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三国奇冤数魏延
送交者: daomeidan 2002年07月10日18:45:53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我始终认为,在三国时期魏蜀吴数十年的历史进程中,蜀国名将魏延的谋反之
说是一桩天大的冤案。

  自从十余年前开始阅读《三国演义》的那天起,我的心中就不时地为魏延所受
到的不公正待遇和悲剧性的结局感到愤怒与惋惜,随着年龄与阅历的不断增加,随
着对生命意义的逐渐理解,在反复阅读过《三国演义》以及《三国志》中有关描写
魏延的段落与细节之后,这种不平的感觉就愈发的强烈,在我的眼前,仿佛总是出
现书中那位‘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五绺长髯、威风凛凛、执刀跨马、冲锋突阵’
的蜀国名将;在我的心中,总是想为这位‘心高性烈、傲视同僚、熟晓军机、久历
戎事、勤于谋略、善待士卒’的征西将军鸣上一声不平。

  作为蜀国屈指可属的猛将之一,魏延为刘备江山的建立可称得起是立下了汗马
功劳。《三国演义》中魏延的第一次出现,正值刘备携民渡江败走襄阳之时,此刻
的刘备可称是一败涂地狼狈万分,身边兵不过上千疲卒,将不过张飞赵云,后有曹
操雄师追击,前有蔡瑁张允刁难,可说是进退无路、存亡未卜。在这危亡时刻,挺
身而出的是原本与敌对双方基本无干的魏延,就是凭着一颗男儿的血性之心,为了
搭救刘备君臣和数十万百姓,才不惜得罪蔡瑁张允这些奸佞谄媚之辈,在襄阳城下
与名将文聘大战数十合,最后落得家人被杀只身投奔长沙的下场。可以讲,这员正
直、勇猛又略带鲁莽的猛将的首次出现,即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然而,令
魏延与读者始料不及的是,正是这种完全发自内心的仗义之举,后来却成为诸葛亮
认定其‘脑后有反骨’的最初契因。

  魏延的第二次出场,是在赤壁大战之后,刘备攻略汉上九郡之时。当时,不可
一世的关羽率兵袭取长沙,遭到了老将黄忠的顽强阻击,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之地
,又是心高气傲、血性方刚的魏延为其解了围。当时,为报答战场上关羽的不斩之
恩,三箭虚射的老将黄忠受到了太守韩玄的误解,被绑赴刑场即将斩决。读者看到
此处,不禁为黄老将军的生死捏了一把汗,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又是魏延激于义愤
振臂而呼:“黄汉升乃长沙保障,杀汉升即杀长沙百姓也”,拔剑而起,斩了轻于
杀戮的昏聩之辈韩玄,大开城门,迎接刘备大军进入长沙。至此,我既为保存了后
来的五虎大将之一而庆幸,也为魏延这员猛将终归刘备帐下而兴奋。孰料,待等诸
葛先生一到,首先令下的就是要斩有功无过的魏延,其理由是“居其土而献其地是
不忠也,食其禄而弑其主是不义也”。看到这里,真正的使人为魏延感到不公!难
道,抛弃无能之主迎接明君的到来竟然是错误的举动?难道,就该看着昏庸之辈砍
下天下名将的头颅而无动于衷?每思于此,我都不禁为魏延深呼一声:冤啊,文长

  幸亏,刘备不失为创业明智之主,念忆旧恩从诸葛先生刀下救了魏延。从此,
刘备的帐下又多了一员东挡西杀、威风八面的猛将,魏延也得以在刘备帐下大显身
手施展自己的才华,数十年间冲锋陷阵屡立奇功:取西川与黄忠共为先锋,尽败蜀
中名将;战东川助张飞屡破曹兵,箭射曹操面门;退蛮兵渡泸水破孟获苦战数年,
成就了诸葛先生七擒七纵之举;出陈仓震魏将斩王双历任前锋,效尽了拔山涉水先
出后回之责。终于,一代猛将辅弼明君成就了王霸之业,使昔日无寸土之地的刘备
坐上了两川之主蜀中之王的宝座,延续了后汉六十余年的西隅江山。同时,一代明
君帮助猛将遂却了建功之志,使当年孤身投主的魏延完成了举将封侯吐气扬眉的心
愿,成为了坐镇汉中,独守一方的南郑侯汉中太守征西大将军。至此,我们不禁为
刘备的慧眼识人与魏延的得遇明主、君主猛将之间的相得益彰而额手相庆。

  然而,刘备未曾想到,魏延未曾想到,我也未曾想到,无论魏延的功劳有多大
,就是那一句主观臆断的‘脑后有反骨’,最终还是造就了猛将魏延的一生悲剧,
而这悲剧的策划者和导演者恰恰是那位被刘备待之如师、为众将奉之如神的著名贤
相诸葛亮。为了证明自己的预言没有错,这位昔日南阳的卧龙先生、今天蜀汉的武
乡侯,在刘备死后自己被刘禅尊为相父的十几年中,运用手中所掌握的统军大权,
采取了一系列隐秘晦暗的手段,对魏延的正确建议与行动进行了多次的掣肘与压制
,使其在多年战争中积累的丰富作战经验根本无法得到发挥。难道不是吗?首出祁
山,魏延根据形势,大胆倡议,由自己带精兵取道子午谷直插魏国的重镇长安,这
在当时的情况下,绝对不失为一条出奇致胜的妙计,因为此时镇守长安与蜀军对垒
的既不是久历戎行的大将军曹真,也不是老奸巨猾的都督司马懿,而是根本不知军
事的玩绔子弟夏侯懋,时机真是千载难逢。可惜,真是可惜,魏延的建议根本不被
诸葛先生采纳,假如诸葛先生采纳了这条建议,也许三国的历史就会重写。

  战守街亭,事关北伐的胜败,无论是作为统率全军的主帅诸葛先生,还是担任
破敌掠阵的先锋大将魏延,均明白此仗的份量。因此,当诸葛先生首发军令的时候
,魏延当先讨令,愿去街亭大战司马懿和张合,对于当时的蜀军来说,前军众将中
除去老将赵云,就只有魏延有这个资格与本事讨这支份量极重、关系极大的令箭。
然而,魏延又一次地被诸葛亮手中的权力所压制,先锋大将只落得个在山后扎寨负
责接应的差使,派去守卫胜败关键所在、此战咽喉要道街亭的,竟然是那个早已被
刘备看透,说明其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庸才马谡,何必如此安排?原因非常简单,
就是因为此君乃是孔明的心腹,为卧龙先生一手提拔,所以镇守街亭如此大的功劳
,无论如何孔明先生也是不会让那勇猛善战、自信自傲的魏文长染指。只是可惜,
这位马谡将军实在是不争气,为人刚愎自用,自以为熟知兵法,结果一上战场只会
照搬硬套,屯兵于山顶,一厢情愿地幻想着以高击低势如破竹,结果根本行不通,
水道被断造成军心大乱,只好收拾残兵拼死突围,多亏魏延接应,才算逃了一命,
不仅丢失了军事重镇街亭,还让诸葛先生受了天大的惊吓,被迫唱了一出提心吊胆
的空城计。

  街亭之战大败,蜀军的损失、统帅的失策,无疑使魏延这位久经沙场的猛将极
其失望。因此,即便是卧龙先生挥泪斩了爱将马谡,也无法在魏延的心目中重新树
立起对孔明先生用兵如神的信任。自此,对于诸葛先生所发的将令,魏延的态度开
始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毫不怀疑变成了今日的将信将疑,甚至出言给予讥讽,这
就更犯了诸葛先生的大忌。在先生眼中,‘反骨之说’开始化为现实。于是,在牵
制掣肘的基础上,诸葛先生开始用一种近似于无耻的手段对付这个不听话的魏延,
必置其于死地而后快。为了完成此举,先生开始了深谋远虑的计划,上方谷一战,
诸葛亮在安排火攻的时侯,其实是计划将司马懿父子连同诱敌的魏延一齐烧死在山
谷中的,这一点连罗贯中先生也不得不承认,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瓢泼大雨不仅救
了司马懿父子,也使诸葛亮致魏延于死地的计划破了产,故此,先生只能是无奈地
仰天而长叹。

  后人读《三国演义》,多数不理解这位诸葛先生,为什么只是认准了出祁山这
条路,是平稳持重还是骨子里胆小?这不得而知,但六次北伐均是无功而返却是不
争的事实。前后数十年的征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力,蜀国不但未能取得魏
国的寸土之地,最后就连自己的统帅也被拖死在了五丈原秋风萧瑟的寒夜里。随着
司马懿坚守不战策略的逐步成功,困扎在渭河之滨五丈原上的诸葛先生日见计穷,
蜀军的锐气被慢慢地拖光,先生的生命也开始走向结束。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情
况下,诸葛先生还是没有放弃除掉魏延的念头,他不但强撑病体密切地注视着魏延
的一举一动,而且,开始悄悄地寻找、扶持帮助自己实现这个愿望的党羽与帮凶。
于是,杨仪,这个不见其功的普通幕僚被委以了统军重任;马岱,这个蜀营当中的
一勇之夫被密授了锦囊妙计,先生在去世之前,通过这一系列见不得人的小动作,
终于完成了除掉这块哽噎在心口上数十年‘反骨’的最后部署。

  诸葛先生死后,魏延还真的反了,他烧栈道阻灵枢抗拒命令,于是,就有了杨
仪的阵前痛骂,有了马岱的背后挥刀,在先生死后不久,这位在沙场上屡建奇功的
南郑侯汉中太守,蜀国的征西大将军,最终被扣上了谋反的帽子,阵前被砍掉了头
颅。这下好了,勇猛无比又桀傲不逊的魏延死了,杨仪之辈的地位不再受到威胁,
诸葛先生的遗愿最终得以实现,蜀国上下似乎自此可以太太平平过日子。

  

  其实,凡是认真读过《三国演义》及《三国志》的人都可以看到,在诸葛亮去
世之后魏延的所作所为,他在抗拒的是什么、反对的又是什么,确实,他是讨要过
兵符,不接受退兵的命令,火烧了栈道阻挡了昔日的战友,表面上形成了反叛的事
实,因而被人理直气壮地斩了首似乎没有什么可冤枉的。然而,如果仅仅就此即断
定魏延要反,实在是冤枉了九泉之下的魏将军!大家切切不可忘记,在得知诸葛先
生已死,由杨仪统率全军的消息后,作为蜀营中资历最久、武功最强、官阶最高的
前军主将魏延,接到从前线退兵的命令时说过的是什么?总共两句话,一句是:丞
相虽死,但某还活着!岂可因一人之死废国家大事?一句是:杨仪何等人也?大丈
夫岂可被书生所制?前面一句其声其意无非就是:继续北伐,完成统一的大业;后
一句则体现出功勋卓著的魏将军瞧不起杨仪这种无能之辈,根本不愿意为其所左右
而已,其实质不过是蜀国文臣武将之间的权力之争,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故此
,魏延只是这场权力之争中的牺牲品罢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人投地,人必毁之,中国数千年形成的儒家传统造就
了这种容不得一人强于大众的畸形心理,可以说,心高气傲的魏将军一生的悲剧即
源于此了。魏延死后,蜀国上下朝堂之中确实少了一位桀傲不逊的人物,文臣武将
之间确实保持了一种无争无斗的短暂平和。但是,因此而成的严重后果也是如此的
显而易见:从此,蜀国再没出现过像魏文长般勇猛无敌冲锋陷阵的栋梁之才,再也
没有了昔日那威震汉中独挡一面的征西大将军,面对强大的魏军,面对昏庸的刘禅
,面对凋零的将校,面对衰落的蜀国,统率大军的姜维只能默默地咽下‘蜀中无大
将、廖化作先锋’的苦酒,勉为其难地独自支撑着诸葛先生遗留下来的尴尬局面与
残破江山,笔者每读至此,都不禁为蜀汉与魏延一悲!

  好在上天是公正的,所谓离地三尺有神明,种种事实证明,无论是诸葛先生如
何先入为主地断定魏延脑有反骨日后必反,还是杨仪这些平庸之辈如何绞尽脑汁网
罗罪证编织罪名,毕竟还是证据不足,底气有亏,无法服人。呜呼!一代名将,未
倒在九死一生的战场上,却亡在了自己人背后挥起的刀下,这种不公的结局,足令
天下有志之人哀之惜之恸之惋之。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倒是那个被诸葛亮委以重任的杨仪,在权力欲得不到满足
的时候曾经言到:早知若此,当初丞相死时,吾若以全军投魏,何至有今日耶?这
一番话倒是真正地告诉了九泉之下的诸葛先生,到底是谁的脑后真的有反骨。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