想從已經掌握了俄羅斯 國家命運的葉利欣的飯碗裡去分一點殘羹。還在與葉利欣等原蘇聯境內新成立的“主權 國家”的領導人不厭其煩地討論所謂“聯盟”問題,為了他的“聯盟”,他在葉利欣的 要求下宣布了解散蘇共的命令,進而又宣布停止蘇共在蘇聯全境的活動,並責成蘇聯檢 查機關對蘇共領導機關進行審查。進而又同意與葉利欣在非常時刻二人可以互相“代行 職務”。戈爾巴喬夫所做的這一切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一心只想保住他的那個已經一錢 不值的所謂“中央”不被取消。保住他的一錢不值的蘇聯總統的位子不被取消。他在這 個時候甚至還在說他之所以在9。18事件中差一點失去權利是由於蘇共對他的背叛。他 還不知道他僅有的一點象徵性的權力馬上就要被他的合作夥伴徹底取消了。由此可以看 到,戈氏是一個政治敏感性多麼遲頓,多麼醉心於權力的人。象這樣一個毫無血性、毫 無理智、毫無判斷力的書生真是蘇聯人民的悲哀。再以後就出現了本文開頭那極富戲劇 性的一幕。

二、莽漢與書生兩種品質共存的葉利欣

葉利欣:1931年生於俄羅斯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達里茨克區的農村,俄羅斯族。1955年 畢業於烏拉爾工學院建築系。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烏拉爾重工業管道建築公司工作。 1959年任總工程師。1961年任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市建設局長。1968年起葉利欣先後擔任 州建設部長,和州委書記。1976年,44歲的葉利欣經蘇共中央的直接任命,成為斯維爾 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書記,並成為蘇共中央委員。他是當時蘇聯最年輕的地方領導之 一。

葉利欣的個性在許多方面與戈爾巴喬夫有相似之處,首先他對國家的前途和發展有着強 烈的責任感。他不是那種小富即安,穩妥求全的人。他在地方上擔任了多年黨的領導職 務,當然也看到了蘇聯國家在經濟、政治和外交等各個方面存在的種種困難。葉利欣與 戈爾巴喬夫一樣,也是一個有着極強的表現欲望,和書生習氣的人。但與戈爾巴喬夫不 同的是,葉利欣的性格急燥,敢做敢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甚至敢於破釜沉舟。 這種書生與莽漢的雙重性格也造成他後來在治理俄羅斯國家的過程中在決策、用人、和 治國方針上一再出現失誤。可以說葉利欣是在戈爾巴喬夫這片土壤中產生出來的一個人 物,如果沒有戈爾巴喬夫,也許葉利欣就在烏拉爾山以東的斯維爾德若夫斯克州那個遙 遠的地方心安理得地當他的第一書記了。並且在他到莫斯科來之前,已經在那個位子上 幹了九年。蘇共中央的前幾任總書記之所以沒有象戈爾巴喬夫那樣突擊提拔葉利欣,可 能正是認為葉利欣就只是一個州委書記的料子。可是歷史偏偏叫他碰上了與他有着某種 相同性格的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

1985年,剛剛上任的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在葉利欣的管轄範圍內的蘇聯石油工業 重地秋明視察時,葉利欣理所當然是全程陪同者,葉利欣的這次經歷給戈爾巴喬夫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戈爾巴喬夫覺得在他即將開始的改革進程中,十分需要具有葉利欣這種 性格和思想的人。於是1985年4月,就在戈爾巴喬夫剛剛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一個月, 葉利欣奉調進入莫斯科任蘇聯建設部長。他在這個位子上呆了不到5個月。1985年12月 又被提拔為蘇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政治局候補委員,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成為蘇聯政 壇上一顆耀眼的新星。

擔任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後,葉利欣竭力執行戈爾巴喬夫的戰略部署,在莫斯科大刀闊 斧地推行改革路線,尤其是在提倡社會民主,反對官僚主義和政治腐敗上狠下了一番功 夫。據統計,葉利欣到任的最初幾個月裡,莫斯科的33個區委書記中,被他因各種罪名 換掉了23個,葉利欣不僅在政治上進行前所未有的改革,在生活上同樣也是體察民情。 他經常深入基層,微報私?茫榭闖鞘惺稱飯┯η榭觶私飫習儺斬願芟窒蟮牟宦? 他不僅下令取消了在蘇聯存在了多年的高幹特供商店,還叫他的妻子像普通市民一樣排 隊買東西。一時間葉利欣在莫斯科名聲大振。從這些現象中可以明顯地看到葉利欣具有 與戈爾巴喬夫十分相似的思想觀念和工作風格。

為了加快改革的進程,身為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的葉利欣,利用莫斯科的新聞輿論工具 大反特反官僚主義和腐敗特權,提出“批評無禁區,公開無界線”的口號,他甚至還在 外國人面前公開指責黨內有人反對改革。把黨內的矛盾毫無顧忌地向外界公開。葉利欣 的所做所為與總書記戈爾巴喬夫一樣贏得了蘇聯人民的喝彩。正是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欣 這兩個人,一個在蘇共中央,一個在莫斯科市委,他們大膽而超越常規的改革行為在蘇 聯的政治界引起了很大的混亂。蘇聯現存的政治機體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使人民的思想 混亂,信仰喪失,各種形形色色的思想和意識形態在蘇聯的土地上迅速漫延開來。葉利 欣的行為理所當然地在蘇共中央和莫斯科市委內部受到了強烈的譴責,甚至連蘇共中央 總書記戈爾巴喬夫也感到有些吃驚,因為葉氏的行為已經超出了他的想象。他覺得在這 場由他發起的改革浪潮中,葉利欣大有喧賓奪主之勢。於是戈爾巴喬夫與葉利欣的衝突 終於暴發了。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1987年6月,在蘇共政治局內部討論戈爾巴喬夫紀念十月革命70 周年的講話稿時,其他政治局委員對這份也許是戈爾巴喬夫花了些心血,而且令他非常 滿意的文稿都表示原則同意,有的也只就個別細節提了一點意見。但這時心態良好的葉 利欣卻對講話稿旁若無人地橫加指責,並提出了二十多條修改意見,這其中包括對蘇聯 過去70年歷史的基本評價和黨的現行改革政策的措施等原則性問題。在葉利欣的眼 里,這分文稿幾乎應該推倒重來。通過這件事,一個在政治上不太成熟的熱血青年的形 象在葉利欣的身上躍然而出。戈爾巴喬夫的臉終於掛不住了。在此之前,已經有人向戈 氏提出過,說葉利欣是個危險的野心家,而且因他在工作上許多方面的過火行為,造成 了他在中央和莫斯科市委內部也不得人心。於是在1987年底,葉利欣被免去莫斯科市委 第一書記和蘇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的職務,去當了一個無關緊要的國家建委副主席。 葉利欣的下台雖然表明他的仕途在蘇共中央內部已經走到了盡頭,但由於他在莫斯科兩 年的工作經歷,在莫斯科市民和整個蘇聯人民的心目中卻建立了良好的印象,認為他就 是一個改革家,是一個比戈爾巴喬夫更大膽更優秀的改革家。這也為他日後東山再起埋 下了伏筆。

有意思的是戈爾巴喬夫反對的並不是葉利欣對待改革的思想和做法,他是討厭葉利欣過 於張狂的性格和喧賓奪主的氣勢。因為在撤銷葉利欣職務的理由中並沒有提到他對待改 革性質的認識上有什麼不對之處,戈爾巴喬夫只是與葉利欣在對待改革的進度和莫斯科 市委在改革中的領導權方面出現了分歧,葉利欣認為改革還要再快一些,再大膽一些, 而且莫斯科市委在對改革的領導權上應有更大的獨立性。這好象讓人感覺到兩位第一書 記是在改革果實的歸屬問題上發生了分歧。你看這是多麼的有意思,改革才剛剛開始, 而且是否成功還是個未知數,這兩個人就為日後改革成果的歸屬反目成仇。

經過了撤職這次沉重的打擊,葉利欣的思想也許已經悄悄地發生了某些變化,改革是否 成功,民主是否重要已經不在他的思考範圍之內了。於是,1990年,在戈爾巴喬夫本人 大力提倡的民主選舉過程中,葉利欣參加了俄羅斯第一屆人代會選舉,並如願以嘗地當 選為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不久又當選為第一任俄羅斯總統。這又是一個極有意思的 事情:在由戈爾巴喬夫一手導演的全國性主權大分裂中,已經成了他政治上敵人的葉利 欣,竟然出乎意料地奪取了蘇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加盟共和國俄羅斯的領導權。葉利欣 已經完全擺脫了戈爾巴喬夫的控制,反而在許多方面可以控制戈氏的行為了。當葉利欣 奪得了俄羅斯的領導權之後,共產黨員這個東西已成為他身上的一個累贅,於是葉利欣 毅然退出了蘇共。當時的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之間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社會經濟秩 序面臨崩潰的邊緣,物價暴漲,生活必須品奇缺。各加盟共和國均已發表主權宣言,對 於這種局面,由戈爾巴喬夫領導的中央已經基本處於失控狀態。這個結果的出現,大大 地出乎了滿腹經倫,書生氣十足的戈爾巴喬夫的預料。

8。19事件以後,蘇聯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葉利欣看到時機已經成熟,他與烏克蘭總 統克拉夫丘克、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克維奇三人簽署了《別洛韋日協議》,宣 布蘇聯停止存在,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無奈地宣布辭職,葉利欣順理成章地入主戈爾巴 喬夫的辦公室,成為克里姆林宮的新主人。葉利欣終於在這一場混亂的改革鬧劇之中獲 得了自己豐厚的利益。

從葉利欣於1985年底自斯維爾德若夫斯克州進入莫斯科,到1991年入主克里姆林宮的這 五年多時?淶木純矗鴣躋獨澇詼源母鐧乃枷肷嫌朧檣甓頹欠蚣負趺揮惺? 麼區別,只是比戈氏更具有挑戰性和冒險性,其在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的任上所做的一 些事,幾乎就是戈爾巴喬夫的思想的最佳實踐。只不過葉利欣做得更大膽,更直接一些 而已。正是因為有了書生戈爾巴喬夫,首先讓蘇聯處於混亂之中,同時又有了莽漢式的 書生葉利欣在混亂之中勇奪俄羅斯的領導權,這才造成了蘇聯的大崩潰,大分裂。在整 個這個過程中,仿佛有一隻無形的手在至始至終操縱着這場鬧劇。而劇中的兩個主要演 員戈爾巴喬夫與葉利欣又是那麼認真而出色地演繹了這個鬧劇的全過程。這看上去多 麼的完美,多麼地環環相扣,幾乎缺少哪一環這齣鬧劇都不可能取得這麼完美的結局。 這真是蘇聯國家的悲劇,是整個蘇聯人民的悲劇。

入主克里姆林宮以後,1992年1月,躊躇滿志的葉利欣的書生氣再一次強烈地暴露出 來。他一心想把俄羅斯儘快建設成為象美國那樣的高度民主而又高度富強的國家,他在 全國推行他的靈丹妙藥“休克療法”時向國人保證:“咬緊牙捱過痛苦和艱難的過渡, 在未來不算長的日子裡要讓俄羅斯在政治上形成議會民主制為基礎的聯邦體制;在經濟 上建立一個高度發達的自由市場體系,在軍事上仍然保持一個核大國在世界上的地 位。”他帶着這些美好的幻想一頭扎進了西方的懷抱,並大膽地任用了一批具有西方意 識的年崛恕?墒侵釗綹譴鋃⑶鳶菟拐餘つ克畎菸鞣降哪昵岬摹熬醚Ъ搖貝游鞣? 照搬過來的,醫治俄羅斯經濟的良方——“休克療法”,卻把本來已經千窗百孔的國家 推向了更大的混亂,國家經濟急速下滑,人民迅速貧困化,而且西方國家原來答應給予 的經濟援助卻並沒有兌現,同時,曾一度是葉氏死黨的俄羅斯議會主席哈斯布拉托夫和 付總統魯茨科依也因權利分配不均而與葉利欣鬧翻了。事情發展到此,這個夾在東西方 之間的偉大國家的改革進程已經完全走出了改革發起者預想的軌道,變成了即得利益者 之間權力爭奪的另一場鬧劇,真是禍不單行!

接下來的是總統與議會之間的無休止地爭吵,最後發展到流血衝突。然後是曾經一度天 下無敵的俄羅斯軍隊在小小的車臣平叛戰爭中慘遭敗績,然後是以民主派和改革家的形 象贏利俄羅斯人民信任的葉利欣為了保住總統的位子而不擇手段,然後是葉利欣在兩年 之內五易總理,創下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在1999年的最後一天,葉利欣敢做敢為 的性格又讓世界大吃一驚,他突然宣布辭去總統職務,並宣布由剛剛當上總理不到三個 月的前蘇聯秘密警察,年僅45歲的普京任代總統。

普京:1952年出生在列寧格勒市(聖彼得堡),俄羅斯族。1975年從列寧格勒大學法律 系畢業後被分配到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對外情報局工作,長年在當時的民主德國從事對 西方的情報收集。1990年蘇聯解體後,有着上校軍銜的普京回到了列寧格勒。1994年由 他大學時代的老師——當時的聖彼得堡市市長索布恰克任命為該市第一付市長,1997年 任俄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兼總統辦公廳監察總局局長,1998年5月任總統辦公廳第一付主 任,1998年7月任俄聯邦安全局局長,1999年3月起任俄政府第一付總理,即而接任總 理。

普京的經歷,尤其是他在蘇聯秘密警察部門的工作經歷一直受到世界的廣泛關注。普京 頭腦冷靜,處事精強幹,有一手不俗的柔道功夫,而且能獨立駕駛蘇聯最先進的蘇-27 戰鬥機,普京在蘇聯秘密警察部門受到的全面而嚴格的訓練以及在原東德這個東西方結 合部多年的情報工作歷練,給他的思維方式和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清醒認識打下 了極為良好的基礎。也為他就任俄羅斯總統後的工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國際政治方面的 經驗。普京就任俄羅斯總統兩年多來,經濟方面一改過去多年來的頹勢,在連續兩年經 濟回升的基礎上,2002年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績。在普京的身上,俄羅斯人民終於 看到復興的希望。

在前蘇聯和俄羅斯國內發生的這場由書生戈爾巴喬夫發起的,以改革和發展為最初也是 最良好目的的二十世紀最大的內亂,終於在毀滅了一個世界性的強大國家以後走到了結 束的邊緣。回想起這個讓大多數人無法理解的內亂的全過程,留給人們的深思和教訓太 多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