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酒的典故(23)-不受樽酒
送交者: 木頭 2007年06月11日11:49:48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孔子死後,弟子分八派,曾子為正統.孔子的孫子子思從師曾子,得儒家真傳.其承傳弟子又是孟子的老師,史上稱思孟學派.

他活了六十二歲,被尊為”述聖”,主要著作是《中庸》.南宋朱熹將其與《論語》,《大學》,《孟子》合稱《四書》,為之作注,成為學子必讀之經典.

子思也是當過魯穆公的老師,名氣和水平在現在的院士之上,按說至少也是要吃香的喝辣的.可是他一心做學問,生活相當拮据,有時甚至捉襟見肘,有上頓沒下頓的.

有一次,他又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躺在床上,昏睡度日,不能著書,也無神思考.正在這時,他的朋友季孫聽說了,親自駕車兩輛,滿載以粟,前來救急.子思開門迎客,大喜過望,”先生雪中送炭,孔伋我恭敬不如從命,全都收下了!”

接着,他又感慨一番:”你知道嗎,粟受五行之氣,有五形之變,生為苗,秀為禾,果為粟,去皮為米,蒸飯可食,明天,它就變為我的盤中餐了!”

第二天,他正在家狼吞虎咽,又來了一個朋友,叫子或,挑着一副擔子,一頭一隻筐.

一隻筐里,放着一個盤盒,裡面是一串烤肉.另一個筐里,是一隻酒樽,盛着美酒.這酒樽,下有三隻矮腳,側有一對耳環,形狀似鼎,製作精細,上古時代沒有酒瓶子,都用它來盛酒.

子或正要取出他的禮物,子思卻一擺手,做了個揖:”先生的好意我領了,恕孔伋不能受此禮!”

子或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這我就不明白了.昨天季孫送來兩車粟,你收了,今天我送來一樽酒,你卻拒我門外.這不是取多而辭少嗎,於義不容啊. 再說季恆子和我都是你的朋友,你厚彼而薄此,於情也不合.我一向主張助人為樂,不圖後報,借人遂忘之,與人如棄之,.如今你無我有,你無故不受,於理又不通啊.”

子思回答道:”先生息怒. 孔伋我不幸而貧.至及睏乏.將絕先人之祀.所以受粟,因為是生命之必須.而酒肉是宴席之物,不是現在的我應該追求的.才有溫飽,就思飲宴,此乃不義也.違背良心做不義之事,而又不和朋友說心裡話,那才是無情啊.我受禮不為富貴,拒禮只因不需.我聽說,送人不需要的東西,不如棄之於溝壑. 孔伋雖貧窮,總還不願意以身為溝壑,這就是我做人的原則,我的理呀.”

真是聽君一席話,勝喝十年酒.子或心悅誠服,挑着擔子,回去了,留下了一段子思貧窮不能移的佳話.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歷史真實的希特勒
2003: 男人不成熟的標誌 zt
2003: 美爆發罕見天花病毒19人中招
2002: 足球精神,理想主義價值的跌落
2002: 咖哩鯽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