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萬維讀者網 > 高山流水 > 帖子
歌哥:【豫劇 全國第一大劇種 四大名旦 特輯】
送交者: 歌哥 2014年05月07日14:17:00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只搜到 以上 四大名旦的  豫劇首派陳派 陳素真 的和桑振君的 暫無
同學的媽媽是 崔藍田 到崔家去玩 老太太很熱情健談 

豫劇是發源於中國河南省的一個戲曲劇種,
中國的五大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居中國各地域戲曲之首。
[1]
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
憑藉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歡迎。
因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
假聲翻高尾音帶「謳」[注 1],又叫「河南謳」。[2]
又因其音樂伴奏棗木梆子[注 2]打拍而得名河南梆子,[3]
豫劇是在繼承河南梆子的基礎上,通過不斷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
因河南省的簡稱是「豫」而將該劇種定名為「豫劇」。
除河南本省外,
河北山東陝西湖北山西安徽江蘇四川甘肅東北新疆西藏、青海等各省
以及
台灣等地都曾有專業豫劇團分布。豫劇在台灣舞台上與歌仔戲京劇呈三足鼎立的局面。
根據2004年的統計,中國大陸的豫劇團達160個,是全國之最。
[4]
2006年5月20日,豫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


=======

主要流派[編輯]

派別 開創者 圖片 行當 簡介 代表劇目
陳派 陳素真 Yuju chensuzhen (in 1940).png 青衣、刀馬旦 陳素真首創豫劇界第一個豫劇流派」陳派「,創豫劇大慢板、將啞劇融入豫劇、並與樊粹庭進行豫劇板胡改良。唱腔古樸典雅,含蓄俏麗,表演細膩傳神,規範講究,身段優美、剛柔相濟、含蓄秀美;台步行動如飄,長綢舞、水袖功、雙劍舞、辮子功、羽舞、花鐮舞、單劍舞、獨舞、群舞、扇子功和穿衣功等美妙絕倫。 《梵王宮》、《宇宙鋒》、《春秋配》
常派 常香玉 Chang xiang yu.jpg 青衣、花旦 常派發展了豫劇清唱這種演出形式,並創立了豫劇演唱的新方法——混聲唱法;唱腔字正腔圓,邭夂〞常嵨洞競瘢裾{新穎,以聲繪情、以情帶聲,多彩多姿,雅俗共賞,表演剛健清新、細膩大方,內涵深邃、性格鮮明,在表達人物內在的思想感情上,細緻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 花木蘭》、《斷橋》、《紅娘》
馬派 馬金鳳 Majinfeng(in 1936).png 帥旦、老旦 馬金鳳表演細膩、灑脫、生動、逼真,唱腔高亢、明快,嗓音清脆、明亮,吐字清晰,噴口爽利,行腔穩健,韻味醇厚。以小嗓為主,大小嗓結合哂謾� 穆桂英掛帥》、《花打朝》、《花槍緣》
崔派 崔蘭田 Yujucuilantian (in 1942).gif 青衣、花旦 崔蘭田是豫西流派的傑出代表,其唱腔以下五音為體,兼用上五音,同時融會秦腔、曲劇、河北梆子、京昆等姊妹劇種的音調,唱腔旋律豐富多彩,發音長於鼻腔共鳴,音域寬廣,行家總結為「氣不暴,聲不搶,字不逼,音不撞,形不露」;行腔樸實,較少使用花腔,表演形「靜」而實動。 《桃花庵》、《三上轎》、《秦香蓮》
閻派 閻立品 Yuju yanlipin (in 1932).png 閨門旦、刀馬旦 閻派唱腔體現出了「精細」的特徵,注重行腔,注重意思的通達,不僅力度變化大,而且在音色變化上也有許多過人之處,明暗相宜,濃淡盡顯。 《秦雪梅》、《游龜山》、《西廂記》
桑派 桑振君 Yuju sangzhenjun (in 1959).jpg 青衣、花旦 桑派的唱腔乖巧靈動、深沉委婉、雍容富麗,以字乖音巧見長,她的偷、閃、滑、搶之技絕非信口能來。 《白蓮花》、《桃花庵》、《對繡鞋》
牛派 牛得草(俊國) Replace this image male.svg 官丑 在博採旁收、廣取眾長的基礎上融會貫通,自成流派,「官丑」尤稱一絕。他技藝精湛,唱、念、做、舞俱佳,既講究程式規範,又力求貼近生活;灑脫雅緻,寓莊於諧;既有大家風範,又有鄉土氣息。 《七品芝麻官》、《卷席筒》、《十八扯》
唐派 唐喜成 Yuju tangxicheng (in 1947).png 鬚生 唐喜成繼承了祥符調豪邁、高亢、粗獷的風格,又融入了豫劇沙河調男聲篤實、剛健的演唱技藝,他的演唱雖以假聲為主,但音域並不窄,而且聲音宏亮,高低音銜接自然,控制自如。特別是吐字清晰,唱高腔也能保持音色的柔和悅耳。 《轅門斬子》、《三哭殿》、《南陽關》
張派 張岫雲 Yuju zhangxiuyun (in 1954).jpg 花旦、老旦 張岫雲取長補短,不斷創新,她除了繼承了豫劇傳統演唱和表演藝術之外,還學習大量京劇的表演藝術。 《楊金花奪印》《平遼東》、《陰陽河》





(豫劇四大名旦)

清末民初,河南梆子的旦角演員皆為男子扮演,最著名者號稱“五朵雲”,
即李劍雲、林黛雲、閻彩雲、時倩雲、賈碧雲。進入20世紀20年代後,
一批女演員相繼登台,豫劇旦角藝術發展到一個新的境界。

1937年冬到1938年春,河南首府開封,獅吼、豫聲、醒豫三班戲都唱得很紅,
觀眾把三班戲的台柱評為豫劇三鼎甲:
狀元—陳素真、榜眼—司鳳英、探花—常香玉。她們三位和另外一位豫劇女演員馬雙枝
並稱為20世紀30年代的“豫劇四大名旦”。
1980年河南省舉行豫劇流派會演,
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旦角演員參加了這次會演,
她們以其不同的藝術風格被確認為豫劇旦角的五大流派,即“豫劇五大名旦”。
2006年《豫劇名旦六大家畫傳》出版,
(梅花—陳素真)、(月季—常香玉)、(菊花—崔蘭田)、(牡丹—馬金鳳)、
(荷花&ddash;閻立品)和(幽花—桑振君)一道,並稱為“豫劇六大名旦”。


馬雙枝,女,著名豫東豫劇表演藝術家,30年代中期河南梆子的著名演員,
早期女性豫劇演員之一,
馬金鳳早期豫劇蒙師。

20年代末到30年代,河南梆子的發展進入一個的階段。
這一時期,開封相國寺先後建立了永安、永樂、永民、同樂四個河南梆子劇場,
許多著名藝人如
陳素真、王潤枝、馬雙枝、司鳳英、李瑞雲、常香玉、趙義庭、彭海豹等,
雲集於開封。

1935年初,以樊粹庭為首成立了豫聲戲劇學社,改永樂舞台為豫聲劇院,
陳素真所在的杞縣戲班和趙義庭所在的山東
曹縣戲班均參加了該學社。
豫聲戲劇學社革除了舊戲班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對表演和舞台美術等進行革新,
並演出由樊粹庭創作的《義烈風》、《霄壤恨》、《塗血》等劇目。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於1938年,采"醒獅怒"之意,改學社為獅吼劇團。
1950年10月由著名演員曹子道組建於三原張家巷。
主要演員有馬雙枝、張秀芳、鞏金玉、孔艷琴等。先是在渭北一帶演出,
1952年落戶於西安,並在東二路西段建一座席棚劇場作為演出固定場所。
 
馬金鳳 1922年出生在山東曹縣。“豫劇功勳杯”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6歲跟父親崔合利學唱河北梆子,1930年乞討到河南開封拜豫劇名演員馬雙枝為師,改唱豫劇。
9歲時曾被賣入開封盧殿元戲班,更名為盧金鳳。被贖出後隨繼父姓,改名為馬金鳳。
1939年到密縣太乙新班演戲,曾向燕長庚、翟彥身學唱豫西調。
 
閻立品學徒期間,義成班演員陣容很強。
旦角主演有王潤枝、李瑞雲(男)、馬雙枝、王玉真、金鈺美、司鳳英,
外縣來的有王中華、劉玉梅、小霍牙、
徐艷琴、苗娃等,可謂名伶雲集,
演出《蝴蝶杯》時,一場換一個胡鳳蓮,名角輪番上場。演老生的有楊金玉、
彭海豹、耿福雲、王金聲、楊吉祥、張心田、陳玉亭,外縣來的有張子和、
劉萬青、李義然、李同心,可謂群英薈萃,演出《秦瓊打擂》時,
一場換一個曹英,一場換一個秦瓊,還有用不完的演員。演文武小生的有張玉和、
韓金銘、周玉林,演文生的有王金玉、王守真(女)、黃少林、王青雲,
演花臉的有於從雲、楊喜雷、龐國豹、陳殿三。於從雲(傻瓜)形象好,嗓子好,
飾演判官口內能含兩對巨牙,還會噴火。
武丑有楊得水、王大驢,閻立品的師傅周青山會戲多,也能演丑角。



 



========== 




 




-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露露學唱蔡琴的《不了情》
2013: 特高興:綁架尼瑪拉毛,竄編《天上的西
2012: 《在路旁》 - 雨霽初虹 樹燁子 下里巴
2012: chinese_wolf:(ZT)華人黃西高水平英
2011: 母親節把這首《母親》送給天下所有的母
2011: 《母親的眼睛》送給所有的母親!祝母親
2010: 快男No.22-贊恩 翻唱:雨中飄蕩的回憶
2010: 快男No.08-pumabao 翻唱:波希米亞狂想
2009: 【紀念五七】丫頭~《五七路上向前跑》
2009: 京劇《智取威虎山》常寶唱段《堅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