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万维读者网 > 高山流水 > 帖子
萨拉张不能拉海菲兹版本的霍拉舞曲?——回mike05;
送交者: 若迷 2011年07月19日05:19:17 于 [高山流水] 发送悄悄话
因争议李传韵,结果在楼下把话题越说越大,越说越乱,又议论到薛伟和萨拉张,等等。而现在翻页也不方便,所以我还是提上来吧,再一次回应一下mike05,就其谈论到的几点再试着说明一下。
 
一)没看见就能断定“萨拉不能拉”?
 
在楼下mike05说:
 
【薛伟能拉霍拉舞曲,这是个炫技曲目,所谓大家中没有几个能拉】【你看过萨拉张拉这曲子吗?告诉你俺看过薛伟拉这曲子,看过维尼格拉夫拉,对比海氏视屏,可以非常肯定的说这几位能拉。说萨拉不能拉自有俺的道理,你如果不拉琴,觉得没有必要跟你讨论技术细节。】
 
mike05说薛伟能拉的根据是,他看过薛伟拉这曲子,再对比了海菲兹的视频,于是肯定薛伟能拉,这本身没错。但是你没有看过萨拉张演奏这支曲子,却说萨拉不能拉,这就奇怪了。
 
通常,人们在对比两者的时候都是采用同一(统一)标准,当你以亲眼目睹为标准时,那也应该同样持同一标准。可你为什么在看到过一个,而没有看到过另一个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出后者“萨拉不能拉”呢?
 

二)海菲兹没有演奏“两段长的下跳弓”
 
mike为说明萨拉张拉不了海氏版本的霍拉舞曲,于是强调了其中的难点。但这又一次显示mike没有使用同一标准。要难,就对谁都难,而不是只对萨拉。可为什么你只针对萨拉张强调这一难点,而对薛伟又不这样做呢?这无非是要显得这个曲子非常难,薛伟能拉,而萨拉张不能拉,于是在这个曲子上就把后者给比下去了。
 
除了又一次不用统一标准分别衡量两者之外,mike在强调这个技术难点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搞清楚一个关键的技术词汇——那“两段长的”不是“下跳弓”。
 
mike说:
 
【海氏版本中有两段长的下跳弓,俺个人相信梅纽因是没法在那个速度拉出来的,包括许多后来的名家。】【许多人能演奏霍拉舞曲不假,但如海氏谱拉的不多是事实。要拉的话只要把下跳改上跳或者用自由跳弓就成了,不过那难度大不一样。】
 
你这里的“两段长的下跳弓”的所指不会有其他,哪怕不懂这项技术的人,只要随便到网上看看,也能轻易看到你所指的那两段长的是什么。而且你说了,你对比了海菲兹的视频。那么这两段在视频上的显示时间是:
 
0:26-0:28  ;1:52 -1:5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ag2mc5Vva0
 
然而这“两段长的下跳弓”在这里的说法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海菲兹在这两段中主要展现的是在下行运弓中的连断弓,简称下断弓,而不是下“跳弓”。其间,海菲兹的弓子始终都没有离开琴弦,弓子没有离开琴弦就不是跳弓。虽然海菲兹在谱子的最后注明,这支曲子可以用跳弓或者断弓演奏,但是具体到这两段,所使用的却是断弓。再说,用一个下行运弓,奏出起码十四个以上的跳音根本就没有可能。
 
而且,甚至有人将海菲兹改编的这首霍拉舞曲干脆翻译成《断弓霍拉舞曲》,因为‘断弓’二字就在那曲名的原标题上《Hora Staccato 》,‘Staccato’就是断奏的意思。
 
除了海菲兹在视频里的实际展现,从维基上对此曲的简介来看,它所强调的也是断奏,而不是跳音。
 
海菲兹版霍拉舞曲:
Hora staccato (1906) is a virtuoso violin showpiece by Grigoraş Dinicu. It is a short, fast work in a Romanian dance style, and has become a favorite encore of violinists, especially in the 1932 arrangement by Jascha Heifetz. The piece requires an exceptional command of both upbow and downbow staccato. The character of the piece also demands the notes be articulated in a crisp and clear manner so that the vibrancy of music comes out.
 
另外可以看看维基上是怎么区分‘断奏’和‘跳弓’的:
 
staccato 断奏:
Staccato is a form of musical articulation, signifying an unconnected note, which is separated or detached from its neighbours by a silence. It has been described by theorists and notated since the 18th century. Staccato is the Italian word meaning "detached".
 
Spiccato 跳弓:
Spiccato is a bowing technique for string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bow bounces lightly upon the string.
  


三)能拉海菲兹版本霍拉舞曲的小提琴家并不少

结合mike05说的这两段话:
 
【薛伟能拉霍拉舞曲,这是个炫技曲目,所谓大家中没有几个能拉】
 
【许多人能演奏霍拉舞曲不假,但如海氏谱拉的不多是事实。要拉的话只要把下跳改上跳或者用自由跳弓就成了,不过那难度大不一样。】
 
【这个曲子若都能拉,就不会是海菲兹的保留曲目了。许多人慕名而拉,在不能再现的况下COMPROMISE,改变技术构成而只作音符重演。】
 
这话对“许多人”来讲,不能说是错的,但对名家们来讲就是错的,不是公认的说法。例如上引维基上的说法就于此大不相同,它的意思是说起码有不少小提琴名家都能演奏该曲,而且是海菲兹版本的,它说:“(it)has become a favorite encore of violinists, especially in the 1932 arrangement by Jascha Heifetz. ”
 
可见,这支曲子并不是mike所说的那样“都能拉,就不会是海菲兹的保留曲目了”,而是它已经成为了小提琴家们的favorite encore曲了。但也不是人人都有这种演奏机会,因为之所以是“a favorite encore”,那前提必须是这位小提琴家能获得观众的热烈欢迎,从而才有encore。也就是说,许多海菲兹之后的名家完全有能力演奏这支曲子,而且引以为傲,拿来做encore曲。

另外,从视频上也能很轻易地找到按照海菲兹版本来演奏的小提琴家,其中还有并非在国际上有什么名气的,比如中国的唐韵、加拿大的小提琴教授,等等。仅举一例,唐韵演奏海菲兹版霍拉舞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gU5yaWcgJU&feature=related
 
两段长的连续下断弓时间分别是: 0:34-0:36 ;  0:26- 029

总之,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薛伟能拉霍拉舞曲,这是个炫技曲目,所谓大家中没有几个能拉”


四)萨拉张绝无可能不能拉海菲兹版霍拉舞曲

严肃音乐界有成文和不成文的基本准则,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尊重曲作者,也就是要按照乐谱来演奏。而且海菲兹在那首乐谱上还专门注明——“When playing this composition in public the names of both composers must mentioned in program" http://www.sheetmusicplus.com/title/Hora-Staccato/3554217

那谱子就在上面的链接里,上面分明注明了每一处的基本演奏方法,如上下弓等等。
 
萨拉张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训练,而且师从杰出的小提琴家教育家多希尔迪蕾。在维基上多尔斯迪蕾的简介中提到的前三位学生是帕尔曼、米多瑞、萨拉张。有这样经历,就没有理由相信萨拉不尊重传统和曲作者。萨拉张不可能做出不按照谱子拉,而另搞一套的事,因为按照谱子来演奏这是任何一个经过严格训练而又能够在小提琴界赢得声誉者都必须首先做到的。而萨拉张赢得了声誉。
 
假如(注意,是假如)萨拉张不按照原谱演奏了该曲,那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她要是敢于这么做,那她的声誉立即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但她却保持了那么长时间的声誉,这怎么解释?其他的不说,光是在西方最大的报刊之一纽约时报上,从92年起到去年共前后共发表了二十多篇有关萨拉张的报道和评论。仅以此例就可想而知,有多少小提琴家界的专家、指挥家、演奏家、教师学生、以及音乐爱好者在注视着她?萨拉怎么可能在这支经典的encore曲上违反原作者海菲兹去擅自篡改原作品,搞自己的一套?她要是真那么做了,哪里还等得到今天才有人来发现?
 
再说,海菲兹版本的霍拉舞曲连中国早期因演奏梁祝出了点名的唐韵都能演奏,为什么反而萨拉张不能? 只是那质量大不相同罢了。


五)对音像制品也要持同一标准
 
当我出示了EMI为萨拉张出版的CD的照片,其中就有海氏版的霍拉舞曲之后,mike又转而指责录音录像。他说:
 
【声轨技术修饰,录音修正,这在音像市场产品中极其普遍,没有什么新鲜。说造假也好,追求完满也好。你不能否认如今除非听现场,你不可能听到真实的状态了。这没什么好讨论的。一段曲子一气拉下跟分几段录完全可以不是一个状况。所以说视屏没有绝对可比性。】
 
这里还是是否持同一标准的问题。比如说,EMI也为薛伟出过一张CD, 其中有海氏霍拉舞曲,那么你是不是也这样质疑薛伟呢?既然以怀疑的眼光看音像制品,那也要一致,而不能只是在谈论到萨拉张的时候才这么做。要怀疑造假,那就怀疑同一家录音公司为不同的人录音时都造假,而不是只怀疑一个,放掉另一个。要说追求完美,那也一样,对彼此都持一种态度。 

其实,要持同一标准非常容易,比如这么做比较:
 
1)EMI已经为萨拉张出过二十一张CD,而为薛伟只出过一张。
 
2)EMI为萨拉张出版有霍拉舞曲的那张CD的时间是1997年;而为薛伟出版有该曲的CD是2002年。
 
3)EMI为萨拉张出版第一张CD是1992年,当时萨拉12岁;而为薛伟出版第一张CD时他39岁。
 
(最后随带一说,在网上谈论音乐只好借用视频音频,这当然不如现场聆听更全面更真切,但因为在这里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只谈论亲眼目睹亲耳聆听过的演奏演唱,不可能都去看了现场演出之后才能谈论。更何况,音频视频基本上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水平,否则大家也就不用在这里贴自己唱的歌了,也用不着跟帖评论了。另外,音乐鉴赏一定要“具备讨论这类技术的素质”?这样空洞的话最好还是不要轻易说)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0: 《青藏女孩》翻唱 红卡/后期画妆 L4L
2010: 再次欣喜重见《寻梦园》
2009: 【是否爱过我】 by 游凤老农
2009: 《黄河怨》
2008: 学唱《武家坡》:提起蓝军泪不干
2008: ☆刀剑如梦☆ 学唱
2006: flyingbird~:听听彭的父老乡亲
2006: 宣传队员:在本山高潮即将进入倒记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