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中越戰爭密錄(部隊內參)
送交者: 佚名 2006年03月29日16:36:36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中越戰爭密錄(部隊內參)
●白宮,鄧小平語出驚人,確認中國集結軍隊

他俯視微呈弧形的太平洋。在一萬公尺高空。

第二次飛越太平洋,壯闊感一如前次。


五年前,他率領中國代表團參加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在那個講壇上,他首次向全世界闡述了毛澤東主席的三個世界的宏論。而這一次,巨人已經作古,他本人也在同他的國家經歷又一次大起大落之後,作為中國的新的巨人,親往大洋彼岸。

這是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八日,按中國的農曆是正月初一——已未年春節。

由於逆地球自轉飛行,銀白色的波音707座機迅速地沒入夜空。片刻,一位機組人員走到他的身邊,“小平同志,飛機剛剛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我們現在又回到了戊午年的除夕。”他笑着點了點頭,又點燃了一支熊貓牌香煙,旋即融入沉思。

新年伊始,種種跡象都表明,1979年對他是一個幸運的年頭。中美兩國首腦再一次會晤,中美兩國關係得到進一步發展,引起世人矚目。他的照片又上了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他被選為1978年“世界風雲人物”。更重要的是在國內,一個月前召開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凡是派”沒了市場,華國鋒作了檢查,歷史展開了新的篇章。現在,掌握着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實際最高權力和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他,要在國際舞台上施展他的政治才幹和藝術了。

1月29日上10時,美國總統卡特在白宮南草坪舉行儀式,以歡迎外國元首的禮儀歡迎鄧小平副總理。五星紅旗和星條旗有史以來第一次並排飄揚在美國總統府上空。賓夕法尼亞大街也插滿了中國紅旗。在華盛頓,對代表了無產階級革命的紅旗的需求是很少的,國務院禮賓司的一位官員給紐約的利伯曼打了電話,於是從沒有一面中國國旗到做好160面紅旗這項工作就完成了。另外,佐治亞州穆爾特里市市長兼警察局長也在28日親自將精選的1500枚紅色的、粉紅色和白色的茶花送到白宮。作為歡迎鄧小平的國宴上的主要飾品的山茶花,是卡特家鄉佐治亞州的州花。這種花是兩千年前首次在中國發現的。美國給予鄧小平“超級紅地毯”的“超規格接待”,來自世界各國的1100多名記者雲集華盛頓報道這次劃時代的訪問。一位美國記者寫道:在華盛頓——這個國家的的這個聖地,他將看到一座座五色石建造的民主聖殿,一座座給人以深刻印象的紀念碑,一座座巨大的博物館和政府的全部壯麗景觀。然而,鄧小平對這些並不感興趣。倒是他在美國遇到的幾次親台灣分子的示威和極端主義分子“手舉紅寶書的遊行”,更加深了他對美國式民主的反感。不論在什麼情況下,他都不會忽略他的主要的目的。

紅地毯、禮炮、儀仗隊、白宮的歡迎儀式。在簡短的致詞中,卡特熱情地借這個機會邀請中國同美國一道“共同走向亞洲和全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鄧小平卻嚴肅地指出我們這個世界“很不安寧”。

不知是要考驗還是要證明他那過人的精力,在美8天,他的日程每天都被排得滿滿的。

1月31日,星期三,華盛頓。

晨,在布萊爾大廈接受費城坦普它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出席儀式,致辭。

上午,會見美國前總統尼克松。

上午,瞻仰林肯紀念堂,獻花圈。

上午,參觀華盛頓全國宇航博物館。

中午,同一批有影響的美國新聞工作者共進午餐,回答問題,發表重要講話。

下午,出席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和文化交流協定簽字儀式。
下午,在華盛頓國賓館接受美國廣播電視界採訪。

晚,在中國駐美聯絡處舉行盛大答謝招待會。

晚,會見西哈努克親王。

在美國,他從阿拉斯加到華盛頓,然後乘坐美國總統的空軍一號座機,飛往亞特蘭大,再到休斯敦,最後至西雅圖,把美國繞了一圈。

他抵達美國之後兩個小時,就到布熱津斯基家中赴宴,品嘗的是烤牛肉,這一“典型的美國菜”,是一年以前兩人在北京就商定好了的。為了這餐家宴,女主人忙得不亦樂乎,直到客人滿意地離去。而布熱津斯基這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更是逢人便講,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領導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後的第一頓飯,就是在他家吃的。

在休斯敦的一天中,他既坐了開發西部時的公共馬車,又坐了航天飛機,他坐在馬車上繞賽馬場一周向觀眾致意,他坐進航天飛機進行了從十萬英尺高空向地面的模擬着陸。晚上他吃了一頓標準的牛仔晚餐,濃汁烤豬排、烤蠶豆、核桃餡餅和啤酒,然後又穿着毛式制服戴着牛仔帽觀看了騎士表演。觀察家們說,鄧上一次戴帽子是在六十年代中期,那是被紅衛兵戴上紙的高帽子遊街批鬥。在約翰遜航天中心,第一個環繞地球飛行的美國人格倫參議員為鄧小平講解,鄧對他說,“你成了神仙了。”格倫說:“人們什麼都叫過我,但我還從來沒有聽過這個稱呼。”

2月1日,中美聯合公報在華盛頓發表。公報中說,兩國“重申雙方反對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謀求霸權或支配別國”,當日,蘇聯駐美大使多勃雷寧拜會美國國務卿萬斯,要求對公報中的“霸權”一詞作出解釋,萬斯於是試圖使這位蘇聯外交官放心,美中並沒有聯合起來對付俄國。

蘇聯人當然不能放心。1月27日,即鄧小平訪問美的前一天,塔斯社報道大批中國軍隊向中越邊境集結,並對此表示關切。與此同時,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發表了“北京對河內發出戰爭聲調”的文章,說有跡象表明,中美關係每發展一步,亞洲尤其是東南亞局勢就變得更具有危險性。在一月份中,國際輿論大量報道了中國軍隊在中越邊境的集結和調動,並對此作出種種分析和猜測。對於這個各國記者關注的熱點問題,鄧小平在美國同樣快人快語,直言不諱。

每天,鄧小平猛烈抨擊和強硬警告的語言,都被各種傳播媒介從北美發往世界各地。

還在兩個多月以前,鄧小平出訪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三國以及途徑仰光的時候,他就毫不含糊地抨擊大霸和小霸,提醒東南亞提防“東方的古巴”,並警告越南不要在柬埔寨玩火。但越南還是有恃無恐地大舉犯柬,並且輕易得手。這不僅是侵略一個主權國家,而且是對中國的無視和挑戰,豈有此理。欺人太甚。這回巨人是真的動怒了。鄧小平方美,在美國掀起了一股“中國熱”。

紐約州一位眾議員說:副總理先生肯定給美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但誠實坦率,而且和藹可親。

華盛頓一位教授說,鄧小平堅強有力,語言精闢,超載了當,機智老練。

美國一位新聞評論員說鄧講話堅強有力和富於幽默感。

一次和美國國務卿萬斯共進午餐之後,鄧小平同等候在國務院休息室的記者們進行了短暫的交談,記者問他們會談中都談了什麼,鄧說我們談了“從地上到天上的一切問題”。

在和卡特第一次正式會談開始這前,鄧小平問道:“美國國會有沒有通過一項會談中禁止吸煙的法律?”

“沒有。”卡特說:“只要我任總統,他們就不會通過這樣的法律。你知道我的州種植大量的煙草。”

鄧小平笑着說:“好。”取出一支香煙就點燃吸了起來。

但鄧小平給美國以至世界印象深刻的,顯然更在於他強硬的一面,尤其是關於反對霸權主義的言論。
“世界戰爭的危險仍然存在,而霸權主義是國際和平和安全的最大威脅。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和平不是*乞求所能夠得到的。想要維護世界和平,就必須反對和遏制霸權主義,打亂戰爭策劃者的戰略部署。”

1月30日,在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舉行的一次秘密會議上。有人問:由於柬埔寨的得到北京支持的政府被推翻以後***鄰國的緊張局勢,中國是否可能進攻越南?鄧小平答:我們不能允許越南到處搗亂,為了世界和平和穩定,為了我們自己的國家,我們可能不得不做我們所不願意做的事情。

在休斯敦同新聞界人士共進午餐時,他說:“儘管中國條件有限,但我們一事實上盡最大的可能支持民主柬埔寨。”

月30日上午,在同卡特的第三次會談結束後,兩們領導人一起來到陽光燦爛的白宮玫瑰園,鄧小平說:

“中國人民堅定不移地站在柬埔寨一邊反對越南侵略者。中國永遠站在被壓迫被侵略的國家和民族一邊,反對霸權主義的侵略和奴役,為了國際和平和穩定的長遠利益,我們將堅決地履行自己的國際主義義務,甚至不惜承擔必要的犧牲。”

幾天之後到東京,鄧小平對田中說:“對侵略者不難能可貴懲罰,就有發生連鎖反應的危險。”“正在考慮,為了懲罰,冒某種危險也要採取行動。”對大平說:“有必要對越南加以制裁。”日本外務省人士對此十分吃驚,說這是在外交上極少使用的激烈的措詞。

但此時美國人卻不象日本人那樣緊張。一位美國公司的負責人說:“美國人很喜歡聽到副總理關於蘇聯和越南侵略的談話,雖然由於種種原因,我們自己不便這樣講。”

鄧小平還在侃侃而談。

有記者問到越南侵略柬埔寨,鄧小平說:“越南同蘇聯簽定的條約具有軍事同盟的性質,越南對柬埔寨發卻了大規模武裝入侵,並正在中國邊境地區挑釁。越南起的作用會比古巴更壞,我們把越南叫做東方的古巴。對付這樣的人,沒有必要的教訓,恐怕任何其他方式都不會收到效果。”

當問到中國軍隊向中越邊境調動時,鄧小平說:“必要的軍事調動是有的,這點你們很清楚。”

問軍隊可能採取什麼行動,他說:“我們得等着瞧。”

最後,鄧小平強調說:“我們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

當鄧小平同卡特談到“教訓越南”的話題時,卡特曾經婉轉地談到美國在越南的“教訓”。


但鄧小平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一旦下了決心,很少有什麼能夠合之改變。毛澤東曾經評價他是“柔中有剛,綿里藏針”,又指摘過“死不改悔”。但正是這種個性,使他一次次被打倒之後,??班人。

不定期在卡特為鄧小平舉行的歡迎國宴上,巨大的圓桌的中央,放着一叢盛開的山茶花,周圍燃着一圈明燭,申述上擺着請華裔書法家用兩種文字書寫的菜單,主客舉起特級香檳酒頻頻碰杯。卡特在致詞中首先說:“象您,副總理先生一樣,我也是一個農民;而且,同您一樣,我過去也是一名軍人。”卡特是想強調雙方的共同點,實際上恰恰道出了雙方的差異。卡特確實是一個農民——農場主,他從事政治遠不如搞經濟活動自如;而鄧小平則是一名職業軍人,他最得心應手的就是駕馭指揮軍隊。卡特在二戰後在海軍服役七年的經歷,顯然無法與鄧小平那紅軍時期的中央軍委秘書長,抗戰時期的一二九師政委,解放戰爭時期指揮劉鄧大軍和淮海戰役前委總書記的軍事資望和戎馬生涯相比。雖然身為總統的卡特是美國武裝部隊總司令,但鄧小平作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卻更有實際的國防決策和軍事指揮權。

況且,同越南接壤的廣大地區,既是他早年領導武裝起義的地方,又是他率軍解放的國土,而此番教訓越南,又是他重掌軍權之後第一次重大軍事行動。

箭在弦上……

2月7日,法新社自河內報道,越南對於鄧小平最近連續發出的威脅,保持沉着,表示“決不驚慌”。

2月12日,越南《人民軍隊報》的社論說:“企圖給我們教訓的人,應該記取美帝國主義在越南的教訓。”

每一方都在各自的軌道上按慣性甚至加速度運行着。

也許,這一切的合力,最終無可避免地走向了2月17日那個日子。

●血與火的二月十七日

也許有巧合性,自1919年中國跨入現代史以後,年度的尾數逢“九”多有大事。越往後越明顯;年輕的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建立於1949年;1959年發生西藏叛亂,中央政府出兵平息;而1969年中蘇間嚴重軍事對峙及邊境地衝突,幾乎釀成一場大規模戰爭。

那麼,公元一千九百七十九年會如何呢?

年度輪迴中的每一天,都被一環環無情的年輪疊加上不可磨滅的歷史負荷。把本節標題上列示的這一天投影到歷史上的同天,無疑,如若不是最平常最不惹眼最無可回憶最不值得紀念的日子,至少也是這樣的日子之一。

然而,將2月17日置於尾數“九”字號序列的1979年,令世界瞠目結舌的火團嗤嗤作響地燃到了導火線.
歷史記住這一天。

和平與戰爭都銘記這一天。

這一天對越南是黑色的。

幾年的一意孤行當然痛快淋漓。打着主權和內政的旗號,不受任何約束,對鄰居想打就打,想占就占。被隆隆的戰爭慣性驅動着,殊不知正義戰爭勝利後會陷入非正義。終於到了有一天,發現身邊的巨人繼幾年警告之後攥緊了拳頭,越南雖大喊不怕卻一身冷汗。

此時的驚慌與昔日的威風形成鮮明對比又恰是正比。越南開始向被它強*的國際法和國際輿論頻送秋波。匆匆於1978年11月3日與蘇聯簽訂兩國友好合作條約。籲請聯合國安理會制止中國宣布要進行的處罰。同有比這更無賴的了——1979年1月7月越南軍隊攻占鄰邦柬埔寨的首都金邊,而1月8日其外交部發布指摘中國當局在中越邊界加緊集結大量軍隊的聲明並由其常駐聯合國代表向安理會遞交。

晚了!

中國南陲篷連城,大軍雲集,鐵路公路上開進的野戰軍源源不斷,已成箭在弦上彎弓滿月之勢。

恐怕世界上很少有人不對這種局勢表示嚴重關注,並從各自的立場和利益作出判斷:威懾,還是真打?

眾說紛紜中,《馬來亞通報》以“中國會懲罰越南嗎?”為社論標題,寫道:“中國副總理鄧小平前日完成美國、日本之行返回北京後,中越邊境局勢顯得更形緊張,雙方劍拔弩張,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慨。”“自越南驅逐華僑,侵占柬埔寨,並在邊境與中國軍民經常發生小規模的武裝衝突後,中國顯得不能不有所行動了。”這種對事態發展必然性的清醒預斷,透出一種政治家的現實眼光。這篇社論甚至相當精確地展望到:“鄧小平所說的懲罰、教訓,就象當年中國攻打印度一樣,是有限度的打了就撤退而不占人領土的。這種閃電似的一戰,既可大快各國人心,也可壓一壓越南這個‘東方古巴’的氣焰。”此時,離2月17日僅有七天。

對越南來說,至關緊要的是判明中國軍隊發起進攻的日期。毫無疑問,儘管不能說經常錯誤估計自己與對手力量的越南當局不存有某種幻想,但慣於主動出手的人對自己挨打也是最敏感的。

世界越來越小的今天,大部隊調動已無秘密可言。越南情報機構密切注視自1978年第四季度集結到北部正面中國雲南廣西的解放軍精銳之師,認定這支數量大約為二十個師的力量,已具有隨時給予一重擊的能力。

中國這隊將於1979年元旦進攻。越南北部邊防的一線部隊接到這樣的戰爭警報。陣地、哨所、公安屯、屯兵洞枕戈待旦,一聲虛驚。元旦前六天的聖誕節,越軍十幾萬部隊大舉入侵柬埔寨,對節目疑神疑鬼乃在所難免。
又警告:一月五日。

又一夜徒刑的嚴陣以待。

再繃緊疲勞的神經。

接着是一月十五日。越軍逢五就折騰,誤報的代價是普遍的綜合疲勞症的部分精神不正常。也無怪,此時中國士兵也不知道何日何時進入出發陣地。客觀地說,越軍沒有因此放鬆戒備,而他們日甚一日地構築工事可以追溯到車、五年前。

從動向分析,進入一月中下旬,鄧小平在分開場院合絕少露面。作為跡象之一,越軍無比緊張地盯着將來臨的春節。不僅因為春節對兩國慣常生活的分量,不在於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寧可誤報不可漏報的心理作用。無論是對頭還是朋友,都沒有理由譏笑越軍的屢備屢空。全世界的軍人都推崇這樣一個信條:有備無患。

1月28日,舊曆春節。火紅的太陽冉冉升起。多霧的過境靜悄悄。一小時,一小時,越南軍隊的北線,中國軍隊的南線,前線無戰事。同天上午,中國北京,首都機場,鄧小平乘坐的專機抵達上海。上海不是目的地,航線的選擇極易讓人聯想到1972年2月那個舉世聞名的被稱作“上海公報”的基石。旋即專機再度在跑道的盡頭拉起機頭,航線直指風大浪高的浩瀚太平洋。

越軍的戰爭警報又一次落空。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文強口述自傳 第二十四章 走脫軍統
2005: 文強訪美記
2004: 子不養,大人過
2004: 一肩挑盡古今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