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萬維讀者網 > 高山流水 > 帖子
【豫劇六大名旦各自斑斕人生】
送交者: yijuhua 2017年03月12日21:17:53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一)

豫劇四大名旦 五大名旦 六大名旦 眾說不一

其實很簡單

河南人評豫劇 最初 是省內 即  常 崔 馬 閻

後來 不能不有  豫劇 大姐大  陳素貞(她 當時在 天津生活)成了五大名旦

還得加上 在河北省邯鄲豫劇團的 桑振君,就是 六大名旦了,

最後 河南省和文化部確立為六大名旦。

(二)

六大名旦 都出身 苦人家

基本都是為了一口飯吃

唱戲的,戲子 在舊社會 是  下九流

新社會 下層人 成了主人 上人,受到社會和人們的尊重

(三)

六大名旦 基本都以 悲劇 苦劇  哭劇 為主

這與她們親歷深受 因故相連

經的真 受的切 唱的好

舊社會的劇組劇社 遊走四方 演唱四方,居無定所

說是乞幫 過了, 道是吉普賽 倒也頗似。

崔蘭田劇社大約是最早 落地生根 有自己永久駐地的劇團(安陽)

這得歸功於 當時 安陽市委市府 懂藝術 有遠見的老領導們

(四)

六人 都有非常豐富坎坷跌宕的人生經歷

舊社會的不用提

在50年代末期至70年代末期近20年的生活中

她們都受到了各種各樣 不同程度的衝擊和誹謗

這些基本都是團里手下有的人從個人動機出發 醜惡人性的顯露

她們的上級 基本都是保護她們的, 也因此被牽掛上“黑線人物”

六人都很堅強 豁達 挺過來了,沒有短見輕生

我為這六位老人 贊!

(五)

在本短文中, 我特選了她們年輕時的照片,重溫她們當年的粉彩

(六)

崔蘭田 和 馬金鳳 都是 山東曹縣人

不是近戚 必是遠親 (鵝雪地~)

(七)

六位名旦  五位已經謝世,僅剩馬金鳳老人碩果僅存 尚健在

 

 

崔蘭田 (1926年-2003年),女,豫劇大師,生於山東省曹縣,Yujucuilantian (in 1942).gif 18歲時

歷任安陽市豫劇院院長、安陽市戲曲學校校長;政協河南省第五、第六屆委員,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四次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河南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是豫劇六大名旦之一,中國豫劇功勳杯獎獲得者。

馬金鳳,原姓崔,小名金妮,1922年出生於山東曹縣,豫劇演員。 Related image

馬金鳳,6歲隨父學河北梆子,7歲登台配戲,9歲改學豫劇。14歲正式登台擔當劇目主演,早期藝名“花蛾子”,40年代末唱紅於安徽省界首市,綽號“蓋九州”,代表作有《穆桂英掛帥》、《花打朝》等,有洛陽牡丹的美譽。 馬金鳳,曾任商丘、洛陽豫劇團團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名譽理事,中國劇協河南分會副主席。

 

 

常香玉(1923年-2004年6月1日),河南省鞏縣人,原名張妙玲,Chang xiang yu.jpg

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

曾被選為第一、二、三、五、六、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中國文聯榮譽委員,曾擔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河南省戲曲學校校長。

 

 

閆立品 (1922—1996年)是豫劇五大名旦之一,

豫劇經典《秦雪梅》即是她的代表作。

閆立品所創立的“閆”派在豫劇藝術中一直以細膩委婉見長,藝術上獨樹一幟,

是河南豫劇的六大名旦表演流派之一。

 

 

陳素真(1918年4月30日-1994年3月29日),原名:王若瑜。Image result for 豫劇 大師 陳素貞

祖籍:陝西富平,出生於:河南開封,曾居住於:陝西、湖北、甘肅、河北,而後定居於:天津市。 曾擔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北省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河北省文聯委員,天津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天津市文化局顧問、天津市表演藝術委員會委員等社會榮譽職務。 她8歲拜師,10歲登台,成為豫劇界第一代女演員。13歲收徒,人稱豫劇甘羅。她是戲曲教育家、豫劇改革家(將古典舞、啞劇融入豫劇)。並首創豫劇界第一個流派“豫劇陳派藝術“,被觀眾和劇作家及戲曲大師們譽為:豫劇一代宗師、豫劇舞台上的一尊美神、河南梅蘭芳、豫劇皇后、豫劇三鼎甲之首、豫劇大王。 陳素真是豫劇六大名旦中年齡最大,從藝最早,成名最早的豫劇大師,因豫劇六大名旦中有五位都以唱為主,而陳素真則是邊打邊唱、邊唱邊舞,唱、念、做、打、舞綜合運用,因此為中國豫劇六大名旦之首。

一九三六年的晚春之際,百代公司在開封為十六歲的陳素真灌制了十張唱片,

給了兩千元大洋做酬金。豫劇史上第一張唱片誕生了。

 

 

桑振君(1929年12月27日-2004年7月9日)河南省開封縣人,Related image

是一位著名的豫劇表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也是豫劇改革家。她破除門戶之見,以祥符調為基礎,吸收豫東、豫西、沙河調和河南墜子唱腔,使其成為豫劇桑派藝術創始人。她曾是邯鄲市人民政府藝術顧問、河北省文聯榮譽委員、河北省戲劇家協會藝術顧問,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她的代表劇目有《泰雪梅觀文》、《對繡鞋》。

 

 

閆立品 崔蘭田 常香玉 陳素貞 馬金鳳

 

張新芳 曲劇皇后, 申鳳梅 越調宗師 與 豫劇四大名旦

 

=========

 

豫劇名家閆立品,河南封丘縣人。其父閆彩雲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是予劇著名演員。閆立品從小隨父學戲,專攻閨門旦。七十年代被評為豫劇六大名旦之一。(常香玉、崔蘭田、陳素真、馬金風,閆立品、桑振君)。她十六歲就當了領銜主演,唱紅了中州大地。她的代表作有——秦雪梅藏舟投衙、鬧書館等。在豫劇界享有盛譽。

她的配角演員王喜魁,才藝兼備。共同的事業使他倆產生了忠貞不渝的愛戀,曾暗訂終身,並許下了宏誓大願:“不能同死,但必同穴”。為這樁婚事曾跪在閆老面前乞求成全,其父聽後大發雷霆,回話說:等我死了可以成全你們!他認為少年聯姻是奇恥大辱。當場還煽了他倆人幾耳光。後來,此事曾經委託他人多次請求末果,最後王喜魁痛不欲生,自縊身亡在舞台上。由於封建思想的干涉,使這對恩愛伴侶絕望一生,故而閆立品終身未嫁。

一九九四年閆彩雲病故鄭州,他的弟子紛紛前往弔唁師父英靈。唯閆立品不去弔唁。她說當初是他逼死了王喜魁,使自己終身獨守空房,“我恨她!我們不是父女”,閆立品這樣說。

 

 

---------------

 

 陳素真以行走如飄的颱風,美妙絕倫的辮子功所扮飾的耶律含嫣不知傾倒了多少觀眾。《梵王宮》、《宇宙鋒》、《三上轎》使人常看常新,百聽不厭,不愧為豫劇舞台上的一尊美神。

 

崔蘭田的唱腔“氣不暴,聲不搶,字不逼,音不撞,形不露”別有洞天,“三天不吃鹽,也要看崔蘭田”,其出演的《桃花庵》、《秦香蓮》、《賣苗郎》、《三上轎》四大悲劇每每演出,淚眼朦朧中不知賺掉了觀眾多少眼淚,她結合自己悲苦身世塑造了獨具特色的農村悲劇婦女的形象,把自己的藝術人生演繹到了極致。

 

馬金鳳的嗓音明亮純淨,清脆圓潤,“我把嗓子看得比命還珍貴,因為嗓子就是我的武器”。馬金鳳幾十年如一日練功不輟,嚴格自律,其塑造的《穆桂英掛帥》、《花打朝》、《花槍緣》早已成為經典篇目,享譽中外。她不僅僅是洛陽牡丹,更是國資天香,自成馬派。

 

閻立品主演的《碧玉簪》、《盤夫索夫》在梨園素有“精細”之稱,剛走紅就以“小閨女”的書卷清秀,思無邪的端正呈現風采,含蓄中自有芳華,恬淡中自有幽香,這樣的豫劇伶優如清風,似明月,等到鉛華盡卻,雲銷雨霽終是粲然一笑唱徹古今。

 

桑振君以豫劇“三鼎甲”之一與常香玉、陳素真同台演出,顯現出紮實功底,《打金枝》、《白蓮花》、《對繡鞋》造就了桑振君豫劇名旦的形象。其精心創造的偷、閃、滑、搶的演唱技巧,被公認為豫劇唱法一絕,給人以委婉細膩、聲情並茂的審美享受。

 

------------

陳素真

(1918年—1994年),祖籍陝西富平,生於河南開封,定居於天津。

1936年春,應上海百代公司之約灌制了《三上轎》等10張唱片。不久因嗓子不適,遂致力於“做功戲”的求索。1937年隨樊粹庭去北京等地觀摩學習京劇藝術,得名家指點,技藝更加精進。

抗日戰爭爆發,與樊粹庭合辦獅吼劇團。幾經周折後,於1940年秋率團赴西安演出。

1942年10月脫離獅吼到洛陽搭班,但不久即行隱居,直到1948年才又在開封和平劇院復出。

以後曾輾轉於鄭州、漢口、西安、寶雞、徐州等地。

1953年在蘭州創建“素真劇團”,任團長。

1956年加入河北省豫劇團,領銜主演。

1958年去邯鄲戲校任教。

1961年調天津市豫劇團。十年“文革”飽經磨難。被打成“反動權威”。1970年,全家被吊銷戶口,趕出市內,領着四個兒子到天津東郊軍糧城公社二村插隊落戶,長達九年零三個月。在天津東郊軍糧城的一個菜園裡,她用一個個小本記下了自己一生的經歷和表演藝術,其中的前半部已於1991年收入河南文史資料,並出版發行,書名為《情系舞台——陳素真回憶錄》。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才被安排到天津藝術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

生前是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並曾擔任過河南省劇協副主席,河南省政協常委等職。

1991年河南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以《情系舞台》為書名出版了她的回憶錄。

 

陳素真在與三個男人先後結婚前,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戀情。

1930年時年僅12歲的陳素真在開封同樂舞台演出《反長安》時唱砸了鍋後,父母看她在開封唱不成戲了,就決定離開開封到杞縣去搭野台班。  

杞縣民風剽悍,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這裡橫行着許多土匪亡命徒。其中有一個叫喬吉的,會武術,槍法好,手下還有一批嘍囉,橫行豫東幾個縣,打家劫舍,姦淫婦女,殺人無數,杞縣老百姓提起他都恨得咬牙切齒,可又拿他沒有辦法。

杞縣傅集有一個世家少年,名叫孔子平,從小練就一身好功夫,還不到20歲時,就伺機隻身擒獲了喬吉,送到縣衙治了死罪,懸頭示眾。這麼一個智勇雙全的英俊少年,為鄉里除了大害,杞縣的老百姓提起他,沒有不伸大拇指的。 1930年陰曆八月十六,陳素真到吳莊搭班唱戲的第二天,班主吳本立、主演劉金亭等人,在鄉紳杜雅臣家裡為他們一家三口擺酒接風洗塵。

 

院子裡進來孔子平,他穿藍袍,長身玉立,玉面朱唇,朗眉星目,英挺瀟灑,儒雅俊朗,猶如玉樹臨風一般。情竇初開的陳素真也對這位隻身除暴的傳奇英雄情愫暗生。 1932年夏天,陳素真雖然才14歲,卻已經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在杞縣她技藝提高很快,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坤角。 一天中午,孔子平忽然到縣城的城隍廟來找陳素真。演出間歇時,陳素真來到廂房,和媽媽一起陪孔子平說話。 等陳素真的母親藉故出去時,留下他們兩個四目相對,似乎有很多話要說,卻什麼也說不出來,孔子平白淨的臉上不時泛起陣陣紅潮。冷坐了好大一會兒,孔子平起身看看外面四周無人,慌忙從懷裡掏出一張紙遞給陳素真,點頭羞澀一笑,就匆忙離開。   陳素真接過紙片一看,臉騰地紅了。她白玉般的手中,是孔子平的一張半身照片,英挺瀟灑,和藹可親。 陳素真把這張照片當成了珍寶,藏在自己裝寶石花的鐵盒下面,每次演出前化妝時,總要悄悄拿出來偷看幾眼。 孔子平自看陳素真的演出後,把一腔柔情都放在她的身上,曾多次求母親向陳素真的父母提親。但他那個讀過幾年書的鄉紳父親,怎能讓自己的英雄兒子娶一個戲子呢?孔子平和母親每次想提親,每次都被他堅決攔下。

孔子平熱戀陳素真的事,被喬吉的弟弟和嘍囉打聽到了。

1933年陰曆七月的一天,他們買通傅集的人,謊稱陳素真捎信讓他去一躺,有話要說。孔子平喜不自勝,也來不及帶隨從,隻身一人騎馬趕往陳素真演戲的村莊,結果走到半路,被埋伏在青紗帳里匪徒截住,三十多人打他一個,孔子平寡不敵眾,被暴打致死。   

1988年1月15日,已是70歲高齡的陳素真,在杞縣政協和文化局的有關人員陪同下,到孔子平的老家過春節,並為孔子平拜祭上墳。

 

==========

 

 豫劇 有 祥符調、豫東調、沙河調、豫西調等多種地域流派。

豫劇的大融合,大革新,形成了各種不同的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流派。

當前河南豫劇界,以藝術家個人名字為標誌的的豫劇流派主要有

陳(素真)派、常(香玉)派、崔(蘭田)派、馬(金鳳)派、閻(立品)派等

並稱豫劇“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風格流派。

 

常香玉、陳素真、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和桑振君被稱為豫劇的六大名旦,

可是1980年評選豫劇名旦時只有前五位,號稱豫劇的五大名旦,

後來把人在河北邯鄲的桑振君補上,才有了六大名旦之說。

 

2000年 河南和文化部 確立六大名旦。

 

豫劇六大名旦 :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桑振君

這六大名旦中陳素真是年齡最大、從事豫劇最早、成名最早的豫劇大師。

 

 

 

--------------

 

 

Image result for 崔蘭田的丈夫

崔蘭田 晚年 家院裡

 

【崔老的女子是餘下的同學好朋友,在其遭難的歲月里,去她家裡玩耍,老人那時還不老,待人和氣可親,談吐若家人,懷念和藹豪爽的老人。】

 

抗日戰爭勝利前後的那幾年間,她成為大西北豫劇舞台上的著名演員,形成了她藝術成就的第一個高峰期。西安解放以後,崔蘭田以蘭字和丈夫姓名中的光字,建成了蘭光劇社。1951年"五一"勞動節前夕,河南戲劇界邀請蘭田到鄭州演出,接着又應邀到開封、新鄉、安陽演出。在安陽期間連演一個月,仍不能滿足觀眾要求,當時安陽沒有自己的豫劇演出團體,市政府辦公室的陳主任三番五次動員勸說,希望蘭田和劇社能留在安陽。思慮再三,蘭田終被安陽人民的熱情所打動,於當年底率團來到安陽,並將劇社改為人民劇社。

 

1951年,崔蘭田率領蘭光劇社來到了當時只有9萬人口的安陽巡迴演出,受到安陽人民和黨政軍各界領導的熱烈歡迎。在安陽市的領導和群眾真誠實意挽留下,蘭光劇社落戶安陽。1953年,改名為安陽市人民豫劇社,崔蘭田任社長,從此,她的根就扎在了洹河岸邊,崔派藝術就在這片殷商古都的沃土上生根發芽。

 

1956年和1959年,崔蘭田曾兩度參加河南省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秦香蓮》、《三上轎》和《對花槍》,獲演員一等獎和優秀演員獎。戲劇界和廣大觀眾一致認為,她的悲劇演得動人,稱她的藝術是“哭的藝術”,同時她演的喜劇《對花槍》也別具特色,“含淚笑演”耐人尋味.繼《對花槍》之後,1959年她又新排了一出古裝戲《陳三兩爬堂》,在這齣戲中,她創造了許多悅耳動聽的新腔,使她的唱腔藝術又得到新的升華。她順應時代潮流,積極排演現代題材的劇目,在塑造現代人物形象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無論是心直口快大公無私的李雙雙,還是堅貞不屈的革命老人李奶奶、沙奶奶,她都刻劃得有血有肉,十分感人。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田漢給予她高度評價,認為她的表演藝術在豫劇界獨樹一幟,自成一派。觀眾愛看崔派藝術,同行愛學崔派藝術,崔蘭田成為戲迷和豫劇界青年演員崇拜的偶像。1958年夏,作為河南省演員代表她赴北京出席文化部召開的現代戲座談會。1959年任安陽市豫劇院院長、兼一團團長,1960年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出席全國第三次文代會,1963年安陽市戲校成立,她兼任校長。1965年在中南區現代戲會演中,與唐喜成合演現代戲《一棵樹苗》備受讚譽。

在“文化大革命”中,崔蘭田被揪斗、戴高帽子遊街、她個人的身體、精神思想和生活都遭受了嚴重的摧殘。但是,她對黨的信念,對戲劇事業的追求,始終堅貞不渝。粉碎“四人幫”後,崔蘭田迎來了她人生旅途上的第二個春天。1978年中共安陽市委,市政府根據中央指示精神,為她平反昭雪,恢復了她安陽市豫劇團一團團長、安陽市戲校校長職務,並出席了全國第四次文代會,

“沒有中國共產黨,沒有新中國,我還是個窮要飯的,” 這是崔蘭田經常講的一句話。她非常珍惜新中國的幸福生活,發自內心的愛黨,愛祖國,甘願用自己的藝術才能為黨,為社會服務一輩子。無論是在“抗美援朝”的年代,還是在“大躍進”的歲月里,她都積極主動地到部隊慰問解放軍,到煉鋼爐前,到田間地頭慰問工人、農民,表現了一位人民藝術家的赤膽忠心.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是崔蘭田的人生信條,她對待自己的師傅如同親生爹娘。五十年代初,她落戶安陽剛剛有了固定的家,就把已經70多歲孤苦伶仃一輩子的“奶師”賈鎖接到自己身邊奉養。賈師傅逝世後,崔蘭田披麻戴孝,挑幡摔老盆為老人送終。她曾經聲淚俱下地說:“沒有師傅教我本事,我哪有今天。我生活好過了,不能不管師傅,他孤零零的一個人,我是他的徒弟,我不管,誰管!”在她的帶動下,師姐妹們齊集安陽,昔日的“豫劇十八蘭”成了18個孝子,共同把師傅安葬在安陽。同時也把崔蘭田尊師重教的品德紮根在人們的心中。
1957年在“反右”運動中,全省文藝界召開座談會批判陳素真,大多數人都是人云亦云地舉着胳膊高喊,“打倒”“批判”,惟有崔蘭田仍舊一口一聲 陳大姐。她還親自把徒弟張寶英送到門庭冷落的陳素真家裡,囑咐張寶英“好好跟陳老師學習她的陳派藝術”。四十多年後,經過這場“運動”的老人,每次回憶起崔蘭田的這種“為人”,無不感動地老淚縱橫。
---------------

 

崔蘭田  回憶  陳素貞
   1961年我帶團到河北邯鄲演出。這時陳大姐已被錯劃為右派分子,身處逆境,在邯鄲東風戲校任教。 
   我的大徒弟張寶英此時已經有了比較紮實的功底。常言說:納百川才能成大海。
我想請陳大姐給她說說《宇宙鋒》,點化點化她。乘劇團在邯鄲演出之便,我把寶英送到了陳大姐的門下。 
   大姐一向關心青年演員的成長,很樂意給我的學生說戲,但又為我擔心:
“我現在是右派,在這裡沒有人敢主動找我學東西,你現在是黨員,寶英是團員,不怕受連累?” 

   我忿忿不平地說:“我不管啥右派不右派,你是黑是白我心裡清楚,我只求你把藝術傳授給寶英,
在表演上我不如你,我希望寶英將來能超過我。至於別人說什麼我一概不在乎。” 

   那時正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我上街買了兩條高價鮮魚讓寶英給陳大姐送去。
她看到這兩條魚.那削瘦的臉龐上淌下兩行熱淚。她什麼也沒有說,寶英也不會說什麼,她們一老一少,在大姐那間潮濕、陰暗的小屋裡一個認真地教,一個用心地學,不到3天功夫,一出陳派名劇傳授給了這個年僅20歲的崔門弟子。 

   寶英回到團里,我安排團里的主要演員給她配戲。我親自坐陣指揮排練。
在河北峰峰礦區戲院首場演出十分成功。寶英這閨女還真行,不僅水袖舞得像樣,唱的也滿有陳派的味道。
我高興地誇她是“化學腦子”學誰像誰。 

   劇團回到安陽向領導和觀眾匯報演出這齣戲時,我特意交代劇場在海報上寫上“陳素貞親授”5個大字。
自57年陳大姐被打成右派分子後,在她演出的海報上從來不許寫她的名子。
這5個宇若是放在今天寫,十分平常。當年的海報上寫上這5個宇,確實冒一定風險。
但是,這是我對陳大姐敬重、同情的自然流露。 

   十年浩劫後,在北京舉行的田漢老的追悼會上,我與陳大姐劫後重逢。
這時我倆都已是容顏改、兩鬢白、歷經磨難、年愈半百的入了。在八寶山悼念大廳前,大姐緊緊抓住我的 
手,關切地問我:“蘭田,你身體咋樣?”姐妹親情溢於言表。
她又關切地尋問:“寶英現在還演戲嗎?她對你咋樣?” 
     “寶英和我的師徒關係一直如母女一般,文革中為保我也受了不少罪,現在已經是團里的主要演員了。”
大姐聽我說罷,又高興,又激動,眼含熱淚,握着我的手,什麼也說不出來。

   1988年省文化廳和安陽市人民政府等單位為我舉行舞台生活50周年慶祝活動。
陳大姐當時正在山東一個縣劇團力青年演員傳藝未能親臨安陽。她特意給我發來熱情洋溢的賀電。
她的得意高足吳碧波專程來安陽並在紀念演出中高歌吟唱。 

   這幾年,我一直想抽空到天津去看望年邁的大姐,但因我一直有病,出不了遠門。
去年4月初,我從《河南日報》上看到大姐不幸病逝的惡耗,心裡萬分悲痛,一連幾天都 
沉浸在痛苦的恩念之中。大姐是我們豫劇界的一代宗師,是我的良師益友。
因我事先一點消息都不知道,大姐逝世後也沒人通知我一下。
我為沒能參加大姐的追悼會在她臨走的時候見上最後一面而感到內疚。
後來聽說省劇協的同志代我給大姐敬獻了花圈,我心裡才稍微有了一點寬慰。

 

 

1959


崔少奎 崔蘭田 崔蘭玉 姐弟三人
妹妹與姐姐
崔蘭玉 崔蘭田 常警惕 張寶英 相聚於西安

 

 

 馬金鳳 

父親把她以35元賣了出去

馬金鳳這個名字,濃縮的是這位大師三次被賣的辛酸童年,及對馬姓恩人的深深感恩。

馬金鳳原名崔金妮,自六歲起跟隨父親學習河北梆子,七歲時與父親同台演出了《三義記》、《劉二姐趕會》等劇目,被戲迷叫做“七歲紅”。而當時身為梆子藝人的父親窮困潦倒,不巧的是金妮的奶奶又病倒了,無奈下,小金妮的母親頭插草標賣身為奴,換回大洋給家人救命。可後來因為請不起郎中,父親只能將金妮以35元賣了出去,後來她又被以80元的價格轉賣給一個戲院經理。戲院經理見她既不標緻,又沒好嗓子,又再次以130元轉賣。後來,她的母親找到戲院老闆,希望將女兒贖回去。誰知戲院老闆竟開出天價300元,馬母只好又在大街上跪了整整三天三夜求情,憶當年時,馬金鳳稱:“當年買回我母親做傭人的一位姓馬的先生,他又好心地出錢幫母親贖回了我。母親為了報恩,便讓我改姓馬。一輩子,我也沒有改這個姓。

此後,馬母發誓,要將閨女培養成名角,於是將她送進了正式的科班戲校。學戲時馬金鳳所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沒有嗓子”,馬金鳳每每提到這件事,都會說自己的好嗓子是母親受苦受累用生命換來的。“老師說,喊嗓子不能見太陽,我媽就和我窩在草窩裡。我靠在她身上,腿用破棉被蓋着。因為害怕睡過了時辰,媽媽要不時地看天亮沒有,她整整三年都沒有脫下衣服睡過覺。”

刀馬基本功成就帥氣“穆桂英”

在那個年代,學戲還被稱為打戲。馬金鳳說:“我那時候挨打,都不是拳打腳踢,而是拿棍子、扁擔打,把我摔到院裡,渾身上下都是傷。”回憶起挨打的時光,馬金鳳卻並不計較。她說:“我能有今天,都是老師的功勞。她把武藝教給你,打你兩下也是應該的。”

到了十五歲,馬金鳳學會了《洛陽橋》唱段,在戲中小姐梳妝時要有一面道具鏡子,可當時一面鏡子要賣一塊多,家境貧寒的馬金鳳根本買不起,沒鏡子就沒法登台演出。為了讓小金鳳能登上舞台,母親到醫院裡給軍人們整整洗了三天三夜的血衣,用賺到的一塊多錢幫她買了塊鏡子。馬金鳳深感母親的不易,從十五歲演戲起就一直用着這面鏡子,看到這面鏡子就像看到了母親,直到現在也不捨得丟掉。

馬金鳳14歲正式登台演出,經常上演的劇目有《老征東》、《羅煥跪樓》、《三娘教子》、《對花槍》等。新中國成立後,馬金鳳與劇作家宋詞合作,對傳統戲《老征東》進行整理,創作了《穆桂英掛帥》。她所演的穆桂英融青衣、武旦、刀馬旦為一爐,演活了氣宇軒昂的巾幗英雄穆桂英,並獨創了符合人物需求的“帥旦”行當,令她在當地名噪一聲,成為當紅旦角。此後,年輕的馬金鳳帶着洛陽豫劇團到上海第一次演出慰問解放軍,她們的表演獲得各界好評。而馬金鳳能以“穆桂英”一戰成名,在於她小時候跟隨父親學男人戲,練就一身武功,所以在演繹穆桂英時,那種大氣豪爽的英姿淋漓而出。

梅蘭芳收其為女徒 親自授戲、贈鳳冠

也正是這次演出,令馬金鳳和大師梅蘭芳結下了跨曲種師徒的特殊緣分。當年,梅蘭芳在上海看到了《穆桂英掛帥》的戲報,便托秘書買了戲票,悄悄地進劇場連看了三天的戲。演完後,梅蘭芳親自跑到後台和馬金鳳見面,並邀請馬金鳳到自己上海的家中做客。馬金鳳哪敢想象京劇大師梅蘭芳會親自來看自己的戲:“所以當時說不出來有多高興。”

此時的豫劇在服裝化妝上並不講究,而梅蘭芳在初次見面後,便為馬金鳳在這些細節上做了不少指點,此後又特意捎信讓馬金鳳到南京去看他的戲,並讓她提前一個小時去看他化妝。要知道,梅蘭芳輕易不讓旁人看他化妝,連梅夫人都沒能看過的“壓箱底”功夫,卻都向馬金鳳敞開。為進一步豐富馬金鳳的表演功力,梅蘭芳還給馬金鳳買了由程硯秋演出的《荒山淚》的門票,讓她去學習程先生的水袖,並幫她修改了《穆桂英掛帥》的劇本。

有大師指點,馬金鳳進步神速,到了1956年,梅蘭芳去洛陽演出時還邀請馬金鳳看戲,並把他常用的鳳冠贈給了她,正式收她為徒。馬金鳳的二女兒說,這個鳳冠母親十分珍惜,沿用到現在。“即便她演出的戲服在‘文革’時都被燒了,這頂鳳冠還是被我母親完好地保存起來,稍有破損便精心修復。”

1958年中央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時,國家領導人觀看了《穆桂英掛帥》,讚不絕口。該劇影響全國,盛演不衰。尤其那“五十三歲又出征”的成套唱腔,膾炙人口,廣為流傳。馬金鳳練就和保護了一副“金嗓子”,再加上高亢、清脆、甜美、樸實等特色,形成赫赫有名的馬派藝術。1956年以來,馬金鳳曾先後四次率領洛陽市豫劇團進京演出,每次都受到熱烈歡迎。連老舍觀後都為她題詩一首:大眾喜顏開,洛陽金鳳來。打朝嘲笑謔,掛帥奪風雷。歌舞全能手,悲歡百練材。長安春月夜,鼓板綻紅梅。

馬金鳳唱出了《楊八姐遊春》、《十二寡婦征西》 等百多部劇,而代表劇目《穆桂英掛帥》、《花打朝》、《花槍緣》後來都拍成了戲曲藝術片。每年演出200場,馬金鳳直到 80多歲仍“掛帥出征”。

每次演出 提前四小時化好妝

-------------------------

 

  桑振君

 

1929年出生在河南開封縣,6歲學藝,9歲進戲班學豫劇,宗“祥符調”,工小旦,兼學青衣,14歲唱紅成了主演。20歲出頭時,與豫劇大師陳素真、常香玉並稱豫劇舞台的旦角“三鼎甲”,形成了“東陳西常中南桑”的鼎足之勢。她曾和常香玉同時參加抗美援朝慰問團赴朝慰問志願軍將士,曾率團赴中南海為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出,代表豫劇參加中南五省的地方戲匯演。
    
  1959年8月份,邯鄲東風豫劇團成立,但表演水平一直上不去,讓領導很揪心。這個時候桑振君在許昌豫劇團工作,邯鄲的領導慕名去找桑振君表達了求學的意思,桑振君爽快地答應了。1961年,東風劇團把第一批演員送到了許昌,有二三十人。經過三個月的學習回來後,匯報演出大家都覺得很滿意。1962年,又派第二批演員去學習,並提出了希望桑振君能到邯鄲來工作的意願。


  1964年,桑振君已經調任鄭州豫劇團主演和業務團長,邯鄲方面又多次去請。幾度交往,桑振君已經與邯鄲的小演員結下了難捨難分的情緣,也看出這幫孩子很可造就,事業上正如日中天的她毅然決定,到邯鄲去。就這樣,35歲的桑振君告別了心愛的舞台,辭掉了主演和團長職位,謝絕了河南方面的再三挽留,來到邯鄲東風劇團擔任教師,開始了默默無聞的幕後工作。

 

  大師風範,桃李遍地

 

  桑振君治學特別嚴格,她到東風豫劇團後,每天一上班,先給演員們上一個小時的唱腔課,上完唱腔課,演員們才各練各的功去。課上,從拼音的聲母和韻母開始,一點一滴地教,使演員們進步很快。同時,桑振君還給劇團排演了十部現代戲,推向舞台後都很受歡迎。


  就在這個時候“文革”開始了,桑振君被打成“反動權威”、“黑線人物”,在揪斗中肋骨被打斷,被迫離開了她所摯愛的豫劇舞台和教學講台。“十年動亂”結束後,桑振君又重新煥發了青春,把藝術毫無保留地獻給了人民,並嘔心瀝血地培養了一大批傑出的豫劇新人,東風豫劇團的牛淑賢、胡小鳳、苗文華、郭英麗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工作中,桑振君從不計較個人得失,處處表現出高風亮節的大師風範。建國初期,國家給她定為文藝三級,大概相當於廳局級。她聽說後堅持說級別太高,主動要求調低,最終降為四級才勉強接受。桑振君對學生特別親,家裡經常住着前來學戲的學生,一住幾個月很正常,甚至有住好幾年的,桑振君不但不收一分錢學費,都是管吃管住臨走還送路費。那時候,普通人的工資都是幾十元,就能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了,桑振君的工資是二百多元,卻每月都不夠花,經常向兒女們要錢接濟學生。


    桑振君的嗓音清脆、明亮、甜潤、俏麗,演唱尤以“口齒伶俐、字乖韻巧”出名。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她創造了偷、閃、滑、搶的演唱技巧,被公認為豫劇唱腔的一絕。這種唱法給人以委婉細膩、字乖韻巧、聲情並茂的審美感受,既能保護自己的嗓子,還能讓觀眾感覺好聽。她的演唱繪形摹境,令人神往;跌宕錯落,令人神怡;以情傳聲,令人神動;如珠落玉盤,清脆分明;似風拂春朵,搖曳多姿,形成了俏麗精巧、高雅優美的豫劇“桑派”藝術。

 

------------------

常香玉 大家都熟悉 已有專題奉獻了,就不在這裡再介紹了
可參見:

 Image result for 周總理 崔蘭田

馬琳 在朝陽溝里 飾演 二嬸,她是省豫劇三團的,專門跑到安陽學崔

院裡一位阿姨與馬琳是乾姐妹,長得也真像馬琳


朝陽溝

銀環 栓寶 等唱:

走一道嶺來翻過一架山
山溝里空氣好實在新鮮
一行行果樹一道道堰  
那個梯田層層把山腰纏
勞動人民用雙手把山河打扮
多少汗水澆在裡邊    
清凌凌一股水春夏不斷
往上看通到跌水岩    
十里大渠流清泉      
舊社會咱山區十年九旱
吃水更比吃油難
牛滿坡羊滿山像彩色照片
小杏兒像蒜辮把樹枝壓彎
解放前寸寸土地主霸占
解放後黨領導才有今天
那架山為什麼削掉一半
修水渠用石料叫它把家搬
在學校怎見這壯麗畫面
朝陽溝好地方名不虛傳
王銀環我成了公社社員
在這裡一輩子我也住不煩 

另一版本:    
   
走一道嶺來翻一架山  
山溝里空氣好實在新鮮
這架山好象獅子滾繡球
那道嶺丹鳳朝陽兩翅扇
清凌凌一股水春夏不斷
往上看通到跌水岩
好象是珍珠倒捲簾    
滿坡的野花一片又一片
梯田層層把山腰纏    
            小野兔東奔西跑穿山跳岩            
這又是什麼鳥點頭叫喚
東山頭牛羊哞咩亂叫
         小牧童喊一聲打了個響鞭          
           桃樹梨樹蘋果樹遮天蓋地            
          花紅梨果象蒜辮把樹枝壓彎          
油菜花隨風擺蝴蝶飛舞
莊稼苗綠油油好象絨氈
朝陽溝好地方名不虛傳
在這裡一輩子我也住不煩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微雨: 【山水天堂】 - 小樓作品 -
2016: 丁莊演唱【思鄉】詞:王忠永/ 曲:紅卡
2015: 老地雷:送遠足網友【邊關有我】這算不
2015: 露露跟低音風,唱首《傾國傾城》
2014: 碗叮噹 翻唱:【九月的高跟鞋】
2014: 寒煙部落閣:最傷感的組合(可選配樂朗
2013: 瑞來休斯頓追星記(附真人秀視頻照片)
2013: 晚來風:甜蜜蜜
2012: 86:《月光下的吟唱》 再試試
2012: 《二月裡來》- 時光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