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万维读者网 > 高山流水 > 帖子
木然:老歌老故事之:吹不熄的太阳
送交者: 木然 2005年11月18日10:15:52 于 [高山流水] 发送悄悄话

  冬日的这个周末,我驾着车漫无目的地在上下城穿梭。朋友在电话里与我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我们的话题关于老歌,从二十年代一路数来,每一首老歌都是故事。

  傍晚回到家里,从古朴的木柜翻出几张黑胶唱片,当唱机臂轻轻放下的时候,那些老歌老故事,柔着咖啡的香味,在房间里弥漫。此情此景,令我萌生写下这些故事,这就是我开设“老歌老故事”栏目的由来。


               心上的人儿
               有笑的脸庞
               她曾在深秋,给我春光
               心上的人儿
               有多少宝藏
               她能在黑夜,给我太阳
               我不能够给谁夺走仅有的春光
               我不能够让谁吹熄胸中的太阳
               心上的人儿
               你不要悲伤
               愿你的笑容,永远那样
                    ――陈歌辛:《永远的微笑》

  很久就想写这首歌。

  第一次听《永远的微笑》是初中,那时根本不知道陈歌辛。记得那个暑假里,我们兄姐几个翻来覆去地听着同一首歌。所着迷的,是周璇那把轻轻袅袅的嗓音,明丽而干净。

  上高中那年,同座的女孩送我一张蔡琴的唱片,才知道周璇之外,还有这样完全不同风格的演绎。说实话,我更喜欢蔡琴声韵里那份成熟,那种直达心灵的表述。躲无法躲,直至如今。

  曾有好几位歌手唱过这首歌。像李心洁、潘迪华、柯以敏、还有罗大佑。

  如果要一一评价,李心洁唱得很单纯。她的声音毫无装饰,让你想起在街的某个拐弯的地方,一袭白衣的女孩从阳光里盈盈走来,让你很舒心,毫无负担,就是那种感觉。

  我的朋友告诉我,她更喜欢潘迪华的演唱。这些天我找岀潘迪华的CD,反复听了几次,感觉一如从前。或许她唱得太过沉静,太过刻求完美,完美到连气音都无法找出一丁点儿可挑剔的地方,所缺少的,是令听者失去了那种一下子“愣”住的窒息,这是她不如蔡琴的地方。

  对潘迪华的歌,历来的感觉是,没有特别的好或不好,本来“缺少大气”这几个字是不能用在歌手身上的,但她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相反,柯以敏就可用“大气”两字来概括。

  在我印象中,柯以敏没有唱过《永远的微笑》,但原在上海990电台当过主持的朋友很肯定地告诉我,她说柯以敏把这首歌演绎得很好很好,配器部分更趋完美,既然这么肯定,我想《永远的微笑》有柯以敏版应该是错不了的,可惜我没有听过。

  除了以上提到的,还有风飞飞版,据说还有李纹版,我想这些都不是我所关心的,因为不值得。

  但是,《永远的微笑》应该有罗大佑版。今年春节我在广州天河书城买到罗大佑“北京-香港演唱会”的DVD,同样是这首歌,却让我伤感让我感慨让我恍恍惚惚。好像就是眨眼间,那个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的光阴故事,就这样远远的走了。然后,我们开始老了,大佑的歌声,更加孤独悲怆充满使命。

  其实何止是我,以及我们,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呢?

  半个世纪后,台湾作家龙应台在上海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作者陈钢:“你晓得三十年代一首老歌叫《永远的微笑》?那是我母亲爱唱的歌。当我只有两个酱油瓶那么高,拉着她裙角跟她上菜场时,她唱这支歌;到现在她白发苍苍我得牵着她的手带她过马路了,她仍旧唱这支歌,唱的时候眼睛闪着我所熟悉的年轻的光芒。这样的一支歌,随时随地可以勾出我的眼泪来,它使我想起母亲的垂垂老矣,更想起那留不住的栀子花香少年时。”

  龙应台说完这番话,陈钢将两手搭上琴键,音乐像雨点打进池塘一样淌开。他告诉龙应台,“当然知道,这首歌是我父亲当年写给我母亲的曲子。”

  龙应台在《上海的一日》里这样写道:“他低着头弹琴。我难以知道他心情的流动,但是钢琴声使我晕眩,如立深渊边缘:一支歌,像一条河,也有它的流域。乘着歌声的翅膀,飞越海峡,穿过半个世纪的冉冉光阴、穿过深不可测的历史漩涡,我竟然来到这支歌涌动的源头,在上海一架钢琴边。”

 《永远的微笑》不只是一首歌,也是陈钢父母坚贞爱情的凝结。

  陈钢说,这首歌是他的父亲陈歌辛为母亲勾画的一幅音乐素描。“爸爸说,妈妈像蒙娜丽莎。她有圆圆的、蒙娜丽莎式的‘笑的脸庞’;她,有那望不到底的、蒙娜丽莎式的‘心的宝藏’。她是爸爸‘深秋的春光’和‘黑夜的太阳’……”

  1934年,年仅17岁的上海吴宫饭店大经理的干金小姐金娇丽,嫁给了比他大三岁的音乐老师,一位风流倜傥、目空一切的穷书生。

  金娇丽认识陈歌辛时只有十六岁,她是学校的校花,且在新新公司楼上的玻璃电台担任播音员,还频频在话剧舞台上出演。她在家书中这样写道:“我们是师生恋。我对他的第一个印象好的是,他在上课时穿了一件熨得很平整的淡蓝竹布长衫,而且半件已洗刷得发白了。我喜欢上了这英俊青年,认为他‘穷’就是好!”

  新婚的生活满足而甜蜜。在那华格臬路(现宁海西路)的老屋里,幽雅动听的天籁之音不绝于耳。陈歌辛或用他低沉浑厚的男中音演唱《伏尔加船夫曲》,或端坐于琴前,演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那飘忽的钢琴声飘落在远远的街头,深远而情长。

  这筑爱情之窝,温馨而安逸,不但令陈歌辛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而且还与金娇丽创造了四个小生命。

  至今我们听到的《恭喜恭喜》、《梦中人 》、《玫瑰玫瑰我爱你》、《花样的年华》、《苏州河边》、《凤凰于飞》、《永远的微笑》、《蔷薇处处开》、《夜上海 》、《三轮车上的小姐》,以及《不变的心》、《初恋女》、《渔家女》、《小小洞房》等等,无一不是出自陈歌辛的手。可以说,他是中国流行歌曲之父。

              “我不能够给谁夺走仅有的春光,
               我不能够让谁吹熄心中的太阳……”

  这组优美对称的歌词,于陈歌辛来说是那样苍白无力。他好像已预感到生命的短暂,春光的仅有。他似乎预感到生命中的太阳,会被飓风吹熄。

  这种预感不幸言中,这不只是陈歌辛一架的悲剧,也是中国的悲剧。

  1957年在中国发生的那场“反右”运动,终于殃及陈歌辛。他被发配到安徽白茅岭,其时四十出头的金娇丽,在上海带着四个孩子,用微薄的抄谱收入,肩负起支撑整个家庭的重任。

  为了让陈歌辛感受他的太阳,金娇丽用频传的家书,遥递妻子的温暖。到了每年的春节,她会孤身在铺盖着漫天大雪的山路上跌跌撞撞,跟着一辆独轮牛车步行八十里,为的只是能见到她朝思暮想的丈夫。

  金娇丽说“盼见亲人心切,面对面相见却不相识。他竟然瘦削得只剩下了一个高鼻梁。见此情,我的泪水直往肚里吞……相聚一夜,诉不尽的情。我们没条件像在家里时那样对饮红茶,谈天说地;只能苦中作乐,用刚洗过套鞋的泥水放在小铅桶里煮滚而饮,也就够满足了。茶未喝完,队里的哨子吹响了,让家属们搭乘他们的汽车去赶火车。此时此刻难分难离,但必须走呀! 我,一路哭到家……”

  1961年初的一个冬夜里,金娇丽正准备带上最小的孩子去安徽探望丈夫,岂知行前被突然告知:陈歌辛在1月25日因“心力衰竭”而身亡。这一声晴天霹雳,令金娇丽魂魄顿失。“那是个风雨交加、寒风凛冽的冬夜。凄风急雨拍打着门窗,那惨淡的拍打声,犹如丧钟般地敲着我的心。我拖着疲惫的身心下班回家,见到桌上放着一封从安徽白茅岭寄来的信,兴奋之极,希望送来佳音。快快拆看,不料惊悉恶噩! 歌辛已于1月25日逝世! 一颗明星陨落了! 我痛不欲生,欲哭无泪,泪水在心底淌成了血水! 他走得这么早!走得这么惨! 才壮年四十六岁就早殁了……”

  1962年10月,断肠人又一次来到白茅岭。“秋风扫落叶,满天的黄昏,披着一身退了色的晚霞,将辉煌的成就和深重的苦难全都锁在那土地里了! 目的地到了。见不到亲人倍伤心! 为什么我的人不在了?! 朋友们陪我找到那没有墓碑的墓地,我扑向坟上哭断肠。呼天不应,叫地不理。我饮尽了人间的杯杯苦酒,背负着生命中无数的愁苦,为的是他能有一天回到故里。可是,他等不及吻一下小儿子便撒手而去。他最后留下的是一盏煤油灯和唯一的一句叮咛——你要保重……”

  金娇丽此行带去一只小小木箱,捡回了陈歌辛二百零六根遗骨回乡安葬。坟前树了松柏,立了墓碑,却不幸在“文革”中再被盗掘。

  时光回到1997年,地点在上海衡山路811号。这是三十年代法国百代唱片公司在上海开设的录音棚――小红楼。金娇丽带着他的儿孙们来到这里,她特意用周璇当年的话筒,录了一个《永远的微笑》,录完之后,她的子女随后一起合唱,这是他们送给金娇丽八十大寿最珍惜的礼物。

  可惜,今日的小红楼,已被改成餐厅兼作酒吧。这座曾令多少音乐人梦萦的建筑,现在关于音乐的元素,一些老唱机老设备,都被当作道具,罩在今日上海午夜的灯红酒绿里。

  往事如烟,那吹不熄的太阳,你在哪里?

  好在还有罗大佑。

  2002年,大佑在北京“围炉”跨年音乐晚会开始前的记者招待会上演唱了《永远的微笑》。他说:“音乐的力量真的很大,陈先生不会想到,50年前他留下的这首歌,会这样感动50年后的另一个作曲家。如果50年后,也有人能这样唱我的歌,那才是我真正的成功。”

  噢,这不变的歌,让我们看到那不熄的太阳。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