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南文瑛: 孔聖人啟迪西方
送交者: 南文瑛 2005年04月20日13:45:04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孔聖人啟迪西方


孔子思想在西方流傳至少已有300年的歷史。孔子學說被介紹到西方後,孔子就與希臘古代哲人蘇格拉底、柏拉圖一樣享有盛名。絕大部分西方人對孔子尊敬有加。

德國柏林得月園的入口處,矗立着兩米多高的大理石孔子塑像。

在整個西方孔子備受推崇。西方出版的“一百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中,排名第五的是孔子。美國人尊孔子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三百多年前《論語》在法國出版
  
1993年,一位名叫莫格的學者在漢堡發現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論語》英譯本。
  
一位名叫利瑪竇的傳教士在中國生活了27年,他將《論語》翻譯成了拉丁文並於1687年在法國巴黎出版。以後才轉譯成其他文字在西方流傳。由此可見孔子思想在西方流傳至少已有300年的歷史。莫格稱孔子是“偉大文明奠基者”,他感嘆“孔子的教誨屬於全人類”。
  
□孔子的西方知音
  
18世紀時,孔子的學說在歐洲學術界引起了持續一個多世紀廣泛的討論。到了20世紀六十年代,孔子學說走向大眾。
  
20世紀以前西方的儒家研究成果主要出在天主教傳教事業發達的國家,如意大利、法國。這些研究的宗旨是讓西方公眾了解中國的文明與理性,並支持在中國的傳教事業。
  
工商業的發展激起了英國人了解中國的願望。英國傳教士里雅各傾數十年之功力,完成了四書五經及《老子》、《莊子》的翻譯工作。繼里雅各之後,英國漢學家翟理斯、翟林奈父子除繼續翻譯儒家經典外,還發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儒家及其競爭者》。
  
美國人對儒家的研究要晚得多。但二戰後美國學者的研究成果令人矚目。最早從事儒家研究的美國學者要數顧立雅。他的《孔子與中國之道》,代表了美國20世紀五十年代儒家研究水平。
  
□西方在儒學中重新認識價值觀
  
西方文明發展至今,一些飽學之士,轉而在東方哲學中尋求新的泉源。
  
有人把“東亞經濟模式”稱之為東方“儒家資本主義”。東南亞等國提出的“亞洲價值觀”的概念,很快在西方出現了一場爭論。《華盛頓郵報》載文說,“一個增長着財富和自信的東亞正在向我們可敬的西方價值理念提出挑戰”。
  
倫敦《金融時報》刊登的文章則教訓美國人應向亞洲學習。該文說:“美國長期以來把自己看作是其他國家理所當然的模範。但是這個模範的角色現在遇到了挑戰,如果鼓勵美國人自願地去採用一些孔子的教誨,其社會將會有莫大的受益。” 


(鏡報月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