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萬維讀者網 > 高山流水 > 帖子
面哥舊作的背景資料:(一)鋼琴-從巴哈到李斯特[上]
送交者: 文字獄牢頭 2005年04月29日11:47:45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根據最早的巴赫傳記作者約翰·尼古拉斯·福凱爾(Johann Nicolaus Forkel,1749-1818)的記述(寫的當然不是上述這次演奏時的情況),巴赫演奏時,手指幾乎不離開鍵盤,而是以細微的動作輕鬆地進行演奏。手指是完全獨立活動的,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毫不費力地流水般地演奏下去。當讀到對巴赫演奏姿勢的這種描述時,自然就會聯想到巴赫的作品風格問題,就會令人想到作品與演奏姿勢應該是步調一致的。或許有人以為上面所說的那種情況是由於巴赫在彈奏自己的作品,所以當然如此。但是,即使測覽一下巴赫以後的鋼琴演奏史,讀讀各個演奏家的演奏特點,也會看出他們的演奏都是與作品的風格相吻合的,從而也會理解作品與演奏還是應該基本上協調一致的。

對演奏風格進行大致的劃分時,似乎也不外乎為古典派與浪漫派兩種。也就是說,在演奏時是尊重作品本身的形態還是突出演奏者自己的問題。這個問題即使隨着時代的變遷,演奏方面的基本態度有了改變的時候,在其各種方式的框架內,依然可以分辨出古典的與浪漫的這兩種性格。其實,這也是當然的事情。因為,不論表現的對象是什麼,古典派與浪漫派乃是人們用以表現自己時的兩大形式。因此,即使在古典派演奏時期里,也是既有典型的古典派的人,也有雖然基本上是古典派卻又具有浪漫派傾向的人。同理,即使是浪漫派的時代裡,既有真正的浪漫派的人物,也有同時又具有古典派傾向的人。這一點可以從西洋音樂史上繽紛多彩的作曲家們的風格上的千差萬別中得到印證。

因名著《鋼琴演奏法的精髓》一書而聞名於世的卡爾·菲利浦·埃瑪奴艾爾·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1714-1788),似乎是一位超出單純技巧家之上的表現能力極強的演奏家,這一點也是可以從他的作品予以肯定的。英國的音樂史學家查爾斯·巴爾尼(Clarles Barney)也曾說過:“巴赫的演奏使我肯定了以前我從他的作品中所想象到了的情況。那就是說,他不僅是迄今為止所有鍵盤樂器的偉大作曲家當中的一位,而且從表現能力方面來看,他也是一位最優秀的演奏家”。

可是,古典音樂時代的最卓越的鋼琴演奏家,毫無疑問,應該是莫扎特。他在36歲時逝世以前,一直是以鋼琴演奏家的身份進行活動的,鋼琴獨奏曲與協奏曲占據了他的整個表演生活。而且,他的演奏可以說的確是與他自己的創作風格配合得天衣無縫的。無論是他面對鋼琴時的姿勢或奏出音樂的方法,都是非常自然、毫無勉強之處的。據說,他面對鍵盤的正中央坐下來,就毫不猶豫地彈奏起來。他並不高舉手臂,而是保持腕部柔軟,就象他自己所說的那樣“象流油如注般地”進行演奏。也就是說,他採取的是屬於古典式的彈奏方法。他演奏時的力度強弱,都是有節制的,使它們都不致於走向極端。他的音質優美,持續時非常均勻、準確,節奏方面完美無暇,漏掉音符之類的現象是絕對不會發生的。莫扎特還擅長視譜演奏與即興演奏。當時有一位作曲家曾經說過這樣的話:“當聽到莫扎特在大庭廣眾之下演奏時使我感到的驚訝,真是無法用筆墨與言詞來形容!實在妙極了,不僅變奏如此,即興演奏亦然!我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偉大而又令人驚奇的場面”。

同莫扎特在鋼琴表演方面進行較量的對方克列門蒂,技巧方面似乎要比莫扎特略勝一籌。克列門蒂有一套炫耀自己的辦法,他的演奏技巧異常華麗,而且富有浪漫式的轉調之妙。也就是說,克列門蒂是古典時代裡的一位浪漫派人物。他的表演比他同時代的任何人都更有魄力、更為大膽、更富有活力,也更為華麗多彩。

待續/嘿嘿---

說明:原帖丟失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