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萬維讀者網 > 高山流水 > 帖子
【山慶】現代京劇《黛諾》選段“山風吹來一陣陣”by菊舍
送交者: 新竹 2010年04月22日11:12:11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高山歌聲一陣陣

一陣歌聲千縷情

五年成就共歡慶

拳拳思鄉遊子心

 

關肅霜老師的這段南梆子是現代京劇經典段子之一,據說當年紅極一時,人人爭相傳唱。幾年前就唱過了,可惜那時沒有伴奏,用的是原唱消音,效果不佳。好不容易找到了伴奏,可缺了那段獨具雲南特色的過門。這不,拆東牆補西牆,用個老版本的開頭,山風就一陣陣吹過來了。祝各位聽戲愉快!

 

 


【南梆子】
山風吹來一陣陣,一陣山風千根藤,
根根藤子齊擺動,歸來鄉音更動人。
山下學習一月整,眼也亮來心也明,
黛諾得救心歡慶,只是難捨我與高山千縷情!
紅旗躍上高山嶺,思鄉情義添幾分,
指望家鄉早改變,遍地山歌遍地春。
越思越想心振奮,家鄉啊,你可知我對這山山嶺嶺一片心!

京劇《黛諾》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創作的一部京劇現代戲。金素秋、魯凝、吳楓據電影劇本《景頗姑娘》改編,是關肅霜的代表作之一。關肅霜塑造的黛諾形象真實動人,尤以音樂唱腔最有成就,關肅霜演唱的這段[南梆子]巧妙地揉入景頗民歌的旋律,聽來甜美抒情。

劇情介紹:五十年代初,雲南景頗族姑娘黛諾與男青年勒丁相愛。鄰寨的勒亂勾結山官,欲強搶黛諾。黛諾逃脫並投奔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學習、訓練,黛諾以嶄新的面貌隨民族工作隊一起回鄉開展工作。在家鄉,黛諾與工作隊配合,對代表封建宗法勢力的山官及山官制度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同時用事實教育、爭取了有糊塗意識的老人文帥,並進而團結了大批群眾。經過鬥爭,景頗村寨團結一心,舉黛諾為領導,大家共建美好幸福的新家園。

關肅霜(1928——1992),滿族人。祖籍湖北江陵,生於武漢。父親關永齋,是京劇鼓師。自幼受到藝術薰陶,父親教她唱《女起解》、《賀後罵殿》,8歲起開始練功,15歲時,拜戴綺霞、王韻武為師。她刻苦練功,不但學習花旦戲,還學習老生戲、花臉戲、小生戲、武生戲和老旦戲,並注意向話劇、楚劇、漢劇和雜技演員學習表演。16歲在漢口第一次登台演出《虹霓關》,前演夫人,後演丫環,初露鋒芒。1946年隨師到上海搭班,在連台本戲《蜀山劍俠傳》中扮演俠女,能唱能演,能翻能打。她的武打表演,在當時上海劇壇引起轟動。1949年到昆明。關肅霜在藝術上勇於革新創作,多年來,她塑造了白素貞、小青、穆桂英、楊排風、陳秀英、謝瑤環、黛諾、葉娘、娜蒂秀等古代和現代及少數民族婦女形象,顯示出她多方面的表演才能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現代京劇《黛諾》是她主演的具有雲南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主要劇目。傳統劇目《鐵弓緣》,集中體現了關肅霜的藝術成就。

(ZT) www.jingjuok.com “戲友評戲” sehr gut: 值得注意的是,這段南梆子開始的過門和傳統戲的大不相同!沒有鑼鼓點,沒有華麗的長過門,而是類似於散板的山歌旋律舒緩地奏出。第二句“一陣山風千根藤” 的“根”字用了一個小腔--------有人說是“哭腔”,也不無道理,因為實際是從“哭頭”里化出來的,然而出奇之處在於用來表現歡快的情緒,真是大膽的創意!在“家鄉啊”的“啊”字後也有類似的處理……

底下是黛諾自述近況,相對平實,在“黛諾得救心歡慶”後,主人公再也抑止不住心頭的喜悅,深情而又豪邁地唱出了“只是難捨我與高山千縷情!”,在“情”字後面甩了一個南梆子中罕見的長腔,以雲南山歌的旋律唱出,而收音又非常自然地歸於眼上,給人以無限美感的音樂享受!

“千縷情”後胡琴奏了一個花過門,感情趨於激越,因為“紅旗躍上高山頂”了,終於解放了,“指望家鄉早改變”,“遍地山歌遍地春”——青春少女對新制度、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賀高山四周年】《化蝶》BY 紅樂坊/時
2009: 【賀高山四周年】 《校花》 kdwanwan
2008: 【高山三周年壇慶】《清晨, 我們踏上小
2008: 《高山流水三周年壇慶》 獻唱《天路
2007: 胡楊~:*額愛《蘭花花》
2007: 說實話綠營里真有不少飆歌高手,開唱時
2006: 我幫你把文字拷過來,如想聽音樂,還是要
2006: 似水柔情:光輝照兒永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