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萬維讀者網 > 高山流水 > 帖子
【高山年慶-音樂·穿越時空】《辛豐年音樂筆記》選讀
送交者: feiyang 2006年04月05日06:28:29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今年正值莫扎特誕辰250周年,世界各地的音樂愛好者都在舉行各種活動來紀念這位音樂天才. 高山的許多網友, 如音叉, 中班長, 阿五頭, 雪山飛鳥, 一唱, 予白, 力刀, Bach等等都曾介紹過不少莫扎特的音樂, 從這些音樂好貼中, 我一直受益匪淺. 這個月適逢高山流水音樂論壇成立一周年, 在此我真誠感謝高山各位XDJM, 並願意把自己喜愛的一些莫扎特的音樂分享給各位朋友, 為【高山年慶-音樂,穿越時空】的紀念莫扎特誕辰250周年活動盡一份力, 並祝願高山流水, 音樂和友誼常存.

偉大的小提琴家帕爾曼說:假如世界真有末日,世界留下的最後的聲音,就是莫扎特的音樂. 每個人欣賞莫扎特的音樂時, 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覺得它恬靜優美清澈如水, 有人會從中品出無奈和痛苦, 認為淚在笑中…在聆聽這段優美的莫扎特鋼琴協奏曲時, 我們來讀一段辛豐年的音樂筆記.


作者簡介:辛豐年,男,1923年生,江蘇南通市人。1945年投身革命。在部隊中做過文化工作、新聞工作。1976年退休。抗戰中家鄉淪陷,因而連初中也沒讀完便 失學了,幸有求知慾,讀書自學成癖,老而更甚。音樂也是自修的。1939年忽然迷上了音樂。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竟成了“開蒙”的一課,從此便聽了半個 多世紀,最最耆愛的作曲家排次序是: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肖邦、德彪西、戴留斯。垂老之年又從莫扎特的音樂中找到了金光明極樂國土,但不管中、外、 古、今、雅、俗,自己都感興趣。歷浩動而倖存,人雖老但耳猶聰;得以飽餐往昔可望不可及的美妙音樂,從中深味歷史與人生,也便自覺不枉活了這一輩子。

莫扎特家書
摘自《辛豐年音樂筆記》

60年代,在某地外文書店發現了阿爾費雷德·愛因斯坦(不是那位大科學家)所著的《莫扎特,其人其樂》。捧在手裡躊躇了好半天,仍舊放回原處。進口原版,買不起。至今想起來隱隱有餘痛。沒想到如今有了補償,忽然收到一本《莫扎特家書選》,是英譯本,杜弗版。友人在上海舊書店裡淘來送我的。對於一個既是 書迷也是莫扎特迷的人來說,這是雙重的享受!

  這本家書集,包括的時間從1763年到1791年10月,也便是從他7歲到去世前兩個月。讀它一 遍,抵得上重溫一遍他的傳記,而味道勝過讀傳記。我們就像於無意之中竊聽到了他們父子姐弟之間的家常話。有人說,莫扎特的性情活現於其書信中,一如表現於 其歌劇。那麼讀此集也似在聽其樂了。音樂中,最有感染力的是那種一時興到、隨手拈來的即興作曲與演奏,莫扎特的有些信,也頗有那種音樂的感染力。

   莫扎特的音樂的魅力正在於其率真自然,像一個平常人那樣容易親近。家書中顯露出來的也便是這種性格。天真爛漫,趣話連篇,甚至滿口村言。即使在鬱郁不得 志的處境中,還有閒情譜一些趁韻的兒歌,有點像《阿麗思漫遊奇境記》中的無意義而有意思的詩歌。這個不世出的小神童長大成人後似乎仍然不失其赤子之心。

   真天才是用不着假謙虛的。他在家信中向老父報導自己在旅行演奏中一座皆驚的成功,那種目無餘子的得意神情,讀其信如在目前。例如1777年在奧格斯堡一 位富商家彈奏風琴與鋼琴,彈得如此之妙,坐中那個懂行識貨而本來有眼不識泰山的修道院長,喜得不住口地小聲罵他,而名牌鋼琴製造家斯坦恩也樂得大做鬼臉。 這封信為後人留下了極富現場感的樂史鏡頭!

  還有一封信中的話,也真切得如聞其聲。那時懇請老父允其同所愛者結婚的。他說:他也是人,人之大欲 他也有,但他不能上妓院!這些話叫我聯想到《未完成交響曲》的作者,那個同他一樣的作起曲來滔滔不絕不能自休的人,又是一樣的不幸短命的天才;而舒伯特正 是染上了風流病的!

  向來人們曾過甚其詞地渲染莫扎特的貧困,也不無過甚地推崇他不肯向權貴低聲下氣,祈求一份殘羹冷灸。樂史上有過對貝多芬的神話,把他化為金剛怒目地普洛美修斯;也有對莫扎特的神話,化他為“眉宇間常如作甜蜜夢”的阿坡羅這都不合於這兩位的全體。

  莫扎特的音樂一清如水,但有論者提醒人們,那是用深思熟慮的藝術掩蓋起來的自然。這是可信的,否則也難以解釋,為何我們聽他的作品,起初只覺得平淡,而隨着年歲的增長,越聽越覺得有滋味了。可作一有趣的對比。

  這顯然不止是樂藝的問題。他的“純音樂”並不那麼“純”;這個人物的思想感情之不純,也絕非一般通俗文學傳記中所能交待清楚的。

   從家信集中,看他謀一職、求一合理的報酬之難,其窮愁失意,不但可以聯想中國的古人古事,也想到眼前事。信里常涉及他的“商品”交易,比如為某主顧作一 奏鳴曲,討價若干;開一場音樂會,要想法爭取訂票,否則開不成。他的“貨色”有時只得賤賣,其實是無價之寶。甚至滿腹文章,因為找不到買主,開了個頭便任 其胎死腹中了。這位曠世天才的精力常常虛耗於無收益的交道與無聊的應酬之中。

  二百年前用鵝毛筆寫下的,今天讀來卻似在證實“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話雖如此,他的音樂常給人以幸福感,並無悽苦相。當然也有深沉的憂思,然而又總有着自覺的節制,哀而不傷。這又足以說明其樂其人的不簡單了。

--------------------------------
英國鋼琴演奏家Stephen Hough 彈奏的莫扎特鋼琴協奏曲, Con No.21 in C, K.467: II. Andante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