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日本氣焰囂張的背後
送交者: 黎陽 2005年04月05日14:43:54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日本氣焰囂張的背後

黎陽

2005.4

日本最近好象吃足了偉哥,左鄰右舍到處抓狂:又是釣魚島,又是教科書,又是把“台灣海峽”問題列入跟美國的“戰略合作宣言”。不但要求中國“停止反日教育”,還要求中國改國歌。這邊跟中國鬧着,那邊跟韓國搶獨島,一轉身又跟俄羅斯提起“北方領土問題”來了。一邊在周圍鬧個沒完,一邊又在全球大喊大叫鬧着要進安理會,一副“遠交近攻”的架勢。這就令人好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以日本人一貫的精明不會不知道這麼鬧是在鄰國到處樹敵。但以小日本一貫的小算盤可以肯定它盤算着這麼鬧有便宜可占。從日本內部看這是轉移國內矛盾視線的需要。從國際看這是美國的需要。沒有美國撐腰日本決狂不起來。美國這樣做有兩重目的:一是新形勢下需要新鐵杆打手,二是拉日本下水,免得美國打仗時日本貓在一邊等着當漁翁。美國與歐洲關係日漸疏遠,再以“北約”的名義發動戰爭越來越難。本來聯合國安理會的中、俄、美、英、法這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只有英國可以算美國的鐵杆哥們,而看架勢這唯一的鐵杆哥們也開始有點三心二意,未必再很靠得住。環顧全球,有分量的國家,尤其在G7中數得着的只有日本是鐵了心要在美國這一棵樹上吊死。所以把日本拉進安理會當美國新時期的鐵杆打手也就順理成章。日本是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當年聯合國成立的目標就是對日本作戰。這個戰敗國身份使日本不能隨心所欲擴充軍備,但同時也給了日本“名正言順”的藉口,可以在美國陷入對外戰爭泥潭時袖手旁觀,坐收漁翁之利。美國的戰略目標是維持自己的世界霸權,就決不能允許讓自己削弱而讓任何其他人白撈便宜。就是說,如果碰上“硬骨頭”,就一定要把可能的競爭對手一起都拉下水,要虧大家人人有份,確保最後還是自己的實力最大。這個原則對日本也不例外。把日本拉入安理會就等於解除了日本戰敗國的身份,從此可以肆無忌憚擴軍備戰,跟着美國打天下。同時也就剝奪了日本逃避美國兵役的藉口,可以理直氣壯要求日本出血當打手。這對美國的對台戰略尤其重要。如果美國因台灣問題而陷入跟中國的長期衝突,如果日本又象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時期那樣不但不出血,反而藉機做買賣發戰爭財,那等於讓中美互相削弱而把世界霸權拱手讓給日本。美國當然不會讓日本的如意算盤真正如意,而且要想方設法跟日本掉個位置,讓日本先跟中國打得兩敗俱傷,而讓美國白占便宜。所以美國需要解除日本的戰敗國身份,需要日本跟亞洲鄰國都鬧翻。中國的釣魚島也好,韓國的獨島也好,俄羅斯的北方領土也好,都既是美國給日本當鐵杆打手的甜頭,也是美國逼日本上“美國梁山”的“投命狀”。日本交了這個“投命狀”就沒有了退路,只能死心塌地入伙跟着美國玩命了。

美國的這些把戲日本當然不會不明白。但為什麼明明知道這是“投命狀”還要欣然畫押呢?顯然日本是“機關算盡太聰明”,認為有把握不但不蝕本,而且有賺頭。這個算計就是日本認定在目前形勢下欺負中國對自己最有利,有賺無賠。

中國人對日本歷史上侵略中國罪行的深惡痛絕日本人很清楚。明明清楚卻故意一再挑釁,而且變本加厲,現在更公然明目張胆把釣魚島據為己有,除了想在中國有力量全力以赴保衛釣魚島之前先下手為強撈到實惠之外,顯然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故意激怒中國人,故意引發民間抗日情緒。引發抗日情緒對日本有什麼好處?如果中國有強有力的領導和上下一致的信念,再大的民間抗日情緒也是好事,有助於加強中國人的團結,同仇敵愾,把中國的事搞得更好,對日本的確沒什麼好處。但中國現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領導還那麼強有力嗎?上下利害心緒意志還那麼相通嗎?老百姓的喜怒哀樂情緒脈搏還有人那麼當回事,那麼真心誠意關心把握嗎?在這種情況下民間的抗日情緒引發容易,引導難,而引向盲目宣泄卻非常容易。而如果要搞垮中國,至少搞垮中國新一代領導人,這種盲目宣泄的狂熱情緒恰恰多多益善。

中國“主流經濟學家”等“改革精英”們把持的“改革”神話已經漏洞百出,快混不下去了。一邊號稱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一邊哀嘆中國股市“瀕臨崩潰”、“呼——亂糟糟”。不是說“股份制”萬能嗎?怎麼“經濟快速發展”了股市卻要垮台?可見中國的經濟的發展跟中國的“股份制”沒什麼關係。換句話說,中國的經濟發展靠的主要是別人而不是自己。資金是別人的,技術是別人的,市場是別人的,原料是別人的,能源是別人的,只有苦力是中國自己的。真正撐起中國經濟發展的全部重量的是那些被人瞧不起的民工,而不是那些自命不凡的“精英”。中國經濟如此依賴它人,那就不可能不受制於人,不可能不極端脆弱。中國經濟的繁榮表面現象居多,而根本危機則被“精英”們蓄意掩蓋了。一旦別人靠不成,被掩蓋的一切立刻全部暴露,立刻造成大危機。

社會主義是按勞分配。資本主義是按資分配。“主流經濟學家”們的“精英改革”則是一場“按權分贓”的瘋狂大掠奪,從頭至尾不但不發動群眾、不動員群眾,而且根本就是極少數“精英”一手包辦把持一切,隨心所欲擺布群眾的“強盜盛宴”。普通群眾根本沒有任何發言機會就被剝奪了一切,淪為任人宰割的對象。這種極端的社會不公造成了極端尖銳的社會矛盾,而且越來越激化。一旦依靠外部暫時因素掩蓋着的表面繁榮難以為繼、社會陷入經濟危機時,一切社會矛盾就會立刻大爆發。製造了社會矛盾的“精英”們既沒有本事也沒有興趣調節這些社會矛盾。他們關心的只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和不義之財。一旦快混不下去,他們最需要的就是由別人在中國引發一場經濟金融危機,以便銷贓滅跡,保護自己,嫁禍於人。

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提到,當年他長大懂事之後發現某宮殿裡的珍寶古董有不少被人偷盜或偷換,便打算清點一下,找出家賊。不想當晚便宮中失火,一切付之一炬。(電影《末代皇帝》中亦有此情節。)顯然這是家賊故意縱火。皇宮盜賊如此,其他地方盜賊亦如此。看倉庫的監守自盜,盜完了放一把火把整個倉庫燒光,這樣誰也查不清哪些是被偷掉的,哪些是被燒掉的。國營企業主管人把企業財產偷光然後宣布破產賣掉,這樣誰也查不清國有資財究竟是賣掉的還是偷掉的。江洋大盜為保全自己不惜殺人滅口,竊國大盜為保全自己不惜毀國滅跡。當“精英”們把現成的國有財產能搶的差不多都搶完、能賣的差不多都賣完、能糟的差不多都糟完、彌天大謊即將被揭穿、自己即將原形畢露時,他們最需要便是來一場全國性的經濟金融大風暴,大危機,大動亂(當然是在他們兌換外幣轉移贓款之後)。而由日本來引發這場危機則正中下懷。如此一來他們不但可以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還可以乘機振振有詞把一切罪責推得乾乾淨淨:“不是我的改革錯了,一切都是日本人鬧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胡溫新政”剛剛兩年。有些情況還沒有充分暴露,有些事還看不清楚,有些事一時還不好下結論。但從“非典”、“人民幣升值”、“清理拖欠民工工資”、“以民為本”、“礦難處理”、“反分裂法”等一系列具體問題的處理上看,從“決定隆重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瞻仰西柏坡七屆二中全會會址等舉措看,從“精英”們大叫“胡不如X”的怨言看,從新一代領導人從不到處賣弄風騷的樸實工作作風看,他們決非“精英”們同流合污之輩,更絕不會甘當戈爾巴喬夫那樣的亡國之君。中國的希望的確可以寄托在他們身上。有些事,群眾望眼欲穿,人皆以為明明該做,卻偏偏不見動靜,雖然很令人失望,但並不能因此就下結論說人家跟那些“主流精英”是一丘之貉。毛澤東說過:“在社會鬥爭中,代表先進階級的勢力,有時候有些失敗,並不是因為思想不正確,而是因為在鬥爭力量的對比上,先進勢力這一方,暫時還不如反動勢力那一方,所以暫時失敗了,但是以後總有一天會要成功的。”古人云:“治大國如烹小鮮”。“投鼠忌器”,現在需要的是時間。如果隨隨便便就對新一代領導人喪失希望,喪失信心,那是很不負責的態度,對中國一點好處也沒有。更壞的情況是中了人家的反間計,來個“親者痛,仇者快”。

蔣介石曾幾次下野,每次下野的結果不但是捲土重來,而且都是把自己的政治對手整得無立足之地。“欲將取之,必先與之”。這是政客的慣伎。不要以為胡溫全面接班了就真正掌舵了。誰知道“拱手相讓”後邊是不是又一個以退為進的陷阱?回顧回顧歷史,這種把戲對胡可沒少用過。當年西藏戒嚴時,“誤炸”使館時,“非典”肆虐時,總之凡是關鍵時刻其他頭面人物立刻概不露頭,從來都把胡推到前台處理一切,存心把他放在爐火上烤。只要一個處理不當,不管是局面失控、引發戰爭還是喪權辱國,反正一切責任都是他的。今天日本蓄意激起中國的抗日情緒,顯然不能排除這是又一次裡應外合的政治陷阱。

如前所述,“精英”們的“改革”已經造成了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對這種現狀,“改革代價”階級不滿意,群眾不滿意,憂國憂民的正直之士不滿意。“既得利益”階級也不滿意,因為第一,他們認為還沒撈夠。第二,他們不知道如何才能讓社會承認他們撈得有理。就是說,他們提不出象樣的理論基礎,建立起穩定的生產關係,把自己的既得利益倫理化,使自己從此可以理直氣壯地大撈特撈而不怕別人仇恨。第三,因此他們對前途毫無信心,整天擔驚受怕,生怕被清算。所有這些平時沒機會宣泄的不滿很容易借抗日情緒之機來個大爆發。只要有人蓄意煽動,不難演變成大規模騷亂。這正是整垮新一代領導人的絕妙機會。如果不管,那乘機“打砸搶”的人就得意了,社會秩序就無法維持,正好幫助日本從中國趕走一切外資,引發中國經濟金融危機。如果嚴厲鎮壓,那正好藉機造謠中傷新一代領導人“吃裡爬外”,“勾結日本人欺負中國人”,使其失去民心,從此無力跟“既得利益”階級較量。如果中日因釣魚島發生武裝衝突,則日本正好帶頭鼓動對中國實行全面經濟制裁,撤資,抵制中國產品,技術封鎖中國,原料能源上刁難中國。“精英”們已經鬧得中國經濟對外依賴如此之大,國內就業問題如此嚴重,一旦遭受經濟制裁,光就業問題就能叫中國社會受不了。那時“精英”們就可以振振有詞:我早就“全面交班”了,你們吃不上飯都是現在的領導人執政無能才把事情搞砸了。還是得讓他們下台,讓我的人馬上台。這樣順理成章把自己多年種的惡果全部賴到胡溫頭上,自己一點責任都不負,而且還倒打一耙,來個反攻倒算,東山再起。

總之,在中國目前形勢下通過引發中國人的盲目狂熱情緒來製造騷亂既是日本搞垮中國的需要,也是中國“全面交班”的“精英”捲土重來、保護自己“既得利益”的需要。日本對中國的形勢應該說是瞭如指掌,千算萬算,算計出這招不費氣力、不冒風險又有實惠的毒計,所以才敢接美國的“投命狀”,肆無忌憚全面挑釁中國。而且可以肯定,即使日本對中國搞經濟制裁也一定會對主動刪除了《狼牙山五壯士》等抗日課文的“順民”們手下留情,讓中國其他地區日子難混而讓他們一枝獨秀。這樣一可以保護自己的當地投資,二順便給中國其他地區來個榜樣:當“良民”生路大大的。你們不聽話就只有自找苦吃。看你們以後還敢不敢炸刺?

日本的算計的確很精,也很毒。那中國人該怎麼辦?短期來說是戰術上不能上當。就是說,抗日情緒絕不能沒有,但絕不能盲目,尤其不能“打砸搶”搞騷亂。不管是誰,不管如何口稱抗日愛國,只要是企圖把打擊矛頭落實到中國政府身上、落實到新一代領導人身上的任何說法傾向都應一概抵制。因為那才是日本最希望中國人做的。而日本人越希望中國人做的事就越不能做。正如拿破崙所說:“絕不做敵人希望你做的事----這是一條確定不移的戰爭格言。理由很簡單,因為敵人希望你做。”然而只要中國經濟要害依賴於人的戰略格局不根本改變,即使這次戰術上不上當也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防不了日本的下一次搗亂。因此從長遠來說,必須確保戰略上也不上當。就是說,必須跳出“主流經濟學家”們的“改革陷阱”,從根本上扭轉不公平改革造成的社會不公平,在公平基礎上建立積極的公平競爭體制,實現真正的鼓勵創造財富的改革,從根本上消除大多數人的不滿。這樣才能徹底粉碎日本的戰略企圖。

在目前條件下,日本的搗亂的確可能給中國帶來很大的困難。但即使如此,也必須清醒地看到這是誰多年來日積月累挖牆腳造成的惡果,而不是剛剛執政的新一代領導人的過失。困難越大,越證明國內的“既得利益”“精英”們為了確保自己的利益是如何不惜代價,如何內外勾結,越證明日本是因有他們的裡應外合才能如此猖狂。如果暴風雨不可避免,那就只有準備靠自己的努力戰而勝之。也只有通過這種努力如此才能讓中國人真正了解新一代領導人究竟如何。

“沒有家鬼,引不來外鬼”。日本氣焰囂張,是吃准了中國內部有人暗中配合的結果。要打掉其氣焰,就必須打掉其內應。而要斷其內應,就必須明白“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只有真正明白誰的私利跟日本的需要一致,才能真正明白誰才需要日本如此氣焰囂張,才真正明白誰才是其內應。要愛國就必須會愛國。盲目愛國可能“愛之反害之”。這是多少人多少代的血的教訓,不是危言聳聽。記住這一條,才能真正打在日本的痛處,讓它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最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米國是萬惡之源, 買辦是亡國之禍 ***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齊色人生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