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共和黨三根支柱靠誰來支撐?
送交者: 袁曉明 2008年03月10日15:15:49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在美國共和黨候選人目前提名的競爭過程中,常聽到這樣兩個提問:哪位候選人是真正的保守派?哪位候選人更像前共和黨總統里根?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提問,原因是共和黨在政治上代表美國現代保守派的理念,而里根以保守派的理念執政,開啟了一段共和黨至今引以為傲的歷史。

里根是美國現代保守派的主要政治代表,而稱得上美國現代保守派之父的,則是威廉-巴克利(William F. Buckley),是他,用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去幫助建立起強大的現代美國保守派陣營。

巴克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就讀於耶魯大學,畢業後在母校教書。1951年,正值耶魯建校250周年的輝煌年頭,25歲的巴克利卻出版了一本向耶魯挑戰的著作《上帝和耶魯人》(God and Man at Yale),給當時的耶魯人帶去了極大的震驚。在該書中,巴克利主要表達了三個論點,耶魯削弱學生的基督教信仰、耶魯推崇集中控制的經濟理論和政策、耶魯的校友應該去影響學校的教學方向。此外,巴克利還號召耶魯校友不要給耶魯捐錢,除非耶魯改變削弱學生基督教信仰的做法。

但巴克利在書中的呼籲以失敗告終,校友們並沒有停止向耶魯捐錢,而耶魯也變得越來越世俗化、越來越走向左傾。巴克利到底是巴克利,他向耶魯左派精英們的挑戰沒有停止在那本書上,他只是由此把《上帝和耶魯人》當成一個起點,由此開始建立保守派陣營的歷程。1955年,巴克利創辦了美國現代保守派最有影響的刊物《國家評論》雙月刊(National Review),除了挑戰政客們外,該刊更注重傳播保守派的理念和思想。算起來,至今《國家評論》的讀者也就是十幾萬左右,但千萬別小看了這十幾萬人,他們都是在美國政壇非常活躍的鐵杆保守派,在美國各地有極大的影響力。

巴克利是里根的好友,他與他的《國家評論》所倡導的保守派思想,極大地影響了里根。八十年初,里根入住白宮後,把保守派的理念帶入美國政界。在里根的帶領下,美國現代保守派陣營完成了三個主要支柱架構,一是強大國防的外交政策鷹派;二是小政府、低稅的自由經濟派(包括華爾街、供應學派);三是社會價值觀的保守派(比如重視家庭傳統、反對墮胎的基督教福音派),正是這三者的組合改造了共和黨,也標誌着美國現代保守派的崛起。這三根支柱讓里根在白宮住滿了 8年,並幫助美國最終贏得了冷戰。

冷戰結束後,雖然共和黨的政策有些變化,但美國現代保守派的三大支柱仍然是共和黨的平台。幾年前,巴克利功成名就,告別江湖。在他的退休大會上,美國政界、思想界的要員包括布什總統都到場致詞,巴克利把年滿50歲的《國家評論》的擁有權和管理權都交給了下一代。

幾周前,《國家評論》發表社論,明確支持原麻省州長米特-羅姆尼,因為羅姆尼既有較高的民意支持,又在保守派的三大支柱上有更好的代表性。《國家評論》相信,共和黨的候選人如果不能在強大國防、自由經濟、社會價值觀保守得到支持,將失去大批選票,並且將有分裂共和黨陣營的可能。除了羅姆尼,其他幾位民意領先的候選人都不能全方位地吸引共和黨人的選票。沒錯,羅姆尼更能代表現代保守派,但在已經舉行的兩個州的初選中,他都只排名第二。如果羅姆尼最終不能贏得共和黨候選人的資格,是否可以說現代保守派已經不再主導共和黨的政治了?不一定,因為羅姆尼的摩門教信仰是一個重要障礙,而另一個候選人卻是正宗的福音派人,無疑,這搶走了不少原本屬於羅姆尼的選票。

--原載:《袁曉明Blog》,2008-01-14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香港「奇女子」翁靜晶!
2007: 申時行: (古風) 又是雲雷震東魯 (帶跋)
2006: 移民加拿大的老人們:夕陽的另一種美麗
2006: 評‘楊振寧一說“愛國”全美國人民都笑
2005: 文強口述自傳 第十三章 聯手杜月笙
2005: 美調查:青少年使用媒體狀況改變
2003: 美國查稅風暴:美籍華人能否獲得“大赦
2003: 暴利經濟下的殘酷“青春飯”--在誘人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