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禪宗故事(14)調達在地獄 & 城東老母
送交者: 方寸 2005年12月27日21:41:51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世尊因地布發掩泥。獻華於然燈。然燈見布發處。遂約退眾。乃指地曰。此一方地。宜建一梵剎。時眾中有一賢於長者。持標於指處插曰。建梵剎竟。時諸天散華。贊曰。庶子有大智矣。

  世尊因七賢女游屍陀林。一女指屍曰。屍在這裡。人向甚處去。一女曰。作麼。作麼。諸姊諦觀。各各契悟。感帝釋散華曰。惟願聖姊有何所須。我當終身供給。女曰。我家四事七珍。悉皆具足。唯要三般物。一要無根樹子一株。二要無陰陽地一片。三要叫不響山谷一所。帝釋曰。一切所須。我悉有之。若三般物。我實無得。女曰。汝若無此。爭解濟人。帝釋罔措。遂同往白佛。佛言。憍屍迦。我諸弟子大阿羅漢不解此義。唯有諸大菩薩乃解此義。

  世尊因調達謗佛。生身入地獄。遂令阿難問。你在地獄中安否。曰。我雖在地獄。如三禪天樂。佛又令問。你還求出否。曰。我待世尊來便出。阿難曰。佛是三界大師。豈有入地獄分。曰。佛既無入地獄分。我豈有出地獄分。

  世尊因文殊忽起佛見.法見。被世尊威神攝向二鐵圍山。

  城東有一老母。與佛同生而不欲見佛。每見佛來。即便迴避。雖然如此。回顧東西。總皆是佛。遂以手掩面。於十指掌中亦總是佛。

  殃崛摩羅因持缽至一長者門。其家婦人正值產難。子母未分。長者曰。瞿曇弟子。汝為至聖。當有何法能免產難。殃崛語長者曰。我乍入道。未知此法。待我回問世尊。卻來相報。及返。具事白佛。佛告殃崛。汝速去報。言我自從賢聖法來。未曾殺生。殃崛奉佛語疾往告之。其婦得聞。當時分免。

  世尊嘗在尼俱律樹下坐次。因二商人問。世尊還見車過否。曰。不見。商人曰。還聞否。曰。不聞。商人曰。莫禪定否。曰。不禪定。曰。莫睡眠否。曰。不睡眠。商人乃嘆曰。善哉。善哉。世尊覺而不見。遂獻白[疊*毛]兩段。】(五燈會元)


  禪宗所證是理即佛,所證理性與佛無二無別,但就事說來,尚未證到果佛地位,因此並不能與釋迦、彌陀等量齊觀。不見帝問玄沙:“宗下見性成佛,是否已到果佛地位?”沙曰:“只是因地佛,並非果地佛。”所以開悟見性,一般只登初地,相當於見道位,尚待向上修證,分破無明,圓證法身。所以說宗下見性後,即直登無修、無得、無證位,實大錯誤。

  複次,所謂無修、無得、無證位者,是理邊事,同時也是到家人語。因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何待修證?但當無明業習未了,貪著猶在,尚於惡道中頭出頭沒的時候,又非不眾生!既有業習,就有幻受,既有幻受,也就不無幻修、幻得、幻證了。所以這句無修、無得、無證的話,也是真實到家人語。因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在染無失,在淨無得故也。今若尚在路途上,就說無修、無得、無證,豈不言之過早!

  或曰:末等於初,生死就是涅槃,路途就是家舍,雖然了生死,就在六道中。答曰:一切不二是真理,但須證到這種地步始得。假如現在還有苦樂在、怖畏在,還有氣惱、患得患失在等等,那麼路途不是家舍,生死也不等於涅槃。因為諸蘊未破,幻受猶在。在人道中,還有苦樂之見,何況余道!試看調達在地獄,如享三禪之樂,相去奚啻天壤!所以修心人大須仔細,切莫空說大話,莽莽蕩盪招殃禍!

  複次,真正證到無修、無得、無證的人,也不說個無修、無得、無證。一說無修、無得、無證,豈不正坐在有修、有得、有證里嗎?

  但是禪宗行人,開悟大有深淺,不可一概而論。有的直下到底,積習無明,一時齊破,即《楞嚴經》所謂“理屬頓悟,乘悟並銷”也。這種人即無修、無得、無證者,但此種大根人,究屬少數,不可多得。有的雖已見性,積習尚存,須用綿密保任功夫,漸除習氣,分破無明,而圓證法身。此種保任功夫,即無修之修。因為他們既不用什麼法門來修習,也不冀有所得與所成,平時只用個凜覺功夫,隨有念起,一覺即空,空亦不住,任運騰騰,自在受用。到後亦無覺不覺、空不空、自在不自在,無得無失,才是到家了手時節。此等功夫,即《楞嚴經》所謂“事則漸修,因次第盡”者是。現在修行人中,大都屬於這種“頓悟漸修”者。(談談往生西方的關鍵問題)


  佛所證得的是妙有真空。初入門菩薩雖然知道色法與心法不二,但還不知道有妙用。如能知道色相妙用無邊,利用色相就是真空妙有了,比如五蘊(色、受、想、行、識)是遮蔽我們本性光明的壞東西,所以要“照見五蘊皆空”。但反過來五蘊又是妙用。成所作智就是利用五蘊來成就一切事業。比如,釋迦牟尼佛降生,投胎王子,現了一個妙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色身(這就是色)。他為救度眾生,不離開眾生,不放手眾生,就要攝受廣大眾生(這就是受)。眾生的根基不同,要說不同的法,所以他要思考怎樣說法能才對機(這就是想)。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用什麼方法去度脫眾生,就要具體去做。

  還有的眾生與佛無緣,佛就讓另外有緣的眾生與他說法。有一個城東老母,佛給她說法(佛說法說的最好),她卻不聽。還把耳朵捂起來說:“不聽,不聽”。佛說:“那我現神通給你看”。她把眼睛閉起來說:“不看,不看”。佛知道與她無緣,就叫一個同她有緣的童子來給她說法,她倒接受了。

  所以佛為救度眾生行持也有所不同(這就是行)。識就是知識,積累的經驗,對我們來說就是要轉識成智,識和智其實是一個東西,就好比水起波浪,水就是波浪,波浪就是水。波浪就象識,水就象智。佛的智慧最圓滿,知識最淵博,他識得各種眾生的根基(這就是識)。佛正是利用色、受、想、行、識來度脫眾生,這樣五蘊反過來就成妙用了。初入門菩薩對空的理悟上還差這麼一層,所以還不究竟。要到佛所證得的妙有真空,真空妙有,有就是空,空就是有,這才究竟。(中有成就秘笈)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大名鼎鼎的"Nero Burning Rom&quo
2002: 大名鼎鼎的"Nero Burning Rom&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