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黃楊: 閒話聖派垂克節
送交者: 黃楊 2005年03月24日11:50:20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閒話聖派垂克節

每年3月17日是聖派垂克節(St. Patrick's Day),這個節日在5世紀末期起源於愛爾蘭,以紀念基督教聖徒派垂克(Patrick)。美國人則是從1737年起才開始慶祝聖派垂克節的。

提起聖派垂克節,不由得使人想起聖派垂克其人,愛爾蘭的土豆,大饑荒和愛爾蘭移民潮。

聖派垂克是一位基督教傳教士,大約於公元385年出生於威爾士,他的名字叫美萬(Maewyn)。少年時代,派垂克自認為是個異教徒。 但是,在他16歲那年, 一幫愛爾蘭人襲擊了他家所在的村莊,將他抓走賣到愛爾蘭農場為奴。在這期間,派垂克時常禱告,盼上帝保佑他平安回家。

在愛爾蘭放了6年羊,派垂克的禱告終於奏效。據說,在神的引導下,他安全逃離愛爾蘭。派垂克把這一奇蹟歸功於神的召喚。於是,他一頭扎進高盧的修道院,師從聖哲美恩(St. Germain)主教,潛心研習基督教義凡十二載,立志為弘揚基督教獻身。經過這一階段的修煉,派垂克的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有了空前提高,被任命成為一名牧師。因而,他向上級領導請纓,希望重返愛爾蘭,使那裡的異教徒皈依基督教。

但是,一開始上級領導並未把這一艱巨任務交給他,卻指定聖帕拉第阿斯(St. Palladius)為愛爾蘭主教。所幸,兩年以後,聖帕拉第阿斯調工作 轉到蘇格蘭,按照字母排列順序,Patrick 緊挨着Palladius,於是,派垂克就被教皇任命為愛爾蘭的第二位主教。派垂克這名字是他信教後起的。看來,以後咱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真得注意,儘量取那些字母排列靠前的。您要是想回國弄個副總理,中央委員什麽的乾乾,最好也把名字改成姓氏筆畫少的,排名的時候好靠前,出頭的日子就早點兒。

書歸正傳。公元432年,派垂克受命來到愛爾蘭,那情形有點兒像大清朝知縣于成龍到邊疆赴任,一切都得從頭來。若沒有點兒使命感,早就知難而退了。派垂克從威克洛上岸後,便遭到當地異教徒圍攻,生命幾乎不保。但是,他臨危不懼,大義凜然,順手摘下腳邊一棵三葉苜蓿,憑其三寸不爛之舌,形象地給那些異教徒闡明了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教義。他的辯才打動了在場的異教徒,使他們心甘情願地皈依了基督。

雖然首戰旗開得勝,但以後的工作仍然異常艱苦。派垂克就像一個在白區工作的共產黨員,為了傳播基督福音,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凱爾特異教徒曾幾次將其抓獲,所幸,最終他都逃了出來。他的足跡遍布整個愛爾蘭,所到之處,訪貧問苦,宣傳基督,建立教會和學校,與愛爾蘭各階層民眾打成一片。他把基督教的理論和愛爾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把凱爾特人的古老的宗教標誌太陽重疊到基督教的十字架上,這種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實在是比那些奉行教條主義的傳教士要高明許多,它一下子拉近了當地凱爾特異教徒和基督教的距離。

經過派垂克近三十年的持續努力,愛爾蘭徹底皈依了基督,大量基督教寺院在愛爾蘭建立起來。因此,在公元6世紀和7世紀,以寺院為中心的愛爾蘭文化藝術空前繁榮,愛爾蘭僧人又將基督教傳到歐洲的很多地方。從這個意義上說,作為傳教士的派垂克真乃功不可沒。因此,他這個並非出生在愛爾蘭的人成了愛爾蘭的守護神(the patron saint of Ireland)。愛爾蘭民間流傳許多關於聖派垂克的傳說,譬如,愛爾蘭沒有蛇,人們說是因為派垂克在山頂傳道,將所有的蛇趕出了愛爾蘭。 顯而易見,這個傳說是對派垂克使愛爾蘭人民皈依基督所作的隱喻。 公元461年3月17日,聖派垂克逝世,愛爾蘭人民為了追念他,將這一天定為聖派垂克節。儘管最早是個宗教節日,現在它已經演變成一個世俗節日了;而且,美國慶祝聖派垂克節的活動在規模和熱鬧程度上,都遠遠超過了愛爾蘭本土的慶祝活動。

其實,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土豆。在人類歷史上,一個不起眼的小東西改變歷史進程的事,多得不勝枚舉,咖啡就曾扮演過這樣的角色。

在近代歷史上,愛爾蘭可以說是“成也土豆,敗也土豆”。

土豆的通用名稱是馬鈴薯,原產美洲。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西班牙人將土豆帶回本國和葡萄牙種植,而後傳入意大利和歐洲各地。一開始,歐洲人看不起土豆,對土豆持有相當大的牴觸情緒。但是,正是這小小的土豆,降低了歐洲人的婚齡,導致人口大量增加,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人口的壓力又為歐洲國家向海外擴張提出要求。

土豆起源於土地貧瘠,低夜溫,乾燥,短日的環境,移植到歐洲許多地方後,土豆比起其他農作物更易生長,收成明顯比小麥和大麥高多了。既使其他農作物欠收,土豆仍有收成。土豆的優點被人們發現後,很快風靡歐洲。

歐洲各國政府為使農民多種土豆,紛紛採取措施。意大利政府利用教會,在彌撒中教人們種土豆,這就不能不說是上帝的旨意了。德國皇帝腓特列一世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強迫農民種土豆,違者重罰;他的兒子腓特烈二世更甚,在1746年修改法令,立法規定農民把十五分一的土地用來種土豆。俄羅斯彼得大帝時期,俄羅斯人引進了第一批土豆,但未能普及。到19世紀中期,沙皇急了,頒發一道命令:農民必須大規模種土豆,必須保留土豆作為食品,土豆種得好的農民予以獎勵。這樣土豆才得以在俄羅斯安家落戶。

愛爾蘭位於歐洲西北部,土地貧瘠,農業落後。土豆於17世紀初傳入愛爾蘭,在該國廣泛種植,比在歐洲其他國家更普遍。到十八世紀未,土豆已成為愛爾蘭的主要糧食作物。土豆的普及給許多攢錢買地盼望結婚成家的大齡青年帶來了福音。土豆的高產使一小塊土地就能養一家子人,他們不必像以前一樣非等到攢夠了錢買塊足夠大的地再結婚。

無疑,土豆的高產直接導致了人的高產。據統計,愛爾蘭人口在1660年約有50萬, 1688年約125萬,1760年約150萬,1840年約900萬。從1660年到1840年的180年裡,人口增加了18倍。如果沒有土豆,以愛爾蘭的貧瘠土地和落後的農業技術是很難生產足夠的穀物以養活如此眾多的人口的。

愛爾蘭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選擇土豆作為維持生存的唯一糧食作物,雖然暫時緩解了人口和糧食壓力,但卻大大降低了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1845-46年爆發的大饑荒就是由土豆枯萎病造成的,它給依靠土豆為生的廣大愛爾蘭貧下中農以致命一擊。

一八四五年,一種引發土豆枯萎病的真菌Phytophtorainfestans首次侵襲愛爾蘭,使土豆變黑,在地底下枯死。由於愛爾蘭的土豆品種不多,全部都沒有抵抗真菌的基因,真菌很快肆虐全國,造成歷史上有名的土豆大饑荒。只幾年工夫,就俄死了一百多萬人。

當然,天災往往伴隨着人禍。據歷史學家考證,英國人統治下的愛爾蘭的社會和經濟制度也是造成這次大饑荒的禍首。儘管土豆顆粒無收,愛爾蘭畢竟還種其他穀物,當時,這些穀物絕大部分都出口到英國去了。窮苦農民買不起自己種的糧食,只好喝西北風。寫到這,不由得想起60年代初我們自己所經歷的“三年自然災害”,說是自然災害,其實是錯怪了自然。看看張一弓的獲獎中篇小說《犯人李銅鐘的故事》裡描寫的情景,您就會對“三年自然災害”多一層認識。

為了逃避饑荒,貧苦的愛爾蘭人拋棄家園擠上開往北美和澳洲的船隻,移民海外。現在,許多美國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亞人以及新西蘭人,都可能是19世紀40年代那些愛爾蘭移民的後代。據估計,在1845開始至19世紀末,約有500萬愛爾蘭人移民美國。目前,美籍愛爾蘭人約有3900萬,而愛爾蘭本國人口僅396萬。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的聖派垂克節的慶祝活動要比愛爾蘭熱鬧的原因。

由於天主教信仰和濃重的鄉村口音,愛爾蘭移民一開始在美國曾經為主流社會看不起,很多人認為他們怪異、貧窮、缺少教育,犯罪率高,不可能被主流社會所同化。但是,今天的愛爾蘭裔美國人已經成為美利堅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前總統肯尼迪就是愛爾蘭裔美國人的傑出代表。

起初,愛爾蘭移民在美國慶祝聖派垂克節時常遭到主流媒體的譏諷。但是,愛爾蘭移民憑其人多勢眾,在美國的選舉制度中充分發揮他們人多的優勢,主動提升了他們的政治和社會地位。今天,聖派垂克節已經不再僅僅是愛爾蘭人的宗教節日,它已經成為美國人民共同慶祝的世俗節日。

美國人在聖派垂克節這一天,許多大城市通常要舉行遊行。自 1762 年開始在紐約市舉行的聖派垂克節大遊行,現在每年都會吸引一百多萬觀眾。綠色是慶祝聖派垂克節的主要顏色。芝加哥不但每年舉辦聖派垂克節大遊行,自1962年開始,還將芝加哥河水用蔬菜染料染成綠色,以增加節日氣氛。

聖派垂克節馬上就要到了,不管您住在美國的哪個地方,您都能體會到這是美國的一個很重要的節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無論回不回國 都可以活地很開心
2003: 愛人這個稱呼
2002: 倪匡 九指神丐洪七公
2002: 在清華寫小說 --曾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