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为了方便存档、查询,在这里开个主贴,重贴一下我在潘才子歌集下面的跟贴。
请班长帮忙存档,谢谢了。也欢迎高山朋友们讨论、指正。
原创答问 - 应用蓝调和西方音乐
潘才子在我昨天歌集的跟贴里,问了下面的问题。我一时没有时间回答,现在跟你的贴讲讲我的粗浅看法。欢迎潘才子和其他山友们讨论、指正。
潘才子的“原创提问”:祝贺老乡的成果展(建外:老乡,哪儿的老乡?嘿嘿)!你好象受西方音乐例如blues、Jazz影响很深 该怎样学习才能把它们的技巧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呢?我自己很喜欢乡村音乐,开车时收听的就是country music station。可至今为止,我的作品里还无乡村音乐的影子。倒是在《母亲在天堂》的结尾句用到些jazz与blues的味道。但我听jazz、与blues的时间很少呀。所以纳闷。
建外:潘才子在高山算是作曲大师了,要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可真有点班门弄斧啊。不过这个问题很基本、也很重要,写点体会对我自己也是个好的总结、学习的机会。现在根据我学到的一点点流行歌的乐理知识,将我的想法盘托出了。高山朋友们里面,有很多比我知道得多的专业、半专业音乐人士,有说得不正确的地方,希望朋友们指正。
我自己的观点,撇开谁好谁坏的比较不说,中国传统的音乐一般是开朗的、单线、静态的,而西方现代音乐(主要指流行味的蓝调、爵士和滚石这个家庭)则有很强的低沉感、立体感、动态感。以我写的歌“夏夜捉鱼”和“你可要走好,娘”为例:“捉鱼”是首典型的中国特色的歌,如果只是演唱、用单音乐器伴奏(中国的传统做法),它很明显有一种明朗的、单线的、静态的美。“娘”歌是仿照美国蓝调写的,演唱、用吉他伴奏,由于它借用了丰富的有低高音的吉他和弦,及自动往前推进的“和弦进程(变换)”,整个歌就显得很有立体感(丰富的低高音)和动态感(迫切的和弦进展)。我的歌集链接:http://bbs.creaders.net/music/bbsviewer.php?trd_id=316971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仔细分析一下歌谱,答案其实很简单。“捉鱼”歌是典型的中国民间五音大调(135为主要音),主要音型/主题是5612 6165 3333,起音和止音一般是5和3。而“娘”歌用的是蓝调的五音小调(613为主要音,蓝调还有一个第六音,在此不提及),主要音型是356 166,止音总是伤感的6音。
因为主要用大调旋律,“捉鱼”歌就显得很舒畅、开阔。而“娘”歌用了小调旋律,歌就显得伤感、低沉。除了旋律的大小调的区别以外,“捉鱼”歌在旋律的进程上,除了音符上的起伏,没有特别的要求。而“娘”歌,则要尽量去符合蓝调的旋律/和弦进程。也就是说,去符合CFGC(用主音音符来代表:1451)这个进程(为什么蓝调用的是145这三个大调和弦,解释在此省略),蓝调的音符旋律上的CFGC进程和吉他伴奏上的CFGC进程,造成一种自我推动的力量,使这个歌有明显的起伏、推进的动态感。
除了音阶、和弦进程以外,蓝调的另一个特点是弱拍起唱,也就说从第二拍或第四拍开始一个句子的演唱 – 这种节奏来自非洲音乐,有种催人起舞的感觉。关于蓝调有一句名言:蓝调就是三个和弦加上真理(Blues is three chords and the truth),除了曲调的直白、简洁,词的写作上也要求真情实感、直抒胸臆,生活化、口语化。一般的说法,爵士、滚石乐是由蓝调派生出来的,基本的东西很相似。西方乡村音乐、民间音乐,也都有类似的蓝调和弦进程,我自己对这些音乐类型也没什么研究,这里就不细说了。
所以,我的看法,要将歌写得有蓝调、爵士、摇滚味,起点是应用蓝调的音阶(主要是五音小调)、和弦进程(主要是CFGC)。在节奏上来说,用弱拍起音。当然,尽管爵士、滚石乐的基石是蓝调(五音小调,CFGC进程),爵士在音阶上用很多半音,节奏上变成了“摇摆”。滚石音阶则大众化了(除了和弦进程、吉他solo,还有蓝调的影子,旋律就很流行味了)。我歌集里的“过年”歌,节奏、旋律都有点爵士味,你可以去听听。
(注:这个帖子是即兴写的,没有用谷歌,嘿嘿。)
原跟贴连接:http://bbs.creaders.net/music/bbsviewer.php?btrd_id=346214&btrd_trd_id=317254
送交者: 建外N号 2008月12月25日11:19:42 于 [高山流水] 发送悄悄话
回 答:【高山原创风】Panomax原创歌曲精选集 由 panomax 于2008-12-25 09:0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