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僑領,僑領!
送交者: 佚名 2005年05月30日16:47:54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在“官本位”的國度,當官太重要了。在國內升官先得從科員甚至是股員做起
,副科長、科長、副處長、處長,漸次而上,等級森嚴。除非跑官得法,或者祖墳
冒青煙,一般很難越級半步。萬一在哪一級上蹉跎,可能一輩子就此原地踏步踏了
。看到和自己差不多甚至不如自己的都爬上去了,心裡那個氣喲,沒消掉憋出病來
一命嗚呼的都有。很多人於是憤而出國,原以為此生將與官場絕緣,從此退隱江湖
,可在美國混了些年頭後,居有屋、出有車,日子漸漸的乏味起來。不甘心平平淡
淡了此餘生的,那官癮像一條小爬蟲,勾得心裡痒痒的。好在老美不知道什麼科級
處級之分,有人交錢申請成立群眾組織,樂得只管蓋橡皮圖章,連組織考察的程序
都省了。三五人的組織甚至光杆都可以產生處級廳級乃至部級幹部,那優越性要讓
國內的官迷們羨慕死了。

  我居住的城市是美國華人較集中的大城市之一。沒幾年工夫,華人社團如雨後
春筍般湧現出來。這些組織林林總總,有政治的、有學術的、也有聯誼的,令人目
不暇接,聽起來就好象美國也鬧起了“文化大革命”。什麼XX反獨促統大聯盟、
XX工商各界聯合會、XX專業協會、XX科技協會、數下來上百,造僑領無數,
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三五日。組織的名稱也越起越大,從“某府”升級到“
全美”、“旅美”。不信你用古狗找找,“全(旅)美XX協會”,至少有幾十家
,如星火燎原,燒遍全美各地。有嫌還不夠響亮的,乾脆以“世界”、“全球”打
頭,全蓋四方。

  不過這些傳統社團都是小意思,水平高的不屑於從草根做起。你成立某專業協
會,我來個專業協會聯合會管上你,簡稱“華專聯”;你不是屬於某高校校友會嗎
?我成立個大專院校校友會聯合會,統吃你們,是為“大專聯”;同鄉會太多,群
龍無首,我成立個同鄉會聯合會領導所有同鄉也就是所有華人。更有高人,樹起全
僑各界聯合會的大纛,所有協會聯合會,出沒出生的,存不存在的,通通都在我領
導之下。那威風豈是國內的科長處長們能望其項背?

  有了組織,就必然產生領導。華人組織以超乎常規的速度催生出了眾多僑社領
袖。至於旗下有多少兵,甭問,一般也就幾位組織者,自封個會長副會長的幹活,
回國探親時,掛靠個處級廳級乃至部級也好平級說話。僑領們大多身兼多職,會長
副會長頭銜滿天飛,沒三張名片都寫不下,幹上兩三年不得不下台時,再掙個榮譽
會長或者永久會長。最令人叫絕的是“當然永久名譽會長”,一生功名全齊了,偉
大領袖的風光也不過如此,讓人神往啊!

  周末與節假日是僑領們最忙的時候。今年春節前後,各家協會競相組織聯歡晚
會歌舞晚會文藝晚會,好戲連台轉,中央電視台也趕不上。甭管質量怎樣,先把聲
勢造出去。各家打擂台,在中文報紙上連篇累牘爆新聞做廣告,每周重複循環,信
息轟炸如同“我們是害蟲”鑽進你腦袋,趕都趕不走。為取得轟動效應,爭取票房
價值,報紙上的文章要超常報道演員的水平。於是乎,業餘歌手舞者變成專業的,
專業的冠為“著名”歌唱家舞蹈家。好像學歷、頭銜不連着向上翻幾個筋頭,吸引
不了眼球。文藝演出一場接一場。在美國的華人於是有福嘍!尤其是探親的老頭老
太們,到了周末像趕集似的,業餘生活變得有滋有味起來。

  演出開始之前,觀眾必須忍受組織晚會的僑領們輪番上台發言。這可是僑領們
期盼已久的一次露臉機會啊!只可惜,說英語的,荒腔走板,詞不達意;講漢語的
,羅里羅嗦,前言不搭後語。事先也不好好練練!其實真想做領導呢,最好先去國
際演講俱樂部(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把嘴
皮子磨光了再來。

  他們講完還不算數,接下來是使館領導講話。觀眾翹首盼開演,大幕遲遲不拉
開,原來領導還沒來。望穿秋水,只見一隊人馬魚貫而入,由西裝革履的僑領們哈
着腰畢恭畢敬地引到貴賓席,那陣勢就差鳴鑼開道了。使館派什麼等級的官員直接
反映出僑領的能耐和面子。你請參贊,我邀總領事;你請總領事,我得抓公使;要
是能把大使搬來,那面子比喝了燒酒還紅。

  使館官員們被簇擁着上台,講幾句已說過千遍萬遍卻永遠也讓人記不住的的官
話,愛不愛聽,你也沒轍。人家領導忍受着小孩的哭鬧聲和觀眾的大呼小叫,心裡
也窩着火呢!如果是聯歡活動,官員講完話就優先開吃,酒足飯飽後,抬腿走人,
“趕場子”去也!臨走前組織者一定不會忘了合影,第二天沒準能在本地華語電視
上露個臉兒,再將照片配上自編的報道寄到所有當地中文報紙,反正中文報紙是免
費的,誰也不在乎你一稿多投。照片裡那踮腳伸頸往大使身邊靠的僑領,喜滋滋地
藏好報紙,回國又多了一點牛皮或政治資本。

  其實華人組織如果是切實地為社區服務,也沒什麼不好。像中文學校這樣的組
織,多少是在教孩子認字兒,傳播中華文化。儘管從孩子們普遍不願上中文學校這
一點可知,教學方法和課本質量值得商榷。

  問題是有很多“皮包”僑團,一無資金來源,二無明確目標,卻號稱代表了多
少人,旗下有多少會員。說得不好聽,有些人成立組織,就是為了自封個頭銜,回
國時名片一亮,想象中定是一片嘖嘖聲。僑領們頭銜再大,卻關不了餉,大多在美
國人那兒混碗飯吃,也不容易。就盼着周末風光一回,那身壓箱底的西裝好不容易
派上了用場。

  還有那些一意討好使館官員的僑領們,凡在使館工作的都被自己當作領導供着
。使館既不發工資,也不分住房,更管不上你在美國的晉升,算你哪門子領導?僑
領們是為了做食客,不定期享受一回“國宴”?還是想將來回國得到提攜重用?還
是有經濟目的?不得而知。可你硬要投懷送抱,人家也只好拿你當奴才看。主子的
威風是僕人捧出來的。有些僑領要麼想做你的僕人,要麼想做你的主子,就是不習
慣平等相待。

  當然,使館待僑領也不薄,隔三岔五請你赴國宴,封你個“傑出華人”、“僑
界領袖”。可做僕人是要付出的。組織上需要的時候,比如開個什麼座談會你要到
會支持,慷慨陳辭;來了國家領導人,你要在寒風冷雨中衝着窗戶緊閉的專車搖小
旗,製造“熱烈”氣氛。貢獻大的沒準能與來訪領導人合個影,中央電視台上出鏡
達十分之一秒之久,或者“代表”XX萬旅美華人免費回國參加某慶典,天安門城
樓上找一找偉大領袖的感覺。這回臉露大了,真的是范進中舉找不着北了。逢上周
末僑團活動,你學着某核心,挺肚叉手,嗓門大了,自信心倍兒增。只是周末一過
,操起那份不死不活的活兒。黃粱夢醒,原來還要在老美手裡討生活,受着比自己
年齡小許多的上司管束,仰人鼻息,精神頭一下就蔫了,只好靠回味周末來熬過漫
長的周日。只要僑社一有活動,僑領們渾身上下立馬來了精神,比喝咖啡靈多了。

  一位擔任什麼副會長的老兄,有一次與我同台唱歌,會後碰巧同桌吃飯。我沒
話找話,說了句“與民同樂”,其實調侃多於恭維。哪知人家一本正經地謙虛起來
:“哪裡哪裡,唱歌的時候,大家都是平等的。”樂得我差點兒當場噴了飯。看來
這位真找到了做官的感覺,跟凡人坐在一起就餐算是給了大面子。當然當然,指不
定哪天他還真成了人物,曾與他同桌就餐沒準成了我晉升僑領的政治資本。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五月的另一個下午
2003: ◎ 三月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