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义和团的爱国精神必须肯定--兼评多维钱文军文章
送交者: km 2006年03月30日14:52:30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义和团的爱国精神必须肯定----兼评多维文章“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义和团?”(作者
wenjunq) (“近代史上最扑朔迷离的义和团战争”(作者钱文军))

“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义和团?”大约二个月以前在多维发表。我寄了下面的反驳稿件
去,多维编辑和我通了几个电子邮件后不了了之。前二天多维发表了“近代史上最
扑朔迷离的义和团战争”,作者钱文军。钱文军和wenjunq是一个人,在华夏知青和
老三届论坛文章不少,我对他多有批判,不过他从来不加理睬。根据我对“到底应
该如何看待义和团?”的印象,“近代史上最扑朔迷离的义和团战争”和“到底应
该如何看待义和团?”似乎完全一样,至少基本一样,所以我的存留的反驳稿
子同样可以用在后一篇文章上。大吃一惊之下我向多维作了详细申诉,但多维没有
答复。过了一天,“近代史上最扑朔迷离的义和团战争”从‘来稿’一栏不见了,
再过一天,又出现在‘深度文章’,所以我得以把它附录下来。

---------------------------------------------------------------------------

粗看之下,WJ(wenjunq)的“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义和团?”一如其以往大作,洋洋洒
洒,引经据典,铿锵有力。然我也是一如以往,发现在其漂亮文笔之下,逻辑大有
问题。下面我对其文作相应逐段提出看法。因为和多数读者一样,笔者完全外行,
没有资料。所以这里我的推敲、商榷且完全基于WJ的说法、资料。

“。。。都不现实,因为这是基于中国政府还能继续生存下去”是否可以理解为瓜
分中国?WJ意思当然是不能。然我认为这里面意味是明显的,因为要取代中国政府,
只能武装干涉,而一旦如此,中国就已经是案上鱼肉,差别就是谁来吃的问题。而
其他国家基于不能少一杯羹的心理,所以急于点穿(而且也多少算一种支持),即表
示:看,人家已经说穿了,我们当然就不得不跟进了! 德国外交大臣勃然大怒,为
什么?WJ似乎认为这表明是否定这种解释,这样想好像很自然。但是,如果其他各
国的解释是错误的,德国人根本不用着急。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其他各国解释是正
确的,大臣才急,才怒。怒在克林德第一个冒头,显得比其他各国反应更强烈。第
一个扑上去,猎到目标,担了名声,肉却得大家平反,这不是外交败笔,又是什么?!
所以,这不过显示西方各国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而克林德只是带头捅穿而已。至于
WJ铁口断言:‘事实上,至今也无任何证据那几个国家意图“瓜分中国”’,我不
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可能是指最后没有军事长期占领,就像英国对印度那样。如果
这样,对‘瓜分’的理解可能就过于狭义了。列强最后放弃全面占领中国原因一定
不少,中国人的反抗精神让他们心惊肉跳很可能是之一。但有一个刺刀下的听命政
府难道不比自己统治强多了?而且在多国列强情况下,有一个奴化的政府是西方最
佳选择。哪个条约每个列强不插一脚?邻近的日本、俄国不是大有动作?其他列强
不正是因为不能容忍他们独霸才全力阻止的么?难道这还不叫‘瓜分’?

义和团迷信落后是事实,但谈什么封建或者反封建都是不着边的。义和团开始是反
清的。为什么反我不清楚,是为了除满兴汉,甚至就是农民起义?还是因为清朝对
外过于软弱、而义和团本来只是为了排外?但无论如何,自有原因。至于这段WJ扯
上大跃进、马克思,更加不着边际了。

“东南互保”当然事实,但WJ想拿来说明什么呢?说明那些开明,而那些主战派
‘腐朽透顶顽固’?很明显,这里面的差别主要是:慈僖以为可以击败洋人,而
‘开明派’比较了解情况,知道不可为之,不肯以卵击石,他们知道慈僖不过是一
时糊涂,到最后洋人拿捏一切的时候,慈僖就会醒悟,反过来感谢他们那些违抗圣
旨的朋友。而且,慈僖虽然利用义和团抗击洋人,到头来还是要剿灭义和团的,因
为说到底,在主子眼里,义和团毕竟就像农民起义军,‘开明派’也是懒得玩先支
持让其做大再费力剿灭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再者,虽然是有主战派和议和派之分,
但以此划开明、腐朽透顶顽固就搞笑了。那些主张开战朋友,洋人来后都被慈僖下
令砍了脑壳,也算‘腐朽透顶顽固’的代价了?自然慈僖是在洋人压力下,不得不
砍,但肯定有些真的爱国人士丢了脑袋。
洋人的目的,难道就像现在布什要中国民主一样,清除了中国的腐败?非也!而是
清除了抗外的爱国势力。然而,在WJ眼里,投降,就是开明,反之,就是‘腐朽透
顶顽固’。这当然也是WJ多年的一贯立场,比如和他对中国朝鲜参战的否定态度一
脉相承的。

这一段非常自相矛盾,义和团到底有没有杀洋人?估计是有,如果是,也要分慈僖
开战前,还是后,因为如果是后,那完全是慈僖的责任。义和团扒铁路,杀‘二鬼
子’等愚昧野蛮事是不少的。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农民的客观落后,但难道没有其他
原因么?西人有没有做过坏事?从而激起愤怒?很多文章都提到了某些西方人士的
恶行。不然,世界上难道真有无缘无故的恨?赛珍珠的父亲是一个规矩的传教士,
他们不是没有遇到这种仇恨和恐惧(赛珍珠后成了最热爱中国的美国人)?而且扒铁
路、电线杆,也有可能是战争需要,类似抗日中的铁道游击队。‘阿拉伯的劳伦斯’
中伟大的劳伦斯主要战绩也就是在炸铁路中完成的。至于奥国使馆不下杀手,显然
是在敌强我弱情况下,尽量少刺激对方而已。而WJ给人的错觉可能是:洋人爱惜义
和团的生命,甚至在自身危急情况下。
总之,在已经燃起仇恨的心理基础上,在文化、科技水平极度落后情况下,中国农
民作出瓜分、激烈、愚昧的行为几乎是必然的。而核心问题是:仇恨心理是怎么产
生的?总不是大清中宣部的结果吧?

这一段更精彩了。没有武装侵略,就没有侵略,这就是WJ的逻辑。而俄国趁中国灾
难之际打劫掠地,WJ居然也能怪在义和团身上!爱美愤青的逻辑总归是:挨打是你
活该被打,如果你老老实实,就不会有烧圆明园那样的事,所以现在责任全是你的。
照此办理,现在美国打过来,即便不打民主、自由、解放大旗,责任还是必须怪在
有人(‘痞子’)在煽动‘爱国’,或者,WJ连这个名声大不愿给,只简单以‘仇洋’
盖之。

学习西方是对的,必须的。但不等于放弃反对侵略,赞成侵略,美化侵略。慈僖镇
压改革,不是因为反对改革,而是恐惧改革派要夺她的权。事实上慈僖自己也在不
断改革,只是步子不如光绪派快。慈僖反西方,原因不是怕改革,甚至不完全是怕
大权旁落,而是作为一国之尊受了洋气,其实也是中国受了侵略、欺负的必然结果。
慈僖不同于李鸿章的主要地方是:不知道西方枪炮的厉害。再仔细看历史一下!慈
僖是西方一贯所恨,光绪乃西方一贯所亲,然为什么洋人拿捏一切的时候,仍然扶
持慈僖,让光绪仍然为奴?这最好的证明了:你可以亲西方,但西方绝对不会亲你。
西方(现在主要是美国)用各种方式鼓励你亲西方,灌你自由、民主、平等迷魂汤,
决不是真的关心你自由、民主、平等,而是要扶植代理人。‘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的慈僖既然已经全面投降,真心要中国独立、强大的光绪(虽然也是真心亲西方)其
实才是西方要排除的。
当然,光绪可能多少想借助西方之力赶走老佛爷,摆脱儿皇帝位子。然他根本不了
解西方。但这不奇怪,别说他,就是WJ,还有许多其他中国‘民主人士’现在也是
这样,根本不了解西方、美国,而幻想西方民主救世主,更被布什廉价迷魂汤所惑
而不可救药。

无论义和团如何落后、野蛮、愚昧,它是中国人民在列强侵略下,民族精神的最起
码反映,而且是自发的。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对义和团的否定说法只
是强调了其落后一面,这是不奇怪的,因为中国当时急需科学和进步,当时中国的
独立优秀知识分子认为最重要和迫切的是要引入西方先进的东西,而义和团正好是
反其道而行之的,至少表面上反映出来的完全就是这样。反过来,他们并不认为当
时民族自强精神是最重要的,而且即使需要民族自强精神,也根本不需要靠宣传义
和团,再说,客观上义和团也没有带来什么好结果,所以从他们的角度怎么看义和
团都没有价值。然而,他们毕竟不是在从历史、社会根源性上全面地探讨义和团问
题,所以也根本不会涉及到西方身上去,探讨什么反帝不反帝。然我们现在对冰点
的袁文进行探讨的时候,对义和团全面评价,再片面引用他们的片言只语就完全误
导了,因为没有人否认义和团的落后之处,而这绝对不等于义和团应该、甚至必须
全面否定。因为这民族精神一否定,什么都没有了,脏水和孩子一起倒掉了。不但
中国人民几百年受侵略史一笔勾销,对现今世界形势的分析更要处于错误和混乱之
中。本质上说,义和团的被砍头,和抗日女战士从容就义没有差别。还有很多人拿
义和团和红卫兵相提并论,但那更是完全错误的。红卫兵是一开始就被彻底引导了,
义和团则完全是自发的,即使后来被慈僖利用,也不过是互相利用而已。义和团或
许可以称为愤青,但红卫兵上来就是受骗工具。

当然,肯定义和团的根本精神,不等于全面肯定义和团极其行为,肯定它的许多落
后、愚昧、野蛮一面,比如什么戏剧红灯照,一面倒的吹捧,也是一种片面性的错
误,从这个意义上,作为学术探讨的一个角度,袁文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然如果就
此跳到另外一个极端,错误就更严重。而现在对袁文的批评,对义和团基本精神的
肯定,我认为是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甚至作为一个人,哪怕是外国人,最起码
的良知。雨果、马克思、马克吐温等西方知识分子当时对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对西
方列强的入侵,都是持这个最基本立场的。马克吐温当时收到的关于义和团信息可
以想象如何负面,然他仍然大义凛然的说‘我也是义和团!’。如果他们知道中国
有那么多WJ那样的‘知识分子’,真不知道要作如何感叹!当时的马克吐温就能以
一个知识分子的起码直觉表明立场,而现在WJ的看法却反倒是:‘最扑朔迷离’。
而实际上,显然,西方作为理亏者,只能闪烁其辞,吞吞吐吐。然我们不能理直气
壮,那就太可笑了,太可悲了。中国古人尚知子为父隐,我们现在炎黄子孙,对先
辈的伟大精神,在中外反动、黑暗残酷剿杀势力下牺牲的先辈,如果没有最起码的
同情、客观的认可和肯定,难道没有一点愧对先祖么?甚至,你还能被称为是一个
-----人?

-------------
近代史上最扑朔迷离的义和团战争

作者:钱文军

  人类近代史上最扑朔迷离的一场战争就是义和团战争,一百余年来,世界各国
无数学者竞相研究,依旧没有公认的结论。例如美国基辛格讲座教授相蓝欣,广泛
收集了中、英、法、意、日、俄等国公私档案、文件甚至私人信函,面壁十年有余,
依然不敢断言全部弄清楚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只是提出他自己的看法:“我认为,
主要原因是中外双方在交流方面的误解和一系列由此引起的非常事件。”但他认定:
“中国的一些教科书曾将它描述为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的英勇壮举,而清廷迫于
人民压力也进行了反抗,这种说法则根本站不住脚。”(参见:《义和团战争的起
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8页、第6页)

  即便是当事人,许多事情也未必都说得清楚。例如,德国公使克林德在1900 年
5月26日公使团联席会议上说:“这是瓜分中国的开始。”这是中国学者们很爱引用
著名的事例,例如王树增所著《1901年》第二章第八节就用这句话做题目,本节最
末一段:“在得知各国军队已经向北京进发的时候,克林德显得格外兴奋,他说:
‘先生们,这是瓜分中国的开始。’”(《1901年》,上册,第 247页)张海鹏在
《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里也称:“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各国公使
决定调兵的集会上说过‘这些行动就是瓜分中国的开始’。” 他们在这里都玩了个
巧妙的时间游戏,那天尚未发生“各国军队已经向北京进发”这样的事情。公使团
决定向大清国总理衙门提出调兵进京请求的时间是5月29 日,丰台车站被义和拳捣
毁之后。而且,克林德根本就没有说过上述话语,他的原话是:“期望中国政府采
取有效行动或调兵进京护馆的想法都不现实,因为这是基于中国政府还能继续生存
下去。”他这句话被英国公使窦纳乐向首相禀报为:“克林德用的语言在我看来只
有一个意思求求即瓜分中国的时机已经到来。”而日本公使西德二郎也禀报说,他
认为克林德的意思是:“中国问题的实质是一场革命。公使们应该从现在就讨论如
何瓜分中国的方案。”克林德的“话语”被各国传到德国,外交大臣勃然大怒,立
即命令克林德就未经政府允许所发议论做出解释。克林德则认为是公使团在陷害他,
情绪激动地花了两天时间向德国政府辩诬。可德国政府依旧严厉指责他,即使按照
他的原话也是不允许的,因为它会使别国误认为德国将在中国采取比别国更激烈的
行动,这歪曲了德国政府的立场。事实上,至今也无任何证据那几个国家意图“瓜
分中国”。

  史料是有真假的,打个比方,现在才过去不到五十年,大跃进究竟饿死人与否
就已经争论不休;如果再过去三百年,那时的历史爱好者举证说:“我们的祖先亩
产稻谷万斤不算事,最高曾达十三万斤!”并且可以拿出1958年的各种报刊来举证,
很好,一定会铁证如山。此类历史是非尽管留给各国学者们去探讨,我们只采纳各
方面研究的合理结论,摒弃各类谎言。问题在于,当“冰点”刊载了袁伟时教授2002年
的一篇文章之后,立即遭到查禁。这就成为另一个问题:自从 1949年以后,各类教
科书一律把义和团描述成抗击侵略的民族英雄,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少年接受著此类
教育,并形成他们的历史观。刚有一点不同声音就遭查禁,这事情就有点费解:马
克思主义里并没有书报检查制度的论断,恰恰相反,马克思写了《评普鲁士最近的
书报检查令》,里边说:“书报检查制度骨子里隐藏著一种用任何法律都无法消除
的根本缺陷。”“整治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
因为这种制度本身是恶劣的”,不过马克思紧接著说道:“可是各种制度却比人更
有力量。”(载甘肃人民出版社《告别乌托邦》,中册,中文翻译自《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1975年历史考证版,第一卷第一部分)不过列宁说:“从来也没有一个马
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的理论当作甚么必□普遍遵行的哲学历史公式,当作一种超过
对某意社会经济形态的说明以外的东西。”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
版,第57页)于是就必不奇怪,只是说它是原则恐怕难以成立,既然那个主义并非
“必须普遍遵守”,又怎么能算原则呢?现在据说在胡总书记的干预下,“冰点”
已于3月1日复刊,并刊登了张海鹏批驳袁伟时的文章,据说这只是一个新开端,一
次大批判的新开端。奇怪的是,义和团堪称封建迷信的登峰造极之物,它把中国历
史中沉淀的所有污秽全都搅和到自己身上,何以张先生会把“反封建”的桂冠扣在
义和团头上?

  那么我们无妨看看当年的官员们又怎样?著名的“东南互保”是无法否认的历
史了,这个名单上有盛宣怀、张之洞、刘坤一、许应□、王之春、余联沅、松寿等,
其实还有两个更著名的人物荣禄、李鸿章。正是这批满清最开明的洋务派大臣,利
用他们把持的南方各省军政大权,拒绝了朝廷命令他们协助义和团灭洋的诏书,而
这次拒绝,最关键的转折就是荣禄通过袁世凯打给张之洞、刘坤一的电报,这个电
报让他们不要理会北京来的诏书。细节我们不必罗列,当一国所有开明大臣都无视
“国难”,任凭八国联军剿灭“抵抗侵略”的义和团时,可见这支乌合之众占多少
理。须知,他们当年可不是凭历史资料来判断是非的。而清廷里所有主张官、团合
力灭洋的,全都是腐朽透顶顽固派。这个基本事实至少可以佐证,他们跟义和团一
样,都是些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今日那些文人,例如张海鹏等,以其笔墨为以慈
禧太后为首的义和团势力歌功颂德,至少可以借用一个成语:近墨者黑!

  在这些人士的反驳袁伟时的文章里,有一个论据被反复提起:就是说,到八国
联军打进来,义和团并没有杀一个洋人,只是打杀中国教民。张先生称:“据美国
历史学家施达格研究,在‘1900年5月31日之前,在整个义和团运动中,在中国的任
何地方,没有一个外国人是死在拳民手上的;惟一的一个就是卜克思先生在山东的
遇害’。”(张海鹏:《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到6月13日为止,
拳民对外国人的生命和财产没有造成多少危险,对他们的生活也很少骚扰,他们的
打击目标主要是教民。”(《义和团战争的起源》第272页)德国外交大臣布洛夫1898年
也向首相报告:“幸运的是,中国秘密社团的打击目标并不是我们的传教士,而是
教民。”看来至少某段时间内确实如此,但我们还是会纳闷:在张先生和他的同志
们眼里,难道中国人就不是人?他们的命不值钱?口口声声称颂民族主义的文人,
却对义和团杀戮同胞甚至不放过妇孺的暴行歌颂不已,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反之,
当事人美国使馆卫队长迈耶斯说:“当时我们意识到这些主动剿杀拳民,拯救教民
的行动会更加煽起仇洋情绪。但当我们看到浑身受烧伤和砍伤的教民不断地逃到使
馆区时,我们这些血肉之躯不能不向他们提供帮助,并将其他的教民从恶魔般的拳
匪手中解救出来。”(同上书,第275页)一支号称抗击外国侵略的武装力量,没杀
洋人却专杀自己的同胞,而冒险救援中国教民的却是那些洋人,这能说明什么?更
有甚者,例如冯克诚、田晓娜等编撰的《中国通史全编》,干脆称:“一小撮认贼
作父的汉奸教民‘二毛子’”。6月13日,奥国使馆卫队用马克沁重机枪驱散围攻使
馆的拳民,他们把准星调高,结果自然是没有人被打死,而义和团乘机宣传说他们
“刀枪不入”。并从此日开始,以焚烧教堂和民居、大规模捕杀中国教民为攻击手
段,如此“民族主义”,未免有些滑稽。

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鸦片战争时没见义和团;英法联军时没见义和团;倒是并无
列强武装入侵的时候却冒出来一个“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义和团了。即使是1898年
3月德国以武力相威胁签署的《胶州湾协定》,使德国获得99年租借权事件,也因
“巨野教案”引发。一句话,不是侵略战争引发义和团,而是义和团引发八国联军
入侵。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相关话题:正是趁著义和团引起的战争,沙俄军队在
“江东六十四屯”屠杀中国居民,并侵占了那里3600平方公里的领土。如果连带
“庚子赔款”,义和团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只有灾难!如今某些文人们秉承文革精神,
大肆吹嘘义和团如何,其实不过沿袭著毛先生那个“痞子文化”,从文革的报纸上
抄一些文字来炫耀。例如“爱国主义”,意大利公使萨瓦戈在义和团势头正旺时向
罗马报告,他认为尽管中国百姓仇洋情绪极高涨,但并无“爱国”心态,中国人对
于欧洲人的“祖国”概念一窍不通,“没有人愿意为中国做出哪怕是一点牺牲,爱
国心在中国并不存在。”假如义和团属于“爱国”行列,那他们的总头子慈禧太后
就是“爱国主义”的领袖!

  还有,义和团爆发地为山东、河北、山西等华北各省,而这些地方恰是孔教之
根据地。相反,对于孔教淡薄之东南各省,却积极联保,拒绝卷入因荒唐引起的义
和团战争。说没有文化冲突因素恐怕只是一相情愿。1898年春德国租借胶州湾时,
几个德国兵捣毁了一座孔庙里的几尊泥胎塑像,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嚎啕大哭,
弄出个“公车上书”来。据现在学者们考证,那“书”并没有“上”,清宫档案里
别的文书汗牛充栋,唯独没有“上书”的任何记载,其实康只是派了个门生拿这
“书”去上海的租界里发表而已。细节我们不去理它,至少看出来,近代中国的一
切先进,都滋生于租界里,共产党也不例外。

  同一件事情两种反应,康氏这边呼吁改良,动员光绪皇帝变法;义和团那边革
命,滥杀中国教民以逞英雄。对这两种不同的反应,康有为等主张变法,学西方的
先进体制,于是遭慈禧太后无情镇压,六君子血洒菜市口;义和团则全力“扶清灭
洋”,坚决捍卫传统,于是慈禧太后喜上眉梢,不惜向西方十一国宣战。可算泾渭
分明,一眼就能看明白这是一次进步还是守旧的分歧,向往进步的总是采取温良恭
俭让的改良方式,而顽固守旧的则崇尚暴力.

  本来,关于义和团战争的评价,中国历来有识之士皆嗤之以鼻,陈独秀、李大
钊、鲁迅、胡适等等无一例外。唯有那些“只唯上,只唯书,不唯实”的人士,才
会慷慨激昂地拿圣旨吓人。袁伟时教授的文章写作于2002年,几年前它就遭遇了毁
誉参半的评论,据说曾有一些来自官方的夸赞。然而旧文重发,却株连了一个专刊。
有人说夸赞义和团是百年来的阴影,其实不是,它仅仅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以强权横
加之偏见。捍卫毛泽东的遗产还是开拓创新,是这次“冰点”事件的实质,我觉得,
这个“冰点”以大批判为复刊礼节,似乎又嗅到了《海瑞罢官》时空气里的味道,
至少,它是与和谐社会没多大关系的。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美国外籍护士行情看涨 护士起薪高达8万
2005: 文强口述自传 第二十五章 战地轶事
2002: 舒晋瑜:“围城”内外的思索——作家眼
2002: 人在新加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