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萬維讀者網 > 高山流水 > 帖子
樂歌,曉輝,海石聯手製作 樂史詩<<太行山上>>觀後感
送交者: laozhongguancun 2009年07月12日12:00:24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音樂史詩<<太行山上>>觀後感

接近中國國慶六十周年,中國電視電影幾乎全是戰爭片,單看家人帶回來的封面,全是一水的國防綠,戰爭場面殘酷的近身搏鬥夠強勁、夠激烈、看得心能提到嗓子眼兒。上周又看了樂歌編輯的《太行山上》,同樣感覺攝人心魄。 

 樂歌為什麼劃那麼大的力量和費那麼多的時間來編輯這部MTV,他說:“對抗戰的紀念,為什麼如此來情緒,主要有一個不了的情節-《南京大屠殺》!這個民族的傷痛,自八十年代早期知道到這事到如今,看過幾個版本的電影,和太多的資料介紹。每次想起都讓人憤怒不已,而淚流滿襟。而可恨的是當代日本右翼集團,總是變着法子否定這個他們的祖先對中華民族犯下的鐵證如山,反人類的滔天大罪。倭人歷史上沒少受中華民族的恩惠-包括語言, 文化,經濟,科技, 工藝等。可他們總是恩將仇報, 自明朝中後期以來, 卻不斷犯我中華。明亡於清,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長期的在沿海地區對倭戰事, 造成國庫空虛,致使對滿清的進犯無力抵擋,繼而明亡 (孫中山革命的口號也是“反清復明”)。到1937年7月7日,日寇更是以滅亡中國為直接目的而傾全力開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產生於抗戰時期,就是當時情況十分危機的真實寫照。以上這些就是編輯製作《熱血抗戰》與《太行山上》的最直接動機。“

 音樂片《太行山上》是樂歌,曉輝,海石合作的力作。內容和表現手法是醒目的、鮮活的、感同身受的,《太行山上》讓我們出離震撼。我在猜想《太行山上》絕大多數的鏡頭也許都是樂歌從各類戰爭片中摘錄出來的比如八路戰士的戰旗、盧溝橋的歷史鏡頭、平型關戰役、朱德林彪等鏡頭、再比如烽火硝煙的戰爭場面、日本軍官的軍裝、佩刀、寒光閃閃的槍刺、等都是精工剪輯製作,特別是山東太原娘子關戰役,拉槍栓叮噹作響。 這部音樂史詩體現了我們能夠掌握的軍事常識、有藝術的真實。 尤其是八路與鬼子肉搏的場面,太精心動魄、太超出想像了。

曉輝演唱的《太行山上》在黃土嶺戰役中作為背景音樂出現。

最後的《太行山上》大合唱是海石的畫面設計,歌聲隨着中國抗日將領的鏡頭拉開序幕。這是何等振奮人心的一個大合唱!這是何等該讓人振奮的作品!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  

整部MTV在畫面切換上還有些生硬但是暇不掩瑜,今天我想寫它就是因為我認真看了N遍,我真的喜愛它。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董龍璨作曲新歌《攜起雙手,風雨同行》
2008: 永恆的相依 曲/配器/演奏:我愛微風 詞/
2006: 廣播小品『老地主的發家史』 編劇:勤
2006: 水雲間:鋼琴曲Connie's butterfly
2005: 7forks:賣花姑娘旋律來自Clementine
2005: 我也來民歌一把--- 牧羊曲---雖然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