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萬維讀者網 > 高山流水 > 帖子
女孩街頭拉琴籌錢救母
送交者: 老禿筆 2005年05月21日20:39:56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2004年2月12日晚,長沙“世界之窗”文藝晚會在市府廣場隆重舉行。當晚會進行到高潮的時候,一位面容清秀、手拿小提琴的少女款款走上舞台。這時主持人說:“各位觀眾:也許你們當中有人能認得出,這位漂亮的女孩就是李琴揚子。一年前,許多人都通過她那美妙的琴聲知道了她的故事,她的琴聲就像領唱一樣喚起了一曲愛心的大合唱,她瀕臨病危的母親終於得救了。今天,李琴揚子要為大家演奏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曲,以報答無數好心人的關愛……”

   獲獎歸家時,哪知媽媽正靜候死神的到來
   2002年4月21日下午,湖南省藝術節中的少兒小提琴比賽正在長沙工人文化宮舉行。此時此刻,家住長沙市天心區的下崗女工楊菊蘭卻抱病在家,無法前去觀看15歲女兒李琴揚子的演奏比賽。一個多月來,楊菊蘭一直感冒發燒,不僅久治不愈而且還有愈加嚴重的趨勢……漸漸地,她的雙眼已經近乎失明!在丈夫的陪同下,楊菊蘭來到了市第三人民醫院。在一陣緊張的檢查過後,醫生拿着一大堆的檢驗報告單獨對李順說:“楊女士的病並不是重感冒,而是尿毒症。她的病情很嚴重,這樣下去頂多能活三個月。維持性的血液透析治療花費比較大,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有換腎……”
   住院換腎,對於楊菊蘭來說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因為十年前她就下崗在家,而丈夫在一家工廠做維修工的微薄收入除了滿足一家三口的基本生活外,全部傾注到了孩子的讀書和學琴上。李琴揚子不負父母的期望,5歲開始學拉小提琴,在少年宮和藝校接受正規的訓練。揚子不僅琴拉得好,學習成績也出類拔萃。2000年,小揚子順利地考入了省重點中學雅禮中學初中。11歲時的李琴揚子在考級中順利地過了九級。
   
楊菊蘭對丈夫說:“老李,不要再難過了。換腎至少要十幾萬,我們想都不要想。我已經想開了,不治這個病,不花一點冤枉錢,省下一點繼續培養我們的女兒,只要你把她培養成才,就什麼都夠了。這個周六周日你還要正常帶她去學琴,不要因為我的病影響她,更不要告訴她我得了尿毒症。”

   不一會兒,家裡的門開了,滿臉燦爛的女兒李琴揚子興奮地跑進來:“媽媽,你的病好些嗎?我的小提琴演奏拿了市區的第一名!”
   展開女兒的獲獎證書,還未從打擊中“醒來”的媽媽眼睛亮了起來:“我的病好些了。好女兒,你到底是媽媽心中的小明星,我相信了,你將來會比過陳美的。”
   媽媽,我一定要救你……
   幾天后,揚子在整理英語訓練資料時,意外發現了幾張媽媽的化驗報告單。這時,女兒才知道媽媽的病有那麼可怕!一連幾天,李琴揚子不敢捅破媽媽有關病情的謊言,她怕那樣媽媽會更加難受。因此她在媽媽眼前裝做不知真相的樣子。但她的內心卻是說不出的壓抑、焦急和苦痛。幾天后的周六,小揚子對爸爸說:“我知道媽媽得了什麼病了。沒有媽媽,我怎麼能成才啊。從今天起,我再也不去學琴了。我不能看着媽媽死,我要自己去掙錢,給她治病!”
   這天,李琴揚子執意沒有去上琴課。她不顧爸爸的勸阻,一個人騎着自行車飛快地跑出了小區,來到了長沙市最繁華的東塘立交橋下。這些天,她早就想好了,她要在街頭拉琴賣藝,她要用琴聲喚起行人對媽媽的幫助。
   天下着濛濛細雨,灰暗的天空壓得人有些喘不過氣來,李琴揚子將幾年前的小提琴考級證放到一邊,並將一張紅紙寫成的“求援書”貼在立交橋的水泥牆上。她拉起了格什溫的那首《夏日時光》。琴聲如訴,引得一個個陌生的行人駐足聆聽,而“求援書”上的文字也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叔叔、阿姨:我是長沙雅禮中學初三一班的學生,我的名字叫李琴揚子,從5歲開始媽媽就帶着我風雨無阻地學琴至今,幾年前我就過了九級考試,而且我的學習成績也十分優秀。媽媽的夢想是讓我將來成為一名舞台上的演奏明星。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尿毒症卻讓媽媽倒下了。她已下崗多年,爸爸只是一個普通的維修工,他們無力挽救。媽媽一直在說女兒就是她心中的明星,我怎麼忍心失去養育並培養我的好媽媽啊……請你們幫一幫我的媽媽,我只能用自己的琴聲來感謝並為你們祝福。願我的琴聲與我的心一樣能打動您……”
   悠揚的琴聲趕走了嘲笑和冷眼,喧鬧的立交橋下,更多的人圍了過來,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這美妙的琴聲,通過揚子嫻熟的技藝和她那清澈見底的眸子,相信了這位少女對母親的一片孝心。大家在感動中紛紛為她捐款。
   一位十八九歲的小女孩為她捐出了口袋裡僅有的39元錢。她問:“你會拉陳美的曲子嗎?”揚子點了點頭說:“媽媽的夢想就是讓我將來成為陳美一樣的明星。她曾經給我找來幾首她的譜子……”揚子灑脫地拉了起來。這天回家的時候,揚子帶回了一包零零碎碎的錢。她興奮地來到母親的床前數了數,居然1192元。她說:“媽媽,我一定掙錢治好你的病!”
   媽媽的眼淚早已流了下來。她說:“傻女兒,不要再去了,這些錢還是學琴去吧。這樣下去既治不了媽媽的病,還耽誤了你的學業。”女兒說:“不,媽媽,我一定要救你。你答應我,一定要堅強地活下去……”
   女兒拉琴救母感動着路人
   周日,揚子不顧媽媽的勸說依舊出來,繼續在立交橋下拉琴。面對熙熙攘攘的人潮,她又一次用優雅的旋律打動了路上的行人。這時,昨天為揚子捐款的女孩帶來了七個小女孩,都是她的同學。那女孩對揚子說:“同學們聽了你的故事都很感動,都相約來聽你拉琴,大家為你的媽媽捐款750元,請收下。”
   就這樣,每到周六周日,李琴揚子總要早早地來到立交橋下用自己的琴聲為媽媽籌集好心人的捐款。有時一天下來,零零碎碎的捐款竟超過了2000元,這讓媽媽很吃驚。在女兒的要求下,媽媽開始住進醫院做簡單維持性的透析治療。
   日思夜盼,李琴揚子終於盼到了暑假。因為假期到來,她就可以每天都去為媽媽拉琴募捐了。從站前的步行街到美麗的五一廣場,這位小女孩的琴聲輕輕地叩開人們善良的心扉,他們知道,一個美麗少女晶瑩剔透的一片孝心等待着他們的應答,一位垂死的母親在等待着他們力所能及的拯救。整整一個暑假,李琴揚子為媽媽募捐了4萬多元。當她又背起書包重新回到校園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她的故事。到了10月,揚子已經湊足了6萬元的醫療費用,這與15萬還相差甚遠。但是,揚子已有了足夠的信心。她想,只要堅持下去,媽媽就有救了。
   2002年11月的一個周六,正在五一廣場拉琴的李琴揚子收到了一位小女孩的紙條。一曲拉完後,小女孩已經沒有蹤影。展開紙條,幾行清秀的字跡躍入眼帘:“我是工農橋六年級學生陳露希,我真的佩服你的勇氣。今天有事,明天上午8點半我來這裡和你一起拉琴,一起為你的媽媽募捐好嗎?”
   第二天,一臉稚氣的陳露希終於與李琴揚子站到了一起,兩個小女孩悠揚的二重奏時而歡快,時而低婉,更加引人注意。開闊的廣場成了兩個漂亮女孩展示技藝風采的舞台,引發了人們的激情喝彩。
   一個月後,又有一位吹長笛的女孩加入了這個行列,她是長沙市第十一中學初二三班的王娜。三位少女組成了名副其實的小樂隊……她們的音樂就像一股清澈的小溪,流淌在這個南方都市的一條條大街小巷,它與那無數陌生人的關愛融合在一起,很快匯成了一個愛心的合唱。
   一天,一位40多歲的男人聽到她們的合奏後,為揚子捐款50元。他對揚子說:“幾天前我就聽家裡人講起你的感人事情,今天終於見到你了,你是我知道的天下最好的女兒。現在我很想和你的父母見上一面……”
   第二天,這位男子來到了醫院,他對揚子的父母說:“我是汽車喇叭廠的下崗工人,名叫劉建偉,我十分想為揚子的媽媽無償捐出一隻腎,這樣你們就會省下幾萬塊錢。”遺憾的是,不久後,器官移植前的配型實驗失敗了,這個愛心手術也就無法完成。但劉建偉還是為揚子的媽媽捐了400元錢。
   幾乎是與此同時,李琴揚子的琴聲也通過電台的微波傳到了這個都市的各個角落。一位名叫孫建華的犯人表示也要為揚子的媽媽無償捐腎。後來,有關配型實驗還是沒有成功。後來又有幾個主動捐腎的人,但配型實驗卻都是以失敗而告終。
   在醫院的努力下,2003年7月,李琴揚子的媽媽終於找到了配型成功的健康腎。她很快進行了一次成功的腎移植手術。一周后,當滿面笑容的媽媽被推出省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的時候,揚子和爸爸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如今,經過半年多排異治療的楊菊蘭終於安全地度過了排異困難期。她終於能繼續陪着女兒去學琴了。現在,揚子是雅禮中學高中的學生,學習成績十分優秀。她的媽媽對筆者說:“我的夢想是讓女兒在高中畢業後考取中央音樂學院。我相信她,她將來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小提琴演奏家,用以回報社會。”

http://www.classical.com.cn/html/cn_1/sense_8/writedown_25/2004-04/1081906787.html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