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感人的告别 |
送交者: 弓长贝占郎 2024年02月01日16:26:05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
美国有三大宣言,是公认的必须永远遵循的原则性的重要宣言。其中之一是大家所熟知的《独立宣言》,而另外两个则是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和在这里要谈论的华盛顿告别演说。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尼国家博物馆(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里,很多游客都会在一盏闪亮的黄铜烛台前驻足 -- 因为这不是一盏普通的烛台。1796年9月,乔治·华盛顿就是在这盏烛台的摇曳的烛火下,意志坚定地手握羽毛笔仔细推敲和修改他的告别演说稿。 即将结束自己的第二个总统任期的华盛顿,深思熟虑后决定不再参选下一届的总统。而此前他已经连续两次全票当选。此时此刻的他,个人声望已经达到了巅峰。由于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制定宪法和建立联邦政府的进程中是中流砥柱,因此他被视为国父,被誉为国家的第一人。当时的美国人民在饮酒时都会举杯敬“将所有人民团结起来的人”。华盛顿的肖像更是无处不在 -- 不论是绘画上、报纸上、钱币上,甚至在民众家里的摆设上。但民众对华盛顿的由衷的爱戴和国会授予他的权力待遇反倒让华盛顿自己感到寝食难安,特别是当他读到有的报纸讥讽他宛如国王的时候,华盛顿深感自己已经影响到美国的民主制度的健康发展。 在美国初建时,这个新生的国家确实需要一个象他那样具有无与伦比的威望来凝聚还很脆弱的联邦。他曾经凭借自己非凡的人格魅力化解了联邦政府成立之初的种种危机,正因为这样,人们于是把他视为国家的权威,而这一点是以华盛顿为代表的美国开国先驱们所不能认同的。因为他之所以领导独立运动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正是出于当初对君主制和集权专制制度的痛恨。华盛顿要声明绝不能成为“共和的国王”,更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权威变成凌驾于国家之上的存在。因此,在经过反复斟酌修改之后,便在费城的《美国广告日报》(American Daily Advertiser)上发表了震铄古今的告别演说 -- 他称这篇告别演说是“致美国人民”的“临别警言”。 尽管他身边的不少人希望他继续担任总统,但华盛顿还是决绝地以身作则急流勇退展示了自己不做“共和的国王”,他表示该是人民独立强行的时候了。在这篇演说里他自谦地检讨说自己这个判断力不足的人虽然贡献了最大的努力,但他深知自己能力之浅薄,所以并不认为自己没犯过错误。他已经做出决定而告别,拒绝接受自己再次出现在下一届总统候选人的名单中。在这篇告别演说里,华盛顿还对美国当时国际局势和国内的党争、派系倾轧和宗教道德等重大问题提出警训,告诫同胞们在国际事务中要保持中立,不要陷入欧洲的纷争。他还对公共事务方面提出道德与忠诚精神的呼吁,忠告民众要遵守宪法精诚团结,维护分权制度,超越地区和党派的分歧,以追求国家的共同利益。 华盛顿自己或许没有想到他的这篇告别演说对美国会有多么深远的历史影响,但他当时一定知道自己的告别对这个新生国家的现实意义。他身体力行开创了执政期限制度,以放弃自己的权力来维护他人的自由。从此权力才真真正正地被关进了笼子。 在1862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美国国会在一次联席会议上安排议员高声朗读这篇华盛顿告别演说以振奋人心。自1896年以来,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每年都会选出一名参议员 -- 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轮流获选 -- 在华盛顿的生日当天朗读这篇演说,让人们谨记美国的建国原则。以下是来自密歇根州(Michigan)的联邦参议员加里·彼得斯(Gary Peters)于2018年朗读这篇演说的视频:
后人是这样赞美华盛顿的:“华盛顿的伟大,不在于他的进取,而在于他的退让;不在于他的功成,而在于他的身退;不在于他的掌权,而在于他的交权。华盛顿为美国留下的是通往自由的路标,而不是墓碑。”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