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万维读者网 > 高山流水 > 跟帖
test3
送交者: 山丹丹红艳艳 2008月08月31日10:35:18 于 [高山流水]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test again山丹丹红艳艳 于 2008-08-31 10:32:32
<embed src="http://www.youtube.com/v/uT2MNdW2APQ" width="600" height="494"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 <br /><!----><br /><!----><p><br /><!---->《<strong>刘巧儿</strong>》,中国评剧作品。作者 <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065589.htm" target="_blank">王雁 </a>。据1943年袁静剧本《刘巧告状》和说书演员韩起祥的说唱《刘巧团圆》改编。1950年,由首都实验评剧团在北京首演。<br />剧本描写 <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97940.htm" target="_blank">陕甘宁边区 </a>农村少女刘巧儿,自小由父亲作主与邻村青年赵柱儿订亲,后其父贪图财礼,唆使巧儿退婚,嫁给财主王寿昌。巧儿不允,遂自己作主与柱儿订亲。刘父到县政府告状,地区马专员用群众断案的方式解决了这宗案件,使巧儿的婚姻如愿以偿。这是一件发生在40年代延安抗日根据地的真人真事,在群众中甚有影响。全剧反映了青年男女对自由婚姻的大胆追求。刘巧儿形象突出,性格开朗奔放,清新可爱 </p><p>这段曾经风靡全国的唱腔采用的是“喇叭牌子”。传统中这个曲牌用唢呐伴奏,唱词虚词衬字多,曲调简单粗糙。 <br />初排《刘巧儿》时这段唱曾遭到非议(夏淳执导),徐文华在几种板式都不理想的情况下,提议用这个曲牌,节奏跳跃灵活,但由于旧评剧中此调比较庸俗,所以要推陈出新。 <br />经改革后的这段“小桥送线”,其前半段,伴奏乐器中去掉唢呐,改为弦乐,细腻传情; <br />过门也变化得长短灵活;演唱时也去掉不必要的衬字; <br />后半部有数板,半说半唱,用高低木鱼和三弦衬托; <br />最后几句对桥下景色的描绘与人物此时的心境融合起来,传神传情。 </embed /></p>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弦歌:回谢大家
2006: 翻唱:《爱一回伤一回》(原唱:游鸿明)
2005: lala~:Renata Tebaldi演唱的-啊我亲爱
2005: 老潘原唱《睡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