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皇帝的新衣
送交者: 生不逢时 2005年02月28日11:32:37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皇帝的新衣

生不逢时

笔者从小就喜欢读传记,不但可以了解过去时代的某个特定人物,欣赏之余,还可以学到不少知识,一举两得。

一个好的传记作者,首先应该有深厚的历史根底,至少对于他所写的那个年代和人物了如指掌。写起文章来才会得心应手,顺手粘来,天衣无缝。其次文学水平要高,知道怎么吸引读者,两者缺一不可。

本人最佩服的是台湾的高阳,高是老前辈,他写的慈禧太后栩栩如生,清末四公子让我们回到那个不太遥远的年代,如同昨日。明末四公子则吧明朝末期改朝换代那段历史摆在众人面前,可圈可点。最值得称赞的是李鸿章传记,与众不同,全书很少提到李鸿章这个人,反而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将那个时代的脉搏挑动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气势磅礴。本来李鸿章这个百年前的历史人物,大家都没有见过,要将李写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瞎编故事,肯定贻笑大方。变成国内粗制滥造的连续剧翻版。

本人从来不敢碰百年前的题材,自知功力不够。写人物,一定要涉及历史,通常真正的历史,从来就是后人从野史中发掘,去伪存真。好比明史是清朝人所著,清史则由民国人来写,民国史由中共来撰,当代人写的所谓官史,肯定存在许多歌功颂德的不实之词,难以公平,通常要批判性的采用。

可惜现在的年轻人,读了一点官史,自以为了不起。闹出许多笑话而自己不知。国内毛传出了不少版本,可惜都是取材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女文工团员或者近乎文盲的警卫战士。尽管可以赚到一些小市民的眼泪,无奈可读性不高,没有什么价值。

还有一种是自传,前不久听说李鹏要出一部,尽管李的水平跟他的毛笔字一样,不会好到哪里去,不过作为一手材料,还是有些可取之处。将来我们的后代来写六四事件,绝对是要参照的原始资料。如果同时参考不同人士的说法,六四真相一定重见天日。现在他们都忙着徶清自己与六四的关系,毕竟那是一段不光彩的历史。

如果江泽民写自传,本人也会买一本来读读,好歹他过去也是一国之君嘛。可是不知现在是为什么,到处崇洋媚外,找了一个完全不搭架的老毛子来替他出传,那人不是文人出身还不说,仅仅见过江三次。那我就省了这个钱了,可以肯定的是惨不忍睹。不信的话可以翻译一下唐宋诗词成英文来读读,如同吃过三次中国菜的外国人来炒中国菜,还有原汁原味没有?一定让人扫兴,不如不读,免得上当。只是不知最初那个抬老江轿子的人究竟是谁?

昨天叶永烈出来揭发真相,看来会影响更多的销路。不过官方订购再多,也比不过红宝书。两三年一过,成了皇帝的旧衣,最好的结局,也只能是摆在潘家园和红宝书一样的命运,作古董卖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4: 北京人:皇城底下zt
2004: (美)艾米莉.狄金森的诗15首
2002: 镜 子 里 面的 错 觉
2002: 三国英雄谱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