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美國主義的成本
送交者: 李理 2003年03月27日18:54:5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神州網http://www.6000year.com
作者: 高善文 劉育英

美國於當地時間3月20日拂曉發起了對伊拉克的空襲,標誌着伊拉克戰爭正式開始。這場沒有太多懸念的戰爭將如何影響美國經濟呢?

綜合海外媒體的分析評論來看,戰爭對美國經濟的短期影響主要取決於美國是否能夠在短時間內順利實現戰爭目標。在最樂觀的情況下,戰爭的迅速結束將徹底消除金融市場的戰爭溢價,並恢復消費和投資者的信心,從而推動美國經濟快速反彈。

但如果戰爭打得很不順手,時間拖得長,或美軍傷亡較大,或發生了新的恐怖襲擊等,美國消費和投資者的信心很可能受到進一步打擊,從而使得經濟復甦變得更不確定。

從財政方面來看,儘管美國很可能獨立承擔大部分甚至全部戰爭費用和隨後的伊拉克重建成本,但和美國龐大的財政規模相比,這一成本是微不足道的。

從中期來看,制約美國經濟復甦的結構性失衡並不會由於戰爭而消除,這表明美國經濟在較長一段時間很可能維持低於趨勢增長的態勢,以恢復住戶和企業部門的資產負債表的健康。一場速戰速勝的海灣戰事將有助於美國經濟在較穩定的環境下恢復結構上的平衡。

從長期來看,伊拉克戰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這是否是美國全面調整國家安全戰略的開始。有許多跡象表明,9·11之後美國採取了一種更加主動的先發制人的安全戰略,而伊拉克只是這一新戰略全面實施的第一步。如果這種判斷成立,那麼美國未來很可能更全面地介入地區衝突和其他國家的安全事務,而這在給美國財政帶來巨大負擔的同時也將給美國經濟帶來長期和深刻的影響。

伊拉克戰爭的短期影響

3月18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專家們聚在一起討論美國中央銀行的利率政策。不到24小時之前,布什總統剛剛向薩達姆政權發出最後通牒,暗示戰爭很快就要打響。在這種情況下,美聯儲是應該降低利率、幫助恢復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還是應該等等看?最後,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和他的同事們決定等一等。

美聯儲認為,一旦目前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得到解除(就是說戰爭爆發,美國迅速取得勝利),非常低的利率再加上美國生產力的增長,將足以改善美國的經濟。

但與慣例截然不同的是,這次美聯儲決定不出台對未來經濟面臨風險的平衡狀況的評估。在通常情況下,這種評估會給出美聯儲的政策傾向,就是說明美聯儲更關注通貨膨脹壓力還是更關注經濟疲軟的現狀。所以分析家對這一評估極為關注,這有助於他們預測未來利率是要上升還是下降。但這一次,由於美伊戰爭迫在眉睫,美聯儲破例決定,在作出判斷之前最好先等等看。

美聯儲這種做法等於承認,自己對這場戰爭如何影響美國經濟也是心裡沒底。許多經濟學家現在認為,美聯儲可能在5月份的例會之前降息。美聯儲現在的處境很困難,因為利率只有1.25%,已經非常低了,進一步下調的餘地很小。利率越接近0,美聯儲的政策空間就越小,越難對付意想不到的經濟衝擊。要不是現在利率已經很低的話,美聯儲早就把利率降下來了。

聯儲在會議結束時發表的聲明承認,美國最近幾周發布的經濟數據令人失望,石油價格高企,消費者信心指數跌倒9年來的低點,就業在下降,僅2月份就損失了30.8萬個就業機會,而零售也在下降。

但是經濟情況這麼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對戰爭的憂慮帶來的。如果戰事持續的時間很短,並取得勝利,那麼所有人都會鬆一口氣,這不僅是從政治上說,在經濟上也是如此。戰爭陰霾掃除後,消費者就會恢復購物,還可能把以前因戰爭而受到抑制的消費一併實現;投資者也可能重新開始投資,而金融和商品市場也將恢復平靜,所有這些都會推動美國經濟快速反彈。

這種情況會不會發生呢?從最近的一些事情看,這是有可能的。布什總統宣布戰爭很快就要開始之後,國際油價應聲而落;股票市場儘管依然動盪,還是收復了部分失地。這一事件表明,戰和的不確定性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經濟恢復,而戰爭風險一旦消除,有理由認為經濟將要反彈。事實上,目前最流行的情景假設是,戰爭很快結束,美國經濟因此恢復增長,而這又有可能改善了全球經濟增長的前景。

從其措辭來判斷,美聯儲很可能也是這麼想的。當然,發生其他情況的可能性也很大,最明顯的是仗打糟了:比如戰爭可能拖得很長;或伊拉克軍隊可能對鄰國和入侵者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恐怖分子可能以此為理由針對美國及其盟國發動新的襲擊。所以這些都會進一步損害對經濟的信心。

如果發生了這些情況,絕大多數經濟學家相信,美聯儲將迅速採取行動,放鬆貨幣政策,以儘量減小這些事件對經濟活動得影響。

但是,對美國經濟來說還有另外一種風險,即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結束無法帶來經濟反彈。消費者可能仍然不願意消費,投資者仍然小心翼翼。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威脅美國長期經濟穩定的主要是經濟結構失衡,例如快速上升的財政赤字,高達GDP的5%的經常賬戶赤字等。

如果是由於這些失衡正在阻礙經濟增長,就有必要採取進一步的刺激措施。如果是戰爭風險妨礙了經濟恢復,就可以靜觀戰爭形勢發展再定行止。但目前,是哪種因素在起作用還無法做出判斷。

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一旦戰爭結束,同戰爭相關的不確定性消失,美國經濟將會反彈。例如,J.P摩根斯坦利預測,美國後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高達4%。這些說法都假定,最近的消費者和公司信心的下降,主要來源於對戰爭的擔憂。

實際情況是否如此,尚需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戰爭風險的確制約了美國經濟的恢復,不能確定的是和結構失衡相比它的影響有多大。

美國經濟的中期前景

但是從中期的角度來觀察,即使沒有戰爭,沒有伊拉克問題,美國經濟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也將繼續阻礙其經濟增長。戰爭的影響在中期內是可以忽略的。

美國目前經濟結構上最大的問題是:上世紀90年代後期金融泡沫條件下所產生的過度供給還沒有完全清除,私人部門仍在糾正自身在股票市場泡沫期間所積累巨大的赤字。

例如:在1997年之前的40年中,美國的私人部門都是淨儲蓄者,住戶和企業的總收入總是超過他們的總支出,平均淨儲蓄率大約是GDP的2.6%。上世紀90年代後期的非理性繁榮鼓勵了開支和借款的大規模擴張,把私人部門推入赤字之中。在2000年時,私人部門淨借款占GDP的5.2%,在2002的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私人部門仍處於赤字中,規模為GDP的1.4%。換句話說,要是把私人部門的儲蓄率調整到其長期水平的2.6%,那麼現在私人部門才剛調整到一半。

企業已經盡了很大努力削減成本,並恢復資產負債表的健康,但是他們仍然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在經濟恢復的早期,公司部門通常具有小額財務盈餘,其投資規模通常比現金流要小。但是,目前美國的公司仍然維持赤字經營,而利潤又非常低。據估計,用國民賬戶來度量,美國經濟的總利潤在去年二、三、四季度連續下降。這解釋了為什麼企業在裁員。

美國住戶部門在修復資產負債表健康方面做的努力比企業部門還要小。個人儲蓄率從2000年占可支配收入的2%,上升到2002年第四季度的4%。但是有估計表明,由於股票價格下跌,住戶部門的淨財富縮水。恰當的儲蓄率在6~10%之間,而目前的調整剛實現了三分之一。

住戶部門推遲調整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有能力繼續借款,從而繼續消費;這是因為他們的房產不斷升值。但是由於房產不會無限升值,這種額外的現金很快就會花光,所以住戶部門很快將不得不勒緊褲腰帶。這表明美國經濟的增長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將低於趨勢增長。

把住戶部門的儲蓄恢復到正常水平所需要的調整,可以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緩衝。2002年,美國財政刺激的規模超過了GDP的2%。如果沒有這種財政刺激的話,經濟也許早就不能增長了。今年的財政刺激,規模可能要小一點。防務開支會增加;但布什總統提議的減稅方案,其規模很可能被國會削減;而最重要的是,州政府財政開支的削減,很可能抵消聯邦政府財政刺激一半多的效果。

美國經濟的另一支撐是美元的貶值,它刺激了淨出口,但麻煩的是美元的疲軟損害了其他地區的出口。歐洲和日本對美元的下跌深感關切。對歐洲和日本來說,面對本國貨幣的升值,正確的回應是放鬆貨幣政策。儘管日本銀行已經無法降息,但是一直在積極干預,試圖壓低日元匯率。對歐洲中央銀行來說,它的政策空間更大一點。

國際清算銀行在最新一期季度評估中認為,儘管存在戰爭溢價,美國股票價格和歷史平均相比仍然被高估。歷史上,每次股價泡沫破裂後,在其恢復前,總要經歷很長時間的顯著被低估。從這一經驗看,美國股票價格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很大。如果發生了這種情況,那麼美國經濟中期的恢復將更加步履蹣跚。

伊拉克戰爭的長期經濟後果

伊拉克戰爭本身的經濟成本是很小的。但是如果伊拉克戰爭表明美國正在採取新的先發制人的安全戰略,則其對美國經濟的長期影響非常巨大,這種影響的主要來源是為應付安全威脅而持續增加的防務開支和對外援助等。

專家對這次伊拉克戰爭以及隨後美國對伊拉克占領的經濟成本的估計表明,美國對這場戰爭在經濟上完全承受得起。如果取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對戰爭費用估計範圍的中間值,如果這場戰爭持續兩個月的話,那麼其費用是400億美元,隨後的軍事占領期每年的花費是300億美元。由於這次戰爭和隨後對伊拉克的占領是一次性事件,成本可以在中期內進行分攤,所以其開支和美國3.7萬億美元的公共債務負擔相比,成本是非常小的。

但是,伊拉克戰爭可能不是一打了之的一次性事件,而是預示着美國外交政策的轉移。在新的外交政策下,美國對任何潛在的國家安全威脅都要實施積極干預的措施。如果事情是這樣的話,其經濟費用就不像上面的計算那麼簡單了,其代價可能把美國經濟重新拉回冷戰時的狀況。

瑞銀華寶的首席經濟學家Magnus和他的同事構造了一種情景假設。在這種情景假設下,同恐怖主義形成的威脅做鬥爭將導致美國的對外援助和人員深深地介入許多國家的事務,這些國家包括土耳其、朝鮮、哥倫比亞、伊拉克、阿富汗、菲律賓、也門、波斯尼亞等。在這種情景假設下,未來廣義的軍事預算(包括家園安全、對外援助,以及其他的國家建設項目)將從目前占GDP的3.5%增加到高達GDP的8-9%。

這意味着經過上世紀90年代的蜜月之後,美國公眾將不得不交出的和平紅利。美國的防務預算在上世紀50年代高達國民收入的10%,在上世紀80年代下降到國民收入的5-6%,在2000年進一步下降到國民收入的3%,並可能進一步下降。但是隨着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轉移,這種趨勢將會逆轉。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國內經濟部門之間不得不為稀缺經濟資源展開爭奪,尤其突出的是對熟練勞動力的爭奪。在最近這些年中,美國軍隊作戰越來越依靠先進武器,如智能炸彈、無人飛機,以及激光制導炸彈等。但是,同形式變化多樣的恐怖主義持續做鬥爭,很可能要求把更多的費用花在人力資源和情報收集上。這就是說,要把美國最聰明的人從生物技術研究機構、投資銀行和大公司中轉移出來,放到美國國務院、中央情報局和美國軍隊中。這種轉變,決不會帶來美國90年代經歷的生產力持續高速增長。

與此同時,這種戰略的經濟成本非常大,並且沒有上限。當然,美國經濟現在比冷戰時期要大得多,能承擔起這種龐大開支。但是如果以伊拉克危機作為借鑑的話,美國人會發現有其他一些因素會抵消美國在經濟上的強大力量。

例如,美國人可能不得不獨家負擔這場戰爭的大部分成本。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科威特、日本、德國和沙特阿拉伯負擔了600億美元戰爭成本的絕大部分。對這次海灣戰爭來說,可能沒有那麼多國家願意出錢了。

在單極世界中,對每一次的軍事行動,美國的潛在盟友和合作夥伴都將處於一個更有利的談判地位,就像最近土耳其和美國進行的討價還價所表明的那樣。在現在這個世界上,由於所有的國家事實上都不結盟,對大國來說同其他國家結盟的代價就上升了。

對戰爭之後的伊拉克重建來說,情況也是一樣的。正如英國外交部私下裡說的那樣,通常的情況是,美國人做飯,歐洲人洗盤子。以美國為主導的軍事力量在科索沃和阿富汗完成軍事干預以後,歐洲的經濟援助和維和部隊就源源不斷地開進了這些地區。但是這一次,由於歐洲和美國在戰爭問題上的分歧,伊拉克重建成本可能得美國自己來扛了。

歐洲聯盟外交事務委員會主任本周說,由於在戰爭問題上缺乏政治共識,歐洲聯盟很難參與伊拉克重建。由於不能形成廣泛的政治共識,美國人可以使用的外交手段也大大減少了。在冷戰時期,美國人可以利用多邊組織,將數以億計的美元通過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發放給美國扶持的政府,如扎伊爾、肯尼亞、利比亞等。但是現在美國要孤單得多。

許多人把現在的美國和19世紀謀求建立龐大帝國的國家進行了對比,但這裡有一個重要差異。對當時的帝國來說,如大英帝國,他們在建立帝國的過程中可以獲取利潤,或至少讓殖民地國家分攤一部分建立帝國的成本。其方式是從殖民地廉價進口原材料,並將產品重新出口到這些國家中。在現今自由貿易的世界格局下,由於沒有永久占領帶來的強制力量,美國納稅人不得不分擔美國在海外行動的成本。

9·11事件之後,美國人渴望安全。但是美國公眾和國會是否準備好為此付出相應的代價呢,這一點目前仍然不清楚。儘管有2001年的恐怖襲擊說明,來自恐怖主義的長期威脅並沒有當時來自蘇聯的威脅那麼明顯。

如果像瑞銀華寶的估計所表明的那樣,新的軍事和安全開支需要消耗掉GDP的3~4%,稅收就需要大幅度提高,國內的其他開支就要削減到政治上無法想象的水平,要不然財政赤字就要大幅上升,上升到布什政府都要害怕的程度。

在類似的巨大壓力下,許多政府都選擇了比較簡便,但長期之內又很有害的辦法。在冷戰時期,由於軍事開支的巨大壓力,聯邦預算承受了巨大的負擔。事實上正是越戰時期的美國總統啟動了上世紀70年代的通貨膨脹,這是因為他通過印鈔票的方式一方面支持越南戰爭,一方面支持建立大社會福利國家的目標。

在歷史上,對於帝國的擴張來說,很大的制約來自擴張所需要的龐大費用。面對帝國擴張所帶來越來越高的成本,許多帝國由於在經濟上無法應付而崩潰了。即使對於大英帝國來說,由於二戰結束後經濟上的窘迫,它也不得不迅速清算其在印度和中東的債務。對美國來說,一旦美國新的外交安全戰略的成本變得明顯起來,美國公眾是否願意為他們國家的安全戰略買單,仍然是個未知之數。

http://li.li.net.cn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也談一個中國的原則
2002: 灑向人間都是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