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评刘亚洲的甲申再祭
送交者: 薛松 2005年06月23日19:02:18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天坛的文章, 看后不吐不快,又不能注册笔名,只能贴在这里了。

一句话, 国人确实需要如此的棒喝, 但有不少偏颇和误导之处

从文化的角度, 清兵入关, 是落后文明取代先进文明, 和蒙古灭亡宋朝本质上是一样的; 不过这倒是符合丛林法则的。清朝之所以能够维持三百年的时间, 主要是善于利用汉人。如果明朝的军队能有湘军,淮军一半的战斗力, 清兵入关是不可能的。 到了二十世纪,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这一次是国共内战。 历史是如此的相似, 实在是让人觉得一种悲凉。

作者对清朝的赞美, 实在是偏颇了。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和南京大屠杀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清朝的皇帝仍然摆脱不了封建文化的范畴,对思想的禁锢, 绝对不比明朝要轻,否则也不会出现文字狱了。和以前的朝代一样, 一个人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清朝并非对西方一无所知,好像是康熙, 已经接触过西方的钟表, 数学等等。 同样它也逃不过和它所取代的朝代的命运。

清兵入关当然有积极的一面,清代的版图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 比今天仍然要多出三百多万平方公里。 至于满清能否带领中国走出农业文明, 我并不认同作者的观点。 从宋朝开始, 中国已经出现了广义上的资本主义的萌芽, 不过宋朝最终被元朝所取代; 明朝又在一次的出现这种萌芽, 不过又为清朝所灭。 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 其实从宋朝开始就已经走下坡路了, 虽然疆域还在不断扩展, 但都是靠“被侵略“来实现的。汉,唐是依靠武力+文化来开疆拓土,以后依靠的就只有“文化“了, 至今让俄罗斯恐惧的“黄祸“,竟然是蒙古骑兵所留下的。 这是在是让人汗颜。 中华民族要走向复兴, 关键是要重建“尚武“的精神平台。 否则经济在发达, 和清朝没有什么两样。 所幸的是, 我们的民族并不缺乏悲剧式的英雄人物,这也是中华民族依然存在的原因, 只是中华民族近两百年的历史, 让人觉得如此的沉重。

可悲的是,中国的振兴之道,似乎仍然在呼唤一位彼得大帝式的人物。 在自信心和凝聚力没有整合到足以抵挡其他文明尤其是Anglo-Saxon文明的进攻以前, 效仿西方的民主, 和自废武功没有任何区别。 分裂的欧洲, 分裂的前苏联,是某国所乐见的, 同样分裂的中国, 也是它所乐见的。 这一点上, 作者是太天真了。 想到这里, 实在是让人觉得郁闷, 现在的中国, 仍然要在坏和更坏之间做出选择。共产党说不上什么好东西, 不过, 其手腕和眼光还让人有一点安慰。

另外, 作者对西方的历史缺乏基本的了解, 以至于一厢情愿。 中国的近代史充满了屈辱, 而拜占廷生存100O年的历史,"始终是一个衰弱、悲惨的故事"; 中国有袁崇焕, 岳飞, 西方也有汉尼拔, 贞德; 中国有汪精卫, 西方也有贝当。 只看到民主, 自由的进步一面,而看不到其肮张伪善的一面, 是十分危险的。知耻而后勇, 省视这段耻辱的历史, 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资格去迈怨我们的前辈, 他们也曾经抗争过; 需要记住的, 不仅是这段历史,还有冷酷的冲林法则。

不过, 希望大家能记住作者的一点 :一个自信而且心胸开阔的民族, 才有资格成为王者。 在美国生活了几年, 感觉这个国家的强盛, 离不开其精英阶乘的冷血和战略眼光, 民众的强悍和自信, 如今, 它正注视着中国的一举一动。 指望天佑中华, 是没有用的,中国的命运, 我们自己的命运, 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还有一点感觉(十八)
2003: 思维严密的数学系同学论爱情zt
2002: 干煸牛肉丝
2002: 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