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萬維讀者網 > 高山流水 > 帖子
玉華: 愛樂者的雜談(1)
送交者: 玉華 2005年04月25日09:51:10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愛上歌劇也是從大學時代開始的。那時廣播裡有時介紹外國歌劇,還有世界十大男高音、十大女高音之類的,特別喜歡聽。聽多了還要學着唱,可憐那時摹本材料卻很少,我只有一張張權的外國歌劇唱段薄膜唱片,而且是用中文唱的,那還是寶貝似的,一遍遍地聽,一句句地學,把“蝴蝶夫人”中“晴朗的一天”、“卡門”中“哈巴涅拉”、“藝術家的生涯”中“人們叫我眯眯”、“水仙女”中“月亮頌”等不少段詠嘆調都學會了,有時在宿舍里還顯幾嗓子。當時中央歌劇舞劇院的女指揮鄭小瑛是母親金陵女大的校友,雖然交情並不深,還是贈過母親兩次歌劇票,是她們院排的“茶花女”和“卡門”。表演是用中文唱,水平也一般,但我還是興奮、激動得快瘋了,想想看,在現場欣賞整場的歌劇,簡直太幸福了。觀看過程中我一直處於顛狂狀態,心怦砰跳,默默跟着唱了一晚上,結束時都快癱了。後來也看過一些現場表演,還有很多一流水平的碟,倒不如最初那麼激動,主要是那時的精神盛宴太少,魚香肉絲也當鮑魚吃了。男高音里我喜歡帕瓦羅蒂如金子和燦爛太陽般的宏偉嗓音,也喜歡多明戈如銀子和皎潔月光般的優美嗓音;女高音我無限崇拜的是已故去的卡拉斯,她嗓音無可比擬的高亢、美麗和悲劇表現力至今無人出其左右。

第一次真正愛上貝多芬的音樂是在中學時的一次春季運動會上。那時的操場沒有草坪和塔當跑道,那天又有風沙,漫天黃塵飛卷,我們坐在這樣的環境裡,眼裡心裡都沒有春光。突然,貝五響起來了,被大風颳得有些飄,忽遠忽近似的;我覺得被什麼東西控制住了,周圍的同學和比賽退得很遠,只有這自我靈魂敲打的偉大音樂在天上迴旋。我本來頭上蒙着紗巾,也不知何時掉了,反倒覺得與黃塵和音樂裹在一起特別純粹,倒慶幸今天不是春光明媚了,不然與貝多芬的嚴肅與思索不相稱。貝多芬九部交響樂中,雖然也很喜歡第三、第六、第九,最愛的還是第五。另外,覺得貝多芬的第三、第四、第五鋼琴協奏曲也極為優美。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就更別提了,老貝雖然只此一部小提琴協奏曲,卻可永垂音樂史了,其澎湃的激情和美妙的旋律,在寫人間而非神鬼的音樂里,差不多可以說是前無古人,旁無同代人,後恐也難有來者了,當然,海費茨的演奏差不多是最好的詮釋。

交響曲中,除了早期並至今喜歡老貝的,30歲以後就特別喜歡馬勒的和拉赫馬尼諾夫的。 馬勒對地獄之事所想差不多都可從第五交響曲里聽出來了,而龐大的第八交響曲則想得是天堂里的事。相比我更喜歡第五,沉重、陰鬱、充滿對死亡的苦苦思索,哲學意味濃重,不是那種老少咸宜的“好聽”音樂。拉赫馬尼諾夫的交響曲我也很喜歡,也是琢磨形而上的事兒,與德奧作曲家的相比,沒那麼霸氣,卻多了點“野曠天低樹”和“月入大荒流”的意境。


說明:原帖丟失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