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傳銷—從數學遊戲到經濟邪教
送交者: 仁鋒 2005年11月08日22:19:48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前言:作者對傳銷認識教早。當受到同事和親朋的推銷時,曾再三解釋,有醒悟者,也有執迷不悟者。早先看過一些反傳銷的文章,或欠全面,或未擊中要害。因仍不時見到傳銷者害人害己,作者終於不忍坐視,乃做此文將傳銷的要害徹底披露,也省去我再解釋時的許多口舌。本文以科普的風格,力求生動有趣,通俗易懂。文雖較長,但不如此,恐不足以讓一般讀者深刻地認識傳銷的欺騙本質。作者已不厭其煩,讀者當不畏其難,高中文化的讀者應不難完全讀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了解現在的所謂“傳銷”,先要從幾個數學小故事開始。

故事一:據說一位國王問他的宰相要什麼賞賜。聰明的宰相說,“我所要的從一粒穀子(沒錯,是1粒,不是1兩或1斤)開始。在這個有64格的棋盤上,第一格里放1粒穀子,第二格里放2粒,第三格里放4粒,即每下一格粒數加倍,……如此下去,一直放滿到棋盤上的64格。這就是我所要的賞賜。” 國王覺得宰相要的實在不多,就叫人按宰相的要求賞賜。但後來發現即使把全國所有的穀子抬來也遠遠不夠。(具體數學運算見[注1])

故事二:假如你能這樣啟動你的汽車,第一分鐘裡,車速提高到2公里;第二分鐘裡,車速提高到4公里;第三分鐘裡,車速提高到8公里;即每過一分鐘車速加倍,……如此下去——你大概想不到,只要不到19分鐘,你的車就可以超過光速(每秒三十萬公里)!(具體數學運算見[注2])

故事三:假如你還沒有從上面兩個故事裡找到感覺,我用中國的成語“一傳十,十傳百” 再講一下。請你估計一下,如果按照“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這樣下去,傳多少步,就可以傳遍十億(1後面9個0)人口?用小學的知識估計,你應該得到最多傳九步(每傳一步增加一個0)就夠了——這麼快?以前沒想過?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數學心理現象,即幾何級數(Geometric Progression)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一般人的想象。

很多年以前,我還在國內S大學數學系讀書。當時知道有同學收到一種叫“連鎖信”的信件,我並未在意。後來自己也收到一封,便忍不住好奇起來。這種連鎖信的內容大意是說,你收到信後,給發信人寄上一張明信片,然後照抄此信六份,寄給其他的六個人。不久你就會收到六張明信片。如果你中斷此信,就有什麼不幸降臨到你身上等恐嚇語言。

我當時想,要是把明信片換成一元錢,豈不是一元錢變成了六元?天下居然有這等好事?常識告訴我這是不可能的。當時我學的所謂政治經濟學也告訴我,“剩餘價值”不能在流通中產生。於是我做了一個簡單的數學分析(其實只要高中的數學知識就夠了)。第一步,第1個人傳6個人;第二步,6個人傳36個人;第三步,36個人傳216個人;即每一步都是每個收到明信片的人再傳給下面的6個人,……如此下去,只需僅僅十二步就足以傳遍全中國的人口,十三步就足以傳遍全世界的人口(具體數學運算見[注3])。下圖可以幫助你做直觀的理解:

1
6
36
216
1,296
7,776
46,656
279,936
1,679,616
10,077,696
60,466,176
362,797,056
2,176,782,336
13,060,694,016


不難看出,在這個金字塔中,越靠上層,人越少,回報的可能性越大。因為收信人的人數增長極快,金字塔下面的人必然會(也只能)傳遞給已經收到過此信的人。果不其然,我很快又收到了同一類的連鎖信。這個遊戲(還算沒有大的惡意)正是利用了“級數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一般人的想象”這一數學心理現象,讓你覺得“連鎖信”會傳很久才會覆蓋全部人口。而現在你應該認識到,這樣的傳遞是如此之快,尤其是在如今的網絡時代。

我當時即給發信人回了信,給出了上面的分析。令我感嘆的是,如此並不困難的分析,堂堂大學數學系的學生居然花時間去認真地抄寫(那時複印機還是極端的奢侈品,用的是複寫紙)並傳遞此連鎖信,而不能或不肯做這樣簡單的數學應用。此也可見當時中國教育制度的缺陷與悲哀(現在也許“與時俱進”了?)。

——現在來看看為什麼“傳銷”是一種經濟邪教。

來美很多年後,有一次同事向我兜售傳銷,我立刻意識到這是“連鎖信”的變種遊戲。沒想到多年不見,“數學小鬼”已搖身一變,成為“經濟妖魔”了。連鎖信本來就是洋耍,不知是否發源於美國。但美國人的“創造性”確實令我驚訝。記得曾經看到過電視新聞里揭露傳銷,但美國至今好象仍未有禁止傳銷的法律。隨着技術的進步,傳銷在美國也不斷地變換花樣。而且老美都是玩法律的高手,非常善於法律上的自我保護。當你發現上當受騙後,你居然沒法起訴這些公司。首先,傳銷公司事先並沒有保證你一定能發財,而是說成功取決於你的能力,特別是你的推銷能力;其二,因為不懂上述“連鎖信”里的數學遊戲,你會以為真的是自己沒本事。有人感覺受騙了,卻說不出所以然。 也有人知道自己上了賊船,又悟到了一點“賊理”,便順勢將錯就錯地繼續騙別的人,完全悟到“賊理”的人甚至自立門戶。所以美國的傳銷公司居然還很“繁榮”。

中國的改革開放使國人能很快的跟進國外的風潮,不論是艾滋病還是數碼像機。不難想象,此類傳銷很快就在中國有了“盜版”。中國人又加進了自己的特色(國內報紙有不少關於傳銷悲劇的報道)。我知道中國有的市縣有專門的傳銷聚集地,後來發展成為罪惡之所,以至不得不被關閉取消。正當作者寫此文之際,看到中國政府(國務院)最近頒布了《禁止傳銷條例》[注4]。從以行政手段禁止傳銷這一點上,我看到了中國政府“專制”的優越性。

我本以為此等並不高明的騙術會久之自滅。但傳銷象“白骨精”一樣會多種變化,而且不斷地“與時俱進”,其欺騙性遠超過我的想象——我見過有相當層次的中文報刊也正面報到過所謂的“成功的傳銷人士”,我認識的不少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士也捲入進去,美國的一家傳銷公司居然掛靠在一家大的銀行下——許多聰明人居然不識如此簡單的遊戲,真是令人扼腕浩嘆!

——那麼,什麼是“傳銷”邪術的秘訣呢?

作者曾硬着頭皮看了一些傳銷錄像,親自聽了幾場傳銷報告,發現“傳銷”在“連鎖信”的基礎上加的東西並不多。現總結如下——

模式一:幾乎完全是無本生意,以會員費、手續費騙取錢財。傳銷不與銷售產品相聯繫,而只是推出一個所謂的 “賣點”,比如什麼新產品的投資一類。傳銷公司會盡全力讓你相信有“無數的人”遲早會加入這個“賣點”,然後給出榜樣,說自己或幾個朋友已經靠此發了大財。但要加入,就得交會員費。既然你已經相信有“無數的人”會象你一樣感興趣,你以為你也會象“榜樣”們一樣,不難成功。

這種模式與上述“連鎖信”幾乎完全類似。“賣點”只是一個晃子,真正吸引你的是“1張明信片換6張”的把戲。比如,我給你設計這樣一個傳銷公司:說火星移民是遲早的事(前不久從網上看到,Bill Gates已經向聯合國提出了關於火星開發的申請),未來三十年內會有成千上萬的人移民到火星上去。所以我的傳銷公司叫“火星移民及投資協會”。再包裝一下,我提供有關火星的航天技術進展資料,火星開發的法規更新,火星土地的銷售信息和很多關於地球的壞消息——地震、海嘯、禽流感等等。加入本會的人可優先取得“火星移民資格”。入會吧,晚了就趕不上了。會員費是多少?100美元吧。

假定估計會上當的總人數是一百萬(1,000,000)人。然後我做了幾場報告,有一千人上了當,成了我的徒弟。所以我掙了100,000美元(羨慕吧?)。回想一下上面的數學故事三,我已經做了“一傳千”的第一步。如果我的“徒兒們”趕不上我這祖師爺,每人只給我發展了100 個“徒孫”——也不錯了,空手套白狼,減去交給我的100美元,“徒兒們”每人也淨賺了9,900美元不是?那麼我現在又有了十萬(100,000)“徒孫”了。知道可憐的“徒孫們”還有多少“徒曾孫”可以發展?平均每人不到10人!就算是10人吧,減去交給“上線人”的100美元,“徒孫們”每人也掙了900美元。現在光是“徒曾孫們”已經是一百萬(1,000,000)人了,早已到了金字塔的底層——即市場已經飽和了。在這種情況下,“徒曾孫們”只能是向已經是會員的人推銷。但已經入會交了費的人,誰還會傻乎乎地再交一次?還記得前面“連鎖信”的故事?第二次收到類似的信的同學,沒有人有興趣再回信。所以“徒曾孫們”全都是虧本的主。這不奇怪,他們不虧,我賺的錢從哪裡來?

這個金字塔只有四級,“我—徒兒—徒孫—徒曾孫”。傳遞了三步,“一傳千(我傳徒兒)、千傳十萬(徒兒傳徒孫,每人傳100人)和十萬傳一百萬(徒孫傳徒曾孫,每人傳10人)”, 就達到了一百多萬人。賺錢的是前三級的人,“我—徒兒—徒孫”,總共騙財是:
1*100,000 + (1,000 * 9,900) + (100,000 *900) = 100,000,000美元,


這個數字正好是金字塔底層的“徒曾孫們”所交的錢的總數。騙子的“級別”越高,騙的錢越多。虧錢的人(徒曾孫們)的總數是1,000,000,而賺錢的人(我—徒兒—徒孫)的總數是:
1+ 1,000+ 100,000 = 101,001人。


我在騙了100,000美元就可以逃之夭夭。如果我想再多騙一點,可以對上面公司的政策略改一下,要求下一級會員發展了新會員後需向“上線人”交納10% 的提成。這樣我就賺得更多一點,“徒兒們”也稍微多賺了一點。但“徒孫們”就少賺了,因為最底層的“徒曾孫們”再沒有新的會員可以發展,“徒孫們”只能向上交,向下則拿不到任何提成。如果我再壞一點,給徒兒徒孫們規定一個每月必須完成的定額,否則會員資格取消。那就等於讓這個級數增長的每一步的時間縮短,讓可能騙到手的錢儘早到手。想想看,是不是?

模式二:與模式一唯一不同的是,改“賣點”為某些產品的推銷,即傳銷與一個或多個產品的銷售相聯繫。當然,有些產品本身也具有“賣點”的功效,比如什麼“抗癌營養品”一類。這次傳銷公司得與廠商合謀(有些廠商可能是無辜的,以為這樣產品會賣得快一些。其實完全未必),同時欺騙性也增加了。它的運作方式是,入會才能有銷售產品的資格;會員除了銷售產品外,還被要求不斷發展新會員。其中最主要的一招是,混淆“靠賣產品掙錢”與“靠發展會員掙錢”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當我用上述金字塔模式證明“靠發展會員掙錢”發財是不可能時,傳銷人就說我們主要是“靠賣產品掙錢”;當我指出“靠賣產品掙錢” 你跟一般的推銷員沒有兩樣時,他就又回到“靠發展會員掙大錢”的可能性上。

傳銷模式二的一個偉大謊言是所謂的“直銷”,即產品通過傳銷公司減少了中間環節。“直銷”本來是一個很簡單清楚的概念,即由廠家直接做銷售,不通過批發商和零售商。比如,你現在可以通過上網或電視直接購買廠家的產品,如機票、照相機、電腦等。但你會發現,直接購買並不一定便宜。大多數情況下,直接向航空公司買機票比通過旅行社買反而要貴。這是由社會的分工協作造成的。大多數廠商並不願意兼做零售。實際上,“直銷”與信息的“直遞”相對應,如廣播電視;而“傳銷”與信息的“傳遞” 相對應,如“一傳十,十傳百”。在金字塔結構的信息傳遞中,你不妨問一下自己,你是“第幾級”上的會員?上面多少雙“提成”的手?與電視的真正直銷相比,又怎麼會是減少了中間環節?

當“傳銷”把自己打扮成“直銷”時,就帶出另一個謊言,就是通過中間環節的減少而沒有了庫存和售貨員工資等零售成本。那麼,傳銷商節約的庫存節約到哪裡去了?節約到你家裡了。你當然不會無緣無故讓別人在你家裡放存貨。可你想的是,我可能藉此發財呢。請仔細想一下,假如你是正常消費而不考慮傳銷帶來的發財夢,你願意到“傳銷朋友”那裡買一堆東西放在家裡,還是去正規零售商店?你的家不僅成了倉庫,而且你成了“義務售貨員兼推銷員”。——“怎麼會是義務?”你會問,“我不是能得到利潤嗎?”沒錯,你可以得到“你親自賣掉的產品”的利潤(且不提還要被“上級”提成),就象一般公司的推銷員一樣;但當你期望“靠提成下級會員的銷售利潤掙大錢”時,你就又掉進了“級數增長”的陷阱里。且聽下面的分析——

“靠提成下級會員的銷售利潤掙錢” 是最有誘惑又讓最讓你糊塗的一點,它好象是“靠發展會員掙錢” 和“靠賣產品掙錢”的結合。傳銷公司讓你產生這樣的錯覺,除了“我發展會員所得的會員費”和“我賣產品所得的利潤”外,只要我的“下級會員”賣得好,我就可以什麼事也不用做,“下級的利潤”自然會滾滾而來——美妙的前景,是不是?可惜,這只是一個肥皂泡。這事要成功的關鍵是:
你能發展幾個下級會員?難道這麼快你又忘掉金字塔和級數增長的事了?喝點涼水,再複習一下上面的數學故事和模式一?
產品是否暢銷?假如你特別幸運,發展的一個下級會員賣出了很多的產品,你當然可以坐吃他的利潤提成。但想想看,你都賣不出去,你能指望別人創造奇蹟?所以傳銷公司的產品不可能是真正的暢銷產品。非常自信自己產品會很暢銷的廠商絕不會通過傳銷公司做銷售。


不難看出,上述的傳銷無論是模式一還是模式二,都是在利用“連鎖信”里的數學心理現象。傳銷公司總是向你描述一個巨大的市場,明示或暗示你“靠發展會員掙大錢、掙快錢”,而“靠賣產品掙錢”和“靠提成下級會員的銷售利潤掙錢”都是幌子。實際上,當“賣點”或所謂的“產品”越有吸引力時,則會員發展就會越快,快的超過你的想象。所以當你入會後去推銷時,絕大多數時候你會發現對方或者不感興趣,或者已經是會員(屬於你的傳銷公司或類似的公司)。

“一傳十,十傳百”作為一種信息傳遞方式,本身無所謂好壞,並沒有“階級性”。比如美國有一家專門做郵購計算機書籍的公司——大概在美國讀計算機的學生都知道——是這樣經營的,讀者每介紹一個新的購買者可以得到兩本書的優惠,但沒有會員費或向下提成利潤之類,誰也不可能通過這樣介紹朋友買書而發財。但這樣的廣告策略就專門推銷計算機書籍而言,確實比報紙電視更有效。因為讀計算機的學生是一個聯繫緊密的群體,很容易“一傳十,十傳百”,而電視或報紙廣告的聽眾或讀者大部分不會感興趣。

——總結起來,我所說的傳銷邪教,是指“以發財為誘餌並以傳遞方式(即上述的金字塔結構)收取會員費或提成銷售利潤的傳銷方式”。 區別一個銷售公司是否在搞傳銷的一個簡單標準就是:是否有涉及金字塔傳遞結構的錢財攝取,如“提成新會員的會員費”或“提成下級會員的銷售利潤”。讀者應當明白,所以的傳銷都利用了級數增長的數學心理現象。


——下面是傳銷公司的基本秘訣:
先讓你錢迷心竅。煽動詞是:“做雇員可能被解僱,做專業人員(如醫生)太累,政府的退休保證金會破產。所以要自己做老闆,早發財,早退休。本傳銷公司正好可以圓你的快速發財夢。而且事情並不難,不過是找人推銷幾個產品而已。” 然後宣揚一些本公司的“成功人士”。更可笑的,有的推銷人甚至提問聽眾:“假如你發了財想做什麼呀?”好象你馬上就要中獎了;
接着吹,把美麗的謊言具體化。傳銷公司總是選某些所謂的熱門新產品(如“抗癌營養品”)或選某些日用消費品(如維他命、化妝品)。前者給人有巨大新市場的假象,後者可利用你“反正自己也要用”的心理。
終於你動心了,交錢入會了,上了賊船了。然後傳銷公司的發起人(一個或幾個)通過合同督促你接着幫他散布這個謊言,並監控着這個謊言傳了多少人,而且要求每一個聽到謊言的人付錢給他(們)!
還有什麼?沒了,就這麼簡單!秘中之秘是先讓聽眾錢迷心竅。當人一旦錢迷心竅,就會失去正常的判斷能力。


——上當傳銷的常見錯誤心理及其矯正:
這麼多人搞,產品這麼好,一定有很大的市場。實際上,“產品”越好,則會員發展就會越快;已經這麼多人搞,說明你已經是金字塔的底層。而無論多大的市場,會員發展都會快得超過你的想象(請回頭看看前面的數學小故事)。
反正我自己也要消費這種產品,說不定還真會發財呢。請仔細想想,如果你不是通過“傳銷”買此產品,你需要交納會費嗎?你有幫人推銷產品的義務和壓力嗎?
不要被“向下提成利潤”所迷惑。只要有金字塔結構,你就是上了“級數”的當。要賣產品,還是去做一個普普通通的推銷員吧。
有人上過一次當後卻歸結於某些傳銷公司不正規,或是傳銷的產品不好。傳銷公司不“正規”,還怕你起訴它呢。“產品”越好,只能說明上當的人越快越多而已。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得出關於傳銷的幾個結論如下:
傳銷公司里人只有兩種人——騙人的或被騙的,無論是自覺或不自覺;
某種傳銷的發起人是非常誠心的騙子;
絕大部分想靠傳銷發財的人都會以賠錢失敗而告終。

以上已將傳銷的“秘訣”和邪教本質盡情揭露。我知道,想利用傳銷而尚未完全悟出“秘訣” 的人也可以從中學到東西。但我更相信,反對傳銷的人和上當受騙的人是多數。上述“秘訣”的披露將會有助於避免更多的人上當受騙。如果你看懂了上面文字,而且上過經濟邪教傳銷的當,或者願意幫助你的家庭和朋友脫離傳銷的苦海,請將此文廣為傳播。假如有興趣,你可以按如下方法自己驗證上述的數學心理現象。

我在此文末尾記下了第一次發文的時間。當你轉貼時,可以用Google 看一下此文的出現次數,然後每天檢查一次。趨勢應該是前幾天激增,然後很快穩定下來不再增長。——不要忘了, “級數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一般人的想象”。你可以把這看成是一次“反傳銷的傳銷”,只是我沒有要各位的“會員費”和“提成利潤”而已。

轉貼請請不要附加任何商業信息。


作者於美國,首發於中文網站——《萬維讀者網》,時間:2005年11月8日
tao0123@yahoo.com

致謝:此文寫作期間,一位網友提出了很好的意見並做了潤色修改,另兩位朋友也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在此深表感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1]需要的米粒數S = (20 + 21 +22 + 23 +...+ 263) = 264 - 1 = 18,446,744,073,709,551,615,去掉小頭也有1019。假如1斤米里有100,000粒米,則需要1014斤,也就是一百萬億斤(one hundred trillions)。
[注2]數學表示是S = 2N,讓S = 3*105(三十萬公里),可求出 N是18.26,即車達到光速所需的分鐘數。
[注3]數學表示是:S = (60 + 61 +62 + 63 +...+ 6N) = (6N+1 - 1) / 5,其中S是人口數,N是所需的步數。用對數運算,知道了S,不難求出N,反之亦然。
[注4]2005年8月10日,中國國務院第101次常務會議通過《禁止傳銷條例》。8月23日,國務院令第444號公布了這個條例,同時規定《條例》從今年11月1日實施。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紅脖子們鐵心支持布什的根本原因仍然是
2004: 妞妞和布什 民主與獨裁
2003: “我需要死”—顧城死亡的生理心理學探
2003: 老外侃中國-----看台灣與大陸的異同 (Z
2002: 這是真的,《東周刊》要殺人!
2002: 伏爾加河畔的中國農民(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