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萬維讀者網 > 高山流水 > 帖子
浪漫的夢境:鋼琴協奏曲《山林》
送交者: 浪漫的夢境 2007年01月13日21:16:31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周末,給大家送上鋼琴協奏曲<山林>欣賞,願大家有個美好的周末!

鋼琴協奏曲欣賞資料:

鋼琴協奏曲-------《山林》 劉敦南 作曲

陸三慶獨奏
上海交響樂團 
黃貽鈞指揮 
一九八O年錄音

這部鋼琴協奏曲《山林》, 是一九八一年中國首屆交響樂作品評選優秀獎排名第一的「中國第一名曲」;並於1993年入選“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

劉敦南作於1979年5月,同年6月首演於上海。 充滿詩意、富於幻想是這部鋼琴協奏曲的一大特點,在作曲技法上也有不少嘗試和探索。

全曲共有三個樂章,七個音樂主題都是根據苗族“飛歌”的特點而創作的,雖納入了很多半音,聽來仍感民族風味十分濃郁。

第一樂章“山林的春天”,奏鳴曲式,性格、氣質上則是一首諧謔曲。一開始是抒情、明朗的引子,接着出現格調輕快的第一主題,以及富於歌唱性的第二主題。前者仿佛是人們奔向山林時的腳步聲,後者則使人聯想到春到山林的美好景象。

第二樂章《山林的夜話》,是最富於幻想性的樂章,音調悠揚、恬美而又具有苗族的特色,結構為復三部曲式,主要寫山巒和樹林的對話。其中包括:山林千百年來的變遷、山林的甦醒、山林的黎明,以及山林即將在陽光普照的大地上為人類造福等。

第三樂章“山林的節日”,是用奏鳴迴旋曲式抒寫風俗情景的樂章。樂曲熱烈歡騰,其活躍而富有特色的節奏十分引人注目。由單三部曲式構成的呈示部,中段是舞蹈場面,象是少數民族的青年男女打起鈴鼓,吹起蘆管樂器,歡騰起舞的情景。展開部是個賦格段,主題活潑而跳躍,對題巧妙的引用了第一樂章呈示部中的副題。再現部與呈示部一樣,也是單三部曲式,但形式高潮的中段又為了節省素材而取材於第一樂章的引子。在高潮出現前,是整個樂曲華彩段的所在,充分發揮了鋼琴的演奏性能。全曲在“急板”的嘹亮音響中結束。


[作曲家簡介]       

   劉敦南----美籍華裔、原上海交響樂團專職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學士、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音樂碩士、芝加哥大學音樂博士。

在他眾多的音樂作品中,鋼琴協奏曲《山林》、交響詩《輓歌》、《鋼琴三重奏》、芭蕾舞劇 《梁山伯與祝英台》為其代表作。

在以色列舉行的第二屆世界豎琴家代表大會上,他的豎琴作品《幻想曲》被評論界譽為“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豎琴獨奏曲佳作之一”。

在他的近作芭蕾舞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音樂中,他已完整的建立起他自成一家的音樂創作體系。

國內新推出作品: 鋼琴曲集《童謠》;芭蕾舞劇《梁山伯與祝英台》。

~~~~~~~~~~~~~~~~~~~~~~~~~~~~~~~~~~~~~~~~~~~~~~~~~~~~~~~~~~~~~~~~~~~~~~~~~~~~~~
鋼琴協奏曲<山林>創作背景資料     

一、首先回顧鋼琴協奏曲《山林》創作誕生時的時代大背景。

在“二十一世紀高師音樂教材叢書----鋼琴教學法”中,對中國鋼琴發展史做了如下的時期劃分:

一、萌動探索時期 (1915年----1934年)

二、初步繁榮時期 (1934年----1966年)

三、徘徊時期 (從鋼琴伴唱“紅燈記”----1979年)

四、創新發展時期 (以1979年“鋼琴協奏曲《山林》”為起點)


台灣著名樂評人、原《音樂時代》總編輯、現「新原人雜誌」總編輯------楊忠衡先生曾在他的“答客錄”里這樣評述《山林》:

“這首曲子是一九八一年中國首屆交響作品評選優秀獎排名第一的「中國第一名曲」;記得我第一次聆聽時,也有如同在荒野飲甘泉的清新感。……劉敦南在文革結束後的八0到九0年代初寫了很多新鮮作品,風格「新」的程度而言,約與汪立三和王西麟相當,較後來的「四傑」保守。……《山林》很短,可是我覺得它短得恰到好處,因為它注重意境,並不是一部氣度很大的作品,簡單明瞭反而恰到好處。這部作品在一九九二年「華人二十世紀經典作品」評選活動中獲協奏曲獎項……

此鏈接http://www.allmusic-mag.net/mel/article/qa/9907-1.HTM為楊忠衡先生原文地址

綜上所摘,我們看出:鋼琴協奏曲《山林》誕生於文革後、各行各業俱百廢待新的中國重要歷史轉變時期。在此之前的鋼琴發展“徘徊時期”里,原有的音樂創作體系都被破壞殆盡,比如對協奏曲中的第一樂章奏鳴曲式的否定等等。此時,作曲家“在探索、想讓一切先回歸原位,在此基礎之上再進行創新,他進行了很多新的嘗試”------(引自劉敦南先生的原話)。但因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使他的創新步伐只邁出了很小的一步,《山林》的創作還是被局限在了後期浪漫主義的手法上。這與他最近幾年的、我們能欣賞到的新作品“鋼琴曲集《童謠》、 芭蕾舞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創作手法是無法相比的,在他新的作品系列中,已摸索出、並完整的建立起了他自成一家的音樂創作體系。

二、再來看關於“雲貴地區少數民族音調的壯美與柔美.”在《山林》中是否得到體現的問題。

  在八十年代記者採訪時,作曲家曾介紹到他創作《山林》時的靈感來源。作曲家的少年時代,是與全家跟隨曾留學、工作於美國,後於50年代初歸國供職的父親,在昆明----雲貴地區這個我國最眾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生活成長的。在小提琴演奏方面有一定造詣、早年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法律研究院的父親,曾帶着他遊歷在原始生態保護完好的雲貴山山水水之間,聆聽、博採過各少數民族的音和舞,為他日後在創作《山林》時極好地採用少數民族音調奠定了基礎。我們不難聽出貫穿在《山林》三個樂章中的七個音樂主題,都是根據苗族“飛歌”的特徵來變形、發揮的。雖然納入了很多的半音,但聽起來仍不失濃郁的民族風味。 許多作曲專業畢業的人對這部鋼琴協奏曲都備以推崇、讚嘆不已,並將其中優美旋律熟記於心、脫口就能哼出眾多的段落,尤可見《山林》的魅力所在。

 三、最後來看關於《山林》中鋼琴的特點與技巧發揮的問題。

談到鋼琴技巧,其實《山林》中的鋼琴技巧是相當難的,尤其是第一樂章的小快板中右手的三度半音進行;第二樂章中的雙手四度和弦半音下行;第三樂章終曲中的鋼琴輝煌的喧囂等等,都將鋼琴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凡學過鋼琴表演專業的演奏者,在彈這部協奏曲之前,至少都會先掂量一下自己的演奏水平。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一些教授鋼琴專業 的教授們只會讓他(她)所帶的研究生來彈奏《山林》了。


浪漫的夢境 文


 


原貼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TheQuick代潛水的朋友回贈給網友一個禮
2006: 沽上雲(京劇):梅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