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幸福之道即是中道
送交者: 圓融 2006年08月30日15:08:54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幸福之道即是中道

  要到達真正的幸福,必須通過正確的途徑,這個途徑就是中道。真正中道是什麼呢?可歸納出四點

  (一)對人的原則是自他兼利   

  當人跟人相處、或進行一種交易的時候,不要只求自己的福利,而應先考慮到別人的福利,否則你將為自己樹立很多敵人,製造很多障礙,結果你所得到的只會是煩惱而不是福利。同時你也要考慮到,在人跟對方都有利益的情況下,有沒有第三者受害。這才是自他兼利的中道。假如只顧自己不顧別人,事情是絕對不能長久的,所有不合理的追求,得到的只會是毀滅,所以人必須要走中道。

  (二)治事的要求是恰到好處   

  什麼是恰到好處?我們以打靶來講,要打中紅心,中庸上說不偏之謂中。只有打中紅心才是最好的,無可替代的,偏左、偏右、太高、太低都不行。用在做事情上,就是要盡善盡美、恰到好處。   

  我們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都要考慮自己的能力有多少?對人生、對社會人群的助益有多大?經過仔細的思考之後,就會擬訂出可行的計劃或方案,甚至於放下主觀與成見,虛心地向別人請教,請別人協助。在集思廣益的情況下,事情往往做得比預期中要完善。   

  固然,人的智慧與能力,造就了社會的進步與繁榮,但若不以恰到好處為治事的着眼,就會後患無窮。例如交通了達的結果,造成了空氣的污染;汽車業的興盛,造成車滿為患,反而寸步難行。山坡林地的濫墾濫伐,水源保留地的隨意破壞,將造成後代子孫呼吸不到一口清新的空氣,也喝不到一口乾淨的水。這樣罔顧人道的治事態度,就算能力再強、智慧再高,也會叫人不敢恭維。   

  智巧慧能力的發揮,的確可以改善我們的衣食住行,促進社會的繁榮,但若不以人類永恆的福祉為依歸,不以人我的真正幸福為導向,一間孤行的結果,無異於殺雞取卵。所以在治事的同時,必須深思熟慮,儘量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處

  (三)生活的理念在求得平衡   

  例如有些人過於重視營養,選擇最營養的東西吃,結果弄得萬般皆下品,唯有血壓高,甚至於血管硬化、心臟病等等,這都因為背離中道而失去平衡。   

  有些人過於省吃儉用也不正確。我有個同事,他的夫人很賢慧、很節省,先生上班有時候很忙,不能回來吃飯,他的夫人買了五個饅頭準備兩個人吃的,先生兩天沒有回去,饅頭都了霉了,她還是照吃不誤,結果不幸死於胃癌。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單是吃東西要保持均衡,還包括不偏重唯心,也不偏重唯物;不偏重內在,也不偏重外在;不偏重於靠人,也不偏於獨立。有人說,我凡事都不求人,什麼事都靠自己,那你沒有開紡織廠,你總要穿衣服吧?你沒有種田,你還不是要吃飯!所以說,人要各盡其能,各取所需,我們能貢獻什麼,就貢獻什麼;我們需要什麼而自己辦不到的,就請求別人支援,這才是平衡之道,也就是生活理念的中道。   

  有些人注重內在的修養,不着重外在的小節,例如三十年前的嬉皮,現在都消聲匿跡了,因為他不合中道,生存不下去,就只好自生自滅了。這些人之所以會被淘汰,是因為他們太強調內在,反價值、反傳統,結果妨礙了別人。他們一進飯店,別的客人就不進去了;他想要住旅館,旅館也不收容,因為身上的味道太難聞,久而久之,被社會所摒棄,也就自然消失了。   

  中國也不是說沒有這種嬉皮,說句很罪過的話,濟公活佛就有點嬉皮的味道,褲襠破了也不縫一縫。有一天皇太聽說濟公是活佛,就去問他:我下輩子是男人還是女人?濟公也不回答,就在她面前表演翻筋頭,旁邊的武士大驚失色,要把他斬首示眾,皇太后卻說:不要抓他,給他金子,他明明告訴我下輩是男的嗎!當然,濟公是聖人,雖然他違反了淑世主義,但他當時的做法也不能算錯,因為那個時候正流行石霜禪,不說法,不念經、不參禪,只管打坐,於是有人諷刺它是枯木椿,太呆板了。所以濟公就來點生動活潑的給大家看看,說明這也是修行,他是來矯正當時已顯得僵化了的禪林。   

  寒山、拾得兩位大師,雖然不拘小節,但是他們是在深山修行,不干擾別人,又是另外一種典型。   

  如今我們活在社會上,就必須要內外兼顧,一方面自己修行,一方面也要做到淑世主義,要和光同塵,這樣才是符合中道的生活理念。

  (四) 修持的要領在截斷兩頭   

  修行人最大的敵人就是妄想,妄想不但妨礙我們修行,也縮短了我們的壽命。根據聖經舊約上記載,耶穌的祖先大衛活了三百多歲,歷史上記載中國的彭祖活了八百歲,文王也活了一百多歲,為什麼現在的人壽命縮短了?這是因為我們妄想太多,背離了中道。   

  古時候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予我何有哉?”那時候人們思想很單純,沒有太多妄想來干擾自己。現在的人心理比較不健康,多半是被妄想所破壞、干擾的。   

  我們的妄想從哪裡來?年紀大的人最喜歡想過去,年紀輕的人最喜歡編織未來。各位知道,妄想也需要能源的,勞力的人,只要碳水化合物的供應;勞心的人用腦較多,就需要很細緻的營養,也就是所謂的高蛋白。人若一天到晚亂想,就消耗了你的能源,浪費了你的生命力,這是不正確的。   

  古德說“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從外面拿進來的,不是你祖傳的傳家之寶,傳家之寶一定在你家裡。古德又說“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將心外求,舍父逃走。”不要到外面找什麼真理,你只要截斷兩頭保持中道,當下就是大解脫。你試試看,現在是什麼?空空的。這個“空”就是創造的空間,就是真理的當體,就是宇宙的實相,就是生命的發源。人若常常保持這種心態,既不會影響你的工作,更能讓你發揮出生命的潛力,在集中的心念之下,不管你做什麼事情,都是全心全力的,它都會形成一個焦點,在這個焦點上就會迸出智巧慧的火花。反之你要是沉緬於妄想,就會顛倒夢想,不但晚上做夢,白天也會做夢。   

  歸納起來說,通往幸福的路徑就是中道:對人必須有兼利;對事情要恰到好處;在生活上要保持平衡;在修行上要截斷兩頭。通過這條路線,你就能獲得幸福,否則你只顧自己,人際關係不調和,想念太多,神經衰弱,你一定會傷腦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美國電視傳教士“狂言”的面面觀
2005: 神的善惡
2002: ---轉自大陸
2002: 蚊子的眼淚 (能把蚊子寫的這麼感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