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新聞分析 黃溫之爭
送交者: qiupenglai 2006年08月06日11:20:03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邱蓬萊(滬)

日前,一則來自中國半官方的消息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香港中通社6月15日述引消息人士表示,6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為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保障》,是由中共政治局九常委共同圈審的,以顯示中共領導層集體誓言堅持改革方向。中通社表示,由政治局常委一起圈審《人民日報》評論文章,為近年罕見。中通社表示,署名文章是針對“非主流意見試圖全面曝光改革引發的新矛盾,從而質疑「市場化改革」本身。”

原來如此!六月五日的署名文章大有背景。此消息引起了人們多方揣測,其中之一便是,討伐干擾改革的非主流輿論,何需如此大動干戈?人們懷疑事情並非像中通社消息人士講得那麼簡單。更質疑泄露此消息一定別有意圖。

香港中通社這篇報道,意外地喚起人們的記憶,就在這篇《人民日報》署名文章發表的當日——6月5日,還發生了另外一件令國內外政經界震動的大事:今年三月獲中國官方發言人證實生病住院,前後愈4個月未露面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總理黃菊健康如常地與其它八個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起出現在電視鏡頭前,參加了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大會。打破了此前國內外廣泛流傳的關於黃菊患絕症和涉案被查的各種傳聞。

這兩件大事竟然是在同一日發生,這更是罕見中的罕見!如此罕見的集體圈審公開發表社論,包含了集體承諾、意見一致、對外宣誓等意思,不會是毫無由來,至少是一次政治局常委會議討論的結果;會議、社論,與黃菊的露面有什麼關係?社論與黃的露面為什麼要在同一天?社論的中心——堅持改革方向與黃菊有什麼關係?誰作出的安排?這樣安排有何用意?聯繫到近半年來國內發生的種種風波,顯然,這決不是巧合,兩者之間必然密切相關,有人所末知的重大內幕!

有跡象顯示,中國政府高層在此前近半年的時間裡發生過一場激烈搏奕,並以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形式表現出來,引發了相關領域的一場震盪,最終導致最高層的中共政治局常委們就相關問題作出了重大決策。事件的主角就是黃菊,焦點正是那篇署名文章的中心——堅持改革方向。關注中國金融改革的觀察家指出,近半年來,圍繞着數項重大金融改革開放項目,中國政府的態度出現了顛覆性的反覆,走出之字形的軌跡,表明政府在金融改革開放的問題上出現過重大分歧。

線索

去年尾,兩個外資金融機構收購事件成為全球金融界注意的焦點。一是美國花旗銀行與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等三方競購廣東發展銀行,花旗力爭廣東發展銀行控股權:以32億美元的出資額購入廣發銀行85%股權。這突破了現行的外資參股中國銀行不能超過25%的上限的規定。了解跨國公司行為的人們知道,花旗銀行此舉絕不會是無的放矢,一定是事前己經獲得中國金融高層主管的默許的,否則決不會開這種史無前例的玩笑。尤其是花旗為了參予廣發行的競購,對解除與合作方浦東發展銀行簽訂的排除條款,竟付出了高額代價。二是瑞銀集團要求參股北京證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僅持有北京證券的少數股權,卻要求取得北京證券的管理權。(以17億元人民幣購入北京證券20%的股權。而北京證券擁有4.77億元人民幣資產,2004年虧損1.6億元人民幣。)外界評價,瑞銀集團計劃收購北京證券20%股份的交易被視為外資進入中國證券業的樣板。

這是兩則中國金融改革開放的具有標誌性的事件。它將突破現行的金融禁區,可能開創一個中國金融界嶄新的時代,對外顯露巨大的市場前景。而黃菊正是中國金融政策制定者、掌舵人。

追蹤事件過程

據外報報道,瑞銀集團收購北京證券股份的談判早在去年7月就已開始,交易正式宣布日期是在去年9月份。又據中國的經濟觀察報2005年12月31日報道: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和廣東省政府各派出兩人參與了12月29日晚上在廣州召開的會議,會議確定以美國花旗集團為首的中外資財團已贏得對廣發行的入股投標,獲准以32億美元的出資額購入廣發銀行85%股權。一位在北京的消息人士指出,該事項仍需得到中國國務院的最後審批。這些表明,去年年底前,這兩個標誌性的項目均己獲得了初步確認。只待國務院的最後審批,似乎前景光明。

但是,今年初,國內已經持續數月的反對對外賤賣國有資產的呼聲忽然越來越高,在輿論界的各媒體廣泛報道下,推向了高潮,矛頭又泛指向了中國政府的系列改革舉措。大有炸平廬山,停止地球轉動之勢。面對這股來勢洶洶的討伐,另人意外的是政府的喉舌——主流媒體沉默不語。這表明,他們沒有接到權威部門的明確指示。外刊報道,中國官員表示,領導層允許公眾對外資入股中資銀行一事公開抨擊持續數月,他們對此感到頗為驚訝。外界普遍認為中國政府、中共中央對此沒有做為,助長了聲勢。

中國的領導層發生了什麼事情,人民不得而知。1月中,外國傳媒發自北京的報道稱:就最終批准美國花旗集團牽頭的財團以30億美元收購廣發銀行控股股權一事,中國政府高層正展開激烈的爭論。

顯然,輿論壓力擊中了現政府的要害——懼左,政府在一系列改革上的立場發生了動搖。二月,人們看到,政府的態度開始出現了轉變:一個徵兆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數位要員一起屈尊向高調唱反的某教授徵詢對的意見,並獲得主流媒體廣泛報道。(以後,在三月的人大會議上最終決定將推延到明年審議。)

接着2月下旬,海外媒體傳出了黃菊生病的消息,第一個徵兆是本應由黃菊主持的國務院工業安全生產會議,溫家寶出面主持。接着海外各種關於黃菊的各種謠言風起,不一而足。2月27日,國外傳媒廣泛轉發了英國《金融時報》文章,標題是:中國最高金融主管病重,銀行業改革可能推遲。文章說,由於主管金融工作的政治局常委黃菊患病,因此,將由溫家寶直接負責做出政治決定,是否取消外資股權限制,允許花旗收購廣發銀行控股權。
人們猜測,臨陣換帥,政策要轉向。

3月中,兩會期間,政協會議發言人吳建民公開證實了未能露面兩會的黃菊生病住院。
引人注目的是溫家寶在兩會新聞發布會上聲稱,國家應該保持在商業銀行中的控股地位。對此,國外輿論似乎還不敢肯定中國政府的金融改革開放方向出現了反轉,亞州華爾街日報說,溫家寶的此番聲明未必適用於廣發銀行,因為該行屬於“股份制”銀行。此外,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亦提到了要堅持改革開放,似乎也支持了這種說法。

但事實如此,中國金融改革政策確實發生了變化。春江未暖鴨先知,花旗銀行開始了救亡行動:
3月20日法新社上海電,美國前總統老布什開始斡旋美國花旗銀行控股收購廣東發展銀行事件。在寫給中國外交部的一封信中,老布什寫道,“我以個人的名義誠摯請求中國政府支持參與廣東發展銀行收購過程中的美國公司。

美國傳媒更造輿論稱:預計胡錦濤在四月訪美期間可能會向布什政府表示,同意花旗收購廣東發展銀行,以作為中國在開放服務領域方面做出的重要讓步。給花旗“亮綠燈”還可能有助於減弱美國政府在人民幣升值問題上不斷施加的壓力,而中國政府已經明確表示不會對這一要求做出讓步。(合理推測+巧妙施壓)
四月胡錦濤訪問美國,承受了包括要求人民幣升值在內等繼續進行金融改革的巨大壓力。

黃菊仍在職

人們注意到,4月中旬,中國的各大證券媒體同日頭條報道了黃菊的呼籲:股改決不能停。當日上海指數衝破千三點大關。這說明,黃菊並沒有象各種傳言說的那樣停止了一切活動。人們感覺,黃菊生病住院中發出的這個呼籲顯得悲壯、無奈和執着,似乎在說,既使其他改革停了,股改也一定是要的。5月份新華社亦報道,在中國金融出版社成立50周年時,黃菊曾為其題寫寄語。與此同時,海外的媒體和謠言卻沒有給黃菊留下“活路”,冠之以內幕的各種消息俱稱:黃患的病——肯定是絕症,黃涉及的案件——一定是重案,總之決無復出的可能。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黃菊身處險境和一些人幸災樂禍的心理。香港信報後來評論說, 在過去半年左右的時間內,黃菊雖然沒有公開亮相,但官方傳媒仍然會披露一下他給某個會議做指示,給什麼書題詞之類的消息,目的無非是要證明黃菊並沒有因其身體狀況不佳而從中共政壇消失。

金融改革的標誌型項目顛覆性的反轉

5月初,香港報刊報道,中國銀監會國際部副主任羅平5月3日表示,外資參股中國銀行不能超過25%的上限的規定適用於外資在中國銀行業的併購活動,這一規定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無關。

5月10日香港經濟日報報道,花旗財團收購廣發85%控股敗北。內容說,中國可能重新啟動有爭議的廣東發展銀行控股拍賣。中國銀監會昨天在廣州的會議上將這一決定通知了廣發。重開拍賣的決定將標誌着花旗牽頭的財團競購廣發85%股份的行動失敗。報道說,花旗集團的舉動違反了中國管理國內銀行中外資股份的現有法規。法規規定,國內銀行的外資總體持股上限為25%,單個實體持股上限為20%。

簡直是強辭奪理,既然違反現有法規,為什麼還要允許這樣的談判持續數月之久?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政府違反了對外默認的某個承諾,改變了立場。號稱全球第一的花旗集團在耗費了巨大的財智,擊敗了所有的對手後卻與勝利無緣,這條世界金融大鱷不幸真的成為了笑話的中心!

以上這些撲朔迷離的報道,給人們留下的線索是:
一、圍繞的金融改革開放的社會輿論反映到中央領導層,擊中要害,高層展開激烈的爭論。儘管領導者們高調宣布改革開放不動搖,但卻明顯放慢了步伐,某些方面甚至退回到原來的台階。

二、現行金融政策的領導者黃菊在激烈的爭論的時候病了,儘管事實表明這個病並沒有使他停止某些方面的工作,卻不能出席“兩會”這個頂極重要的會議,以表現中央決策班子的高度團結統一形象。

三、無論誰是黃菊病期的繼任人,顯然是由溫家寶最終負責做出了政治決定,國務院改變了黃菊主導的金融改革的標誌性項目的決策,亦既停止或暫緩了相關的改革計劃。花旗財團收購廣發85%控股權敗北,而瑞銀集團計劃收購北京證券方案亦遭擱置。

結論:如果我們把兩項金融改革項目的顛覆性反轉視為一場政府高層爭議的結果的話,那麼不難看出,黃菊生了政治病。可能是被動的,也可能是主動的。沒有證據顯示黃沒有生病,但從他病中仍頻頻發出指示來看,病無大礙,而他精心設計開拓的金融改革的標誌型項目出現顛覆性反轉說明,如果不是金融改革大權旁落,那麼就是他“泡”病了。從他復出後的工作看,決無屈從這種顛覆的可能。

6月5日開始——事件的新轉折

如果對黃菊生政治病倘有疑意的話,那末,在6月5日隨着黃菊的公開亮相和政治局九常委集體誓言堅持改革方向的社論發表這兩個事件的同時發生,中國金融改革開放方針的再一次明顯轉折,金融改革標誌性項目的敗部復活,為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6月13日外刊報道,中國金融改革將有大動作。報道說,目前在亞洲投資銀行界存在着一種忐忑不安的興奮:它們正密切關注與外國投資中國金融業有關的“貓捉老鼠”遊戲的進展。銀行家們認為,中國政府即將作出一些重大的政策決定,這些決定有可能引發一波海外投資熱潮,並加速中國金融業改革進程。這些決定涉及由花旗集團牽頭的財團對廣東發展銀行30億美元的競購,以及瑞銀集團擬議中對中國國內券商北京證券2億美元的投資。“談判似乎已到了最後階段,”一位駐香港的銀行家表示,“我感覺,有關方面將於近日宣布決定。”

一個令外國投資者倍受鼓舞的跡象是,上周中國共產黨官方喉舌媒體《人民日報》號召黨員們“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一些分析人士對此的解釋是,政府試圖平息那些對外國投資的批評聲音。

南方網6月19日消息:黃菊:中國將按承諾繼續穩步擴大金融業開放。黃菊見中國銀監會國際諮詢委員時說,中國政府將堅定不移地推進金融領域各項改革,按照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繼續穩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

2006年6月21日國內媒體報道,瑞銀初步獲准收購北京證券20%股權。瑞銀集團昨日表示,該瑞士銀行去年提出向國有券商北京證券注資2億美元,收購其20%股權,目前它“已經收到”針對該提議的“預批函”。

6月23日,國際傳媒報道中國可能“放寬外國金融投資限制”:2006年6月22日,正在北京訪問的美國前商務部長唐.埃文斯表示,中國今年可能提高該國較小規模銀行的外國投資上限。埃文斯是在遊說北京加快開放金融業的一系列會議結束時作上述表示的。

埃文斯說,他認為中國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放寬外國投資限制。他預期對全部外國投資者25%及單一外國投資者20%的持股上限,在向5大國有銀行作出任何變動前,會在一些較小的城市和股份制銀行中先行放寬。他說:“我在離去時的感覺是,對於較小的銀行,這一步伐將加快。”

文匯報7月12日報道,陷於僵局的廣東發展銀行重組最近有突破性發展。消息人士披露,六月激活的新一輪重組報價談判已經完成,花旗集團同意把自身競購股份由原來的四成五減至兩成;出讓20%股權給戰略投資者中國人壽集團。花旗很可能與戰略投資者達成秘密協議,將廣發行的實際控制和管理權交給花旗集團,而花旗也將在未來廣發股份轉讓中享有優先權,以等待中國政策放鬆後,可實現對廣發的實際控股。

這裡,人們看到,攜堅持改革決不動搖的“尚方寶劍”而復出的黃菊,表現出了怎樣的勇氣和魄力,將過去數月籠罩在金融界的陰霾一掃而清。將被顛覆的東西一下恢復過來,這一點連朱熔基先生恐怕也自愧莫如。

事實證明,6月5日發生的這兩件大事確有緊密關係。人們可能會有多種推演,但毫無異議的是,中共政治局九常委集體圈審後公開發表社論,為黃菊復出、重掌金融改革作了定調鋪路。

最高層會議的結果

按照中國加入世貿協議的規定,今年年底前中國金融業必須全面對外開放,包括外資對銀行業的控股權。那末按照金融改革的的進程,先行放開外資對中國中小銀行的控股權試點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可以獲取經驗教訓,以免措手不及,防患於未然。持平而論,黃先生所作所為是適當的,及時的,具有前瞻性的。反思“顛覆”的理由,在當時的局勢下,若以平熄社會爭議,顧全穩定大局為據,緩行金融改革似乎也不無道理。謹記:穩定壓倒一切這是最高原則。決斷權在溫家寶手裡。而作為主管金融的國家副總理,硬抗是不可能的,生病是黃菊最好的選擇之一;當然,黃菊也可以選擇服從,但是以旁觀者立場看,以穩定大局這種並不實際的理由要求黃菊改變原訂的方案,很可能使他失去領導中國全融改革的機會和金融改革教父的名譽,亦使他在眾多屬下,跨國集團和美國政要面前丟臉,失去不久可能退休後的本錢。總之,失去居副總理位辛苦五年可能獲得的創“政績工程”的機會,或許還有其他什麼。至此,人們似乎找到了黃菊“生病”的充分理由,和黃菊在整個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按照行政程序,事件產生於國務院層次,理應由國務院總理作出最終裁決而執行。但是,隨着黃的生病,表明國務院的解決辦法陷入僵局,分歧矛盾已無法調和。作為一個排行第六的政治局常委,黃菊在國務院的地位是無人可以取代的,也是無法愈越的,任何有關黃菊的決定,必須提交到政治局常委會討論。而黃亦可能提出這樣的要求,同時,在海內外有關黃的傳言越演越烈的情況下,領導層出於穩定的需要,也不會漠視事件的發展,因此,一個合理的推斷是:必然有一次或數次政治局常委會議討論相關事件。

政治局常委會議討論的情況外界無人知曉,但大致不外乎:公說公理,婆說婆理。溫提穩定壓倒一切等等,而溫先生大搞宏觀調控3年,成績差強人意,自己心知肚明,軟肋多多,眾常委們雖不同系統,條條塊塊,自下而上,猶其是地方系統反映強烈,常委們或感同身受亦有目共睹;相比之下黃的優勢明顯,同時,小平“不改革就沒有出路”等講話亦可為黃的論點提供堅實的依據;那麼,或支持或反對或議而不斷或明哲保身,眾口一詞是不可能的。這種情形之下,維護大局穩定是最重要的。那麼關鍵是維護所謂金融穩定的大局呢,還是在非同尋常的社會輿論紛爭之中,維護中央領導統一穩定的形象?答案是明顯的,再找出一個圓滿的辦法,既安撫弱者又使雙方體面下台,僵局打破,罕見又罕見的事件“應蘊而生”。黃菊復出、重掌金融改革,6月5日人民日報社論反映了政治局常委會議的結果,社論是要平息常委們的爭議,統一他們的認識。這些似乎就是香港中通社的消息人士想表述、而又難以啟齒的重大內幕。

讀一下那篇社論,人們發現,支持改革是主題,但是又加上了一大堆限制條件,實際上為當政者的操作提供了進退自如的依據。於是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打起步燈,向後退;高調宣傳繼續改革,暗地裡設障——前進不得,現實情況就是這樣。如果有誰小看京官們的柔道本領,那會嘗到苦頭的。金融改革項目延續到今天的情況,說明了這一點。而京城所謂“正宗派”的保守、無能,從李鵬時期沿至今日,有目共睹。

誰是最後的贏家?

整個事件中,黃菊似乎贏了,他表現了原則性卻失籌碼。否則,十七大或許還有他的空間,至少他在中國第一大商都,一步一個台階升到第一把手所鍛練出的敢做敢當的實際領導才幹、經驗,以及國際觀是各諸侯及部委出身的官員們無法望其項背的。相比之下,溫家寶的履歷表中,在部委辦之間連蹦帶跳,蓄意培養卻失於地方行政一把手歷練的缺陷,引出了所謂“政令出不了中南海”的著名笑話。他操辦的宏觀調控,象過了期的中藥湯劑,一連三年,喝得全國倒胃,各省官員避之若瘟,卻仍然無效。如果未來的半年多依然如是,那麼,在十七大上,確實需要輿論及從領導到諸侯的頂力相助了。胡錦濤焉能不急?

而以全局的觀念來看,在十七大的布局中,溫家寶似乎成功的戰勝了一個潛在的對手:
6月尾,香港報紙在的標題下報道,“現時統領中國金融事務的是國務院副總理黃菊。內地政界不少人都推測,今年初身體曾一度抱恙的黃菊,在明年底舉行的「十七大」會議後,將不會再擔任金融事務總舵手一職。到底由誰來接掌,便成為北京政商界近期的熱門話題。當地人士分析,現任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是理所當然的熱門人選。但近年較少露面、現任國家開發銀行行長的陳元,隨時可成為接替黃菊的「黑馬」。”

今時,有關黃菊的各種噪音越來越大,同時,溫家寶的“舊鞋”歌詠聲起。人們記起,上一次是在年初,反賤賣論熱時,中國輿論忽然唱起了溫家寶“十年舊衣”的頌歌。這些都很象是十七大戰略布局的一部分。
誰對誰錯,誰贏誰輸,人們並不關心,爭議、爭鬥的存在是最重要的。

利益集團的問題

溫黃之爭表面已經清晰了,就是按照原訂方針繼續改革,還是暫緩改革。如果有人一定要追究深層次的原因——所謂利益集團的問題,那麼,事情似乎對溫不利。迄今為止,所有的傳言,沒有揭發出黃與花旗有直接或間接的骯髒交易內幕;倒是花旗的最初對手——平安保險公司與溫的家族之間有着一段流傳已久、說不清楚的關係。…….

附:黃菊官方簡歷

196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長期在國有企業工作。曾任上海中華冶金廠副廠長,市石化通用機械製造公司副經理
1982年至1983年任上海市第一機電工業局副局長。
1983年至1984年任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工業工作黨委書記。
1984年至1985年任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
1985年至1986年任上海市委副書記。
1986年至1991年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副市長。
1991年至1994年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
1994年至1995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市長。
1995年至2002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
2002年至2003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2003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第一副總理。

(註:應作者的要求,已將文中涉及的新聞來源作了調整)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基督教,一個數千年的謬誤(二)
2003: 在美國,貧窮只是因為你懶惰或愚蠢或兩
2003: 美國廉價商店「統統九毛九」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