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抗戰期間,侵華日軍拍攝的徐州
送交者: 弓長貝占郎 2024年05月05日22:13:28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2024-03-29 16:59·風吹草語

江蘇徐州,古名彭城,其歷史非常之悠久,為華夏九州之一,是彭祖的故國、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故里和楚霸王項羽的故都。

本組圖片拍攝於日本侵占徐州時期,再現了八十多年前徐州的街頭景象和境內殘存的文物古蹟。因多出自侵華日軍的私人影集,故而非常罕見。

五省通衢牌樓

位於徐州北門外故黃河南岸的五省通衢牌樓,牌樓前的街道用青磚鋪就,非常平整。挑着籮筐的腳夫和推着獨輪車的車夫正通過街道前往北門武寧門進入城內。

牌樓近景

五省通衢牌樓始建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為河道總督黎世序為慶祝治水的勝利而建,是古代徐州標誌性建築之一。日本侵占徐州後,牌樓上被刷上漢奸標語,一邊寫着“日華親善”,另一邊寫着“東亞和平”。

魁星樓

徐州文廟附近的魁星樓,是古代讀書人祭祀文曲星的地方。魁星樓下就是一汪清澈的池水。平日裡,每天都有不少當地婦女正蹲在岸邊洗衣服。

洗衣

土屋、小河、舉着棒槌洗衣服的女子,是舊時徐州一道永久的記憶。那時候沒有自來水,人們洗衣服最好的去處便是在小河邊,大家可以一邊幹活,一邊聊天,河邊也就成為了這些女子重要的社交場地。

徐州街頭

徐州的一處街頭,兩旁是低矮的平房,一些賣雜貨的小販將地攤擺設在路邊。街道上人來人往,行人很多。

古建築

城內街邊的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廟宇建築,此時臨街的建築已經變成了商鋪,門前寫着“福順紗莊”的招牌,旁邊兩層樓的山牆上刷着日本“味の 素”廣告。

標語

此時,日本與美英西方國家已經翻臉,太平洋戰爭爆發,徐州街頭刷着大幅的標語,上面寫着:徹底反英誓死滅美。一名男子手搖蒲扇坐在標語下休息。

修瓷匠

用翹扁擔挑着工具箱的修瓷匠,這種兩頭高高翹起的扁擔是當時手工匠人主要的搬運工具,挑東西比較省力,但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則會走着走着,扁擔突然翻轉過來就尷尬了。

寬幅照片

兩張罕見的徐州寬幅老照片,為了觀感,小編將兩張照片合成為一張。上圖為公明街街景,即今天的彭城路。下圖為故黃河景觀,遠處的五孔石橋為利濟橋。

山道

徐州環城皆山,周圍有雲龍山、戶部山、九里山、子房山、大洞山等等,海拔都不高,但文物古蹟眾多,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天氣晴好的日子會有很多人登山觀景。

奎山塔

奎山塔坐落在城東南奎山主峰上,建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歷時四年竣工,是舊時徐州的地標性建築之一。此時的塔剎早已不見,現在整塔已不存。

石牌坊

雲龍山坡入口處的牌坊,為明清時期所建,其中有權貴人家的功名、功德牌坊,也有孝婦節婦的節孝牌坊,大約有十幾座之多,形成了氣勢恢宏的牌坊群。

茅草屋

這些石牌坊雖已經破敗,但上面的紋飾依然繁複精美,另有幾頭石獅子蹲在牌坊腳下。牌坊邊是一座東倒西歪的茅草屋,周圍堆滿了雜草,給人一種特別破敗的感覺。

雲龍山頂

雲龍山又名石佛山, 是蘇北一帶的名山,歷史悠久,名勝古蹟遍布,有雲龍十八亭之說。這是當年山頂的淒涼景象,左側峰頂處是放鶴亭,圖右與之相對應的小亭子是招鶴亭。

放鶴亭

放鶴亭是宋代隱居於此的張天驥所建,蘇東坡在徐州任太守時,與之結為好友,並在此留下了傳世名作《放鶴亭記》。

古鐘

子房山東山寺上的大鐘,被掛在鍾架上暴露於外。日本人侵占徐州期間,曾在子房山修建工事,設置崗哨。

徐州全景

從子房山上俯瞰徐州街市, 房屋密集,多為茅草屋頂,屋脊上抹着規整的白泥,這是當時徐州民居一個顯著特點。

勞役

在山腳下搬運土方的人,沿着窄窄的山道往來不斷,他們是在日本人的逼迫下修建防禦工事的勞工。山道旁邊有一座類似糧倉的建築,那是一座古墳墓。

鬼子塔

日軍在徐州修建的表忠塔,尚未完工,周圍搭建着腳手架。日本侵華時期,淪陷區的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建築,是日本人為祭祀戰死的鬼子兵而建。

鄉村風景

徐州城外的鄉村景象。一個被綠樹環抱的小村莊,村內的村舍、打麥場盡收眼底。在村舍旁邊,赫然立着一座日本人建的碉堡。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關於國際基督教福音興盛教會
2023: 1124(圖文)跪下去才能看清楚
2022: 關於中華基督教神召會
2022: 張又普:黨委書記W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