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赵去世难引发民主运动 田纪云探赵显汉子本色
送交者: bangbang4 2005年01月18日12:59:01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赵去世难引发民主运动 田纪云探赵显汉子本色

因六四事件而下台的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病逝。十五年前,另一位因为学潮下台的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去世,引发了天安门事件;十五年后,历史会否重演?从现时的中国局势判断,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新华网1月17日早上报导,“赵紫阳长期患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多种疾病,多次住院治疗,近日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于1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赵紫阳是大陆文革后开放改革派的代表人物,曾任国务院总理及中共中央总书记。1989年大学生占领天安门广场,赵紫阳不顾党内强硬派如李鹏等人的反对,前往天安门声泪俱下的和学生谈话,他反对武力镇压学生,也在党内引发争议,被指控分裂共产党,遭到撤销所有职务,总书记一职由江泽民接任,赵紫阳接下来15 年,就被软禁在北京一座清朝的旧宅里面。

这次中国官方媒体证实赵紫阳死亡的消息,速度可谓十分快速。赵的正式死亡时间是早上七时零一分,而官方新华网在早上九时十七分已经发布了有关消息。除了当局及时地发布了赵死亡的消息外,中国外交部也在上星期旱有地回应了香港媒体关于赵紫阳的消息,顺道披露了他住院的情况,在1月16日赵去世前一个晚上,新华社又主动发布消息指出,“赵紫阳病情近日出现反覆,经精心救治后,趋于稳定,目前仍在积极治疗中”。从这连串次序分明的动作,可以推断中国中央领导对有关的安排可能是早有预备。

应该指出,北京当局这一连串动作,反映出新一届的中央领导确是采用西方社会的危机处理程序。这背后的原因并不难猜,就是因为十五年前胡耀邦的死亡曾触发过一场波澜壮阔的民主运动。

1989 年4月15日,胡耀邦去世。他的死亡引起中国知识份子极大的回响。由于胡在知识分子心中的崇高地位,学生自发地参与了悼念活动。在悼念活动中,不少知识份子对胡耀邦遭遇的不平待遇表达了不满,触发了一连串游行抗议活动,要求重新评价胡耀邦同志的是非功过;也顺带提出要求中国国家领导人及其家属年薪及一切形式的收入向人民公开,以及允许民间办报,解除报禁,实行言论自由等要要求。

4月22日,北京举行了胡耀邦追悼会。由于除了高校政治教员和武警外,学生的呼声并未得到任何回应。在4月22日追悼会这天,学生强烈要求政府高官接纳他们的请愿书,并希望能够看胡耀邦最后一眼。这要求在政府领导看来是过分请求,因此给予拒绝。情绪失控的学生请愿者,扩大了游行规模,继续向政府提出他们的要求。西安、成都等地的游行者还发生了焚烧汽车的过激行动。政府在这个时期的处理方式基本是通过学校给学生施加压力,政府方面没有正面的回应。学生的情绪也没得到安抚,相反,因为一些学生在冲突中被捕,更加大了学生的对立情绪。学生们坚持在天安门广场静坐示威。

北京当局未有接受知识份子的建议,反而在1989年4月26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四二六社论,把学生和知识份子的行动定性为“反革命暴乱”。北京处理学生抗议的失当,直接引致天安门的绝食和后来在1989年6月4日的天安门清场行动。

虽然现在另一位中共前总书记逝世,但有中国观察家认为,中国要爆发另一场民主运动的风险系数现正大大降低。

分析指出,和十五年前不同,现时的大学生和年青知识份子对赵紫阳执政的日子印象模糊,他们在十五年前还是娃娃;相反,十五年前的学生和年青知识份子对刚于1986年下台的胡耀邦印象深刻,他们对他得到的对待感觉也相对强烈。

另外,虽然十五年前和现在中国同样存在腐败和政治改革滞后的问题,但具体细节和官方的回应不尽相同,所以今天赵紫阳去世,较难成为点着中国民主运动的火种。

十五年前的中国,正值赵紫阳大力推动市场化闯关,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例如1988年年底,中国米价就曾在一个月内上涨了超过四份之一。很多百姓认为,这种情况跟高干子弟柯断了物资供应,然后在市场上炒卖图利的“倒卖”活动有关。知识份子认为,只有政治改革才可制止这种被称为“官倒”的问题。

十五年后的2004年,中国当局通过了试行的《党内监督条例》,又推出了宏观调控措施,并派出督查组调查地方上的“圈地”活动,对金融系统的反腐工作,也成为当局跨年的重点。应该指出,这些措施也有未尽完善之处,但民间上的不满程度,相对十五年前,确实是有所不同。

1919年出生于河南省一个地主家庭的赵紫阳,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经在广东、内蒙古和四川担任党政领导工作。在四川期间赵紫阳领导农村改革,获得巨大成功,并在中国推广。

正是因为赵紫阳70年代中期在四川成功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他在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在同年出任国务院总理。

赵紫阳担任总理,全面负责中国的经济工作时,中国刚刚结束了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当时的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虽然提出要建立所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目标,要在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等方面实现现代化,但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却没有具体的方法。

中国在经济改革取得成就的同时,政治上仍然很保守。在经济对外开放的形势下,更多接触到西方民主人权思想的知识分子和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并倡导民主人权,表达他们的诉求。

在邓小平提出"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反"精神污染"后,当时的中共总书记胡耀邦被迫辞职。赵紫阳于1987年1月接替他出任代理总书记,并在同年正式担任党总书记。

赵紫阳本人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在他出任党总书记后,希望中国有真正的司法独立,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

身兼党总书记和政府总理的赵紫阳,在继续经济改革的同时,也力求在政治方面有所突破。

1989年4月,中国各地学生悼念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逝世的活动,很快演变成全国范围内争取民主的运动。赵紫阳亲自前往天安门广场,试图说服学生放弃绝食抗争。

正是由于赵紫阳对学生运动的同情,并反对动用武力对付学生,他在1989年6月被撤职。此后就一直被软禁在北京一座清朝的旧宅里面。

赵紫阳在去年2月就曾传出罹患肺炎住进医院,病情在去年12月突然恶化,入住医院后就一直陷入昏迷状态,终于17日病逝。

值得一提的是,赵紫阳病重时,前往探访的中国国家领导,仅得前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一人。未有看望赵的中共官员也许是因为中央对赵的评价仍未清楚,不敢冒险,但当年为支持赵而失去接班机会的田纪云,却再一次向全世界说明,他是一名有情有义的真汉子。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