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历史小说的“地方小吃”范例 (ZT)
送交者: aguang 2002年01月12日15:18:01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历史小说的“地方小吃”范例

南方周末   2002-01-10 10:12:18


顶戴花翎看电视之三种清史
□王梦马

  2001年,在历史小说的出版方面,有三部小说值得注意,一部是台
湾人高阳的《高阳作品系列》(三联书店出版,总共23卷),一部是湖南
人唐浩明的《张之洞》(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3卷),还有一部是河南人
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4卷)。这三部小说,依照
出版社之间细微的“等级”差别,分成了三个档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
同的消费群体中间,可以说都是历史小说的“头牌”,是畅销的保证和赚钱
的机器。其中,高阳作品系列的出版类似于金庸,属于明日黄花,风头正劲
的时候盗版横行,风平浪静的时候找到以出版学术类书籍闻名的三联书店,
上点档次,赚点好名声。喜欢高阳的人,大多是从读盗版开始,最后买一套
三联版放在书橱里充门面。
  和高阳的著述等身不同,唐浩明和二月河可以说是术业有专功的历史小
说“专业户”。唐浩明是“清末知识分子专业户”,在《张之洞》之前写过
《曾国藩》和《杨度》;二月河是“清朝皇帝专业户”,除《康熙大帝》外
,写过《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由于“知识分子”和“皇帝”的等级
差别,两位小说家的读者群也有着细微的差别,前者的读者大多大学毕业,
后者的读者则涵盖到中学毕业生————再加上电视剧的广泛传播,更加覆
盖到了千家万户。
  比较三个小说家之间作品的好坏,其实很无聊,因为他们的读者面都很
宽,读者群体庞大,有差别也有交叉,从文学的角度来比较,只能是公说公
有理婆说婆有理。然而,如果从三个小说家的地域区别来看小说和读者群的
不同,则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高阳已经作古,本姓许,浙江人,出身于钱塘旺族,后来到台湾,19
62年起开始出版历史小说,读者群遍布全球的华人社区。江浙多才子,是
历史上不争的事实。江浙一带,在封建社会,又是中国的市民经济最繁荣的
地区,除了盛产稻米之外,还是盐和丝绸的主产地。高阳的历史小说,上面
写到了帝王将相,下面写到了才子佳人,然而他最著名和最受读者青睐的作
品,却是《红顶商人胡雪岩》系列。曾经有一段时间,据说中国的商人阶层
和“准商人”群体,人手一册“胡雪岩”,其盛况类似于最近两个月的写字
楼白领们人手一册《谁动了我的奶酪?》。从这一点来说,高阳小说具备的
是实用性,类似于“励志”类图书,能够给读者带来直接的精神或者物质效
益。同时,高阳“出身于钱塘旺族”,在封建社会,所谓“旺族”,大概相
当于现在的县团级及其家属子孙,既有政治地位,又有经济地位。然而,“
旺族”与县团级不同的是,“旺族”一般都是读书人家,言行举止有着固定
的阶级规范。这种规范表现在高阳的历史小说里,除了行文的流畅和古文根
底的深厚之外,还在于它的不夸张不矫饰,即使是一针一线一言一行,也都
有根有据,符合当时的历史氛围。另外,他的小说技法,依旧是中国传统小
说的那些套路,虽然没有突破,却是发展到了一个高度。
  相比高阳的传统世家子弟风范,湖南人唐浩明则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
小说家。所谓中国的知识分子,除了多读了几本书之外,最根本的一点则是
忧国忧民,并且总是从历史中寻求营养,“忧”古人之忧。唐浩明的小说,
着眼点都是历史大变革时期的风头浪尖上的知识分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起
到了为这些知识分子“翻案”的作用。比如曾国藩和张之洞,中学历史课本
说他们是镇压人民起义的刽子手,是封建地主阶级的走狗。大多数人不明白
曾国藩和张之洞究竟是怎么回事。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可以说是“另类”历
史课本的普及版,在某些方面还原了部分历史真相————这也是他的作品
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中国近二百年的历史变革,湖南以及湖南的知识界首当
其冲,对近几百年中国历史走向影响最大的人物曾国藩和毛泽东,都是湖南
人。在中国的知识分子堆里,得风气之先的以湖南人居多,具备历史大局观
的以湖南人居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还是以湖南人居多。唐浩明之所以选
择曾国藩和张之洞这一类的“中兴名臣”作为历史小说的主人公,除了他们
是身处历史变革时期的知识分子之外,还在于他们的身体力行寄托了作者的
“湖南人特征”。唐浩明的读者群,一部分是对历史“翻案文章”感兴趣,
一部分也是想从这些主人公身上读出些切合本身的意味。
  如果说湖南人承担了最近二百年中国历史的大部分,那么河南人则会夸
耀自己是中原故地帝王之乡。的确,河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有一个成语,
郑卫之音,说的就是远古时期的河南。由于历史久远和地处黄河流域,战乱
频仍民不聊生,为了活下去,河南人长久以来养成了趋利避害的特点。可以
说,河南的历史就是中国底层社会历史的一个缩影。处于金字塔底层的人,
总是对上层的生活无限向往和美化,并且是愈上层愈美化愈无原则。反映到
意识形态上,就可以以二月河的“清朝皇帝系列”小说为代表。网友野麦子
在点评2001年娱乐圈的时候说过一段经典的话:“在电视剧黄袍加身的
×××,在拍片的间隙又穿着皇帝的那身行头去拍了几条广告:一会儿吃药
,一会吃面,一会又喝什么水————穿着龙袍的皇帝怎么老过贫下中农的
日子?还动不动就哈哈哈地发出爽朗的笑声?”这段话同样可以套用到二月
河的“皇帝系列”上去。中国以前有句老话:“三代宰相门第,学会穿衣吃
饭。”宰相尚且如此,又怎么可能要求一个刚刚脱贫致富的河南作家能够在
小说里写清楚皇帝如何穿衣吃饭并且发出爽朗的笑声?二月河的小说,充分
反映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对皇帝所代表的生活的崇拜和美化————尽管
这种美化依旧没有脱离阶级局限性,但是它却有着最普遍的读者群。据说,
每当美国经济下滑的时候,商店里的口红卖得就火,同样的原因,每当中国
股市疲软的时候,电视剧里的皇帝戏和二月河的小说就有人看。从这一点来
看,不能够否认二月河的小说的价值和意义,只不过,把它称为历史小说有
点不严肃。

象牙黑插图工作室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