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萬維讀者網 > 高山流水 > 帖子
【相約在春天】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賞析, 作者:硅谷愛樂
送交者: feiyang 2008年02月17日10:42:07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相約在春天】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賞析

作者:硅谷愛樂

柏遼茲(Loius-Hector Berlioz,1803 -1869)是法國十九世紀作曲家、指揮家和音樂評論家,也是浪漫主義最傑出的先驅之一。柏遼茲改變了古典音樂中趨於抽象、無現實內容的形式,使標題音樂具有情節,並藉助文字,向聽眾解釋音樂內容的主要變化。他第一個證明了管弦樂可以產生敘事效果,刻畫人物性格,或描繪戲劇情節,因此,雖然標題音樂在他之前就已經出現,但通常人們還是認為,柏遼茲是標題音樂的創立者。柏遼茲的另一主要貢獻是發展了主導動機的手法,擴展了管弦樂隊樂隊編制,使之更加豐滿,為十九世紀浪漫主義宏偉巨作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柏遼茲一生的生活和藝術均以浪漫為主調,他打破傳統音樂模式,創造出獨自全新的音樂世界,他崇尚自由,喜歡憂鬱,他獨特的個性使他在自己的國家和所處的時代都顯得孤立,但他所創造的一系列新穎的音樂感情,在世上卻是獨一無二的。

柏遼茲的作品規模宏大,氣勢昂揚,具有豐富的表現手法和複雜的結構,音樂浪漫而狂放,滿懷激情和奇思妙想,而最能體現他這一風格的,即代表作《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 / Fantastic Symphony)。


艾特·絲密蓀在《哈姆雷特》中扮演的奧菲利亞畫像

1827年的一個秋夜,柏遼茲在巴黎劇院觀看一個英國劇團演出的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當奧菲利亞(Ophelia)的扮演者、該團女演員享利艾特·絲密蓀(Harriet Smithson)登台時,柏遼茲被她那非凡的風度和美貌迷住了,就此陷入了單相思的苦惱之中,經過長時間的思念和嘆息,他終於壯着膽兒向絲密蓀發出幾封求愛的信,都遭到拒絕。從此,柏遼茲日夜幻想着這位女神的倩影,痛苦的體驗激起了作曲家狂熱的創作熱情,寫下了他平生第一部重要的大型作品 ──《幻想交響曲》,並於1830年在巴黎音樂學院首演。

1832年10月,絲密蓀又隨團來到巴黎,雖然她的聲望已遠不如當年,而且到處負債,但是柏遼茲還是痴情於她。他花了一筆龐大的費用組織了一場音樂會,特意邀請絲密蓀欣賞。海涅曾幽默地記載道:“當他們倆的視線相遇時,柏遼茲就象狂人那樣猛擊定音鼓。”絲密蓀被柏遼茲的誠意感動了,不久兩人結為了夫妻,“幻想”終於成為了現實,遺憾的是,日後兩人的生活並不順利。

《幻想交響曲》是一部構思獨特的標題音樂,顯示出柏遼茲創作中強烈地向文學傾向的審美見解。樂曲不僅有大標題,還有副標題“一位藝術家生活中的一段插曲”,每一樂章還冠以小標題和詳細的文字解說,乍看好似一份戲劇說明書。事實上,我們在欣賞這部作品時,音樂想象力不僅沒有受到文字約束,反而隨着這些標題的指引,想象更加豐富、具體。

最近我有幸現場聆聽了Jansons指揮的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樂團演奏的《幻想交響曲》,感受極其深刻,不愧是歐洲頂級樂團,將《幻想交響曲》演繹得惟妙惟肖。現場能夠撲捉到聽音響時聽不到的許多細節。Jansons儼然大師風範,指揮棒下的樂隊強弱起伏,色彩多變,風格優美,演繹精準,爆發力十足。這場音樂會可以說是我多年來感受最深,效果最好的一場演出,希望今後每年都能最少聽上一場這樣水平的音樂會。


科林·戴維斯 (Sir Colin Davis)指揮的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樂團(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演奏的《幻想交響曲》

《幻想交響曲》共有100多個不同的錄音版本,英國指揮家科林·戴維斯 (Sir Colin Davis)一向被認為是指揮柏遼茲作品的權威,這一盛名的確名副其實,他所指揮的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樂團(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演奏的《幻想交響曲》在充滿了迷人的戲劇性同時,深刻地揭示了作曲家內心深處情感變換,讓人身不由己跟隨他的指揮棒跌入作品所設定的狂亂之境,感受到浪漫主義所渲染的極其個性化的情感世界 (CD編號:Philips 464692-2)。遺憾的是這一版本脫銷,我在網上定購的要好幾個星期才能來,在此跟大家分享另外一個版本,是由法國現代作曲家兼指揮家 Pierre Boulez 指揮克立夫蘭管弦樂團演奏的錄音,克立夫蘭管弦樂團是最具有歐洲特色的美國樂團。不過敬請大家注意,MP3對音樂的細節壓縮得很多,更好的途徑是聽CD,當然最好的是聆聽現場演奏。如果對這個作品不熟悉的話,需要多聽幾次才能領略作品的魅力。


Pierre Boulez 指揮克立夫蘭管弦樂團演奏的《幻想交響曲》

下面是對這部作品的詳細說明。實際上,每人對音樂都應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下面的說明只供參考,可能會對讀者有幫助。

全曲共分為五個樂章,每一個樂章都附有柏遼茲自己加上去的標題:

1. Fantastic Symphony : Dreams; Passions; Largo; Allegro Agitato E Appassionato Assai


第一樂章:夢幻與熱情。柏遼茲寫道:“起初他想起了追上戀人之前的體驗,那心靈的病態,難以表達的渴望、憂鬱和無端的快樂; 後來又想到了由他的戀人在一瞬間激起的狂熱的愛情以及後來那折磨人的憂慮、瘋狂的嫉妒、無限的柔情和宗教式的慰藉。”

樂章形式上是擁有極長的最緩板序奏的奏鳴曲,序奏用以表現年輕藝術家尚未遇見心上人之前,內心的不安與憧憬。開始有個很長的引子,造成了夢幻的氣氛。主題取自作者早些時候寫的一首歌曲《愛斯泰拉》,用加弱音器的小提琴奏出,顯得憂鬱彷徨,象一個富於幻想卻又得不到愛情的影子在痛苦中徘徊。隨着樂隊織體的遞增,樂曲情緒不斷高漲,當達到高潮時,“固定樂思”── 情人主題出現(即呈示部主部主題):這是一個非現實的幻想形象,大幅度的音程跳進和富有特徵的半音動機持續上升,表現出作者對理想情人的渴望與熱情。 副都主題與其說是主部主題的對比,不如說是它的衍展,其音調是從主部直接分離出來的。展開部是充分展示標題所示的“夢幻與熱情”部分。開始,用主部和副都主題的素材揭示了“理想情人”的形象在藝術家身上產生的心靈騷動。一個三小節的突然休止之後,木管樂器又在G大調上完整地奏出了情人主題,在光怪陸離的幻境中,仿佛又一次見到了情人形象。藝術家時而信心百倍,時而萬念俱灰。最後,雙簧管奏出一支平靜的音調,樂隊不斷地賦於緊張的力度,在力量的集聚中,爆發出強有力的再現部。再現部省略了副部,而主部主題由於大大緊縮,形象也大為改觀,原先幻想與渴望變成了不顧一切的追求與瘋狂。但是,這種堂·吉訶德式的狂熱畢竟是非現實的臆想,尾聲中出現的情人主題,並沒有因為主人公的熱情而變得親近、溫柔,她依然是那麼遙遠,叫人難以捉摸。

2. Fantastic Symphony: A Ball; Allegro Non Troppo


第二樂章:舞會。“在豪華、喧鬧的節日舞會上,他進見了心愛的情人。”

樂曲為圓舞曲形式,在交響曲中引入圓舞曲在當時可謂破例。這個用復三部曲式構成的樂章,基本上被華麗的圓舞曲氣氛籠罩着,由於管弦樂隊加進了兩架豎琴,音樂色彩更顯光彩。甜蜜而溫柔的圓舞曲主題最早是在小捉琴聲部中出現的:在喧譁的舞會和華貴的人群中,年輕的藝術家還在思念着愛人。忽然,他仿佛在人群中看到了她,優美的圓舞曲變成了“固定樂思”── 情人的音調,這裡,柏遼茲巧妙地改變了“固定樂思”原來的節奏與和聲,讓它與圓舞曲融為一體,顯出盎然的趣味。藝術家到處尋覓情人的幻影,就像羅密歐在凱普賴特家族的舞會上專心於朱麗葉而無心跳舞那樣。接着,音樂又回到圓舞曲的主題,儘管配器比原先更為堂皇,但藝術家此時已經興味索然了。尾聲中,“固定樂思”又一次出現,情人的形象如同時隱時現的幽靈尾隨着藝術家。

3. Fantastic Symphony: In The Fields; Adagio


第三樂章:田野景色。“夏日鄉村的黃昏,他聽到兩支牧笛呼應地吹奏。這牧笛二重奏,這景致,這隨着微風吹拂的颯颯樹葉以及不久前他曾發現的一線希望之光等等,結合在一起慰藉着他的心,使他感到異乎尋常的安寧,他的思想增添一種更為明朗的色彩...但她又出現了,他的心一下子收縮起來,不祥的預感折磨着他 ── 假如她欺騙了他...一個牧童又吹起那純樸的音調,另一個卻不再應和了。夕陽落去...遠處傳來隆隆的雷聲...孤獨...沉寂...”

這一樂章是柏遼茲創作中最富于田園意境的傑作,它不象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以優美的旋律取勝。就旋律本身而言,引子中雙簧管與英國管代表兩支牧笛的對答,可說是單調。然而,對聽慣了阿爾卑斯山的牧笛和號角的人們來說,卻非常親切。同時,用它來象徵男女青年在田園的對答,正是恰到好處。正如舒曼所說:“柏遼茲的旋律,幾乎每個音都非常強烈...他的旋律不光是用耳朵聽的。若不用內心情感來領會,就不能了解他們。” 接着,由小提琴和長笛唱出的主要主題注入了田園靜謐的氣氛。但隨着樂句逐步緊縮,音調不斷升騰,寧靜、和平的氣氛總是蘊含着鬱鬱寡歡的情調: 在恬靜的鄉間,藝術家仍然擺脫不了情人意象的騷擾。樂章的中段,“固定樂思”又以新的形式出現了,這次它的音調帶有宣敘性質,由獨奏長笛和雙簧管用高八度吹出,好象藝術家在矛盾之中進行着嚴峻的思辨。在復三部曲式再現時,伴奏音型更為動盪,甚至主題的調性也出現在不穩定的屬調(c大調)上(通常應在原調上再現),當主題最後返回原調時,它又與代表情人形象的“固定樂思”融合起來了。尾聲中,孤獨的牧笛又吹起,但再也沒人呼應,只聽得遠處隆隆的雷聲...

4. Fantastic Symphony : March To The Scaffold; Allegro Non Troppo


第四樂章:赴刑進行曲。“他夢見自己殺死了情人,被判處死刑,在時而陰森冷酷,時而莊嚴輝煌的進行曲中押往刑場,沉重的步伐夾雜着嘈鬧喧囂的叫喊聲。最後,情人的主題再次出現,這仿佛是愛情的最後念頭,但立即又被致命的一擊所打斷。”

為了烘托陰森可畏的赴刑場面,柏遼茲在這個樂章中啟用了大量的銅管樂器和打擊樂器,即使是弦樂也把重筆放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上,樂曲依然用復三部曲式結構。樂曲一開始就製造了一種嚴峻的氣氛,令人難以忘卻,就象充滿殺氣的行刑隊伍由運而近地走來。柏遼茲用獨特的節奏故意寫成一個歪扭、斜向的主題,來表現藝術家變態的倔強形象。這個主題在反覆中頻繁地變換對位和配器方式,使這一形象不斷得以強化: 在音響的集聚中,全體銅管樂在中段奏出一個雄壯、光燦的新主題,其中也不乏兇狠與殘暴,它迸一步喧染了殺氣騰騰的恐怖氣氛: 動力性的再現大大緊縮了第一部分的結構,樂曲被猛烈地推向高潮。在這個樂章結尾,孤獨的單簧管又一吹奏出情人主題(“固定樂思”),還沒等它奏完,樂隊就給予致命一擊,在銅管樂和打擊樂交織的轟鳴中,藝術家被處以極刑。

5. Fantastic Symphony: Dream Of A Witches' Sabbath; Larghetto; Allegro


第五樂章:妖魔夜宴的夢。“他發現自己墮入妖魔的宴會中,成群的幽靈、鬼怪為了埋葬他而聚集在一起。怪異的喧囂、呻吟、獰笑、叫喊混雜一片。情人的主題又出現了,但它已失去了原先清高和羞怯的性格,變得鄙俗、醜惡。她也來參加這陰間的狂歡了,迎接她的是歡樂的嚎叫...她參加到惡魔的狂歡行列之中...喪鐘響了,《憤怒的日子》的詼諧歌調出現繼而和魔怪的輪舞混合在一起。”

這是一個怪誕的幻想樂章,處處充塞喧囂、刺耳的音響。一開始,弦樂器在高音區發出尖銳的顫音和震音、銅管樂器的怒吼、高音木管的尖叫,一下子把人們帶進一個恐怖的氣氛之中。不久,單簧管在打擊樂的伴奏下,用怪異的調子吹出情人主題 ── “固定樂思”,立即引起眾魔鬼狂熱的嗥叫。接着,情人主題在倚音和顫音的囊裹下變成了粗野的舞曲: 喪鐘響了,末日來臨了,大管與大號威嚴地吹響了中世紀的聖歌《憤怒的日子》。 但是,神聖的歌曲並沒有壓住邪氣,相反,惡作劇般地引出了《魔怪的輪舞》,用賦格手法寫成的狂亂舞曲,用對位手法與聖歌《憤怒的日子》扯在一起,表現了作者對天主教的諷刺。 在旋風般的狂舞中,柏遼茲使出了配器“絕技” ── 用提琴的弓背擊奏琴弦,來模擬骷髏舞蹈屍骨相碰的聲響,交響曲就在群魔亂舞的景象中結束。

 

原帖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原創原唱】原創歌曲《思鄉的雪花》(
2007: 老北青、小百合、老黑魚新春奉獻:【配
2006: Jianghe:民族火藥 vs 美聲洋槍
2006: 飯飛揚:歐美最新流行榜之TO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