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問蒼天 天生我材何處用
送交者: 失意博士 2004年07月04日16:40:35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問蒼天 天生我材何處用: 一位失意博士的憤懣呼喊

新移民在楓葉國中辛酸故事講不完,寫不盡,每個異鄉求生者都有一段艱難的故事,就如人們常說的「失業博士、碩士滿街走」,在這裡早已不是笑談,而是現實。無意於借他人的傷感去博取任何同情,但當遇到這樣一位在美國寒窗十年再移民加國的博士,他的滿腔憤懣,如同火山般爆發,揪心苦困,不禁將之紀錄下來。自然每一個讀者對其經歷完全可能有不同的解讀,甚至未必都會如其般的憤世嫉俗,也無人可以為其預設未來的道路,但希望通過他的故事,讓讀者更珍惜現在生活所擁有的一切,也更深思社會的責任感。

在加拿大無用武之地

以為身懷兩把槍,但怎麼想到在加拿大根本無用武之地

魯健(應當事人要求,隱去真名)在2年多前由美國移民加拿大時,根本沒想到有今日的結局,在他即將面臨失業,感到已至山窮水盡的地步,他不知48年人生怎麼會過得如此冤。

魯健在國內完成碩士學位,並在南方一所著名高校任教,十年前到美國深造,並獲得分析化學博士學位,恰好當時電腦業火旺,他於是轉攻電腦學,苦讀之下也如願獲得碩士學位,當年意氣風發,兩項所學皆實用性很強,「雙槍還不能走南闖北?」。

然後時運不濟,學成之後才讓他「大開眼界」,「我那時才真正知道什麼叫一泄千里、勢如破竹、兵敗如山倒,就見那公司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間間倒,2年間我換了幾份工作,年薪雖然從最初的4萬5千到6萬千美金,但做的時間最長的都做不過一年,最後連一點工作機會都找不到,而在美國的工作簽證也不可能再延了,H1 簽證現在已很難拿了,呆不下去就辦移民加拿大,心想自己有兩把槍在手,英語又沒有問題,怎麼可能不能生存?但結果就是面臨沒辦法活下去。」

2001年的聖誕節前一天,魯健駕車由華盛頓抵達多倫多,正式入境移民,回想當日魯健非常傷感的說,「當時大雪紛飛,路上都不見行人,女兒在車上不斷的問,為什麼要移民加拿大,我就告訴女兒,爸爸實在是在美國呆不下去了,女兒還是很不理解,一臉不高興。」

魯健全家住進了事先從網上聯絡的一家專門服務新移民的住房,原本開價一晚35元,但也是大陸人的房東看到一家四口來住,就馬上提價至50元。兩天后因妻子在美國仍有工作,女兒在美國上大學,所以全家又回到華盛頓。魯健忙於從網上找尋加拿大工作機會,終於在發出無數求職信後,他得到了PETRO CANADA的一封面談電郵,他馬上按約定時間駕車來到多倫多。

「面談的人說,他們只是找一個博士的職位,你是從200名申請者中挑中20個人之一,從中再選2個人,最後挑出1人。但當時他提出一個有機化學的問題,因只是以前用過不太熟悉,即刻不容分說就停止了面談。」

申請工作泥牛入海 處處留難

因為移民身份的問題,魯健隔了兩月隻身來到多倫多定居,希望能先找到工作,再接家人過來。但迎接他的是強烈的失落感,「在這裡根本就沒有專業工作機會,加拿大人自己都不夠職位。在美國去一份求職信,人家還會給個回音,在這裡你發幾百份簡歷,如同泥牛入海,聽人介紹,就按電話薄一個個打,但接電話的都是接待員,根本沒用。」

此時華人房東就介紹他做很時興的傳銷生意,他也投下了2千多元,最後也退了出來,「那是在社會不正常之下,中國人說「貧窮生賊盜」,人人想冒險發財,騙來騙去,但根本剛來到的新移民都沒有人際渠道,做傳銷根本不可能。」

恰此時一位同屋房客介紹一家西人職業介紹公司,稱有99%的命中率,他於是就去一試,對方儀表堂堂,非常尊敬有禮,且不斷介紹公司的信譽,並稱工作機會85%由他們找,15%由自己去找,魯健心想講得也合理,雙方共同努力效果會更好,於是簽約,先付了5百多元首期費用。然而在公司三次簡單面談,完成了一份連魯健都大為不滿的履歷表。最後,公司就給他一張表,上面要求他每周找30個工作職位,填寫清楚什麼公司,以何途徑聯絡,回音如何等,每周寄回公司,魯健心想現在找工如此困難,怎麼可能自己找到30份工作職位,但無奈之下也只有照辦。可從此就沒有此公司的任何訊息,也就等去了夏天找工最黃金的幾個月。於是他找去介紹公司理論,但對方反指他不遵協議,沒有每周自己找30個工作職位向公司匯報。

「這真是豈有此理,應當是他們服務向我匯報,怎麼現在變成我自己找工向他們匯報。我要告他們,公司說你告不了我,後來讓律師看了合約,上面小字是寫找工培訓計劃,而不是工作介紹,他們事先根本就沒有提這點,本來以為西人信譽會好一些,但一樣在騙不懂的人。」

看著由美國帶來數千美元生活費就要用完,還要負擔女兒美國上學的高昂海外學生學費問題,魯健只有看報紙廣告,找到華人的職業介紹所找尋機會。「第一份介紹工作是要求能舉重50磅,爬高20米的倉庫工作,不僅需要在家中隨叫隨到,而且還要自己買保健用品,這個工作還是西人介紹所給二道的華人介紹所,七扣八扣工資已經很低。後來介紹去了家日本壽司廠作雜工,處理如小山般的一大堆紙箱,還要整芥末,弄得眼淚、鼻涕流不停,因自己懂日文,日本老闆希望我做下去,但回到家中就心想在美國做過比這再苦的活,但那時是學生,還有希望在盼望,但現在是做苦工,沒有前途可盼,我有雙槍,但偏偏卡了殼,晚上我自問「WHO ARE YOU」,人生不能沒有目標,所以我情願被介紹公司扣了押金,決定不再做下去。」

免費試用 暫入大學研究

為了重新踏進科研大門,他向加國大學發出義務工作的求職信,終於獲得本地一所名校的「收留」,但做了2個月研究義工後,並無任何下文。此時恰好另一家大學招聘博士後職位,他以才學一試即中,光明的前景似乎又再出現。

「進去時已講明年薪3萬多元,第一次半個月收到扣稅後的支票,有900多元,心想還能維持生活,暫時也不錯。但幾個月後,人事處找來說薪金髮錯,年薪3萬是包括福利,於是倒扣回一年6千多元的福利費用,剩下能有多少?而且越是工作難找,越是看人臉色,什麼都要做,不能做的也要你完成,壓力很大。當時簽約1年,到8月份就沒有工作了,不知道該怎麼。可能只有申請失業金。」

「有一次去渥太華,住在一個西人家中,原來他也是美國名牌大學經濟學博士畢業,但回到加拿大就一直沒有找到過工作,問他政府是不是知道這種失業情況,他說完全知道,但政客們不會去關心這種事,當聽到他這麼說,我真的泄氣泄盡了。」

「現在還有不少大陸來的教師、碩士、博士走投無路,無家可歸,有的住進政府臨時庇護所,他還見到有個很有才學的青年,整天帶著被子遊走,晚上就睡在公園內。還有人只有在街頭販買小商品,或在華人超市中賣菜,與他們讀書毫無關係,這是加拿大在浪費人力資源。以前讀書人講骨氣,「不為三斗米折腰」,現在是讀書人脊梁都斷了,而且在美國無論如何都是一群留學生、學者在一起,這裡你只有與最底層的人在一起生活,你會很傷感。」

半百學究 回國內創業也難

如魯健般有學識正當年的學者,為何不能回國再創事業?魯健說得更是戚慘,「10年前我已是名牌大學的老師,10後我畢業學成兩門專業,但年齡已是48歲了,國內重點大學現在請的都是45 歲以下的年輕教授。我也申請國內南方的大學職位,而且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大學,但都沒有回音,有人就勸我去大西北再試試機會,以前南方人都不願去風沙滾滾的大西北,但現在只有那種地方還有機會,想來也心酸。」

談到國內人才招聘會,魯健也是一肚子氣,「去年就參加了一個國內來的招聘會,那些官員根本沒有一點誠意,完全不懂專業,純粹是出來旅遊的。人人都說我賣的很便宜,因為我只要年薪4萬人民幣,住房有58平方米就可以了,這還是我10年前的印象,但還是沒有門路。」

「人常說,十年磨一劍,我到底磨成什麼劍,我常站在陽台上長嘆,真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現在社會是逼良為娼,正常的人都要找違法的途徑生存。女兒暑期來加拿大,但也找不到工,看到那些「請小姐」的廣告,我跟女兒說,寧可要飯也不能去試。現在女兒在美國學費1萬多美金,正常途徑又很難轉入加拿大大學,太太在美國也沒有工作了,我也沒辦法接他們來,真是俱往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獻給美國---七月四日
2003: 女人為什麼指責男人心花﹖ (ZT)
2002: 關於毛片的回憶 [zt]
2002: 清華園裡曾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