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印度大國夢:達摩劍下的犧牲品?
送交者: 吳永年 2003年03月13日18:34:1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自5月7日起,印度在其北部拉賈斯坦邦的卡內爾地區舉行了為期5天的大規模軍事演習。此次演習共出動了6萬名軍人、100架運輸機和戰鬥機以及一些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是印度13年來舉行的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

而就在前一天,俄羅斯外長伊萬諾夫訪印,俄總統普京致函印總理瓦傑帕依,聲稱:印度是俄羅斯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最重要夥伴"。

這無疑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號:已走出古吉拉特大地震陰影的印度政府,正蓄勢待發,咄咄邁向"世界大國"之路。但事實上,這一切遠不足為懼。箇中原因,請聽專家細細道來……

進入21世紀的第一個年頭,印度政治穩定有序,經濟改革成就斐然,從表面上看,這個南亞大國正逐步邁向世界實力中心。但海面的平靜,往往預示着更大的波瀾。一心致力於營造"實力"大國的印度,竟忘記了頭上高懸着的"達摩克利斯劍"--一系列尖銳的社會政治矛盾正嚴重威脅着這隻南亞"猛虎"。

進入2月份,剛從古吉拉特大地震中醒過神來的印度政府,又被軍火交易受賄醜聞折磨得死去活來,一向自信的印度人民黨聯合政府,由此感到了空前的執政壓力。實際上,在欣欣向榮的表象下,伴隨着自然災害、政治醜聞和黷武政策,印度社會固有矛盾日漸激化,危機四伏。為此,印度國內外輿論認為,若沒有一個相對長期的穩定政局,印度的經濟社會發展將會受阻。

黨派鬥爭激烈,政壇一片混亂

從表面上看,2000年印度的政治局勢比較平穩,人民黨聯合政府似乎得到了大多數印度國民的認同,瓦傑帕伊總理的聲望也如日中天。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這一切似一隻漂亮的玻璃外殼,被泰赫爾卡網站記者設計的軍火交易圈套擊得粉碎--牽涉受賄的印度人民黨聯合政府的黨、政、軍高級官員達34名之多。印度政壇發生如此激烈的震盪和驟變,自印度獨立以來少見。

醜聞的發生,無非是兩名報人惡作劇,假冒軍火商去接觸兩個執政黨的主席和國防部的一些軍官,並向他們行賄。這樣的假戲,居然大得其手,執政黨和國防部要員紛紛陷入。《日本時報》驚呼:"要買通印度政界要人,無非是幾千美金的價錢!"有如此嚴重的政府和軍方腐敗,如何能通過發展軍力來實現稱霸世界的大國夢?

醜聞曝光後,作為反對黨的印國大黨自然抓住機會向印度人民黨聯合政府發起了攻擊,並要求瓦傑帕伊總理下台,同時聯合其他反對黨導致議會休會。此外,國大黨主席索尼婭與印共(馬)巴蘇的"人民陣線"聯合,商議共同分享權力,放棄以往國大黨單獨執政的目的。緊接着鐵道部長班納吉斷然辭職,放棄了她領導的基層國大黨對印度人民黨聯合政府的支持。

為了穩住陣腳,瓦傑帕伊不得不把涉及醜聞的黨、政、軍高級官員撤職查辦,以平民憤;同時緊緊抓住泰盧固之鄉黨,請求奈杜繼續支持印度人民黨聯合政府,因為如果少了奈杜領導的泰盧固之鄉黨29個議席的支持,印度人民黨必然垮台。

宗教教派衝突,一觸即發

印度是個宗教國家,印度教與伊斯蘭教有着幾千年的冤讎,歷史上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爆發過無數次流血衝突,死傷人員和毀壞的財物無法用數字來計量。或許人們還沒有忘記1992年底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爆發的又一次全國性流血衝突。

就在那一天,狂熱的印度教徒把有着464年滄桑的巴布里清真寺在短短的5個小時內夷為平地。2800名軍警眼睜睜看着幾十萬印度教徒,在高呼着"羅摩"、"羅摩"的聲音中推倒了清真寺的最後一堵牆。那是1992年12月6日下午4時50分,目擊者說來至今仍一臉驚恐神色。

自此,印度全國陷入了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的流血衝突中。就在時隔8年的2000年12月6日,印總理瓦傑帕伊向全國宣布:"重建羅摩廟是愛國主義的表現,這項工作還將繼續下去。"此言一出,平靜了8年的宗教教派衝突又掀波瀾。雖有輿論說,這是瓦傑帕伊對"國民志願團"及激進的印度教徒的安撫與承諾,但事實上,這是由於印度人民黨和瓦傑帕伊原脫胎於印度教的激進組織"國民志願團"的緣故。如果印度人民黨聯盟沒有"國民志願團"等激進印度教組織的支持,該聯盟和瓦傑帕伊是難以支撐印度政局的。

為此,印度人民黨聯合政府內部近來又出現了一些不穩定現象,有些黨派因瓦傑帕伊不遵守執政加盟時"擱置建廟日程"的協議準備棄他而去。與此同時,印度國內激進的印度教徒因羅摩廟遲遲未建而產生的騷動情緒有所增加,也向瓦傑帕伊政府發出了一個危險信號。

民族與部族矛盾,日益突出

印度的民族和部族問題歷來是導致印度政局動盪的一個基本因素。印度是亞洲民族和部族最多的國家,僅部族就有414個,100萬以上的部族就有6個。而由於民族問題要求獨立的就有錫克族、泰米爾族、廓爾喀族。錫克族在歷史上曾主張建立卡利斯坦國,制定了國旗,發行了紙幣和郵票,同時還在國外成立了流亡政府。

1998年印度人民黨執政以來,由於推行在印度教派主義影響下的強硬的民族主義政策,激起了印度少數民族與部族對印度人民黨的不滿情緒。為此最近幾年,特別是克什米爾和東北地區要求獨立和自治的叛亂活動持續不斷,各部落的武裝游擊隊與軍警的流血戰鬥也時常發生。更值得注意的是,某些黨派為利用民族與部族矛盾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舉行集會和遊行,使本已複雜的民族、部族矛盾變得更加尖銳激烈,且變化莫測。儘管中央政府採取了軟硬兩種政策加以鎮壓和安撫,但收效甚微。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部族的矛盾日益突出,嚴重影響了印度政局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人口增長與計劃生育,矛盾尖銳複雜

3月26日,根據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的初步統計結果,截至3月1日零時,印度人口總數已達10.27億,占世界人口的16%。根據人口專家預測,如果印度不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到2025年人口將會超過15.3億,成為遠超中國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為此,印度的人口學家認為,印度的人口問題已成了阻礙印度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主要因素。

印度政府官員把人口快速增長的原因歸咎於其人口基數太大、育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太高等。況且,以前雖重視計劃生育,但為廣大育齡婦女提供的計劃生育服務措施卻遠未達到實際需求。

不過,印度政府在檢討控制生育的不足時,不能忘記這樣一個事實:即印度是個宗教國家,幾千年形成的傳統陋習與宗教思想,產生了極為嚴重的重男輕女現象。在印度教的《摩教法典》中這麼寫道:"女子幼年從父,成年從夫,夫死從子,女子不得享有自主的地位。"印度教實行火葬。火葬時,必須由兒子點燃焚屍的柴堆,並用木棒敲碎頭顱,這樣死者的亡靈才能升天。萬一沒有生兒子,女兒是不能代替的,只能請死者的侄子和近親的長子代辦。此外,男女結婚時,女方要送來首飾、衣服、現金、家用電器,有的甚至還陪嫁汽車和住房--嫁妝的多寡決定了新娘在夫家地位的高低。凡此種種,印度社會認為生男孩幸運,生女孩倒霉,甚至連生女孩的母親也會遭到歧視與虐待。因此,在今天的印度社會,仍然有虐殺女嬰的舊習存在,由此也造成整個印度社會男女比例失調,男多女少。事實上,印度的大多數家庭,主要是迫於宗教思想、家庭與社會的壓力才接二連三地生了一大堆孩子。印度獨立後的英迪拉·甘地時期,因其子桑賈伊對計劃生育採取嚴厲的措施,也就成了1977年3月英迪拉·甘地在大選中失敗的主要因素之一。

"軟件美元"被軍火商吞吃了

印度現在是國際公認的信息產業大國,每年的軟件出口為印度賺來大量美元。其中,1999-2000年為39億美元,2000-2001年為63億美元。印度的信息產業部更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軟件出口計劃,預計到2008年軟件出口額達到500億美元。這一數字相當於印度出口總額的1/3。

但是,在"實力政策"的指導下,急於要塑造大國形象的印度政府大力增加軍費開支,加快核武器的研製和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使印度的"軟件美元"被急劇增長的軍費開支所吞沒。在拉吉夫·甘迪任總理的1988-1989年間,印政府大幅度增加了軍費開支,達到100億美元;到瓦傑帕伊政府,軍費開支更呈迅猛增長勢頭。2000-2001年,印度國防預算已達135億美元,而2001-2002年的軍事預算將達到170億美元--印度軍費開支已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7%。

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源源不斷地運往印度:航母、核潛艇的購買與研製、T-90主戰坦克、蘇30MT戰機、幻影-2000H戰機、重型榴彈炮、鷂式戰鬥機和空中預警機,花去了印度上百億美元。據俄羅斯媒體報道,最近幾年,俄每年要向印度提供1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2000年普京訪問印度期間,印俄一次性簽署了3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購買協議。此外,印度不斷進行研發的陸基中遠程導彈,又要花去上千億的美元儲備。為此,印度輿論擔心,當瓦傑帕伊大把大把將美元扔進軍火商的大嘴時,印度的基礎設施將面臨超負荷運轉;停電、斷水、火車出軌、交通堵塞、住房極度短缺等時常見於報刊電視,人們為此苦不堪言。

因此,也有輿論認為,如果印度人民黨聯盟的瓦傑帕伊政府不妥善解決軍費開支與經濟發展間的矛盾,不解決貧富之間差距拉大的矛盾,印度經濟與社會將會面臨一個更難以逾越的障礙。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生物恐怖主義襲擊:歷史,現況及有關對
2002: 沒有授銜的將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