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李大西留美43年回顧:我們這代人為何難出大師?
送交者: 體育老師 2023年03月11日21:04:10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留美43年回顧:我們這代人為何難出大師?

李大西 賽先生 2023-03-03 02:00 Posted on 廣東

1.jpg

本文作者李大西(右)和李政道教授(左)討論物理問題。

導讀:      1977年的高考對我們人生有很大的影響,但那個高考只不過是把舊的考試制度又拿回來了而已,而這45年來我們並沒有很大的進步。我認為,中國應該推行教育的多樣性,大學要有普及的教育,也要有精英的教育。而對精英的培養,更應該強調鼓勵獨立思考,鼓勵好奇心。

 李大西 |撰文

1972年我有幸被推薦,考取了廣東師範學院(原名華南師院,現華南師大)物理系,成了工農兵學員,1975年留校工作。1978年,恢復高考後,研究生招生也恢復了,我考上了中山大學的高能物理理論研究生。又參加了李政道教授的CUSPEA計劃的考試,被哥倫比亞大學等三個學校錄取,到美國學習,得了高能物理理論博士。為完成愛因斯坦統一幾種基本相互作用的想法,在美國做了11年的理論物理研究,後來轉戰華爾街11年,從事金融工作,並擔任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主席,然後下海創業為科技與工商搭橋,為中國與世界搭橋,促進中美交流合作創新又是11年,最後的10年重點更是放在教育和文化藝術交流上。

1980年赴美留學,轉眼43年過去了。回顧過去的43年,心潮澎湃,十分感慨。我們這一代人雖然是國內赴美留學最早的一批,但卻很少出現大師級人物,為什麼呢?這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

SAIXIANSHENG一、赴美留學
1978
年的全國研究生招生考試是中國自文化大革命停止招生12年後,重新開啟的第一次研究生考試,意義非常重大。不過,荒廢十多年後,很多考生的成績都慘不忍睹。我中學學的是俄語,英語基礎很差,全靠自學,可以閱讀專業的英文教科書和論文,但是,口語卻不行,連早上好這樣的日常用語都不會,儘管如此,在全部考生中,我的英文考試成績還算是最好之一,被選派為教育部公費出國的研究生。

可惜那時候,我們對如何申請美國大學研究院一竅不通,國內沒有TOFEL,GRE等考試,美國大學也不了解中國學生的水平。我申請了幾個大學,全部杳無音信,連回信都沒有收到一封。

然而,正是1978年的研究生考試,使我了解了嚴格的物理考試的方式,當1979年李政道教授來中國招收物理研究生時,我就有了一點準備。1979年,我和全國17個重點大學的代表上京趕考,參加了李政道教授的招生考試。我得了全國第二名,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和紐約市大學等名校全額獎學金錄取。

於是,1980年,我迎來生命中第二次重要的機會,去美國留學,攻讀物理博士學位,圓了我的出國留學夢!

SAIXIANSHENG二、四個十一年
現在回想起來,我在美國的第一個11年是做物理研究,剛開始就雄心萬丈。

我到美國第一年就通過了博士資格考試,在世界頂級的物理刊物“物理評論”上發表了第一篇論文。我專注的是超弦理論,想完成愛因斯坦沒有完成的事情,把電磁力,強力,弱力和引力統一起來。

2.jpg

1985年,李大西(右)獲物理博士學位後與世界華人物理學家協會主席章義明教授(左)合影。

不過努力了10年,才終於明白問題很大,可能要50年才有答案。

就在這個時候,有位華爾街的獵頭人聽了我的物理講座,他聽完之後對我說,你能夠做宇宙的模型,那麼一定能夠做金融模型。世界大得很,不如到華爾街來,你的模型不用等50年,幾個星期就可以知道對不對了。

經過十分痛苦的思想鬥爭之後,我終於痛下決心,更換跑道,開啟我在華爾街的職業生涯,進了世界著名的投資銀行所羅門兄弟公司和雷曼兄弟公司,這段在金融領域的職業經歷,又是11年。

在這10年間,我曾參加一些重要的投資活動,為中國金融改革和解決銀行問題提出一些建議。1997年,我和一幫在金融界,科技界,教育界有影響的朋友一起,創立了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為科技與工商搭橋,為中國與世界搭橋。我們給朱鎔基總理的關於如何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建議得到朱總理重視,全國人大常委會還專門給我們寫了感謝信。1998年我們和成思危副委員長一起在中山大學主辦“科技與工商國際研討會”,在中國推動風險投資。我們還和市政府一起推動舉辦“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擔任籌委會副主任,帶着108名海外留學生參加這個全國首創的盛會。1999年我帶領海外留學生代表團參加了在深圳舉行的首屆中國高新科技交流,在2000年與深圳市政府合資創辦深圳市留學生創業園,擔任副董事長,負責派留學生擔任總經理。

3.jpg

1998年在中山大學舉辦的科技與工商國際研討會的共同主席:左起李大西、章義明教授、成思危副委員長、王珣章校長、陳傳譽副市長。本次大會是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在中國舉辦的第一次大型活動,對中國的風險投資發展有重要意義。

2001年,發生了震驚中外的“9·11”事件,當時我就在樓下,眼睜睜看着我原來工作的世貿大廈變成冒煙的廢墟,想着我那些屍骨無存的同事,我受到極大震撼,夜不成寐。

我強烈地感到,生命太過脆弱,是時候,應該出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002年,也是我在美國的第3個11年,我開始全心投入到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的工作中,把頂尖的人才、先進的技術介紹到中國,也做風險投資,扶持留學生創業企業。我們的深圳留學生創業園已經成功孵化了800多留學生高新科技企業,許多成了上市公司,有的對中國高新科技發展有重要作用。還成立了微納米芯片,新能源等研究院以及廣大-康奈爾中美技術轉移中心的國際技術轉移機構。我2005年應邀作為海外代表列席全國政協會議,提出了10點建議,也基本被接受落實,其中最後被落實的關於改變獨生子女政策的建議,花了10年時間,到2015年才落實。

如今,快到了第四個11年的終點了,這階段我認為教育以及文化交流非常重要,所以,我願意把這個10年貢獻在教育和文化交流。

為了紀念我的老朋友“歐元之父”羅伯特·蒙代爾教授,其兒子和哥倫比亞大學一起創立了蒙代爾講座教授基金。在2022年宣布蒙代爾講座教授基金成立的哥倫比亞大學蒙代爾教授追思會上,我作為蒙代爾教授的朋友,被邀請和哥大校長、兩個諾貝爾獎得主、蒙代爾教授的兒子和女兒各自做了講話,紀念蒙代爾教授。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還有兩位會員是基金會的主要捐贈人。我們都希望對促進中美友誼會有幫助。

4.jpg

2022年,作為蒙代爾教授的朋友,我受邀在哥倫比亞大學蒙代爾教授追思會上發言。

我和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的同仁曾經成功邀請幫助安排美國青年交響樂團訪問中國深圳。中國觀眾的熱情和欣賞能力使交響樂團的成員熱淚盈眶。我還幫助我協會成員設立洛克東方基金會,邀請洛克菲勒的第五代任董事長,第六代擔任總裁,策劃在中國各地舉行巡展,並引進教育和技術資源。相信中美兩國人民在文化教育的友好交流一定可以促進中美友好。

5.jpg

202331日,李大西在首屆中國產業園區發展大會上遠程發言,代表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熱烈祝賀大會召開,表示目前更應該堅持創新與合作。

我非常希望在中國可以創辦可以培養出大師的學校。這個探索還在繼續進行中。馬斯克在美國已經在創辦這種讓孩子自由發展天性,發展創新能力學校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相信中國也能走出自己的路。

SAIXIANSHENG三、中國新教育45年,為什麼出不了大師?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恢復高考到現在就45年了。時代對我們這一代人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我們自己也懷揣着很大的夢想。

然而回頭來看,我們這代人卻很少出現大師級人物,為什麼呢?這是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的。

我認為有個非常大的理由,我們給文化大革命耽誤了10年,人生最好的這段時間給耽誤了。雖然我們很有決心,也不容易被打倒,但很多東西不是很容易挽回的。我當年中學的一些同學很有才華的,但經過十一年再考上了大學以後,但發現銳氣已經褪去了。我的中學在廣東省里算是最好的,但整個77屆考上來的老同學都沒有出什麼特別傑出的人物。人生有個很重要的階段,你浪費的話,往往很難挽回。

另外,我到美國後,深感中國人考試很行,但是做研究,就沒有很多人能做出大事來。我到美國第一年就在世界頂級物理期刊上發表了論文,這對美國人來說也是不簡單的,但後來並沒有比較有影響力的結果。於我個人而言,我到美國第二年就發現得了聽神經瘤。不幸中之大幸是,聽說這個手術當時在中國死亡率是25%,在美國就只有5%,我的手術在美國順利完成,沒有太大的後遺症,但之後我能感到自己的創造力也在下降。一方面,手術對人的創造力也許有一些微妙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和極端強烈的好奇心的逐漸消退也有關係。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你會發現許多我們曾經為之激動不已的想法,其實已經被證明是此路不通。

如何保持這種好奇心,是教育的一個重大的任務,但也是中國教育幾乎完全沒有考慮的部分。中國傳統上的教育,強調的是知識的傳授,高考,考的就是知識。而對創新能力有重要影響的好奇心,由於師道尊嚴等傳統更是容易被摧殘。愛因斯坦說“大學教育的價值不在於記住很多事實,而是訓練大腦會思考”,這正是我們的大學最缺的東西。

我一直在想,我們這一代如何教育下一代,特別是我們很多人都出去留過學,也知道國外教育的長處和短處。我們應該怎麼來發揚這個長處?1977年的高考對我們人生有很大的影響,但那個高考只不過是把舊的考試制度又拿回來了而已,而這45年來我們並沒有很大的進步。

我看到的是,中國高等教育目前僅僅是達到了普及,但是在培養精英方面還有所欠缺。而大師一般都是從精英中產生。我認為,中國應該推行教育的多樣性,大學要有普及的教育,也要有精英的教育。而對精英的培養,更應該強調鼓勵獨立思考,鼓勵好奇心。

大師的成長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在我們一生中,我們可以在教育中不懈呼籲,投身改革,添磚增瓦,創造大師成長的環境,這也是我們對國家,對下一代能做的事情。

 

6.jpg

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作者簡介:李大西,1948年出生於廣東普寧南徑鎮龍門村,1968年下鄉,1972-1975在華南師院物理學學習,1978年考取中山大學物理專業研究生,1979年參加李政道教授主持的美國物理研究生入學考試,得全國第二名,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等名校錄取,1985年獲美國紐約市大學高能物理博士。在美國,11年物理,11年金融,11年協會,10年教育。李大西現任美國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主席,中國僑聯理事,全國政協海外列席代表。

製版編輯 | 小毛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武漢疫情有感
2019: 美國只有兩樣東西比中國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