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万维读者网 > 高山流水 > 帖子
铁树原创《别》(新版) 洛城歌者演唱
送交者: tieshu 2005年12月22日22:07:22 于 [高山流水] 发送悄悄话


《别》
作者:吴奔星

你走了,
没有留下地址,
只留下一串笑容,
在夕阳里。

你走了,
没有和谁说起,
只留下一双眼睛,
在露珠里。

你走了,
没有说去哪里,
只留下一排影子,
在小河里。

你走了,
笑容融化在夕阳里,
眼睛动荡在露珠里,
影子(呵)摇晃在小河里。

哪里都有夕阳,
哪里都有露珠,
哪里都有小河,
你走了,
(却)留下了整个的你。

 

《别》的缘分

天晓得为什么俺和《别》这么缘分难断。

著名诗人、学者吴奔星的诗《别》发表于《诗刊》82年第四期,那时他69岁。铁树读到这首诗时,风华正茂,不知吴奔星是何许人也,一眼瞄过,喜欢而记下。

她是那样平和又沁人心腑,过目难忘。夕阳里的笑容,露珠里的眼睛,小河里的身影,离别原来也可以写得那么美,那么潇洒,那么令人回味无穷。到了美国,在一个party上读到《奔星集》,方知吴老原来是作品等身的大诗人,难怪一首小诗写得那么不同一般。

想起来给这首诗配上音乐,大概是90年代中期了,是中断写歌10多年后, “正儿八经”写的第一首歌,也是第一次没有自己写歌词。99年回国,在南京,老同学们唱卡拉OK为俺送行,俺一个歌也唱不来,十分狼狈,只好清唱了这首《别》算是答谢。效果还不错,连旁边一拨不认识的人(歌唱得无可挑剔)也大声叫好,顿时把俺那看不见影的信心给提高了一寸,甚是感激!遗憾的是那时不知道吴老先生就在南京,错过了去拜访的机会。

后来又多次修改,请过两位专家作伴奏都被婉拒。俺也没脾气, 还是水平不够啊。

2004年4月,吴老先生在南京仙逝。 这条消息在最短的时间内,跨越高山海洋,出现在家门口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网站上。这个小网站曾经收藏了俺最初的三首歌, 也是这个小网站让俺知道吴老原来就在南京工作。冥冥之中,你不能不问自己,世界上的中文网站数不胜数,刊登吴老逝世的消息的网站凤毛棱角,为什么偏偏就在自己家门口的网站出现了?

找出了埋藏了多年的歌谱,自己哼哼,还是蛮动听的啊。于是再次下决心请专家作伴奏。这次找到了洛城歌者,一个信奉“好配器能让丑树结美果”名言的音乐制作人,俺这棵丑树终于有机会美一美了!

在洛城歌者的帮助下,歌曲又经历了了几次修改,最后由洛城歌者配器并演唱,去年十一月在网上发布。这次为了上高山,他又特意重新录制了这首歌,使录音效果更加完美。在此再次表示感谢!同时感谢网友思雨友情制作flash, 这是她的第一个flash作品。

顺便再说点“尾声”。“尾声”之一:俺家领导对俺写歌向来睁只眼闭只眼,有一天突然两只眼都睁开了,带回来一篇从网上打印下来的文章说:看看你的歌被别人引用到哪里去了。得,白纸黑字,罪证确凿!一目十行扫过,嘿嘿嘿,原来还真有人听这歌,觉得是为自己写的。虽说引用的地方不是俺希望的,可看到自己的歌被引用,多少也有点象科学论文被别人引用一样,蛮开心。至于别人如何理解,俺就不能控制了,俺只是帮吴老先生把这首诗传播得稍微远了一点而已,还望领导“明鉴”。

之二:今年夏天,俺在南京和这首歌的第一试唱者(未见过面的网友)不期而遇,于是相约一起去赴吴奔星的儿子吴心海先生设下的午餐。那顿午餐十分有趣、难忘,这位网友为自己失去了这《别》的首唱权而颇有些“遗憾”,可惜洛城歌者不在,要不,这因《别》而聚的party就全了,那又该是怎样的缘分!

据吴心海介绍说,有很多人问过吴老这首诗是为什么而写?爱情、友情还是别的什么?吴老从来没有回答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你喜欢,有自己的理解就足够了,不是吗?

假如不是因为《别》,不是因为写歌,生活中就没有了这段乐趣。作为业余写歌人,写歌的过程可能远比写出来的歌要更有趣。所以俺也要大叫一声,铁树,你知足吧(ZT)!:-)

原帖链接:http://bbs2.creaders.net/music/messages/165330.html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