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生不逢时: 书画的价值
送交者: 生不逢时 2005年04月11日14:11:48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书画的价值

生不逢时

星期六去看名家书画展,十点半种去,没有人影,在街上转了一圈,一个小时后再去,还是没有开门,只好先去吃午饭,饭后终于得尝所愿。

书画展名家济济,我早就听说过,故去者的作品要比活着的人来得高贵,果不尽然。一幅林散之的草书挂屏标价一万零两百美元,而启功的行书则标价八千五百美元。难道启功的作品就真的比林的价值少百分之二十?

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名家多出身在广东和江浙一带,他们不用为衣食发愁,才有闲情逸致创作一些高雅的东西。

现在社会上多了不少有钱人,可惜他们大多不懂艺术,有的不过是借艺术附庸风雅。他们把艺术当成一种商品,或者一种投资,使作品蒙上了功利的色彩。

四十年前李宗仁在美国收购了不少名人字画,海龟前想作价卖给大陆,可是经过专家鉴定,大部分是赝品。周恩来本来想打发他几万元人民币了事,可是老毛大方得很,最高指示一下,原价收回。现在这样的冤大头可能难找罗。

春天来了,花草茂盛,万物更新。文化界却是多事之秋,前不久陈丹青辞职,昨天又传来陈逸飞去世的消息。说来也怪,我最近在看一部叫“苏州水”的电视连续剧,今天看最后一集,里面居然有陈逸飞在周庄的许多镜头,还有他的话语,不想却是天人永隔,陈已经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两陈差不多同时来美国,可是际遇大不相同。陈逸飞在上海就是红人,听画院的人说他原是党支部书记,他的绘画被哈默看上,花高价买去送给邓小平,立刻身价百倍。当时许多上海画院的同事颇不服气。

陈丹青早已名声在外,在纽约时,还放下架子,去街头画画。主要他的运气不如陈逸飞好。数年前回国当了海龟,从此没有他的音信,忽然传出他在清华无法适应旧体制而辞职的消息。看来经历了许多年生活的磨炼,知识分子的骨气在他身上并没有丝毫的减弱。

当然两陈的画作各有千秋,不过陈逸飞的画价已经是天文数字,可望而不可及,由于他的去世,更是一画难求。因此我建议那些不管出于何种目的的收藏家为陈丹青捧场,收藏一下他的作品。我并不懂画,不过既然书画同源,由此联想到如同林散之和启功的书法作品,价值实在是很难分得出来的。

最近我随身带了草圣怀素和尚的自叙帖,自己琢磨,感慨良多。他身为佛门中人,无欲无求,方能安下心来,专注于草书世界,终于达到了超人的境界。再看看其他古人名家,那一个不是写坏成堆的笔头,洗黑满池清水,才获得后来的成就的?!

记得小学上第一堂毛笔课,老先生就告诉我们,永字最难写,这个字里面包括了最多的笔划。后来练习“兰亭序”,开篇第一个字就是永,才知道果然不易,要站稳都难。怪不得老先生说,有的人练了一辈子毛笔字,连个一字都写不好,真不是吹的。

今天我们这些坐在电脑面前写字的“作家”,无论如何也不到古人的境界。可是不管怎样,我们至少应该知道怎样欣赏。没有吃过猪肉也应该见过猪走路。

我们一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的数学为什么总是比外国人好?原因是汉字是像形文字,中国人从小就要比外国人多记住几千个汉字的形状和成千上万的组合。要想数学不好都难。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薛君度CHUN-TU HSUEH 一手不能遮天
2003: 女人的秘密 男人何时能了解?(ZT)
2002: 冬天的闲话
2002: 梨花处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