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萬維讀者網 > 高山流水 > 帖子
洛歌音樂製作回望之七《軍嫂頌》
送交者: 洛歌 2009年09月25日17:19:55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下載

 

全國百名好軍嫂事跡摘登

 

 韓素雲,1961年生,山東省汶上縣南旺鎮十里閘東村人。

  1995年2月成為廣西憑祥市夏石鎮財政所正式職工,同時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1995年5月到廣西憑祥市財政局工作,1996年5月起任辦公室副主任。1997年3月調到廣西南寧市財政局工作。

  為支持在廣西南寧軍分區服役的丈夫獻身國防事業,結婚後多年一人挑起9口之家的生產、生活重擔,既要照料多病的祖母、公婆,又要照顧雙目幾乎失明的小叔和上學的雙胞胎小姑,還耕種着12畝責任田。由於長期過度的勞累,患了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症,卻屢向丈夫報一家老小平安。

  

曾被評為全國、廣西、山東省"三八"紅旗手,山東濟寧"愛國擁軍模範",被譽為"好軍嫂"。1994年被中共山東省委、省政府授予"模範軍屬"稱號。1995年1月被授予山東省首屆"關心國防建設新聞人物"稱號。1995年2月當選為廣西十大女傑。1995年3月被國家民政部、解放軍總政治部授予"優秀軍人妻子"榮譽稱號和二級英模獎章,同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並被憑祥市錄用為國家幹部。曾榮獲"廣西壯族自治區勞動模範","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勞動模範。

  2009年9月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丈夫:倪效武,邊防軍人,曾15次受到上級嘉獎,先後被評為班長標兵、排長標兵、優秀教員、優秀黨員、先進基層幹部並榮立二等功。1996年5月調到南寧市新城區武裝部工作。2008年1月轉業到廣西自治區建設廳工作。  

王青:不斷迎接挑戰的女縣長

  王青,新疆額敏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新疆軍區某部政委李清泉的妻子,1985 年結婚。

  1991年,王青放棄原本非常舒適的工作環境,隨軍來到經濟落後、條件艱苦的新疆托里縣,成為縣委機關工委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在3年時間裡,她連續兩年被縣委表彰為先進工作者。1994年4月被破格提拔為縣婦聯副主席。

  1996年,因丈夫工作變動,王青再次離開熟悉的崗位,調到額敏縣委,成了一名普通幹部。但王青沒有感到失落,而是從頭學起,從頭干起,業務能力很快得到提高,她先後5次被上級表彰為先進工作者。1999年9月,她被任命為縣委正科級組織員兼幹部室主任;2002年,被任命為縣紀檢委副書記;今年1月,又以高票當選為額敏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在工作中,王青堅持講黨性,講原則,敢於與不正之風作鬥爭,在群眾中樹立了清正廉潔的形象。2002年冬,王青在考察幹部時,將一名政績不好、群眾基礎差的幹部列為不合格幹部。這名幹部聽說後,找到王青的辦公室,警告她做事情要給自己留後路,個別領導也暗示王青不要太認真。但王青沒有退讓,那名幹部最終沒有得到提拔使用。

  王青利用在縣委工作的便利條件,想方設法為邊防官兵排憂解難,幾年來先後幫助10餘名隨軍家屬安排了工作,還為不少轉業的邊防幹部聯繫了工作。

  

  施娟:瘦弱雙肩挑起家庭重擔

  施娟,廣東省湛江市地方稅務局霞山徵收管理分局人事監察科副科長,某部部隊長龔允沖的妻子,1986年結婚。

  結婚17年,施娟和龔允沖在一起的時間還不到3年。龔允沖一家10口人,奶奶雙目失明,癱瘓在床;父親因車禍肋骨受損傷;母親體弱多病;大弟殘疾;小弟患慢性肝炎;小妹受傷致殘。施娟勇敢地挑起家庭重擔,照顧一家老小,種好10 畝責任田。這些年,先後有4位親人病故,每次她都強忍悲痛,報喜不報憂,不讓丈夫為家裡的事分心。

  長期兩地分居和勞累使施娟落下了一身的病:偏頭痛,胃下垂,膽囊炎,慢性闌尾炎,肝臟也不好。1991年冬天的一個晚上,施娟突發高燒,半夜時病情加重,頭暈目眩。她用力推醒女兒,孩子哭着跑到大門口,但看門的老伯已鎖了鐵門回家了。那時風很大,天很冷,孩子大聲哭喊,但沒人聽到。孩子只好從鐵門下面往外爬,結果身子被卡住了,她脫掉棉衣才爬出門,叫人把施娟送進了醫院。

  1996年10月,施娟隨軍到了湛江,在湛江地稅局工作,一家人總算團圓了。但家還沒安好,龔允沖又上南沙守礁了,施娟沒有半點怨言。她努力鑽研業務,通過自學拿到了本科文憑。由於工作成績突出,她連續4年被湛江市稅務系統評為優秀公務員和先進工作者,2000年被湛江市婦聯評為“三八紅旗手”。   

  王金霞:下崗創業再展宏圖

  王金霞,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創美形象設計影視藝術學校校長,武警黃金指揮部某支隊中隊長白連臣的妻子,1997年結婚。

  1998年2月,內蒙古一建總公司進行人員分流,團委書記王金霞面臨抉擇:是留下來還是自己走出去闖出一條新路?此時丈夫進山施工聯繫不上。經過幾夜的輾轉思考,王金霞毅然選擇了主動下崗,踏上了艱難的創業之路。

  從小愛好畫畫的她,對美容和化妝有着濃厚的興趣,她決心在這方面搞出點名堂。為了提高美容技巧,她自費到西安和北京接受專業培訓。為了省錢,最艱苦的時候,兩元錢買的6個包子她要分3頓吃,渴了就喝自來水。半年後,王金霞終於開了一家小美容店。在隨後的幾年裡,她不斷拓展經營項目,擴大經營規模,最後創辦了創美形象設計影視藝術學校,經營面積由原來的20平方米發展到現在的1500多平方米。

  王金霞的學校對軍嫂、下崗職工和殘疾人學費優惠,對特困人員則免收學費。4年來,王金霞安置了20多名下崗職工和軍嫂,培養了800多名專業技術人才,為6000多人提供了形象設計服務。她的學校被呼和浩特市指定為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基地、進城務工青年培訓基地;她本人被全國婦聯命名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被內蒙古自治區評為全區進城務工青年良師益友。   

  姜君英:身患絕症不分丈夫心

  姜君英,南京軍區某海防團五連連長劉俊清的妻子,2000年結婚。

  劉俊清駐守在一個小島上。婚後不久,姜君英就隨了軍。正當她幸福地憧憬未來時,不幸降臨到她頭上。2001年2月,姜君英被確診患惡性腫瘤。為了不影響丈夫的工作,姜君英隱瞞了自己的病情,對丈夫撒了個謊,自己一個人回老家漯河治病去了。在醫院治療期間,劉俊清每次打電話找她,她都叫家人編個謊說她不在家。直到她病情惡化,劉俊清才知道實情。

  2001年4月,姜君英在漯河第一人民醫院動手術,76歲的老母親堅持要讓女婿回來簽字。姜君英撲在母親懷裡懇求道:“媽,俊清又不是醫生,他回來也沒什麼用,你就別難為他了。”看到姜君英苦苦相求,她母親淚流滿面同意了。

  治病期間,為了省下住院費,姜君英把藥水拿到表姐家,每天花5元錢請一個護士輸液。有時要從早上8點輸到晚上8點,加上經常嘔吐,雙腳水腫,姜君英非常痛苦,但每次丈夫打電話詢問病情,她都說頂得住。為了治病,姜君英經常一個人輾轉廈門、漯河和北京,先後做過大小手術13次,每次她都堅強地挺了過來。

  在軍委、總部首長的關心下,去年姜君英住進了解放軍總醫院,醫院派著名專家給她做了手術,使她的生命出現了奇蹟。她決心以更頑強的毅力與病魔作鬥爭。   

  姜華:用智慧塑造軍嫂新形象

  姜華,吉林《通化日報》頭版編輯兼記者,瀋陽軍區某部科長劉東的妻子, 1991年結婚。

  姜華結婚後,報社領導考慮到她的具體困難,多次想給她安排較輕鬆的工作,都被她謝絕。1999年,報社實現了辦公自動化,購置了報紙編排軟件系統,姜華第一個熟練掌握了這套系統。她先後參加了中文和新聞兩個專業的自學考試,順利拿到了這兩個專業的本科文憑。前不久,她又報考了吉林大學新聞系的在職研究生班,開始了新的學習。

  無論颳風下雨,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有新聞線索,姜華總是在“第一時間” 趕到現場。一次,為跟蹤報道農民春耕備種的情況,她主動要求到距市區160多公里的農村採訪。她把不到7個月大的孩子交給鄰居照看,採訪結束時,孩子餓得哭啞了嗓子。孩子入托前,這樣的情況姜華已記不清有多少回了。憑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優秀表現,姜華在同事和領導心中樹立了良好形象。報社先後6次進行優化組合,姜華每次都靠過硬素質走上更重要的工作崗位。她采寫的20多篇新聞稿件在各級評比中獲獎,她本人連續7年被通化日報社評為先進個人。

  姜華還是部隊新聞報道骨幹培訓班的業餘輔導員,每次部隊辦新聞業務培訓班,她都要講好幾課。幾年來,共有上百名報道骨幹得到過她的指導幫助。在她的建議下,通化日報社每年為部隊代培10餘名報道員。   

  龍曉彤:歷盡磨難支持丈夫事業

  龍曉彤,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學高級教師,成都軍區某部參謀長曾明健的妻子,1988年結婚。

  1994年,他們不滿3歲的女兒患急性白血病住進了醫院,而此時曾明健正在西藏邊防執行任務,聯繫不上。龍曉彤一邊上班,一邊為女兒求醫問藥,同時還要照顧體弱的父母。1996年7月,女兒病情加重再次住進了醫院,此時曾明健在野外組織部隊進行傘降訓練。等他聞訊趕到醫院時,女兒已經永遠閉上了眼睛。1997 年夏天,已經懷孕3個月的龍曉彤因為工作忙、家務繁重而流產。1999年,已經3 5歲的龍曉彤生下第三個孩子,但孩子當晚就夭折了。

  妻子遭受的打擊和磨難,使曾明健產生了轉業的念頭。龍曉彤知道丈夫是一個視事業如生命的人,她反覆勸說丈夫打消了這個念頭。曾明健所在的部隊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訓練強度和危險性都很大,丈夫每次執行任務,龍曉彤都在擔驚受怕中度過,但她毫無怨言。曾明健和戰友們研製出我軍第一套某型單兵系統,他本人連續3年被總部評為優秀軍事指揮員,被軍區評為科技練兵先進個人,先後6次榮立三等功。

  作為高級教師的龍曉彤,並沒有因為自己遭受的不幸而降低工作標準。十幾年來,她沒有因為個人原因耽誤過一堂課,她教過的學生已有近千人考上大學。   

  古麗再帕爾·馬木提:當好丈夫事業的“僚機”

  古麗再帕爾·馬木提,烏魯木齊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會副主席,黨的十六大代表,駐疆某部飛行員艾買提·艾拉的妻子,1981年結婚。

  艾買提·艾拉是周恩來總理親自批示招收的新中國第一代少數民族飛行員。結婚後,因多種原因,他們一直分居兩地。艾買提·艾拉的姐姐長年癱瘓在床,無人照顧,馬木提在照顧雙方父母和兩個年幼孩子的情況下,主動將姐姐接到家裡,每天為她擦澡、洗衣、餵藥,精心照料4年,直至她去世。

  艾拉看到妻子這麼辛苦,想轉業到地方工作,馬木提堅決反對,她說:“家裡的事有我,不用你擔心。國家培養一名少數民族飛行員不容易,你應該飛下去,這是我們維吾爾族人的驕傲。”現在,45歲的艾買提·艾拉已安全飛行3200多小時,成為空軍一級飛行員,4種氣象教員、機長,多次出色完成部隊重大演習、搶險救災等飛行任務,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多次被評為空軍優秀飛行員,是當地家喻戶曉的“天山雄鷹”。

  在支持丈夫干好事業的同時,馬木提愛崗敬業,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職工排憂解難。她先後被中國煤礦地質工會評為優秀工會工作者,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三八紅旗手。今年1月,她又當選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屆人大代表。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大海 by Liv4lov
2008: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鍾玫博士中國作品演唱
2006: 《大約在冬季》- 丑樹齋主
2006: 代丑樹齋主初次貼歌,大家鼓掌歡迎
2005: ivyfox(翻唱):媽媽的吻
2005: gardener_h推薦【天涼好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