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江青火燒田家英
送交者: 洪洋 2005年03月24日11:50:20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江青火燒田家英

洪洋

自從江青在毛澤東那裡獲得參政權後,開始名正言順地過問國事。高層都知道,中共過去在老毛江青野合時有過規定:江不以正式夫人名義出現,江不得參政主政,江主要負責照顧毛的生活。決議是周恩來宣布的,作為“媒人”的康生亦表示同意,時過境遷,毛澤東自認為新的決策成功地轉移了江青對自己的注意力,當時,毛的寵秘張玉鳳“長勢喜人”,婷婷玉立。

《海瑞罷官》禍起蕭牆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毛澤東在杭州為幾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寫序言時,隨口向田家英等人談到:“《海瑞罷官》的要害是罷官。嘉靖皇帝罷了海瑞的官,彭德懷是海瑞,我們罷了彭德懷的官。”田家英當時覺得把歷史學家吳晗的劇作《海瑞罷官》,與彭德懷的問題聯繫起來太牽強附會,而且據了解,吳晗之所以寫海瑞,是因毛澤東在以往的一次講話中盛讚過海瑞,“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毛還說過,“要發揚海瑞精神”,吳晗與彭德懷毫無關係。

於是,田家英在整理毛的談話稿時,提出《紀要》可刪去一些話,關於《海瑞罷官》的一段話可以刪掉。當時田家英不但是毛主席的政治秘書兼機要秘書,還是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國家主席辦公廳副主任、中央政治研究所副主任。凡是毛的重要講話,他都親自或令手下人將其整理成文或紀要。既然是政治秘書,自然有權刪掉一些他認為應該刪掉的內容。當時的具體執筆人是秘書室的關鋒,他對田家英的看法並未表示反對,只是說了一句:“刪掉這一段行不行?”田家英堅持自己的觀點,並以毛在廬山上的談話為例:當時毛的原始會議談話上有一些話“不宜入文”。例如毛澤東曾說:“屁有香臭。不管誰放的屁都要聞一聞,是香還是臭?我放的屁中央要聞一聞,中央放的屁下面也要聞一聞,是香屁還是臭屁?”很顯然,毛的這些怪論如果入文的話,只會產生“副作用”。田家英回到北京永福寓所後,還和當時參加一些談話的胡繩一起探討過此事。田家英的夫人董邊後來回憶說:他們面對面地坐在沙發上對筆記,手持香煙緊鎖眉頭,似乎很為國家擔憂。

誰料關鋒竟是一個借整人往上爬的人,他到江青那裡告了田家英一狀。當時江青正想取代田家英成為毛的政治秘書兼機要秘書,或曰“第一秘書”,於是開始大作文章,指責田家英“篡改毛主席著作”。

“京兆書生”田家英

毛澤東最恨彭德懷的一件事是:抗美援朝沒有保護好毛的接班人毛岸英,致使毛岸英“壯烈犧牲”,儘管彭德懷在美國飛機空襲前已指令所有人立即撤出指揮部,但毛岸英非要晚走。據說,當時為了搶救毛岸英的遺體都犧牲了好幾個人。毛澤東在廬山會議上曾潸然淚下:“中國有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是無後為大,不得好死!”毛的眼淚致使一些人大批特批彭德懷。

毛岸英沒有了之後,毛澤東六十年代才恩准江青參政,除了隱秘的原因以外,江青畢竟與老毛同床過幾十年,江青在政壇上不靠毛還能靠誰?而且江青正期望成為一代政治明星,江青自視頗高,野心勃勃,常和武則天相比。江青沒有自知之明,她認為自己的水平比田家英高,有意在老毛面前貶損田家英:“他不是你的人,我才是你的人。”江青用幾十年的肉體換來了老毛認可“我的人”。

田家英原名曾正昌,一九四八年起就任毛澤東的政治秘書,他給自己定的準則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一九六二年八千人大會之後,毛澤東委派田家英帶隊到湖南等地農村調查,檢查“人民公社六十條”的落實情況,然而工作組下去了三個月,聽到的群眾呼聲卻是要求包產到戶。六月底返京後,田家英向主持中央工作的劉少奇匯報了情況,劉少奇說:“現在情況已經明了了。”他向田家英介紹了其他地方的情況,都差不多。劉少奇明確提出了關於實行包產到戶的主張,並說要使包產到戶合法化。劉少奇還說,讓田家英先不要說出是我的意見,再聽聽毛主席和其他人的意見,田家英又徵求了當時中央主要領導的意見,大家基本上贊同實行包產到戶,認為農村可以試行多種所有制形式,以儘快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渡過難關,田家英還認為:包產到戶、分田單幹,是權宜之計,等生產恢復了,再回到集體經濟上來,不存在倒退到個體經濟的問題,一貫主張重調查研究的毛澤東,聽了田家英的匯報後問:“這是你個人的意見?”田家英見毛澤東不高興,就沒有講別人,只承認是自己的看法。後來,八月份的北戴河會議上,田家英挨了幾句批評,但他仍沒有牽扯別人。

這一回,撞到了江青的手中。江青對毛的女秘書不敢作聲,對毛的男秘書卻火氣很大。她很快上綱上線,認為田家英仍在思想上包庇彭德懷,是階級鬥爭在黨內的反映,是在抵制上海批判《海瑞罷官》。老毛有了張玉鳳早已對田家英橫豎看不順眼,又有把柄在江青手中,自然是對江青言聽計從,江青決心抓住《海瑞罷官》的事大鬧一場,讓天下人都知道“第一夫人”的位置。

上海灘一支筆點燃文革

江青從政後得到康生的點撥,頓開茅塞,兩個既是同鄉又是老相識,自然一唱一和。康生在八屆十中全會上發難批判長篇小說《劉志丹》之後,一九六三年五月江青組織人在《文匯報》上批判崑劇《李慧娘》,點了作者孟超和為它寫了一篇題為《有鬼無害論》讚揚文章的廖沫沙,到了一九六四年,大批判捲入意識形態,楊獻珍的“合二而一”哲學觀點,孫冶方的經濟學觀點,翦伯贊的歷史學觀點,及文藝界的夏衍、田漢、陽翰笙、紹荃麟、齊燕銘等都未能倖免。不過批判仍局限在學術界,沒有形成運動。

但真正算得上“點燃文革”的一把火,從批《海瑞罷官》始,江青在北京沒什麼威望,“人微言輕”,在老毛那裡是掛名夫人,在許多高乾眼裡是個“戲子”而已。於是,江青又跑到上海找到張春橋。張春橋當時任上海市委書記處書記。此人三十年代就認識藍苹(江青的藝名),曾在上海灘上有過交往。倆人經過一番密謀,認為要批判一部叫《海瑞罷官》的作品,掀起一番鬥爭高潮,文章由上海市委寫作組成員姚文元執筆,並於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十日在上海《文匯報》上發表,名為“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因涉及彭德懷這個高度敏感的大案立即轟動全國。

本來,毛澤東在若干年的反思後,對彭德懷的看法已有了一些轉變,甚至委派彭德懷去抓三線建設,還說:“讓歷史來做結論吧,真理可能在你一邊。”“你先去西南,過幾年帶兵打仗,為恢復名義作準備。”毛澤東是個理念很複雜的人,另一方面,他又不允許別人對他的錯誤否定。姚文元的文章出籠後,把《海瑞罷官》提到了階級鬥爭的高度,把劇中所寫的“退田”、“平冤獄”,與一九六二年的所謂“單幹風”、“翻案風”聯繫起來,說什麼“退田”、“平冤獄”就是當時資產階級反對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鬥爭焦點,等等。文章使老毛無法從自己的錯誤撤退。對於這樣一個大的政治動作,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在第一線主持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事前一無所知,中共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彭真、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陸定一也蒙在鼓裡。毛澤東卻欣賞姚文元文中的階級鬥爭理論,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他向田家英、陳伯達談了幾句對《海瑞罷官》的看法,這也就是所謂田家英“篡改毛主席著作”的背景。田家英堅持實事求是同情彭德懷其實是很自然的,假若沒有江青去策劃批《海瑞罷官》,彭德懷和毛澤東的個人歷史可能還會有某些改寫。

最早的一位殉難者

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三日對於《中國婦女》雜誌社總編兼社長董邊來說,是天塌地陷的一天,下午三點,中組部部長安子文親自打來電話,讓她立即返中南海西樓會客廳,董邊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西樓會客廳是劉少奇主席接待客人的地方,為什麼要我到那裡去?昨天,中央三人小組來到家中宣布田家英停職反省,距“五一六”通知發出不到一周。

在西樓會客廳,安子文、汪東興代表組織宣布“田家英畏罪自殺”。董邊的第一個反應是:“怎麼可能?早上還好好的!”而安子文感興趣的話題是:“田家英死之前說了什麼沒有?”並要求董邊認可田家英是自殺。董邊見到了田家英的遺體,看到了他那憂鬱而悲憤的遺容。就在昨天,安子文、王力、戚本禹向田家英宣布:中央認為田家英的思想一貫右傾,因此決定田家英停職反省,交出全部文件,明日搬出中南海。當夜,董邊和丈夫一道清理文件,深夜十二點鐘,戚本禹打電話,要田家英去簽字離職,田家英氣得將電話摔掉:“他算個什麼東西,我就是不去簽字!”戚本禹是何許人也?他原是中辦秘書室的一個普通幹部,卻是一個十足的官迷,天天都想着往上爬,受過田家英的批評,後來寫了一篇《評李自成自述》的文章,被陳伯達調到《紅旗》雜誌社,緊接着戚本禹投靠江青,成了她的忠實門徒並平步青雲,田家英想到這裡,悲嘆道:“我的問題是江青、陳伯達陷害的。想不到在毛主席身邊工作了十八年,落得如此下場……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不相信這些惡人會有好下場!”董邊知道那兩個人,一個是毛的名義夫人(江青和毛已經分居),一個是左派“理論家”。

記得六二年時,田家英包產到戶問題受到批評就提出:讓我下鄉去做一個縣委書記,但是毛澤東不放他走,田家英酷愛史學,文筆又好,毛澤東有些事情上還可以用他一下。沒想到堂堂國君的秘書竟被迫死!江青火燒田家英志在奪權,並逼老毛表態。毛澤東在一次會議上說:“田家英一貫右傾,每一次反右傾機會主義田家英都是反對的,批《武訓傳》、批胡風、批彭德懷他都不贊成。田家英連半個馬克思主義也不是!”毛澤東給江青定位是“研究國內外動態的秘書”,而她一心要當機要秘書,打倒田家英後,江青卻貓咬豬尿泡——空歡喜一場。原來田家英交出的所有機要文件,並沒有轉給江青,“機要秘書”的頭銜,毛澤東早已給了自己床上秘書張玉鳳,江青咬牙切齒,但想到自己和老毛有約定在先,只好忍氣吞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無論回不回國 都可以活地很開心
2003: 愛人這個稱呼
2002: 倪匡 九指神丐洪七公
2002: 在清華寫小說 --曾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