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越南歷史書中的中越關係
送交者: soochowboy 2005年11月08日22:19:47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抵抗秦朝侵略軍和趙陀侵略的抗戰
秦朝統一了中國(公元前221年)之後,就派遣五十萬大軍侵略南方。秦朝第一次大規模的侵略和緊接着趙陀的入侵——曾激起了越族人民的英勇反抗——說明北方的侵略進入了一個大規模的有系統的新階段。
秦朝軍隊侵占了長江以南各族人民的一些領土,設立了閩中(福建)、南海(廣東)、桂林(廣西北部)和象(廣西西部和貴州南部)等郡(公元前214年)。但是,當秦朝軍隊越深入到越族地區,它就越遭到甌越和雒越人民的英勇抵抗。甌雒人和其他各族人民暫時撤退到深山密林中去。他們組織抗戰力量,推選傑出的人材做將領,趁夜晚伏擊秦軍。越族人堅持長期抗戰達十年之久。消滅秦軍十餘萬。秦軍的主將屠睢也被擊斃。
中國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寫道:“當是時,秦案禍北構於胡,南掛於路,宿兵無用之地進而不得退。行十餘年,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公元前209年),天下大叛。”(《史記》卷112)
民間傳說告訴我們正是安陽王曾經參加並且領導了越人的抗秦戰爭。
公元前207年,秦朝的一位官吏趙陀,占領了南海、桂林和象三個郡,建立了南越(粵)國,自稱王。趙陀稱王,對於北朝來說,只是中國封建集團內部的一支割據勢力。稱王不久,趙陀又重新歸服北朝(那時在中國,漢朝已經代替了秦朝)。
建立了南越國後,趙倫曾多次發兵,妄圖吞併甌雒園。趙陀的軍隊攻打到仙遊山(河北省仙山)和武寧(河北省桂武)地區,但全部被擊潰。
秦朝侵略軍的失敗和趙陀頭幾次侵略的失敗,說明當時我國人民有能力抵抗外來敵人大規模的有計劃的入侵。這種力量的源泉是越族人民上千年來為自己建立起丁一個早在甌雒國時期就已經得到高度表現的社會秩序、生活習慣和獨特的文化。第二個源泉是,在建國和衛國事業中,民族團結的精神日益得到加強,其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的表現是文郎和蜀兩個兄弟小王國統一成為一個大的甌雒國。在甌雒國範圍內,分散的部落一天天削弱,民族因素一天天增加。因此,民族精神——自主意識的表現——進一步地得到了提高。
一支龐大的秦朝侵略軍被打敗和後來趙陀多次進犯都被我國人民擊退,這一切都充分證明了我國人民具有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同時也說明我國人民已經掌握了抵抗外寇的本領。
在十年抗秦戰爭中,我國人民既有決心打擊敵人,又善於打擊敵人(撤到深山密林、進行夜戰、打埋伏等)。傳說和古史記載:安陽王派遣身材高大、才能超群的占村(河內慈廉)人李翁仲出使秦朝。秦始皇委任李翁仲做將軍在臨洮(甘肅省)地區擊潰了匈奴。
趙陀知道不能用軍事戰勝既能國,便把軍隊撤回武寧山,與安陽王講和。他派遣自己的兒子仲姑到甌雒國向安陽王投降稱臣。安陽王把女兒媚珠嫁給仲始為妻。仲始在甌雒國做贅婿。
這正是趙陀侵吞甌雒國的陰謀。仲始在做贅婿的幾年時間裡,刺探了甌雒國的情況,又學會了製造弩和破壞弩的方法,於是潛逃回國向趙陀報告。這次趙陀利用軍事和間諜相結合的方法,吞併了甌雒國。安陽王吃了敗仗,跳海自盡。這件事大約發生在公元前179年。

我國人民為爭圍民族獨立而不斷進行鬥爭
趙陀占領了甌雒國之後,把甌雒國併入南越,劃分為交趾(北部)、九真(中部以北)兩個郡。並派遣官吏和軍隊建築營寨,進行統治。
趙倫征服甌雒國的意圖是:把甌雒國的領土併入南越;如果趙陀稱王、稱帝,那不是要把他管轄的區域(包括甌雒在內)脫離中國的領土,而只是壯大其聲勢,以此作為地盤來與中國的其他封建集團爭奪霸權。趙陀反對漢朝(呂后時期)禁止邊界上的商人與南方進行鐵器和牲畜的貿易,這不完全是為了南越人民的利益,而主要是為了南越朝廷的利益。這個時期,南越的農業已經發達,鐵製工具雖然不象北方那樣普及,但已經開始有了。漢朝禁止向南越出賣鐵器,主要是割斷趙他的武器供應來源,粉碎趙陀的割據圖謀。
甌雒國被打敗以後,我國人民並沒有停止為爭取民族獨立而進行的鬥爭。在這個期間所採用的鬥爭形式自然是不完全相同的。我國人民已懂得要選擇適合當時具體條件的鬥爭形式。趙陀統治時期,就軍事力量來說,敵我力量相差懸殊。甌雒國剛剛被打敗,甌雒國的軍隊和朝廷里的各個機構統統被解散。統治南越(其中包括甌雒)的是一批秦朝的舊官吏和將校。在這個問題上,趙陀表現得非常狡詐;為了收買人心和給自己的統治打下社會基礎,趙陀仍然繼續保持西於地區(原蜀朝的本部領土)首領的王侯稱號,而在其他地區仍維持雒將制度。另一方面,趙陀想方設法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其割據陰謀服務。侵略者依靠這支軍事力量開始加緊剝削和壓迫我國人民。趙陀的使者通過雒將向我國人民搜刮貴重的貢品。他們也開始清查交趾、九真二郡的戶口,以便抓丁、拉夫、盤剝徵稅。在維持雒將制度的同時,南越統治集團還暫時保留了甌雒國的條例和風俗習慣。
趙陀的比較鬆弛的統治,他對北方封建統治集團漢朝來取的對抗行動和他的割據意圖,對於一部分越族人——首先是甌雒社會的上層人士——的鬥爭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產生消極作用。
公元前111年,漢朝調動了數十萬軍隊南下攻打南越。南越抗抵了一陣之後,趙陀王朝的君臣有的被殺,有的被俘。在甌雒西於地區的首領(西於王)趁機起義,打算恢復國家的獨立。但是西於王被左將軍黃同殺死。趙朝的使者急急忙忙帶着上百頭牛和上千壇酒以及交趾、九真二郡的戶口冊到合浦(廣東省),交給漢朝官吏,表示投降。
南越國被消滅。甌雒地區轉到漢朝手中。漢朝在這裡設立了交趾部,委派了一位刺史駐守在麋冷(永富省,安郎),統管九個郡。
九個郡包括:交趾(北部)、九真(中部以北)、日兩(中部中區)和六個在我國範圍以外的儋耳、珠崖(海南島)、南海、合浦(廣東)、鬱林、蒼梧(廣西)。
在每一個郡里為首的是一位統管政治的太守和一位指揮軍隊的都尉。
郡以下是縣。在交趾郡大部分縣仍然由雒將管轄,雖然他們披上了縣官的外衣,手中有了青銅印。起初,漢朝也和趙朝一樣,仍然採用“諸雒將主民如故”和“從其俗而治之” 的政策。基本的剝削方式是強迫進貢珍貴產品。此外還進行土特產和奴婢的買賣。
漢朝的直接統治範圍,也和趙陀時期一樣只局限在一部分中心區域裡(州治、郡治所在地)。但其同化陰謀比過去卻更加露骨。漢朝流放了很多罪人,遷移了大量窮苦人到交趾來。
根據漢朝的統計材料,甌雒三個郡共有十四萬三干六百四十三戶、九十八萬一千七百三十五人。
正如漢朝的史書所承認的,在各個剛被征服的郡里,漢朝的官吏和軍士嚴重地侵犯了人民的財產和生命。早就有獨立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的我國人民,不斷舉行起義,反對外國侵略者的統治。漢朝連年派遣上萬軍隊來進行鎮壓。
當時,有一位知道我們祖先起義詳細情況的人曾說,荊楚(湖北、湖南)地區的軍隊“罷於甌雒”。
公元初年,北方朝廷內部發生了變亂,王莽篡奪了西漢的王位,自立新朝(公元8—23年)。東漢又代替了王莽。在那段時期里,漢朝在交趾地區的官吏陰謀進行割據,但很快又歸服了東漢。從此,以錫光為交趾太守、任延為九真太守的外國統治就變得更加殘酷。這表現在剝削方式和同化程度兩個方面。
關於剝削方式除了強迫我國人民繳納南方的珍貴物品(犀角、象牙、玳瑁、珍珠、裴翠、金銀等)外,漢朝還占領土地建立莊園,進行沉重的地祖剝削,壟斷鹽和鐵的生產和買賣等。在同化政策方面,他們強迫我國人民從吃、穿到嫁娶都得遵循漢朝的封建“禮教”。他們設立了幾所學校,目的在於為統治當局培養一些得力的官員以及宣傳封建思想和道德(三綱五常等)。
為了達到上述兩個目的,東漢鞏固了和完善了在交趾的統治機構,打算廢除“從其俗而治之”的方法,採用了漢朝的法律,以便束縛人民和限制雒將的權力。蘇定接替錫光擔任交趾太守,他非常貪婪、殘暴,是一個“張眼視錢”(《東觀漢記》)的財迷。
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國人民的民族解放鬥爭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並且帶有新的內容和不同的形式,這就是遍及全國的人民起義運動,它的頂峰是千秋萬代永遠閃爍着光芒的二征夫人起義。

二征夫人起義
(40—43年)
征側、征貳是親姊妹倆。她們是雄王的後裔麋冷縣(原山西省和現在的永富省)雒將的女兒。征則是一位善操家務的勇敢機智的婦女。她丈夫詩索,是朱鳶縣(現在的河西、南河省地區)雒將的兒子,也是一位意志堅強的愛國者。
根據山西一帶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二征夫人的母親叫謾善,本是雄王的外曾孫女,很早就守寡。她撫養兩個女兒,平時以愛國精神和尚武精神教育女兒,在準備起義的過程中,她大力幫助女兒和女婿在原山西省一帶組織了包括有很多首領(官郎、輔導)和地方民軍參加的起義軍。現在在三位縣南阮村還有一座她的現老百姓稱它為“夜墓。“夜”是古越字,其意是指值得尊敬的老大娘。
在人民的擁護下,兩位雒將的家庭正在圖謀大業的時候,詩索被太守蘇定殺死。蘇定的殘暴行為並沒有使征側灰心,相反,卻更加激發了她舉行起義的決心,以便驅逐侵略者,恢復獨立,“為國討債,為家雪恨”。
征夫人把為國家報仇放在為丈夫雪恨之上。根據民間傳說,為了不使起義軍悲痛,在出征時,征夫人摘下喪巾。在三軍宣誓壇前,征夫人宣布了起義的四個目的。十七世紀末期的民間史詩《天南語錄》曾寫道:
一要為國報仇,二要恢復雄王基業,三要為夫雪恨,四要完成這次事業。
公元40年3月,征側和妹妹征貳在喝門舉兵起義。各地愛國者紛紛雲集於麋冷。起義軍從麋冷向平原進軍,攻打東漢在交趾的首府贏僂(河北省順城)。二征夫人起義前後,在交趾(北部)、九真(中部以北)、 日南(中部中區)和合浦(中國廣東省內)四個郡,相繼爆發了多次起義。
根據《後漢書》(卷五十四和卷八十六)記載:在交趾、九真、日南和合浦四個郡的許多蠻人、俚人(泛指南方各少數民族)都一齊奮起響應二征夫人起義。
在二征夫人的領導下,各地方的起義——從山區到平原,包括過去甌雒國範圍內的越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很快就統一成為一個巨大的、群眾性的起義運動。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在起義軍的將領中有許多婦女。
經過在一些地方的初步調查,我們知道在北方的許多農村都把二征夫人的幾十位將校當做城隍供奉着:如黎真夫人(海防),聖天夫人、則姑娘、怡姑娘、妙仙、永輝和柳甲(河北省),八難夫人(太平省),寶珠夫人、月泰和月度(海興省),紫姑娘、陶圻夫婦、國娘、裸巴山、棟翁、那翁和阮三征(河內城郊),周尺、杜能濟和黃導(河西省),張氏三兄弟(廣寧省), 黎氏華母子五人(清化省)等等。特別是在河西省清威縣清高鄉尚清村流傳着一個神話:蓋翁召募了三百多義軍,全都化妝成婦女,參加了二征夫人的起義軍。在越北的岱依族和儂族人民以及在中國廣西龍州的壯族人民都還保留了許多關於自己的祖先參加二征夫人起義的遺蹟和傳說。
在起義軍的打擊下,東漢在交趾的封建政權很快崩潰了。漢朝官吏驚慌萬狀,扔掉了財產、文件和印信,慌忙逃回國去。蘇定丟掉了城池、印信,剃光了頭,刮去了鬍鬚,潛逃回南海(廣東)。
在一個很短的時間裡,在二征夫人起義的正義旗幟下就集聚了“六十五個縣城”——即當時我國的全部領土。民族獨立重新得到了恢復。征側被推祟為皇帝(征王),定都麋冷(永富省安朗)。接連兩年,人民不用繳稅。
為了鎮守各個險要地區.征王派聖天駐紮在合浦,防禦北方;派都羊駐守九真,防禦南邊:委任黎真夫人擔任“掌管內部兵權”的耍職,大本營設在交趾(根據民間傳說)” 二征夫人起義的勝利,是公元初年我們民族的一篇燦爛的歷史。
趙倫吞併了甌越國之後,我國國土被併入了南越。到漢朝統一了中國時,所有的諸侯、藩臣都歸服漢朝。
匈奴被打敗,趕到了西邊。赤土(月氏)從前原是漢族的鄰居,而這時卻住在印度大門口。漢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曾經到達了帕米爾高原西邊的康居,之後經過西藏返回京都長安。中亞變成了受漢朝影響的地區。漢朝曾直接與波斯相接觸,聽說還到達過羅馬帝國。朝鮮半島北部變成了漢朝的樂浪郡。滇國(雲南)被消滅。東越和閩越(浙江和福建)的各個越王都臣服漢朝,不久也都被消滅了。南越國(廣東、廣西)呂嘉抵抗失敗以後,也被消滅了。甌越也道到了同樣的命運被分割成為郡縣,併入了中國的版圖。
漢帝國正進入其全盛時期。
從此,各個“蠻夷”民族和各個“番邦”臣服於漢朝“天子”,被看成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漢族統治者大力傳播“尊君、大一統”的思想,其目的在於使邊疆各民族臣服“天子”、“天朝”。這好象是誰也不敢爭辯的事!
二征夫人的起義震撼了全國。從這次英勇崛起的烈火中放射出歷史的真理:一個民族雖小,但它曾建立起國家,並且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和做了國家的主人,這樣的民族是不會屈服的。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消滅它。二征夫人的起義是越南人民時而隱蔽時而公開的整個鬥爭過程的結晶。這是一次全民崛起的運動,它既把起義力量聚集到二征夫人在喝門高舉起的義旗下,又在過去的甌雒國全境各地點燃了起義的烈火。起義取得了勝利,這是因為它是一次具有廣泛群眾性的運動,而不是個別部落、個別酋長的自發行動。它體現了各民族、各階層男女老幼在二征夫人的旗幟下團結一致、驅逐外寇和建立國家的崇高精神。
二征夫人起義的爆發是一次民族精神的覺醒。一個小民族取得了勝利,征側稱王,並建立起獨立的政權,這是對漢帝國“平天下”權威的直接否定。二征夫人同全民一起起義,又同全民一道維護自主權達三年之久。這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反抗正處在興盛時期的亞洲最大的一個帝國的吞併和同化陰謀的具有高度民族意識的一場不屈不撓的戰鬥,而這個民族本來就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江山和事業,並且懂得自尊自重。
領導起義的是婦女,這是越南婦女的最大光榮。她們不愧為傳說中所歌頌的、具有高貴品質的“仙龍”的後代;不愧為現代進步人類所讚譽的翱翔在高山之額上的雄鷹。
國家獲得了獨立。但敵我力量對比相差懸殊。
聽到征側起義、稱王的消息之後,漢朝光武帝下沼,令華南各郡製造車船,修築道路、橋梁,儲備軍糧,準備重新侵占我國領土。公元42年4月,漢朝封馬援——一位曾經多次鎮壓了羌人的起義、雙手沾滿了中國皖城(安徽)農民的鮮血的老將——為“伏波將軍”,命他帶領二萬軍隊和二千艘車船南下侵略我國。馬援的大軍水陸配合,首先集中在合浦(廣東),然後進入浪泊(河北省仙山)地區。
有的傳說講:馬授的軍隊剛到合浦,就遭到聖天夫人的軍隊突然襲擊。馬援被迫撤退,率軍北上進占蒼梧(廣西),後來偷偷地派軍隊越過鬼門關(支棱隘),南下到陸頭地區,接着又北上到浪泊。
征王和諸位將領從麋冷發兵到浪泊打擊敵人。在那裡,我軍和侵略軍進行了一場激戰。征王的軍隊戰鬥得非常勇敢,但因力量比較薄弱,所以遭到失敗,被迫退回錦溪(永富省安樂縣)。馬援率兵尾追。經過將近一年的英勇抵抗,因我軍力量弱小,終於失敗。二征夫人回到喝門投喝江自盡。(公元43年5月,根據民間傳說,二征夫人於陰曆二月六日殉難。自古以來,每年二月六日,我國人民都組織集會祭祀二位偉大的民族女英維,以示紀念。)至此,由二征夫人領導的抗戰基本上己失敗。但是在很多地方,人民和起義軍仍繼續抗擊敵人。都羊將軍仍活動在九真地區。
根據傳說:聖天夫人在上游一帶(越北地區)抵抗敵軍。八難夫人率軍憑險扼守山隘。黎真夫人堵塞河道,打擊敵人的水軍。我軍力量雖然弱小,但戰鬥卻非常勇敢。之後不久,黎真、聖天、八難夫人答都跟隨二征夫人自盡。
公元43年11月,馬援通過鑿口(寧平省安模)向九真進軍以鎮壓義軍。當地的首領和九真人民繼續英勇戰鬥。馬援殘殺了成百名首領和上千名義軍。三百多名首領被俘,流放到了零陵,(湖南省)。我國又喪失了獨立。
這是一首短暫的英雄讚歌!三年後,我們國家和人民又重新遭受北方封建統治者的奴役。但,不朽的英雄讚歌卻世世代代永遠迴響。
它是點燃起戰無不勝的越南人民愛國精神的火種,它把民族獨立看成是高於一切。沒有什麼力量可以動搖越南人民爭取獨立和保衛獨立的決心。
它播下了越南英雄主義的優良種子,不管敵人怎樣強大,它都不畏強暴,因為敵人是非正義的。在反抗外來侵略的各個時期,越南的英雄主義得到了歷代人民的進一步發揚,創造出了獨特的路線:以少勝多,以弱制強。
它象徵着我們民族崛起的意志,為越南歷史的發展揭開了新的一頁。它對未來爭取民族解放的鬥爭起了開闢道路和確立方向的作用:不管在任何情況下,我國人民決心爭取完全獨立。

外國封建統治考加強對我國人民的統治和剝削
二征夫人起義失敗之後,東漢重新統治我國。以馬援和他的繼承者刺史、太守為代表的東漢官吏,更加有步驟地大規模地推行奴役、剝削和同他的政策。
加強郡縣制度。過去在縣一級世襲的雒將制度被廢除。北方封建王朝派遣官吏到交州直接管轄各個縣(整個交州——自廣南省到北部——共設有三郡五十六縣)。
但是,外國統治者仍然不能直接插手到縣以下的地區,仍然控制不了下邊的基層,即不能直接控制廣大的各階層人民。
馬援和他的繼承者重新劃分了行政區域。他們增設州、郡,劃分大縣,合併小縣,並委派縣令和縣長。在每一個縣,他們派人修築城郭駐紮軍隊,保護一小撮外國官吏,加強鎮壓我國人民。
馬援向漢朝皇帝上奏說:越律和漢律有十餘條不相同,請求在越族區域推行漢律。取消世襲的雒將制度,廢除越族人民固有的法律,這一切陰謀表明外國封建統治者要把我國完全變成其直接管轄的州、郡、縣。但是,人民的反侵略運動和建立在越族人民的公社基礎上的強有力的社會傳統限制了敵人的統治範圍,迫使敵人最後仍然採用鬆弛的“羈縻”政策。我國的很多地區還處在北方封建統治者的統治範圍之外。
根據吳朝(三世紀)初年交趾太守薛綜的供述,在漢朝統治時期,在我國許多地區“長吏之設,雖有若無”,“縣官羈縻,示今威服”,此外,就“大部分鬆弛”。東漢允許刺史、太守
徵集士人為官員,他們還有權任用自己的親戚為官。按照這種方式吸收到統治階層里來的人非常複雜。東漢末期,交州刺史朱符就是委任大部分同鄉(浙江省會稽)為長吏,這些傢伙大肆搜括我國人民。
公元二世紀末、三世紀初,東漢王朝崩潰,出現了“三國”(魏、蜀、吳)(公元220年一280年)鼎立的局面。在交州的實權實際上集中在士燮兄弟手中。士燮過着和帝王一樣的生活,他的政權和一個獨立的王朝朝廷沒有什麼兩樣。士燮死後,我國又隸屬於吳國。吳朝把舊交州劃分為兩部分:南海、鬱林、蒼梧等郡(廣東、廣西)改成廣州;交趾、九真、日南各郡(越南的北部和中部)改為交州。北方各個封建集團不斷爭權奪利,給越南地區的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
公元280年,晉滅吳,暫時統一了中國。在交州的以陶磺為首的漢族官吏投降了晉朝。但為時不久,晉朝就垮台了。華北地區落入以拓跋族為首的各個少數民族手中。漢族的封建政權南遷到華南地區,形成了“南北朝”的局面。交州鬆懈地附屬於南朝各個封建勢力(宋、齊、梁、陳,公元420年一589年)。在交州的政權實質上是一個割據的政權。當地的官吏為了自立自主,依靠軍事力量進行互相殘殺。強者奪取了政權,就代表朝廷。
總的看來,從漢朝末年到唐朝初年幾百年的時間裡,北方封建王朝只能夠把我國看成是“外域”(異域),只能在各州、郡、縣採用鬆弛的“羈縻”政策。但是,在那些封建統治者駐紮軍隊、直接管轄的地區,他們除了採用殘酷的統治政策外,還繼續大力推行剝削和同化政策。
我國江山富饒而壯麗。漢朝的楊雄在“箴文”中寫道:交州“多產寶物,山珍海味,無與倫比!”與當時的江南地區相比,交州是屬於“地廣、人眾”,“土地肥沃”的頭等地區。北方封建統治者把交州看成是一方“重鎮”。漢朝、吳朝……的封建貴族對這一熱帶地區的奇珍異物垂涎欲滴。這種情況再加上“羈縻”的統治政策,使得歷代的外國封建統治者一直維持着納貢的剝削方式,並把它看成是重要的剝削方式。這種剝削方式沒有規定具體的數額。貢品的數量是根據外國封建統治者的統治情況、剝削能力和需要而定的。這是一種最殘酷、最野蠻的剝削方式,它把我們的祖先趕到山林和海里,去過着充滿危險的生活:捕象、獵犀牛、捉珍貴鳥類、伐沉香木做香料、下海撈珍珠、捕玳瑁、采珊瑚等。
熱帶的名貴水果(香蕉、椰子、荔枝、龍眼。柑子、桔子等)也都是納貢的物品。
手工業特產(葛布、金銀製造的美術工藝品,金漆螺鈿……)也成為進貢用的對象。
靈巧的手工工匠也被抓起來送交給北方封建王朝。
於剝削貢品的同時,還進行租稅剝削。鹽和鐵是人民日常生活中最需要的兩種產品,卻被封建統治者壟斷了生產和買賣。地要納租,人要繳稅(稱作“賦”),戶要繳納手工業(特別是布)稅(稱作“調”)。老百姓每年還要服成月的勞役,為封建統治者挖河道、修道路和築城郭等。
二世紀末,交州刺史賈琮問為何老百姓常常“叛亂”,老百姓答道:“賦斂過重,百姓莫不空單”。為了緩和矛盾,賈琮不得不暫時“蠲復徭役”。
東漢文書承認:“交趾……前後刺史,率多無清行,上承權貴,下積私賂,財計盈給,輒復求見遷代。”
交州刺史周乘上奏漢朝皇帝:“交州絕域,習俗貪濁,疆宗聚奸,長吏肆虐,侵漁萬民。”
吳朝官吏“都以兵威來欺壓”越人。“吳賊政刑暴虐,賦斂無極。”
南朝時期,捐稅沉重,各種稅收達上百種!
北方封建統治者在政治方面採取殘酷、暴虐的壓迫手段,在經濟方面實行殘暴的經濟剝削和超經濟剝削。這還不夠,他們還在文化和思想方面推行奴役我國人民的同化政策。
封建剝削者欺悔別人,首先是強迫人家向他低頭。北方歷代封建王朝征服我國,主要是增強自己的聲勢,強迫我國人民服從“天子”的權威。我國人民很早就有自己的國家和自己的文化,現在卻遭到象對其他“蠻夷”(“交州夷”)民族一樣的對待。我國人民遭到殘殺。義軍和義軍首領被流放到北方。封建統治者移民到越南地區來,改變越族的風俗,漢字和北方的文化也跟着輸入我國,輸入的目的在於奴役和同化。所以,從內容上來說,北方封建統治階級的思想體系——儒教,是首先輸入的一種貨物。
儒家學派是由孔子(公元前六——五世紀)創立的。孔子死後,儒家分成了許多派,其中以孟子、荀子最具有代表性。由於封建階級的“大一統”的政治需要,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儒家學說變成了北方封建階級的正統的意識形態。也從那時開始,由於北方歷代封建王朝推行擴張政策,所以儒家學說影響到遠東各國。
根據儒教,每個人都要臣服“天子”,每一個民族都要歸服“天朝”。封建的道德和禮教都是根據儒教的精神建立起來的。“父子”、“夫婦”關係以及“師生”、“兄弟”和“朋友”關係的道德規範都是由“君臣”這個最高的綱派生出來的。三綱(君臣、父子、夫婦)變成了基本內容和教育方針,同時也變成了封建時代的法律。
自東漢以後,特別是公元二世紀末葉,漢族的士大夫到交趾的越來越多。儒教比過去更得到普遍傳播。儒家的“經典”著作《論語》、《春秋》等書,在封建政權和士大夫開辦的學校里普遍講授。在各個學校里學習的是漢族官吏、地主的子弟和一部分越族上層人士——外族侵略者依靠他們來進行統治——的子弟。
在這個時期,儒家學說在越南區域還不算是盛行的時期。越族人入學學習的和中舉的為數還不算多。外國統治者只不過是為其統治機構培養一些低級官吏,充當走狗而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紅脖子們鐵心支持布什的根本原因仍然是
2004: 妞妞和布什 民主與獨裁
2003: “我需要死”—顧城死亡的生理心理學探
2003: 老外侃中國-----看台灣與大陸的異同 (Z
2002: 這是真的,《東周刊》要殺人!
2002: 伏爾加河畔的中國農民(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